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格鋒
[摘要]鄧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受到中國傳統(tǒng)社會樸素的共同富裕思想、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共享思想以及毛澤東共同富裕制度探索經驗和理論的影響,蘊生著共享發(fā)展的原始基因,蘊含著共享發(fā)展的質點、步驟、動力和范圍等豐富意蘊。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提出了共享發(fā)展理念,并將其置于五大發(fā)展理念的核心位置,升華了共享發(fā)展思想的內涵,擴充了共享發(fā)展的內容,拓展了共享發(fā)展的視野,完成了從共同富裕到共享發(fā)展的思想進階。
[關鍵詞]鄧小平;習近平;共同富裕;共享發(fā)展;新發(fā)展理念
[中圖分類號]A8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921(2020)05-0026-08
[基金項目]教育部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yōu)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專題教學指南研究”(18JDSZK009);江西省政府研究生創(chuàng)新專項資金項目“共享經濟內涵探賾”(YC2019-8099)
[作者]朱格鋒,江西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副教授,江西南昌 330013
改革開放后,鄧小平總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創(chuàng)造性提出了共同富裕思想,并通過體制創(chuàng)新,將這些思想積極應用于實踐。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新的歷史方位,科學提出了創(chuàng)新、協(xié)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fā)展理念,共享成為新發(fā)展理念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并構成社會主義最本質的核心屬性。①共同富裕思想和共享發(fā)展理念,二者有何不同,有何關系,其演進歷史和邏輯進路又是什么?這些問題都需要在理論上作進一步闡釋,這對我們深入了解黨的指導思想的發(fā)展脈絡以及更深刻理解和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學界對共同富裕和共享發(fā)展理念兩個主題都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共同富裕思想研究方面,侯惠勤對共同富裕的本質屬性進行了研究;①龔云則從內涵及意義、物質基礎、制度保證、外部條件、必由之路五個方面對共同富裕作出了解讀;②孫業(yè)禮對幾屆領導人的共同富裕思想進行了歷史梳理;③等等。在共享發(fā)展理念研究方面,王淑榮和許力雙論述了共享發(fā)展理念的重大意義與實踐指向;④陳松友和湯克敵則從黨的執(zhí)政層面闡述了共享發(fā)展理念的價值、要求和規(guī)律;⑤蔡克文則按照黨的主要領導人更迭來分階段地對共享發(fā)展理念的演進作了歸納與總結;⑥等等?,F有研究深化了學界和實踐界對這兩大主題的認識,為進一步展開相關研究奠定了基礎。但總體來看,這些研究成果對二者分別討論的多,一體觀察的少;對二者演進歷史梳理的多,演進邏輯分析的少。本文擬對鄧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中所蘊涵的共享發(fā)展意蘊進行揭示,并對二者的關系及演進邏輯予以分析和總結,以期更好地把握共同富裕思想和共享發(fā)展理念的精神實質。
一、鄧小平共同富裕思想蘊生著共享發(fā)展的原始基因
任何一種思想都不是偶然和憑空產生的,都有其理論來源。鄧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同樣受到了中國傳統(tǒng)社會樸素的共同富裕思想、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共享思想以及毛澤東共同富裕制度探索經驗和理論的影響,帶著共享發(fā)展的原始基因。
(一)中國傳統(tǒng)社會樸素的共同富裕思想
共同富裕思想是中華民族早就有之的理想追求,早在<詩經》中就有“適彼樂土”“適彼樂國”(《詩·魏風·碩鼠》)的描寫,表達了人們對于自由美好社會的向往。先秦時期農家“并耕而食”(《孟子·滕文公上》)描述了一個人人通過勞動自力更生、彼此不相互壓榨的社會。道家“小國寡民”思想則是把人分成不同的較小國度,小國里的人們依靠自己勞動從事農業(yè)生產,進而幸福生活。作為掌握主流話語權的儒家,更是提出了較為詳細和完整的“大同”思想:全民公有、各得其所、人人為公、誠實守信、平等和睦、幼有所依、老有所養(yǎng)。康有為則在《大同書》中設想了另外一個“無邦國,無帝王,人人相親,人人平等”的理想社會。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提出“三民主義”政治綱領,主張財產公有,各盡所能,各取所需。這些樸素的共同富裕思想與共享發(fā)展思想的精神實質不無二致,給鄧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培育提供了本土養(yǎng)分。
(二)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共享思想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雖然并未明確提出共享發(fā)展這一概念,但對共產主義社會藍圖的描繪,卻是以消除剝削、公平正義、人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為底色的。以往的空想社會主義點題卻未真正破題,所以注定是一朵美麗而不結果實的花。馬克思、恩格斯發(fā)現并利用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論兩大思想理論武器,論證了根本消除階級社會剝削壓迫的路徑與方向,既拒斥了虛偽民主面具下的形式公平,又避免了各種空想社會主義的虛幻設想。共享涉及對社會財富的分配,必然要建立在一定的社會制度和分配原則基礎上。在資本主義私有制中,勞資關系緊張,雙方利益對立,共享只能停留于空想。而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由于奉行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和堅持按勞分配為原則,這就給共享提供了制度保障與現實可能。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屬性與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集中體現,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①。作為一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者,鄧小平正是受到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共享思想的影響,才于改革開放后不久提出了共同富裕思想。
