趙麗葉
【摘 ? ?要】 ?在幼兒教育工作中,做好對手工活動教學策略的實施研究,是保證幼兒教育工作質(zhì)量、推動幼兒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關鍵。文章結(jié)合本人實踐教學經(jīng)驗,從“抓住幼兒興趣,進行參與動力激發(fā)”“開展師幼協(xié)作,提升幼兒手工體驗”“布置趣味訓練,實施親子手工互動”和“實施鼓勵評價,培養(yǎng)幼兒行為自信”四個方面對幼兒手工活動教學策略的實施方法予以探討。
【關鍵詞】 ?幼兒教育;手工活動;教學策略
手工是幼兒教育中最基礎的內(nèi)容,是鍛煉幼兒實踐操作能力、邏輯思維水平、綜合審美意識的關鍵性教育活動。在當前的幼兒手工教學中,雖然教師能夠盡量做到多元化、趣味化設計,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這是因為教師忽視幼兒認知水平,以至于所設計的手工活動無法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目標。為了進一步落實手工活動在幼兒教育中的關鍵地位,做好教學實施策略研究至關重要,文章以此為切入點展開探討。
一、抓住幼兒興趣,進行參與動力激發(fā)
在幼兒教育工作中,想要保證手工活動的有效性,我們就必須要落實幼兒的主體地位,進一步了解他們的興趣需求,并以此為基準點進行手工活動的設計,由此做到以幼兒興趣為核心,提升手工活動的教育效果。我在日常與幼兒的交流過程中,了解他們喜歡動畫片里的人物形象,我就將其作為手工活動的導入環(huán)節(jié),由此來實現(xiàn)對幼兒的參與動力激發(fā)。在實際教學導入過程中,我先用多媒體技術為幼兒播放動畫片《汪汪特工隊》的片段,然后讓幼兒說出汪汪特工隊里都有哪些角色,他們都有什么特點。之后,我說出了想要給汪汪特工隊加一個角色的提議,但苦于沒有好的想法,請求他們幫我用粘貼布畫的形式給我設計一個新的角色。幼兒對此都產(chǎn)生了較為強烈的參與主動性,手工活動良好的氛圍構(gòu)建以及幼兒主體動力的調(diào)動目標由此得以實現(xiàn)。
二、開展師幼協(xié)作,提升幼兒手工體驗
開展師幼協(xié)作是提升幼兒在手工活動中體驗的重要方法。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考慮到幼兒有限的動手能力和思維水平,教師必須要給予他們適當?shù)闹笇Ш忘c撥,以確保幼兒可以順利完成手工活動,并能夠通過活動體驗獲得思維水平、動手能力的提升。相較于教師講解幼兒體驗的方式而言,師幼共同進行手工制作的方式更具有指導意義,讓教師可以站在與幼兒相同的角度去完成手工制作任務,同時還能夠進一步拉近師幼之間的關系,這對于提高幼兒手工教育活動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在進行“拼裝木質(zhì)玩具”的過程中,考慮到幼兒可能無法依靠自主行為能力來完成木質(zhì)立體拼圖的拼裝,教師就可以與幼兒一起進行拼裝體驗,并在幼兒遇到問題時給予適當?shù)狞c撥和指導,由此做到依托師幼協(xié)作完成手工制作,進一步提升和鍛煉幼兒的思維水平和操作能力。例如,在進行“小貓”的拼裝時,因為拼圖中前后腿較為相似,所以幼兒在拼裝時無法有效分辨,這讓他們拼出的小貓始終站不起來(拼裝正確的小貓可以站立)。為此,我在他們拼裝時,特意指出了前后腿在粗細上略有差別,讓幼兒在拼裝時可以先將四條腿比一比,相對較細的是前腿,較粗的是后腿。經(jīng)過我的建議式指導后,幼兒都能夠正確完成拼裝,小貓也終于都站了起來。
三、布置趣味訓練,實施親子手工互動
布置趣味訓練是幼兒手工活動教學的關鍵措施。手工活動作為一項符合幼兒心智水平的益智游戲,其給幼兒帶來的教育指導是無可比擬的。我們想要將其作用和價值發(fā)揮出來,讓幼兒在手工活動的引導下得以健康成長,就必須要多為他們布置一些趣味訓練,讓他們能夠在家里與父母一起進行手工游戲,由此來進一步拉近親子關系,并為幼兒成長構(gòu)建起良好的環(huán)境,從而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家園共育的教育目標。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考慮到家庭環(huán)境、氛圍等因素,教師在進行手工活動訓練時,一定要保證取材方便且具有良好的親子互動性。例如,為了讓幼兒在手工游戲的同時,獲得環(huán)保意識的培養(yǎng),可以為他們布置“瓶蓋手工游戲”,讓他們用各種瓶蓋來進行手工作品的制作,具體作品需要幼兒與家長共同商議決定。又或者在秋天的時候,可以為他們布置用樹枝、樹葉做粘貼畫的手工游戲,由此做到在鍛煉他們思維能力、操作水平和審美意識的前提下,讓他們發(fā)現(xiàn)和感受生活之美,為他們正確的價值觀樹立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實施鼓勵評價,培養(yǎng)幼兒行為自信
在幼兒手工活動教學過程中,實施鼓勵評價是培養(yǎng)幼兒行為自信的關鍵,這對于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具有重要輔助作用。從幼兒的成長角度來看,此階段的他們正處于心理薄弱期,他們渴望被認可、被關注,如果沒有做好此階段的引導,幼兒很有可能產(chǎn)生畏難、膽小、孤僻的性格。為此,在進行手工活動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鼓勵他們大膽去嘗試之外,還必須要對他們制作出的作品予以鼓勵和認可,讓幼兒感受和意識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由此來樹立起他們的行為自信,提升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除此之外,無論幼兒的作品如何,教師都不應批評或指責他們,因為幼兒時期是創(chuàng)造力最強的時候,幼兒之所以會制作出千奇百怪的手工,正是因為他們擁有創(chuàng)新思維,所以我們必須要對他們予以鼓勵,讓他們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夠有途徑予以發(fā)揮和表現(xiàn),為幼兒的全面素質(zhì)發(fā)展提供助力。
綜上所述,做好幼兒教學中手工活動教學策略的實施研究是實現(xiàn)幼兒素質(zhì)教育目標的重要工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考慮到幼兒有限的動手能力和思維水平,教師在進行手工活動教學時必須要做好教學方法設計,以實現(xiàn)對幼兒參與興趣的激發(fā),并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參與體驗,由此做到在具有趣味性的手工活動當中來完成對幼兒的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為他們的全面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果.聚焦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幼兒手工活動模式探微[J].教育科學論壇,2019(29):40-41.
[2]楊欣藍,冶偉萌.幼兒手工活動中創(chuàng)造能力提升的行動研究[J].文學教育(下),2019(07):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