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5月22日~25日
【方式】網(wǎng)絡交流
【參與人員】蘇州工業(yè)園區(qū)金雞湖學校四年級語文組教師
【特邀嘉賓】顧文艷,江蘇省小學語文特級教師,2020年全國小語“十大青年名師”
趙冬俊
簡要說說我這節(jié)寫詩課的流程吧。首先,我想讓學生知道什么是詩,詩的本質(zhì)以及詩的誕生過程。關于什么是詩,我引用了自己最欣賞的一種說法:“讀起來很愉快,讀過以后,覺得自己變聰明了,那就是詩?!边@是美國詩人佛羅斯特的定義。對于詩,我的看法是什么。我嘗試寫了一首小詩:詩,是石頭/雕出的/天使;詩,是珍珠/串起的/項鏈;詩,是你我/摁下的/指紋。指紋這個意象,是我最自戀的。指紋,是獨一無二的;詩,也是獨一無二的。詩,就是你我獨特的感受,獨特的語言。
其次,我要讓學生具體感受什么是獨特,什么是獨一無二。詩,是語言的飛翔,它將載著“詞語”,飛離“詞典”,從而獲得新的意義、新的生命。寫詩,就是創(chuàng)造詞語的生命。我?guī)е缎氯A字典》,煞有介事地翻讀字典里關于“云”,關于“霧”,關于“夢”的定義。我這么做,是想給學生一個深刻的印象,詩絕不是字典里的通常意義。接下去,是最精彩的呈現(xiàn)。這些精彩,是顧文艷老師提供給我的。如:夢/不用買票的/電影院。這一句話,就是一首獨立、精致的詩。
感性認識了詩之后,第三板塊是實踐練習。我以“鐘”為例,從“鐘的形狀”“鐘的用途”“指針的速度”“鐘的語言”等幾個方面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并以幾首詩,展現(xiàn)這個平常的鐘。如:
《鐘》(一):早晨/只說一句:“丁零,丁零?!币簧?只說一句:“嘀嗒,嘀嗒……”
《鐘》(二):一家三兄弟/走得急的/不如走得慢的。
《鐘》(三):不知疲倦的/ 環(huán)球旅行者。
思維碰撞之后,學生嘗試寫詩。我找的都是平常的物件,平常的名詞。如“新冠病毒”“口罩”“橡皮”等。從課堂效果看,學生寫出了一些屬于自己的句子。
第二課時,我讓學生通過具體的童詩,學會“串”的手法,寫一寫并列結構的小詩。我給的題目是“試卷”或“禮物”。
許朦婷
這是一節(jié)滿溢詩意的課,老師的評價語言像詩,比如評價學生發(fā)言的音量——“詩人,應該很自信地說話”;出示的題目要求像詩——“有時,詩,就是一句話的事兒”。而課堂上,學生的很多想法,串起來就是詩。詩是什么?讀起來很愉快,讀過以后,覺得自己變聰明了,那就是詩。而這寫詩課,上起來很愉快,上過以后,也覺得自己更聰明了。在熱熱鬧鬧的師生交流中,許許多多的思維相互碰撞。大家一起挑一挑意象,換一換表達,改一改形式,讓詞語飛離詞典,獲得新的生命,詩就誕生了。
“似曾相識的都不是詩”,這是趙老師對詩的要求。
佩服趙老師,能夠找到這么多我未曾相識且有意思的小詩,不得不感嘆豐富的閱讀才能駕馭學生個性的表達,才能生成這詩意的課堂。
趙冬俊
課前談話時,學生說寫詩容易,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至少他們覺得寫詩不難。但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告訴他們詩的本質(zhì)、詩的真相。詩,雖然有時就是一句話的事兒,但寫詩真不容易。詩,需要不斷打磨,不斷調(diào)整字句,最重要的調(diào)整認識。在自由發(fā)揮的草稿里,有的學生還在“歌頌”新冠病毒的超強傳染力呢!