(三)毛澤東共同富裕制度探索的經驗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一窮二白、百廢待興。如何建設和治理這個國家,如何讓百姓能夠填飽肚子并逐漸富裕起來,就成為了一個必須直面且緊迫而又棘手的問題。為此,作為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核心的毛澤東以巨大的理論勇氣和開拓精神,對共同富裕制度進行了初步探索。早在1953年發(fā)展農業(yè)合作社的時候,他就明確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概念:“克服工業(yè)和農業(yè)這兩個經濟部門發(fā)展不相適應的矛盾,并使農民能夠逐步完全擺脫貧困的狀況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榮的生活?!雹诤笸ㄟ^“一化三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給共同富裕打下了基本的政治、經濟制度和倫理基礎,完成了實現共同富裕的制度奠基。1957年,毛澤東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提出了正確處理和協(xié)調“十大關系”的重要戰(zhàn)略思想,“不僅闡述了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社會中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如何不斷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而且蘊含和揭示了共享發(fā)展的基本價值理念,為共享發(fā)展奠定了哲學基礎和思想基礎”①。但由于受當時國際國內形勢和主客觀情況的影響,平均主義一度成為我國社會生活中的普遍原則,導致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滯緩。經過近30年的發(fā)展,人民群眾生活依舊貧窮,不僅沒有實現共同富裕,反而出現了普遍貧窮。毛澤東共同富裕制度探索的正反兩方面經驗對鄧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產生仍具有啟迪和借鑒意義。
二、鄧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中包含著豐富的共享發(fā)展意蘊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果斷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及時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大幕。這是我們黨歷史上的一次偉大覺醒,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yè)。鄧小平總結了以往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提出了共同富裕思想,并通過體制創(chuàng)新,積極將這些理論應用于實踐。
(一)共同富裕的內涵蘊含著共享發(fā)展的質點
1985年4月15日,鄧小平在會見坦桑尼亞聯(lián)合共和國副總理姆維尼時的談話中指出:“從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這二十年的經驗告訴我們: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雹?985年5月20日他在同陳鼓應教授的談話和1985年6月6日同“臺灣與大陸”學術研討會主席團全體成員的談話中指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不同的特點就是共同富裕,不搞兩極分化?!雹鄞撕?,鄧小平不斷豐富和深化了共同富裕的內涵,提高了共同富裕的理論地位,最終將共同富裕與社會主義本質耦合在一起。1990年12月24日,他在同幾位中央負責同志的談話中指出:“社會主義最大的優(yōu)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雹?992年,他在南方談話中完整地提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雹蔹h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五大發(fā)展新理念,并明確指出:“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盄由此可見,共同富裕思想和共享發(fā)展理念有著相同的質點,共同指向社會主義最本質的核心屬性。
(二)“先富帶動后富”蘊含著共享發(fā)展的步驟
1978年12月13日,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作了題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這個講話后來成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鄧小平在講話中指出:“在經濟政策上,我認為要允許一部分地區(qū)、一部分企業(yè)、一部分工人農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績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來。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來,就必然產生極大的示范力量,影響左鄰右舍,帶動其他地區(qū)、其他單位的人們向他們學習。這樣,就會使整個國民經濟不斷地波浪式地向前發(fā)展,使全國各族人民都能比較快地富裕起來。”②“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③,共同富裕美好愿望的實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1987年4月,鄧小平在會見西班牙副首相格拉時明確提出了“三步走”發(fā)展戰(zhàn)略,同年10月又被寫進了黨的十三大報告,這是一種漸進式的共享發(fā)展方案和模式。共享發(fā)展是漸進式共享,習近平指出:“一口吃不成胖子,共享發(fā)展必將有一個從低級到高級、從不均衡到均衡的過程,即使達到很高的水平也會有差別?!雹苡纱丝梢?,共同富裕思想還蘊含著共享發(fā)展的步驟。
(三)“發(fā)展才是硬道理”蘊含著共享發(fā)展的動力
