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聰 劉文麗
摘 要:在新時代的教育下,不管是教學理念還是教學設備、教學方式方法等方面都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但教師的家訪工作永遠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是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教育管理方式的體現(xiàn)。作為班主任來說,需要轉變家訪理念,認清家訪的作用和意義,這樣才能更好地實施家訪工作。通過家訪工作的完美實施可以讓教師通過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以及學生家庭教育背景等角度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讓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方案的時候更有側重性,強化教師和家長之間的信任交流感,讓家長放心地把孩子交給學校。
關鍵詞:轉變;家訪;理念
家訪工作就是為了在家庭與學校之間建立一座橋梁,它是教師和家長在孩子教育方面交流的重要紐帶,是開創(chuàng)班級管理新局面不能缺少的重要方式之一。家訪工作的實施能夠及時了解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狀態(tài)以及心理狀況,通過傾聽家長對教師工作的回饋和建議,不單單可以取得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持,同時還加深了教師與家長的信任感。
一、轉變家訪理念,認識家訪工作的重要性
對于教師而言,之前傳統(tǒng)的家訪形式已經被更加便利的通訊方式所代替,教師可以使用微信或電話等方式很快完成“家訪”的工作。目前,親自上門家訪的這種有效的家校溝通形式已經逐漸被取代,甚至部分教師認為這種形式已經被淘汰了。那些教師可能是認為,直接到學生家里去,會出現(xiàn)三方對立的局面,首先學生害怕老師給家長“告狀”,然后家長也會有抵觸心理,心里也會有負擔,最后弄得誰都不高興,同時家訪效果也不好。但是,通過深入地走進學生的家庭當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原來,不是家訪形式落伍了,而是教師的家訪理念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絕大多數(shù)的家長將教育子女的任務都推到學校和老師的身上,覺得我把孩子交給學校就萬事大吉了,讓學校和老師好好教育就沒自己的事了。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主要就是家長的心中沒有“家校共育”的理念,沒有正確認識和處理好學校、老師和家長三方之間的關系。而實施家訪工作就是為了解決教育在學校、老師和家長等多重關系中出現(xiàn)的錯位、越位和不到位的問題。所以作為教師來說,需要轉變家訪理念,需要正確認識家訪工作的重要性。
二、家訪工作是形成教育合力的有效途徑
對于教師來說需要做的就是深入學生家庭有效地實施工作,將學校的教學理念、思路以及學生的情況及時反饋給家長,與此同時也要給家長灌輸“家校共育”的教育理念,教師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要引導家長在處理孩子教育方面的問題時,先要分析情況,再去制定合理解決方案,要指導家長掌握并運用好家庭教育的相關技巧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的教育目標。
1.家訪工作是家校之間溝通的重要橋梁,是做好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潤滑劑
在家訪的過程中,需要將要求家長積極配合的內容及時有效地告知家長,比如作息時間的調整、課外刊物的閱讀、課文單詞的聽寫等需家長督促簽字的工作;同時教師也要將學校的授課方式,學生日常學習習慣和行為表現(xiàn)等情況告知家長;除此之外,當家長看到教師不辭辛苦利用自己休息時間進行家訪工作,也會體會到教師工作的不易以及對學生負責的態(tài)度,從而可以更好地配合教師一起為了孩子的蓬勃發(fā)展而努力。
2.通過家訪,找到了教育學生的最佳切入點,使教育工作有的放矢
比如,班里的小馬同學,他屬于很想提高自己學習成績但是自律性又不是很強的那一類孩子。在最早我在和他的家長進行交流的時候,我都是將小馬在學校的一些不好表現(xiàn)告訴他的媽媽,但是我發(fā)現(xiàn)這樣做的效果不是很好。所以在這回家訪之前,我和他媽媽先聯(lián)系了一下告訴他這次的家訪我將采取新的方法進行,請他的媽媽配合我,到了他家后,我對孩子的缺點、不好表現(xiàn)只字未提,比如上課老是說小話,思想愛走神,還有不交作業(yè)的情況等等,而是極力表揚他在這次期中考試中取得的比之前略有進步的成績,并且當著小馬的面告訴他的家長,我們班有三個同學最近進步都很大,這其中就有一個是小馬,而其他人都是略不穩(wěn)定,成績起起伏伏。他的家長也借這次機會詳細主動地談了一些他在家中的表現(xiàn)等各個方面。這次家訪工作結束以后,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最近的變化非常大,以前出現(xiàn)的一些小毛病慢慢地都消失了,小馬的學習狀態(tài)以及學習熱情也越來越好。自那以后,他的家長也經常鼓勵自己的孩子,學會了去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幫助老師一起使孩子的表現(xiàn)越來越好。
總之,通過家訪,教師可以取得家長和學生的信任與支持。教師走進學生家庭,體現(xiàn)了學校的重視和老師的關心。學校和家庭兩個主體有了零距離的對話與交流,形成教育合力,這對一個班集體的健康發(fā)展極為重要,可以為班級管理方面營造一個更好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羅濱.新時期,我們如何家訪[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7):20-21.
[2]楊永康.轉變家訪理念,做好家訪工作[J].課程教育研究,2019(20):185-186.
[3]陳旭升,趙利峰.行走即教育:談教師家訪的誤區(qū)及對策[J].學周刊,2018(29):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