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普通高中英語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要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從而發(fā)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體現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閱讀教學作為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在主題意義的引領下,以語篇為依托,改變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施婉玲,福建省晉江市養(yǎng)正中學。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了要培養(yǎng)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轉變了以往培養(yǎng)語言應用能力的要求。2018年入學的福建高一新生雖然學的是舊教材,但是將要參加2021年新高考改革的考試。教師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在舊教材中滲透新的教學理念和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筆者立足于自己的教學實際,不斷探討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并提出了自己的三點看法。
一、改變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
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進行閱讀的材料分析,大量的課堂時間花在知識點和語言點的講解上,學生都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沒有主動地思考概括內化知識。在這樣的閱讀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沒有調動起來,更不用說核心素養(yǎng)地形成了。因此,閱讀教學模式的改變勢在必行。
高中英語教師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改變應致力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而現在最受歡迎的是 “閱讀圈”的教學模式?!伴喿x圈”也被稱為“文學圈”,是指讀者基于不同角色組成小組,深入學習研讀同一篇文本的合作學習活動。一組學生中,每人負責一個角色,教師引導學生有目的地閱讀、思考、提問問題,并與同組同學進行交流和分享,從而達到對文本的深化理解。傳統的“閱讀圈”的角色構成包括:閱讀組長(discussion leader)、總結概括者(summarizer)、文化連接者(culture collector)、實際生活聯結者(connector)、詞匯大師(word master)、篇章解讀者(passage person)六個角色。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也可根據篇章靈活設置角色。 如,筆者在教授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模塊二Unit6 Lesson3《Chinese Paper Art》這一課時,采用了“閱讀圈”的教學模式,將學生分成8組,每組角色分別為:discussion leader、passage person、word master、summarizer、relative clauses collector、culture collector。 因為剛剛學過定語從句,所以筆者把其中一個角色實際生活聯結者(connector)改為尋找文章中的定語從句,將語法學習滲透到文本的閱讀中,事半功倍。此外,該篇文本結構清晰,主要介紹中國的傳統文化——剪紙,具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和德育資源,通過“閱讀圈”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深入學習文本,感受和體驗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學生在主動和積極的閱讀學習過程中,不僅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得到了提高,其思維品質和語言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從而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二、樹立語篇意識,提高學生語篇閱讀能力
在高中英語新課標中,課程內容的六要素詳細列出了各種語篇類型及其內容要求。語篇承載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傳遞文化內涵、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關注語篇,分析語篇的結構和意義,充分理解語篇的深層含義和意圖,挖掘語篇的主題價值,從而使學生形成語篇意識,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
提高學生的語篇閱讀能力,首先應幫助學生認識語音、詞匯、語法等語言要素是如何相互聯系、共同組織和建構語篇的。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詞匯,同時還要給學生準備不同的話題、不同文體的文章。記敘文以記人、敘事、寫景等來反映社會生活,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說明文一般包括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說明文的大體結構有:總分式 、并列式和遞進式。議論文常見的結構: 提出論點topic, 論證argument 和結論conclusion。 不同文體有不同的語言特點,所用的詞匯也有所不同。如,記敘文的語言主觀性強且富有感情色彩。其次,根據文章的標題對文章內容進行預測,根據段落主題句對段落內容作出預測。接下來,幫助學生學會識別文章信息的層次:明確的或隱含的信息 、觀點或客觀事實、總括或具體的信息。最后,幫助學生對文章形成整體的、宏觀的結構??偠灾?,要關注語篇各部分及與主題的關系,關注到標題與正文,段與段間的關系及段落內部要點與實例的關系。
如,筆者在分析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模塊四Unit10Lesson1《A Material World》這一課時, 除了分析新聞報道的文體特征,還要求學生關注語篇的語言特征,即作者如何通過語篇的語言表達意義。如,為了體現人物特寫的客觀性和真實性,本文中采用第三人稱并四次引用Charles Gray本人的話語展現其人生感悟;為了突出主人翁的超然形象,作者大量采用了對比的手法,既采用一般現在時和一般過去時呈現Charles Gray現在和過去的生活,也描述了物欲橫流的社會背景和Charles Gray慷慨濟世形象形成的鮮明對比,更將普羅大眾追求金錢卻為錢所困的人生窘境和Charles Gray博愛濟世尋得幸福的安身立命之道形成了鮮明對比。通過對語篇和語言的分析,學生掌握了這篇文章的結構及其深層次的含義,并樹立了正確的金錢觀和人生觀,從而體現了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