1979年11月,鄧小平在會見外國友人時說:“我們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離開了生產力的發(fā)展、國家的富強、人民生活的改善,革命就是空的?!雹菰?992年的南方談話中,鄧小平提出了“發(fā)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論斷。習近平指出:“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過程也是共享的過程。要充分發(fā)揚民主,廣泛匯聚民智,最大激發(fā)民力,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動局面?!雹捱@一論述強調,共享發(fā)展就是要激發(fā)廣大人民群眾的活力,通過共建和大力發(fā)展生產力來增加收入,否則共同富裕只能是空中樓閣。這說明,共同富裕思想同樣蘊含著共享發(fā)展的動力。
(四)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兩手都要抓”,蘊含著共享發(fā)展的范圍
在注重物質建設和提高物質收入的同時,鄧小平還強調精神文明建設和人民群眾其他層面的共享和提高。鄧小平指出:“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忽視了發(fā)展生產力,所以現在我們要特別注意建設物質文明。與此同時,還要建設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雹偬岢鑫镔|文明與精神文明“兩手都要抓”,這就拓展了共享的范圍。精神文明屬于文化范疇,這樣,共享的內容就從過去過于注重物質層面轉變到物質和精神并重。精神文明層面的共享,有助于消解因過于注重物質而造成的單向度弊端,避免了人完全依賴于物的異化結果,擴展了共享發(fā)展的范圍,彰顯了共享發(fā)展思想的人文主義價值本位,為后來習近平提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打下了基礎。
三、從共同富裕思想到共享發(fā)展理念的演進邏輯
“共享發(fā)展是一個從低水平到高水平,從不均衡到均衡的循序漸進過程?!雹趶墓餐辉K枷氲焦蚕戆l(fā)展理念也經歷了一個逐漸演變和深化的遞進過程,并呈現出清晰的演進理路。
(一)共享發(fā)展內涵逐漸豐富
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總結以往社會主義建設中正反兩方面經驗,提出了系統(tǒng)的共同富裕思想。共享發(fā)展理念與共同富裕思想是一脈相承的思想體系,具有相同的質點。共享發(fā)展理念是對鄧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繼承發(fā)展和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深化,是對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方略的豐富、深化和拓展。共享發(fā)展的路徑選擇與共同富裕的目標價值之間存在著天然的契合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明確提出共享發(fā)展理念,不僅強調經濟發(fā)展,還關注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層面同時一體發(fā)展,從多個方面對共享發(fā)展進行了概括和總結,并將共享發(fā)展提升至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的高度,集中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核心的黨中央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對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和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正確把脈和高度理論自覺。這樣,經過不斷孕育,共享發(fā)展內涵不斷豐富和發(fā)展,并完成了從共同富裕思想向共享發(fā)展理念的進階,從而實現了理論上的進一步升華。
(二)共享發(fā)展內容不斷擴充
早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就提出了共同富裕概念,由于此概念是在國家一窮二白的背景下和主要針對發(fā)展農業(yè)生產合作社提出來的,不可能蘊含過多的外延和范圍,主要是指物質層面的富裕和共享,解決人民群眾的溫飽問題。當然,從共享的角度講,新中國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政權的建立,無疑也滿足了全體人民共享政治權利的愿望。改革開放后,鄧小平提出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兩手都要抓”,精神文明屬于文化范疇,這樣就拓展了共享的范圍和內容,共享就涵蓋到了政治、經濟和文化三個層面。但由于共同富裕的表述主要側重于強調物質財富的增長,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fā)展,社會結構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社會和諧問題也得到中央的高度關注。黨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想。2004年9月19日,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第一次明確提出,我們黨要“堅持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①。這是在黨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諧社會建設放到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并列的突出位置,這就突破了共享的政治、經濟、文化范圍與格局,將共享發(fā)展擴展到了社會層面,更加關注民生,如果說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意味著經濟從政治架構中相對獨立了出來,那么和諧社會的提出則又說明“社會”范疇與“(政治)國家”范疇不再完全劃等號。把共享的范圍擴展到社會層面,為之后“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共享發(fā)展理念的提出做了重要的理論準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結國內外發(fā)展經驗,結合我國時代特點,積極探索新常態(tài)下經濟與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正式提出共享發(fā)展理念,并將共享內容擴充至生態(tài)層面,實現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五位一體”的全面共享。
(三)共享發(fā)展視野得以拓展
