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代序,歲月如歌。2020年10月29日是山東師范大學70華誕。山東師范大學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濟南。自1950年建校以來,學校植根齊魯文化沃土,汲取泉城人文靈韻,秉承“尊賢尚功、奮發(fā)有為”的校園精神和“弘德明志、博學篤行”的校訓,自覺傳承創(chuàng)新齊魯文化,努力彰顯教師教育特色,目前已發(fā)展成為一所學科專業(yè)齊全、學位體系完備、師資人才充沛、社會聲譽優(yōu)良的綜合性高等師范院校。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山東師范大學黨委登高望遠、審時度勢,對標對表、守正創(chuàng)新,團結帶領全校師生,科學謀篇布局“十四五”,深度推進綜合改革“精裝修”,努力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確保學校在高質量內涵式發(fā)展道路上行穩(wěn)致遠,建設山東省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學科,全力沖擊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薪火相傳砥礪耕耘 1950-2020
山東師范大學的辦學文脈可追溯到1902年山東大學堂內設師范館。1950年10月,在原華東大學教育學院和山東省行政干校的基礎上組建山東師范學院,系新中國成立后山東省成立最早的本科高校。1952年院系調整時,原齊魯大學物理、化學、生物三系整建制并入。1981年3月,學校被確定為省屬重點高等學校;同年8月,更名為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11月,學校被確定為山東省首批重點建設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yǎng)特色名校。2014年3月,學校被批準為山東省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11月,學校獲評首屆全國文明校園。
回顧山東師范大學70年走過的歷程,改革、發(fā)展、創(chuàng)新,負重、擔當、奮進是70年的主旋律;與祖國共成長、與民族共命運、與時代同步伐是70年的主線;傳師道、育師德、筑師魂是70年的主題。學校70年歷史,是一部為國而立、為國而興、為國而進的創(chuàng)業(yè)史奮斗史,也是一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立德樹人的成就史貢獻史。
目前,山東師范大學在濟南市歷下區(qū)和長清區(qū)兩地辦學,總占地面積近4000畝,建筑面積141.05萬平方米。學?,F有21個學院(部),88個本科專業(yè),1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7個專業(yè)學位授權類別,覆蓋十大學科門類,學科、專業(yè)學位數量居省屬高校前列。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個學科進入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I)學科排名前1%。6個學科進入山東省一流學科建設行列。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校共有24個學科參評,其中有13個學科進入B及以上等次,B+等次和B等次數量均居山東省屬高校首位。學校建有9個國家級特色專業(yè),18個省級品牌專業(yè)和特色專業(yè),16個專業(yè)獲評國家一流本科專業(yè),8個專業(yè)(群)獲批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重點專業(yè)(群)、山東省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yè)對接產業(yè)項目。學校圖書館館藏書刊452.94萬冊,數據庫198個,各類電子圖書912.94萬冊,電子期刊4.44萬種。
學?,F有專任教師2010人,具有博士學位師資占比達64.1%。學校有雙聘院士10人,33人次入選國家“萬人計劃”、973首席科學家、長江學者、國家杰青、全國“四個一批”人才(理論界)和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等。22人獲國家級教學名師、全國優(yōu)秀教師等國家級榮譽稱號,9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人入選山東省“泰山學者”攀登計劃,30人入選山東省“泰山學者”專家。1人入選國家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31人獲評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個團隊獲評“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強抓內涵走在前列
1950-2020
山東師范大學注重加強教育教學頂層設計,突出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和特色發(fā)展提升,教學研究質量顯著提高。近年來,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侶項,建成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專業(yè)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yè)建設點9個、國家級精品課程和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8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國家級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試驗區(qū)和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編寫國家“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6部,獲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1100余項。學校不僅是全省最早承擔“國培計劃”高校,更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yōu)秀高校,承擔教育部“質量工程”全部類別項目,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普通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工作先進集體、教育部首批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示范性高校、教育部卓越中學教師培養(yǎng)計劃實施院校等榮譽稱號。學校已建立起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繼續(xù)教育等教育類型齊全的完整教育體系,形成從培養(yǎng)教育學學士、碩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研究一體化的教育理論人才培養(yǎng)體系,是山東省同時擁有這2個培養(yǎng)體系的唯一高校。
