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飛
摘 要 在作文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資源,理解運用課文中的寫作方法和技巧,使讀寫相結合,指導學生以課文為例進行段落的仿寫與升級,降低寫作難度,為作文奠定基礎,做到讀中有寫,寫中有讀,在讀寫結合中,讓學生的習作能力逐步提高。
關鍵詞 教材資源;寫法與技巧;仿寫;升級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28-0200-02
《新課語文程標準》指出:“作文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弊魑慕虒W對語文教學的重要意義是不言而喻的,教師們說它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但是,作文教學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小學語文教學的瓶頸,習作始終是語文教師教學的一大難題,這也成了學生望而生畏的科目。
語文課本中不論是意境優(yōu)美的散文還是寓理于事的寓言、童話,都是學生習作的優(yōu)秀范文。教師除了引導學生多讀、多背課文中的佳詞妙句、精彩片段,還可以從課文的內容選擇、材料組織、語言表達、篇章結構等諸多方面著手教給學生寫作方法和技巧,有側重點地從每一組課文中挖掘出一個習作點,引導學生抓住這個習作點進行習作練習,能有效地降低作文的難度。
一、以古詩為例,分分鐘寫出好段落
古詩大家都學過,那大家怎樣才能不死記硬背,從古詩中學習并寫出精彩的段落呢?一起來回顧一首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
天凈沙·秋思
元代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當學生們讀完,覺得寫得太美了,超級有畫面感,淡淡的,雅雅的,靜靜的,美美的,讀起來朗朗上口,很有文藝范兒。其實,學生們也能分分鐘寫出這么美的句子來。
(一)寫法簡單——景物羅列法(寶寶堆詞法)
通過觀察分析,學生們發(fā)現這首詩最大的特點,是詩人把看到的景物用2個字的名詞按一定的格式羅列出來的,或者說是許多個名詞堆積起來,結構簡單,尾字押韻。讓學生們也來嘗試一下,用一個牙牙學語的孩子的口吻,寫一篇寶寶版的《天凈沙》。
天凈沙·出門
寶寶版
街道行人馬路,飯館超市鞋城,大車小車摩托,太陽笑了,奶奶寶寶出門。
寶寶堆詞法有用嗎?那大家就一起來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一下——隨便找一張圖,或者你眼前能看到的,用羅列法寫一個屬于自己版的《天凈沙·XXX》。怎么開心怎么寫,只羅列看到的,押不押韻都可以,一定要記住格式:一共5句,字數分別是66646,前3句都是2個字的名詞。
一起來看一下其他同學寫的小詩:
天凈沙·街道
白墻黑瓦高樓,
汽車大樹標牌,
行人欄桿夜燈,
夜幕降臨,
悠然自得散步。
天凈沙·冬
孤煙落日紅霞,
枯樹飛鳥寒鴉,
一縷青煙影下,
白雪人家,
鴻雁遠在天涯。
(二)用詞語填空,讓描寫更具體更生動
例如:大樹;電線;老屋
變成:( )的大樹;( )的電線;( )的老屋
秒變段落:高大挺拔的大樹,修長纖細的電線,破舊寂靜的老屋,一個人,獨倚欄桿,眺望回家的路……
一個孩子這樣寫(景物羅列法):街道的顏色,很是雜亂,車燈、路燈、霓虹燈的彩色,瀝青的黑色,行車線的白色,街道的灰色,還有車聲、叫喊聲、哭鬧聲、叫賣聲、歌聲等等都揉團在一起,揉成了一個大雜燴。
一個孩子這樣寫(外貌羅列法):我的媽媽36歲了,皮膚依舊光潔,干凈淡雅的口紅,一絲不亂的發(fā)型,目光依舊犀利,口齒依舊凌厲,對她的同事溫潤如玉,對他的兒子滿臉笑意……
一個孩子這樣寫(動作羅列法):再往上,山路更加陡峭了。我滿頭大汗卻毫不氣餒,拄杖攀石拽樹,手爬腳蹬腰挺,咬牙憋氣瞪眼,滿頭大汗,臉黑手黑鼻也黑,終于爬上了山頂。
從孩子們的描寫中,可以看出景物的羅列,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受;人物外貌的羅列,讀起來新穎、獨特、唯美;而人物動作的羅列,讓讀者感受人物的活靈活現。
二、以文章為例,輕松秒變好段落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這是部編版六年級上冊《少年閏土》一文的第一段,課后要求背誦。很多孩子背得很熟,卻仍然找不到寫作的方法。這段話之所以經典,因為它很有畫面感,短短的幾行字,運用了景物描寫、肖像描寫、行動描寫三種描寫方法。大家一起也來仿寫改造一段,看看可不可以作為我們文章的開頭?
仿寫: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一叢叢盛開的紫丁香,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清香(環(huán)境描寫)。我拖著沉重的腳步,一路彷徨(動作描寫),心里也彌漫著一層淡淡的憂傷?!霸趺从譀]考好?”老師的批評似乎還在我的耳畔縈繞(心理描寫)。
改變詞語(第一次升級):
一輪金黃的圓月鑲嵌在深藍的天空中,下面是一叢叢盛開的杜鵑花,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清香(環(huán)境描寫)。我拖著沉重的腳步,一路彷徨(動作描寫),心里也彌漫著一層淡淡的憂傷?!霸趺从譀]選上?”媽媽的埋怨似乎還在我的耳畔縈繞(心理描寫)。
改變素材和順序(第二次升級):
“你看那虹似胭脂白如雪霜相輝映,處處爭妍簇簇堆錦暗生香。(秦腔《火焰駒·表花》)”
似乎,還沒走出戲的想象。傍晚,一輪金黃的圓月鑲嵌在深藍的天空中,下面是一叢叢盛開的紫丁香,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清香。我拖著沉重的腳步,一路彷徨,心里也彌漫著一層淡淡的憂傷?!俺粵]有問題,就是表情不夠細膩?!睉蚯蠋煹呐u似乎還在我的耳畔縈繞。
改變素材,改變順序,運用技巧(第n次升級):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歌譜上的字,依然如昨。
似乎,還沒走出歌曲的想象。聽著自己毫無生機的唱詞,我的心里也彌漫著一層淡淡的憂傷。窗外,一輪金黃的圓月鑲嵌在深藍的天空中,下面是一叢叢盛開的紫丁香,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清香。
蹙眉,“音準沒有問題,就是情感不夠豐富?!币魳防蠋煹呐u似乎還在我的耳畔縈繞。將原有的自信敲得支離破碎。低聲自問,難道我真的就止步于此了嗎?
這樣一步步循序漸進,經過仿寫——加工——升級,已經看不到《少年閏土》經典段的原型了。這樣,不僅降低了寫作的難度,而且有效提高了學生的習作能力。
學習課文中作者的寫作思路和技巧,進行加工升級成為自己適用的段落只是一種手段,語言的積累運用,內化為自己的文字表達才是目的。教材資源中處處都有寫作方法和技巧,每一篇都有值得大家學習和借鑒的地方,挖掘教材資源,將課文和作文、“讀”和“寫”有機結合能讓學生們更多地吸取經驗,多角度、多渠道地開展作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把自身經歷、生活實踐與寫作技巧相結合,提高學生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