沈心怡
這節(jié)課讓人覺得很愉快,因為一首首有意思的小詩。
“讓詞語飛離詞典”,這個想法真妙??!在趙老師一步步地引導下,學生能夠就一個詞語,用簡單而詩意十足的句子來描述。如此,將詩歌的寫作分解成句子,再由句子串起來,學生確實會覺得寫詩不難。畢竟相比平時作文400字的要求,詩歌在這方面的要求算低了。但是要寫好詩,可比寫作文難。因為字少,需要字字斟酌。
趙冬俊
這幾天,我一直在想,如何教學生寫出詩,并且用“詩”的樣式,詩的語言,表達我的教學意圖。想到“讓詞語飛離詞典”這個說法,我還是很滿意的。這個想法來自我正在讀的多多的一句詩——“詞,瞬間就走回詞典”。
不過,真正載著詞語飛離詞典,不是件簡單的事兒。這說明學生在平日的閱讀中,這種“詞語的飛離”運動少了點兒。
徐玥倩
聽了趙老師對學生寫詩的指導,我收獲很多,也明白了詩到底是什么。“詩歌是你我摁下的指紋”,這一個“指紋”讓我豁然開朗。原來,詩歌是屬于每個人自己的獨一無二的表達,用獨特的語言傳遞獨特的感受。
“寫詩要帶著詞語飛出字典,創(chuàng)造詞語新的生命”,同一個詞語,字典的釋義和寫成的詩歌,一個死板,一個靈動,在比較中,學生更能體會到詩歌的美,也更明白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學生在投入實踐之前,圍繞著“鐘”這一個意象進行發(fā)散思維,說出了不少讓人欣喜的獨特想法。
在趙老師的課堂上,我還關注到一些小細節(jié),趙老師很會給學生樹立信心,總是愿意“夸一夸”,比如出示了不少詩歌后,特別強調(diào)這是學生們的同齡人寫的,寫詩沒有那么難;趙老師也特別耐心,愿意去“等一等”,當學生圍繞“鐘”說出自己的想法時,總是靜靜聆聽,仔細分析。在課堂上我也聽得很投入,寫了一首小詩。
鐘
鐘
是一場賽跑
秒針在疾馳
時針在漫步
分針
永遠追不上
卻永遠在奔跑
趙冬俊
倩是詩人了。
顧文艷
詩的本質(zhì)是創(chuàng)作的自由,這份自由是選材的自由,是想象的自由,是語言的自由,也是形式的自由。在這節(jié)課上,有兩處設計讓我感受到這份自由受到了束縛。
趙冬俊
終于可以聽到不一樣的聲音了!
顧文艷
教師以“鐘”為例,讓孩子們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去表達。我以為這樣的指導,雖然指向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但學生依舊是循著教師指出的路徑行走。為什么不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詞語用詩句的形式去詮釋呢?詩教的意義在于打開“禁錮”,一種長久以來我們已熟視無睹的“禁錮”。在第二課時,趙老師“串詩”的指導,我以為也是一種不自由的體現(xiàn)。首先,詩歌的品質(zhì)與詩歌的長短并沒有關系;其次,沒有一種詩歌的形式是適合所有題材的。我們可以教給學生“串聯(lián)”的方式,但我們不可以讓學生都采用“串聯(lián)”的方式寫詩,學生的詩歌作品呈現(xiàn)出形式高度類似的面貌,我以為這背離了詩歌創(chuàng)作追尋自由的本質(zhì)。
趙冬俊
十幾年的童詩教學經(jīng)典,讓顧老師具備了敏銳的詩性之眼。關于“串詩”指導的設想,我倒沒有想到“詩本性自由”的深層內(nèi)涵。因為初次嘗試,我想指導學生寫出“并列結構”的詩,這樣的詩相對簡單,更為重要的是這樣的詩從篇幅來看,相對長一些,謄寫在作文本上“好看”一些??赡?,正是這樣的心態(tài),我忽略了詩的自由。所以,顧老師提醒得很及時——我們可以教給學生一種方式,但不可以讓學生用“一種方式寫詩”。學生學寫詩的路很長,不能一上手就走到一條窄窄的形式之路上。那樣,學生一定不喜歡寫詩。
對于顧老師提出的第一點“禁錮”,我的困惑是,我以“鐘”為例,是想讓學生看到同一物,但有不同的想象方向,課堂上,學生展現(xiàn)這一想象過程,使用的是平常語言,或者說就是寫作文的語言,而不是詩歌語言。顧老師所說的“為什么不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詞語用詩句的形式去詮釋呢”?具體是指什么,可以如何操作?如果我不以“鐘”為例,直接讓學生就自己喜歡的一個物,展開想象,試寫小詩,可以嗎?