山東師范大學現設有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部共建高等學校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6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1個山東省工程實驗室、5個山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山東省理論建設重點研究基地、1個山東省重點新型智庫、4個山東省高等學校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7個山東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9個山東省“十三五”高等學??蒲袆?chuàng)新平臺等53個國家級、省部級以上研究培訓平臺。
“十二五”以來,山東師范大學主持承擔國家“863”“973”、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712項。2012年,學校成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單位。學校先后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4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3項,1個團隊入選科技部創(chuàng)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chuàng)新團隊,1個團隊入選教育部創(chuàng)新團隊并獲滾動支持。學校先后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山東省社科重大成果獎4項、全國教育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2項、魯迅文學獎1項和山東省自然科學最高獎等國家級、省部級科研獎勵近300項。
近年來,學校堅守服務基礎教育的本位使命不動搖,緊密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戰(zhàn)略需求,以傳統優(yōu)勢學科為依托,以提升服務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為突破口,深化科教、產教、校地融合,推動產學研協同創(chuàng)新,加快高端智庫建設,開展政策決策咨詢服務,著力聚集大團隊、構建大平臺、承擔大項目、催生大成果,對接與服務山東“十強產業(yè)”能力明顯加強,服務與引領山東基礎教育發(fā)展影響力顯著提高,在服務國家重大戰(zhàn)略和山東省“八大發(fā)展戰(zhàn)略”中貢獻了山師智慧和山師力量。
弦歌不輟高標致遠
1950-2020
山東師范大學始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將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通過打造大宣傳、大思政、大文化和大安全工作格局,把黨建思政貫穿辦學治校各領域、教育教學各環(huán)節(jié)、人才培養(yǎng)各方面,著力推進一體化育人體系建設。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入選全國重點馬院和教育部全國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獲批教育部省級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心。學校獲評省級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校、德育工作示范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示范點等;1個項目入選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1個項目獲批教育部省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典型項目,2個黨支部入選全國黨建工作樣板黨支部,獲首屆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活動特等獎。學校共青團組織多次被評為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團總支),連續(xù)26次榮獲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優(yōu)秀組織單位稱號。學生在國際國內重大比賽中屢獲佳績,多次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全國大學生“小平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中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獎等。
建校70年來,山東師范大學培養(yǎng)的40余萬名畢業(yè)生遍布海內外。廣大校友扎根基層、為人師表,愛崗敬業(yè)、甘為人梯,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涌現出了數以千計的齊魯名師和名校長等基礎教育名家,為學校贏得了“齊魯教學名師半數出自山師”之美譽。在廣大校友中,也涌現出了一大批培根鑄魂的哲學社會學家、嚴謹求實的科學家、德藝雙馨的藝術家、遠見卓識的政治家、叱咤風云的外交官、搏擊商海的企業(yè)家,以及為黨立命、為民立言的新聞輿論工作者,投筆從戎、保家衛(wèi)國的維和軍人,還有許多自主擇業(yè)、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新興產業(yè)工作者。一代又一代校友秉承母校優(yōu)良傳統,胸懷理想、勤勉奉獻,勇于擔當、建功立業(yè),展現出尊賢尚功、奮發(fā)有為的山師文化品格和精神特質。
征程萬里風正勁,千鈞重任再揚帆。山東師范大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牢記立德樹人初心,堅守人才培養(yǎng)使命,以建好服務山東“八大戰(zhàn)略”標桿大學、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行列和全面建成國內一流綜合性師范大學為己任,勵精圖治,開拓創(chuàng)新,激活高質量內涵式發(fā)展的滿池春水,努力答好人民期盼更好教育“關切題”,奮力書寫新時代高質量發(fā)展“山師卷”,再創(chuàng)師大發(fā)展新輝煌。
(編輯/張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