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麗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教師也逐漸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不斷的摸索、研究新的教學方法。深度學習是一種對于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概念性描述,也是判斷學生是否能夠較深層次理解知識、主動去解決新情景中的問題的一種學習方式。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注意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也是化學課程教學設計中重要的一環(huán),使得學生形成較為穩(wěn)定的知識結構體系,從而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本文就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深度學習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高中化學;深度學習;教學策略;有效性
引言
深度學習視閾下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能促進學生知識構建、培養(yǎng)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和科學探究能力,是解決當前學生淺層學習狀態(tài)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應圍繞核心概念,引導學生進行深層理解;創(chuàng)設真實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深入探究;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思維;結合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引導學生深度反思。
1深度學習的主要特征與意義
(1)深度學習關注對知識的批判理解。識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是布魯姆六個層次的認知目標,也是教育者在教學中應該達到的目標。后四個層次的教學目標就是深度學習所要達到的層次?;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而關于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雖然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尋,但其中的千變萬化十分復雜,如果只對知識有一個粗淺記憶,很容易在尚未達到“應用”這一目標之前就已經(jīng)遺忘了。因此,要想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就要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批判性理解。
(2)深度學習側重概念的形成與建構。高中化學研究的物質變化與元素化合物概念性知識是遵守一定的規(guī)則的,因此,需要促進學習者知識體系的建構,從逐個理解到形成固定的知識網(wǎng)絡,能夠達到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解決問題,最終可以將有效的信息主動地建立起知識結構。所以,需要改變教育者的教育觀念和教學策略,才能更好地為我國的高中化學教育事業(yè)做出貢獻。
(3)深度學習注重對知識的聯(lián)結能力?;瘜W雖然是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但實際上與許多其它的學科相互交錯,并且與人類的生產(chǎn)和發(fā)展息息相關。因此,深度學習中對知識的整合不僅包括對新舊知識的聯(lián)結,對不同的化學概念進行整合,還要對與化學知識相關的其他學科之間的整合。只有在教學中注意知識的整合,才能有效地避免學習者認知結構中信息的不完整化,并且使學習者對知識的掌握更加深入。
2促進高中化學深度學習的教學策略
2.1整合教學內容,構建符合學科思維邏輯的教學進度體系
對于教學內容的整合,要從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視角,從科學認知、化學實驗和科學探究、科學與人文教育三個維度分析、梳理、把握教學內容;依據(jù)化學學科知識的邏輯結構和學生認知順序,把三個維度的教學內容有機融合。教學進度的安排應呈現(xiàn)螺旋式上升的特點,有利于學生聯(lián)系原有的知識儲備解決新問題,符合學科知識發(fā)展的邏輯,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深度加工,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2.2圍繞核心概念,引導學生深層理解
化學概念是化學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幫助學生理解化學現(xiàn)象和化學本質的重要前提?;瘜W核心概念是指從眾多的化學概念中提煉出能夠統(tǒng)攝化學學科的、揭示一般概念之間聯(lián)系的原理與概念。在高中化學知識體系中,主要有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化學反應速率、電離等核心概念。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對這些化學核心概念的學習,普遍存在較大的困難。因此,在深度學習理念下,圍繞核心概念開展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對核心概念進行深度理解與學習,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整體知識結構,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離子反應”一課內容時,很多教師通常會先向學生介紹離子反應和離子方程式的形式,然后通過具體的例子讓學生了解與掌握離子方程式的書寫過程及方法。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能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快速地掌握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但學生對于離子方程式所代表的化學本質卻缺乏深層次的理解,致使他們無法進行知識的遷移與運用。究其原因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關注離子方程式形式和書寫教學,而忽視了離子方程式這個核心概念意義及本質的教學價值。事實上,離子反應這一章節(jié)內容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物質在水溶液中的存在狀態(tài),使學生對物質的認知從宏觀角度過渡到微觀角度。為此,在深度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教師應圍繞“電離和離子反應”這一核心概念組織教學,在講解離子方程式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在書寫離子方程式時,哪些物質需要拆成離子的形式,為什么要進行拆解,為什么一些離子在發(fā)生離子反應的前后沒有發(fā)生變化?深度學習可以促進學生對離子反應本質的理解,幫助學生完成對離子方程式相關知識的構建,為學生正確書寫離子方程式奠定扎實的基礎。
2.3理論聯(lián)系實際,促進知識的遷移與應用
現(xiàn)如今,化學相關的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生產(chǎn)發(fā)展和科技進步都有十分緊密的聯(lián)系。因此,只有在教學中注重理論與實際之間的聯(lián)系,才能促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科學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形成對化學知識的遷移和應用。在教學中注重理論與實際相聯(lián)系,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必然要求。
2.4基于問題情境的深度教學,促進學生思維的深度發(fā)展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倡導真實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發(fā)現(xiàn)和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化學問題。隨著新課程的實施,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課程改革的基本任務,同時教師也要轉變教學觀念,應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和深度探究。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教學設計中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進行深度教學的根本保證。問題情境,是指主體為達到某一項目的所遇到的困難和障礙時,引發(fā)的某種心理困境。教學過程中,教師創(chuàng)設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做出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務,使學生處于急切想要解決所面臨的疑難問題的心理困境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本質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及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方式有很多,如利用生產(chǎn)生活實際、探究實驗、化學發(fā)展史等。
2.5依托化學實驗,促進學生關注化學的內核與本質
化學是一門實驗性的科學,因此,化學實驗的教學是高中化學教學中比較重要的一環(huán),而當今的教育環(huán)境導致了化學實驗教育的缺失,甚至是黑板上“做實驗”,使化學實驗真正的教育作用得不到充分發(fā)揮,更不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因此要改變化學實驗的教育模式,增加創(chuàng)新實驗的設計,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從而最大程度地達到教育優(yōu)化。
結語
綜上所述,深度學習下的高中化學課堂將學生作為深度學習活動的主體,促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主動完成知識構建。在知識形成的過程中,學生親身經(jīng)歷,傾注了自己的興趣,并在一定的教學情境中自主探究,體驗了化學知識的價值,激發(fā)了問題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獲得了研究的能力,能夠進入深度學習中,能夠深刻理解與掌握化學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康淑敏.基于學科素養(yǎng)培育的深度學習研究[J].教育研究,2018(7):111-118.
[2] 葛存鳳.促進高中化學深度學習的策略研究[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8(8):4-6.
[3] 劉巖,張發(fā)新.化學教學中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實踐與探索[J].化學教學,2019(9):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