顧文艷
不必直接指定“鐘”,可以讓學生任選一物,展開想象。在老師的眼中,“鐘”可能會引發(fā)很多的聯(lián)想,但對每個學生來說,未必如此。既然是創(chuàng)作小詩,先要尋找自己感興趣的那個物。
趙冬俊
也就是說,詩中之物,總是離作者情感、興趣最近的那個物。而課堂上的“鐘”只是離教師興趣最近的“物”,并非離學生最近。
顧文艷
如果我上這一節(jié)課,我會出示一些圖片,讓學生在觀察圖片的基礎上展開想象,創(chuàng)作小詩。但是我會提示孩子們,創(chuàng)作的題材不必拘泥于圖片,大自然就是最美的課堂。
趙冬俊
詩,多形象,多感性。這種方式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寫詩熱情。我們更想知道,當學生寫出一些句子以后,你如何將這些句子變成詩?顧老師可否舉例。
顧文艷
記得有一次作文,寫的是《春天的公園》。孩子們寫得很有趣,比如:“小草鋪成了綠地毯,讓春天在上面走過……”“春天是一本日記,記著哪棵小草換新衣,哪朵花兒露笑臉?!边@些充滿童趣且有靈氣的句子就是詩的種子。
如何讓種子落地生根,就需要老師的啟發(fā)。比如,“小草鋪成了綠地毯,讓春天在上面走過……”聽了這句話,你會想到什么?我們班一個叫徐旌程的孩子說:“貴賓不是都要走紅地毯嗎?小草鋪上了綠地毯,春天也是一位神秘的貴賓吧!”聽了孩子的回答,我立刻在黑板上寫下了這樣一首小詩:
神秘的貴賓
徐旌程
春天
是神秘的貴賓
踩著綠地毯
披著花衣裳
悄悄向我們走來
還是相同的方法,“春天是一本日記,記著哪棵小草換新衣,哪朵花兒露笑臉”,在和學生的課堂中,變成了這樣一首詩:
日記
吳潤周
春天
是本日記
記載著
哪棵小草換了衣裳
哪棵大樹長了小手
哪朵花兒綻開笑臉
……
記著記著
夏天悄悄走來
把日記
輕輕地合上
孩子們在把一句話變成一首詩時,需要分行,但并不是簡單地把原句分行,還得加上自己的想象,進行再創(chuàng)作。
趙冬俊
顧老師的例子太神奇了!孩子的想象,就像一粒玉米,顧老師通過追問,給它加熱,加熱。最終,玉米變成了熱騰騰的爆米花。好看,好吃,也好香。當然,這個“加熱”的過程,是很有講究的。熱度不夠,玉米還是僵的;熱度過高,玉米是焦的。所以,指導學生寫詩也是件技術活,需要我們在實踐中掌握它。
俞雨函
詩歌課我們平時很少聽到,因為真的很難,所以很少有老師敢嘗試。
趙老師愿意在緊湊的教學進程中停下來上詩歌創(chuàng)作課,真的很令人敬佩。詩,就是需要在“趕進度”的時候有勇氣慢下來。
我自己平時很少讀詩,也幾乎不寫詩,甚至覺得有些詩歌根本讀不懂。比如課本里的《白樺》,雖然上完這一課,但我依然覺得這首詩很晦澀。但趙老師課堂上出現(xiàn)的這些小短詩,短而有趣,短而精悍,是真正適合孩子們讀的詩,很能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作欲。
其次,雖說生活中任何事物都可以入詩,但有時候我們的思維很難被打開。趙老師借助“鐘”讓孩子想開去,可以去寫鐘的功能、樣子等,有了具體的指向,能讓孩子的思維找到發(fā)力點。之前看過蔣軍晶老師上的詩歌課實錄,他聚焦于“用好一個動詞”“寫出精彩的最后一句”,大家可以找來看看。雖然對我來說寫詩很難,但聽趙老師上詩歌課真的很有趣,看孩子當堂創(chuàng)作的詩歌,也真的很有趣!