改革開放后,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聚焦國內經濟發(fā)展,主動打開國門實行對外開放,但仍然強調“必須在自立更生的基礎上爭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艱苦奮斗”②,即堅持走獨立自主的道路,通過本國人民的努力,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從而實現和平與發(fā)展。當時提出的共同富裕思想,也僅僅是著眼于國內人民的共同富裕。習近平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方案,倡導全球共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為全球治理和世界發(fā)展貢獻的中國方案,彰顯了對人類社會未來發(fā)展的終極關懷,既是對共享發(fā)展思想的本色繼承,也是對人類未來發(fā)展方向的前瞻性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與共享發(fā)展的價值理念具有內在一致性,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版的共享發(fā)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擴展了共享發(fā)展思想的視野,給共享發(fā)展實踐預留了更大施展空間,使共享發(fā)展思想更具普遍意義。
至此,從共同富裕概念到共同富裕思想再升華到共享發(fā)展思想,從主要局限于物質財富到物質和精神并重再到擴展至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五位一體”的全面共享,從中國走向世界,共享發(fā)展思想完成了內涵的豐富、內容的擴充和視野的拓展。
綜上所述,鄧小平充分吸取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經驗和教訓,果斷做出改革開放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創(chuàng)造性提出共同富裕思想,把共同富裕提升到了社會主義根本原則和本質的高度,蘊含著共享發(fā)展的質點;提出“先富帶動后富”,科學制定“三步走”方案,既打破平均主義又反對兩極分化,蘊含著共享發(fā)展的步驟;強調“發(fā)展才是硬道理”,蘊含著共享發(fā)展的動力機制問題;堅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兩手都要抓”,蘊含著共享發(fā)展的范圍。正是在鄧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基礎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寬闊視野、全球視角以及中國實際,將共享發(fā)展的內涵、重要性和目標置于更廣闊、更深刻的背景中,開辟了共享發(fā)展的新境界,明確提出了創(chuàng)新、協(xié)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fā)展理念,并將共享置于五大發(fā)展理念的核心位置,升華了共享發(fā)展理念的內涵,擴充了共享發(fā)展的內容和范圍。同時,又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拓展了共享發(fā)展的視野,完成了從共同富裕到共享發(fā)展的思想進階。這既是社會主義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的歷史邏輯之必然,又是中國共產黨理想追求在現實實踐中的價值投射,體現了價值共識和實踐路徑的統(tǒng)一,開創(chuàng)了新的話語體系和新的思想境界。
(責任編輯 肖雪蓮)
①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北京:學習出版社,2018年,第109頁。
①侯惠勤:《論“共同富裕”》,《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年第1期。
②龔云:《論鄧小平共同富裕理論》,《馬克思主義研究》2012年第1期。
③孫業(yè)禮:《共同富裕:六十年來幾代領導人的探索和追尋》,《黨的文獻》2010年第1期。
④王淑榮、許力雙:《共享發(fā)展理念的重大意義與實踐指向》,《紅旗文稿》2016年第4期。
⑤陳松友、湯克敵:《共享發(fā)展: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理念的升華》,《思想教育研究》2018年第4期。
⑥蔡克文:《從毛澤東到習近平:共享發(fā)展理念的演進》,《改革與戰(zhàn)略》2017年第2期。
①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北京:學習出版社,2018年,第109頁。
②《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949年10月-1966年5月)》第14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444頁。
①苗瑞丹:《共享發(fā)展與(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關系探討>,《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學報》2018年第2期。
②《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6頁。
③《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3頁。
④《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4頁。
⑤《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頁。
①《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第793頁。
②《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2頁。
③《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第602頁。
④《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216頁。
⑤《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31頁。
⑥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7頁。
①《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頁。
②林緒武、馮慧:《新發(fā)展理念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討會綜述》,《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6年6期。
①《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第286頁。
②《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0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