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器的“學習革命”
如前所述,孔子的教育,不是照本宣科、標準答案式的應(yīng)試教育,而是應(yīng)機設(shè)教、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因時因地制宜的生命教育和人格教育。作為教育的一種底線原則,孔子的“有教無類”,就是試圖在出身低賤的“小人”階層中,培養(yǎng)出德才兼?zhèn)涞摹靶滦途印???鬃釉嬲]子夏:“女(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論語·雍也》)這里的“君子儒”,就是我們所說的“新型君子”,他們未必擁有君子之名位,卻能通過學習修養(yǎng)擁有君子應(yīng)有之德能“,君子儒”,正是孔子要培養(yǎng)的理想學生。既然要培養(yǎng)“君子”,就必須革去“小人”的習性和劣根。用今天的話說,孔子的教育實踐,不啻發(fā)起了一場“學習的革命”。事實證明,孔子發(fā)起的這場“學習革命”卓有成效,成為中外教育史上首屈一指的教育奇跡。而指導這場革命的總方針便是——“君子不器?!保ā墩撜Z·為政》)
要明白什么是“君子不器”,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器”?!墩f文解字》釋“器”:“皿也。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薄捌鳌闭?,器皿、工具也,與“道”相對?!吨芤住は缔o》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薄抖Y記·學記》亦云:“大道不器?!庇纱丝芍?,“君子不器”,蓋指君子不應(yīng)該像一件器具那樣,僅具有形而下的特定功用。如果一個人僅僅擁有某種技能,并且以此作為謀生手段,舍“道”而就“器”,則不足以言君子矣。下面這個故事最能說明問題: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nóng)。”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論語·子路》)
這大概是樊遲初入孔門,尚未開竅,故其所問,乃偏于形而下之器用和技藝。他向孔子請教如何種莊稼,孔子說“:我不如老農(nóng)?!狈t果然遲鈍,不知老師話里有話,又請求學種菜,孔子說:“我不如菜農(nóng)。”這分明便是“不屑之教”了。樊遲退出后,孔子毫不客氣地說:“小人哉,樊須也!”并借機闡發(fā)了關(guān)于“禮”“義”“信”之于優(yōu)良治理的一番道理。請注意,這段話是孔子對其他學生說的,但卻用了“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的表述,顯然是有些“身份錯位”的——“上”即“君子”,“民”即“小人”——對“民”而言“上”,對“小人”而言“君子”,作為師者的孔子到底想要表達什么呢?我以為,這段話埋藏著一個關(guān)于“人類命運共同體”進步與發(fā)展的重大“秘密”。孔子發(fā)現(xiàn),君子和小人之階層定位,血統(tǒng)和政治固然是其先決條件,但也并非不可通過后天努力而改變。君子所以為君子,源于其擁有了“君子不器”的“身份特權(quán)”,小人所以為小人,則取決于不得不接受“謀食求器”的“社會分工”。但是,如果“小人”也能“不器”,通過進德修業(yè)的不懈努力,則完全有可能打破原本固化的階層壁壘,以賢德和才能為社會所用,成為志學立道的“新型君子”。與其說這是一個“秘密”,不如說是一個“夢想”——孔子的“十五志學”就是開始追求這個夢想,經(jīng)過十五年的努力,他終于在三十歲時實現(xiàn)了這一夢想,做到了“三十而立”!
誠所謂“有諸己而后求諸人”,孔子是從“自信”轉(zhuǎn)而有了“他信”,他之所以興教辦學,就是要讓每一個人都能通過學習獲得與自己同樣的“自信”。就此而言,“君子不器”不僅是“下學上達”的改變命運的秘密,也是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教育理想。時代交給孔子的使命就是,揭示這一“秘密”并公之于眾,使僅為少數(shù)人了解的“公有知識”轉(zhuǎn)變?yōu)楸M量為大眾所掌握的“公共知識”。作為一個理性具足的智者,孔子認同人類文明的既有秩序,深知禮義忠信之“道”對維系天下安定和百姓福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他同時也深感由出身和血統(tǒng)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對于“小人”階層是一種極大的不公和剝奪。該怎樣改善這一歷史形成的社會不公呢?是通過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暴力革命”,還是通過教育普及、階層對流,讓“小人”通過學習都有機會成為“君子”的“學習革命”?這是孔子必須回答的一個“大哉問”!孔子最終選擇了后者,也即“知識改變命運”的“學習革命”。“君子不器”如同一把鑰匙,打開了一場劃時代的教育改革的大門??鬃訉Ψt的“當頭棒喝”,一度被誤以為是“輕視體力勞動”,實在荒謬可笑之極。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們把孩子送到學校,老師什么都不教,就是讓他“學稼”“學圃”,作為家長我們會同意嗎?站在孔子的立場上看,他興辦私學,“有教無類”,已經(jīng)提供了不設(shè)身份門檻的特殊優(yōu)惠,難道非要讓他也不設(shè)價值門檻,徹底放棄“教育理想”嗎?如果孔子的大學必須有一個校名,最好的校名就是——“君子大學”,唯其如此,孔子才會把只想“學稼”“學圃”的樊遲斥為“小人”,仿佛在說:樊遲??!你是走錯門了吧?