我們一群人努力在做一件有趣的事,這件事本身就充滿了詩意!課堂上,趙老師出示了幾個寫詩的題目。我也心有所動,寫了幾句。我真的不會寫詩,也不知道這能不能算詩。
橡皮
我這一生
犯過很多錯
聽過
嘆息、責備、諷刺
……
唯有你
許我
重新開始
趙冬俊
雨函提到“教材詩”的晦澀與“童詩”的清澈,這是一對矛盾。從教學的角度,編者所選的詩,確實是名家名篇,確實是經(jīng)典,詩歌教學當然首選經(jīng)典。但是,它不是“寫”的范本。我們很難從《白樺》獲得寫詩的靈感。所以在《白樺》這一課,提出讓學生試著當“小詩人”寫寫詩,可能是不恰當?shù)?。而在《繁星》這一課,提出寫的要求,可能更適宜。詩與文章一樣,有些可讀,有些可仿;有些給人震撼,有些給人啟發(fā)。
再看雨函的詩。從敘述的角度看,詩題與后面的敘述完全分離,初讀,會有些摸不著頭腦,讀著讀著,就明白它的敘述角度,是以“字”的身份來贊揚橡皮。有意想不到的感覺,文字就有了詩的味道。再透過表層,這首詩對于我們的啟發(fā)還有,我們可以跳出“老師是紅燭”的慣性思維。我們,其實是一塊橡皮,幫助孩子擦去錯誤,讓他們重新開始。
趙海燕
學習了趙老師的課,我再一次看了看我找的那些作為孩子寫詩范例的童詩。一開始,我沒有選擇名家名篇的詩作,因為成人的詩,內(nèi)涵豐富,會增加孩子理解的難度,孩子很難模仿。我選取了這樣幾首詩:“晚上/我打著手電筒散步/累了就拿它當拐杖/我拄著一束光。”“我的眼睛很大很大/裝得下高山/裝得下大海/裝得下藍天/裝得下整個世界。我的眼睛很小很小/有時遇到心事/就連兩行淚也裝不下?!蔽易尯⒆觽冋f說,哪一句你最喜歡,哪一個點打動你了。他們的感受出奇地一致,都是“拄著光”和“有時遇到心事,就連兩行淚也裝不下”。是不是因為這兩句與他們的思想和生活比較貼近?
現(xiàn)在看來,這兩篇,一首正好是從內(nèi)容角度出發(fā),啟發(fā)學生找到合適的表現(xiàn)內(nèi)容;另一首從用好動詞角度出發(fā),凸顯語言的靈動。所以,收上來的作品中,也有部分學生能夠?qū)懗觥扒嗵ε罎M它的身體,微風搖晃破舊的小門”這樣的句子。
王亮杰
趙老師的這堂習作課,我聽得很快樂,因為總有未知和期待。我相信學生也是充滿快樂的??鞓返男那橄拢瑢懺娋陀辛饲楦袆恿?。在課堂內(nèi)容上,我發(fā)現(xiàn)詩歌的創(chuàng)作,切口同樣可以小。光一個“鐘”,趙老師就引導學生發(fā)掘出了許多切口,比如指針的長短,指針快慢,時間永遠無盡頭等。一段段有趣的小詩就像是一顆顆潔白無瑕的珍珠,最后串在一塊兒,就成了一首非常好的現(xiàn)代詩。
如果我去給孩子上,我想學著趙老師,先給他們一些好的角度,讓他們能從小切口入手,這樣,不知道寫什么的問題似乎也處理掉了。現(xiàn)在最關鍵的是我自己寫不出什么像樣的詩。在趙老師的課上,我也像個學生,信筆寫下這樣幾句:
鐘上的時針
慢慢悠悠
啰啰唆唆的老爺爺
反復念叨著
12個重復的數(shù)字
趙冬俊
有詩的感受。這里,老爺爺反復念叨著數(shù)字,是生活語言。詩可以將“12個數(shù)字”飛離生活世界,進入一個獨特的詩的世界。12個數(shù)字,可以換成什么呢?