又如,筆者在教學北師大版選修模塊八Unit24 Lesson3 《A Changing World》這一課時,先讓學生看圖猜測文本話題,引入the Hutongs這一文章要點。接著讓學生思考,作者會從幾方面展開?大部分學生都能指出從what 、why、when、how等角度展開。接下來,讓學生通讀全文并核對這些要點是否都被提及,這樣學生就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文本的學習,從而獲得語篇的結構。接下來,啟發(fā)學生思考:文章提到了胡同的過去和現在,那未來呢?結合標題“A Changing World”談談自己的看法。隨著問題探討的深入,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綜合性都得到了發(fā)展,他們逐漸明白在這個變化的世界里,胡同可能有美好的未來,也可能沒有未來,一切在于我們的保護意識和行動。這樣的閱讀教學,不僅讓學生形成了語篇意識,而且也挖掘了語篇的主題價值,使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了培養(yǎng)。
三、進行讀寫結合的教學實踐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倡導高中英語教師應在閱讀教學中設計各種具有實踐性,關聯性和綜合性的學習活動,使學生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chuàng)新,實現從表層意義的理解到深層內涵的領悟,以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和運用能力。而讀寫結合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活動,既能檢驗學生在閱讀中獲取細節(jié)信息、提煉信息的能力,又能促進學生去理解和整合知識、培養(yǎng)邏輯推理和分析論證觀點以及批判評價方面的能力。
如,筆者在上北師大版必修模塊四 Literature Spot 《The Pearl 》這一課時, 將文學閱讀與概要寫作這個新題型結合起來。首先,讓學生根據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畫出思維導圖,理清小說的開始,發(fā)展和結局,從而對這個故事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接下來,學生四人一個小組,合作完成以下兩個任務:1.Find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passage. 2. What qualities do you think they have? Give evidence to support your opinions.新課標提出,學生應在教師的幫助下策劃、組織和實施學習活動。教師將學生分成小組,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式學習,在協商的基礎上促進知識構建。當然,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所設計的學習任務也是有分層次的。第一個任務可以通過文章內容直接找到答案,這樣可以為基礎較弱的學生提供幫助;而第二個任務需要理解文章內容并用自己的詞匯來描述人物行為,從而了解各個人物的個性特點,為英語程度較好的同學提供發(fā)揮空間。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以及故事中出現的人物,在描寫人物動作之后,再深化學習文章的中心:the pearl,找到相關的句子并分析不同時期人們對它的看法:“There was an enormous and beautiful pearl——the greatest pearl in the world” (para2 line5). “It was grey and ugly, in the pearl he could see evil faces.” (para9 line5),從“beautiful,enormous到evil”的變化,體會其背后的深刻寓意,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金錢會帶來很多的好處也會帶來禍害。每件事都有其兩面性,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本環(huán)節(jié)不僅為學生提供一個真實的語言運用機會,促進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和內化,而且還能夠提升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最后布置作業(yè):概要寫作。樣例如下:Kino found an enormous and beautiful pearl –the greatest in the world. Someone was trying to get the pearl. The pearl dealers all said that the pearl was too big and ugly and it wasnt worth more than 1,500 pesos. Juana said the pearl was evil and that it was going to destroy them , but Kino stopper her. The hunters followed them and killed Kinos baby by accident. Kino threw the pearl into the water.
根據上面的教學實例,我們可以看到在落實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教學環(huán)境里,教師要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學有所獲,必須讓語言教學回歸本真—— 用中學。而閱讀與寫作有機整合的日常教學實踐, 也將會成為今后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主流。
總而言之,核心素養(yǎng)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對教師是一種挑戰(zhàn),也是一種提升。唯有深入研讀新課程標準,深度解讀文本,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研究基于語篇的教學,整合讀與寫的教學,平衡輸入與輸出的關系,才能實現有效的高中英語教學,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M].(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