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
作為中學地理教師,我們到底應該教給學生什么?是教給他們地理知識、地理技能,還是地理觀念、地理素養(yǎng)?愛因斯坦說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話:“教育就是當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東西?!卑丫唧w的知識都忘記了,剩下的到底是什么?那就是知識背后的精神營養(yǎng),知識的真正價值。通過學習地理,學生形成地理視角,善于從真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問題,養(yǎng)成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這是地理教育對“真”的價值追求。地理教育的“真”,體現(xiàn)在三方面:真情境、真問題、真實踐。真情境要求在地理教學中結合學生身邊的真實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真問題是基于真情境和學生認知特點探究真實問題;真實踐是遵從地理學科特點切實開展地理實踐活動,從而培養(yǎng)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
善用“真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從學生的真實世界中探尋“真情境”,喚醒學生的學習經驗,激發(fā)探究興趣。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構建開放的課堂,聯(lián)系學生的真實生活,巧妙搭建生活世界與學術世界的橋梁,會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建構主義認為,知識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幫助,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缺乏真實情境的教學,不僅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對知識的理解往往也是刻板的、不完整的和膚淺的。因此,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從學生的真實世界中探尋真情境,讓學生有興趣地、有意義地進行學習。例如,學習“地圖”一課時,教師結合本校的校園開放日活動,布置學生在課前繪制“我的校園”,形式不限,并在課堂上展示學生作品。教師結合“校園開放日活動”這一真情境,讓學生對地圖的學習充滿了期待。
探究“真問題”,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探尋“真問題”,激活學生的深層思維,促進深度學習。真問題不是教師苦思冥想編造出來的,而是結合真實的情境和學生的認知特點,由教師提出或者由學生發(fā)現(xiàn)的,真情境蘊含真問題。真問題不是簡單的一問一答,而是學生真正感到困惑的問題,并反映地理學科的本質。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由淺入深地設計出問題鏈,可引領學生的地理思維不斷走向深入?!暗貓D”一課,教師展示兩幅學生作品:學校大門素描圖、校園平面圖,提出問題:“對于第一次來校參觀的家長,你會優(yōu)先推薦哪一幅作品?”由于家長要去學校的不同地點參加活動,學生認為應該優(yōu)先選擇校園平面圖。教師接著追問:“這幅平面圖還不太規(guī)范,我們怎么對它進行修正?”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分組進行課下實踐,對校園平面圖進行修正,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完成了地圖三要素的學習。顯然,這是學生在真實問題引領下進行主動學習和積極探究的過程,從畫圖、選圖到修正平面圖,不僅僅是學到地理知識,更是啟迪了地理思維。
開展“真實踐”,深入領悟科學精神。從地理實踐活動中追尋“求真務實”,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領悟科學精神。地理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立足校園開展地理實踐活動,另一方面也要創(chuàng)造條件組織學生走進大自然、進入社會,開展考察、參觀、調查等活動。在地理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在做事的過程中學會做人,做事認真嚴謹、實事求是,善于與人合作,勇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暗貓D”一課,學生分工合作,通過實地測量、計算,根據(jù)真實數(shù)據(jù)繪制校園平面圖,在圖上添加了方向、比例尺和圖例,認識到地圖的科學性和規(guī)范性。有的學生還在圖上標注了校園開放日活動地點和家長參觀路線,體現(xiàn)出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谡媲榫?,面對具有挑戰(zhàn)性的真問題,學生在地理實踐活動中學會了認真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養(yǎng)成了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提升了地理實踐力素養(yǎng)。
地理教學過程中,“求真”應一以貫之,使學生在感受真情境、探究真問題、參與真實踐的過程中,從地理知識的學習到地理素養(yǎng)的形成水到渠成。對“真”的探尋是地理教育不懈的價值追求。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地理教研員、北京市中學學科教學帶頭人、中國地理學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