王亮杰
我修改成這樣:
鐘上的時針
慢慢悠悠、啰啰唆唆的
老爺爺
反復念叨著
人們的三餐
世界的晨昏
俞雨函
斗膽動一個詞,“世界”可否改為“世間”,“世間”這個詞更有煙火氣息,更有溫情冷暖。人們的三餐里有著人世間的晨昏。
趙冬俊
“世間”,音韻似乎更宜。亮杰喜歡并擅長做菜,所以他關心“人們的一日三餐”。如果是我,我想這樣說:反復念叨著/它十二個寶貝孩子。詩,就是獨特經(jīng)歷的反映。
顧秀群
佩服趙老師每一次習作教學的獨特角度,趙老師習作課的出發(fā)點和切入口都是我不曾想到過的,印象最深的是上次寫信,趙老師先是從信的定義出發(fā),和學生一起斟酌,而此次仍然從“詩是什么”開始,所不同的是,趙老師用了一首小詩來解釋“什么是詩”,真是形神俱備!“詩,是你我摁下的指紋”“是獨一無二的”“詩,是語言的飛翔,它將載著‘詞語飛離詞典”“寫詩,就是創(chuàng)造詞語的生命”,這樣獨特的解釋,不僅讓學生更加具象地感受到什么是詩,而且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接下來,寫什么?趙老師這里舉出了很多學生熟悉的事物,“云、霧、夢、星星”還比較正常,看到“蛀牙/住著牙蟲的樓房”,我心中不禁感嘆,這竟然也可以入詩?正是這樣的思考過程,才更讓我領會寫詩的快樂,它可以把你平時司空見慣的事物寫得富有哲理,甚至害怕、討厭的“蛀牙”也能變得詩意起來,這就是詩的妙處,讀來“能讓人變得聰明起來”,相信學生也會有相似的思考過程,對后面的小詩和創(chuàng)作更加充滿期待和信心了。
怎么寫詩?趙老師說,詩有時就是一句話的事,的確,但是這一句話如何表達,如何遣詞造句,如何能讓人讀來或會心一笑,或豁然開朗,或引發(fā)思考,還真是一門大學問!
張 蒙
寫詩如何指導?趙老師給了我們答案。
那些短小又有趣的童詩不僅讓我們眼前一亮,學生肯定也是豁然開朗,原來,這樣寫就是詩了。更妙的還是趙老師選取的“鐘”,一個好的話題真的可以最大程度地啟發(fā)人的思維,打開學生思維的閘門。當學生發(fā)現(xiàn)“鐘”可寫的角度之多,他們便不再為寫犯愁。所以,課堂上那么多妙語,讓我們?nèi)滩蛔囊恍?,點頭稱贊。把這些想法寫下來,就是非常有意思的童詩。他們雖也是模仿,但是并不簡單停留在字詞的改換,生硬地把自己的想法放在別人的套子里,而是自己想法的自然流露,我想,這就是成功的模仿。
趙冬俊
對于一個學寫詩的人來說,最好的指導是在適當?shù)臅r候遇見優(yōu)秀的詩歌作品。一首好詩,不只是讓學生看到形式的新穎,更重要的是啟動學生的新思維,仿佛借給他們一雙慧眼,讓他們看到從未發(fā)現(xiàn)的風景,思考從未想過的問題。如何讓他們有幸遇見優(yōu)秀的詩歌作品?我們先要做一個“讀詩人”,讀著讀著,我們就有了詩人的眼光、詩人的氣質(zhì)。從現(xiàn)在開始,讓我們一起讀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