大概為了避免類似的情況再次出現(xiàn),孔子還特意對“學”與“耕”做了區(qū)分: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保ā墩撜Z·衛(wèi)靈公》)
這段話亦關(guān)乎“君子小人之辨”。說“君子謀道不謀食”,其實是“君子不器”的通俗化表達,潛臺詞即“小人謀食不謀道”。同理,“君子憂道不憂貧”,等于隱含了“小人憂貧不憂道”。我們曾說過《,論語》中只要涉及“義利之辨”,“君子”和“小人”之謂便多指地位差別,而非道德評判。如“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等等,皆可作如是觀。所以,孔子說“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只是陳述一事實,并非贊美君子,貶低小人。相反,孔子是想用“耕餒學祿”這樣反差極大的社會現(xiàn)實,告訴那些出身貧寒的弟子:與其靠“耕”謀得溫飽,不如靠“學”改變命運!與其靠天地,不如靠自己!俗話說:“道心之中有衣食,衣食之中無道心?!逼鋵?,孔子說來說去,大意不過兩個字——“勸學”;學什么?也是兩個字——“學道”?!熬訉W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這還只是孔子教育的最低目標,其更大的理想是——“小人學道成君子!”
如何才能做到“君子不器”呢?《論語·述而》篇給出了答案:
子曰:“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p>
如果說“君子不器”是大綱,則“志道”“據(jù)德”“依仁”“游藝”可謂“四條目”。李炳南先生說“:志、據(jù)、依、游是孔子教人求學之方法。道、德、仁、藝是孔子教人所求之實學。道是體,德是相,皆是內(nèi)在。仁、藝是用,皆是外在。仁是用之總,喻如總根,半內(nèi)半外。藝是用之別,喻如枝干,純屬于外??鬃訉W說以仁為本,由仁發(fā)藝,以藝護仁,仁藝相得,喻如根干互滋。仁原于德,德原于道。道德非中人以下可解,然行仁藝,道德即在其中。如此由體達用,用不離體,中國文化之精神即在是焉?!保ā墩撜Z講要》)此論頗為細密而精彩,足資參考和借鑒。
孔子具體教學生哪些東西呢?且看弟子們的記錄: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論語·述而》)
文、行、忠、信,蓋指文獻、德行、忠實、誠信,可謂“孔子四教”。而在《論語·先進》篇中,又有“孔門四科”之說,即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北宋學者劉敞《公是弟子記》說:“文,所謂文學也。行,所謂德行也。政事主忠,言語主信。”將“四科”與“四教”巧妙綰合,誠為高論。而孔子又說“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可知文、行、忠、信四教,雖有次第而實是一體,不可以先后論輕重也。
子曰:“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保ā墩撜Z·泰伯》)
此章可謂君子成學之“三部曲”。《論語集解》包咸注稱“:興,起也,言修身當先學《詩》也。禮者,所以立身也。樂,所以成性。”蓋《詩》主情,故能興;禮主敬,故能立;樂主和,故能成。朱熹說:“非是初學有許多次第,乃是到后來方能如此;不是說用工夫次第,乃是得效次第如此?!保ā吨熳诱Z類》卷第三十五)此章又可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章合觀?!芭d于詩”便是“知之者”,“立于禮”便是“好之者”,“成于樂”方是“樂之者”。亦可與前面“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章并參,蓋興詩、立禮、成樂三者,皆“游于藝”也,非“游于藝”,則不能依仁、據(jù)德、志道也。①又《禮記·學記》說“: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yè),退息必有居學。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故君子之于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贝艘嗫勺鳛橐陨现T章之注腳。
當然,“君子不器”只是君子之學的第一步,后續(xù)還有更多的“高階”課程,孔子說“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又說“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又得”,正是強調(diào)君子之道,關(guān)鍵在“躬行”。行什么呢?當然是“行仁”。故孔子說:“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而且,“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行仁成仁是自己的事,不假外求,責無旁貸,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成德的過程是漫長的,也是艱難的,甚至終其一生,也未必能達到。連孔子都說:“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可以說,我們前面講過的為學、修身、孝悌、忠恕、仁愛、義權(quán)、誠敬、正直、中庸、治平、齊家諸道,無不是君子之學的題中應(yīng)有之義,要想逐次“達標”,順利“畢業(yè)”,功德圓滿,修成正果,真是談何容易!
要言之,孔子發(fā)起的“學習革命”,以“君子不器”為總綱,“道德仁藝”為“四目”,“文行忠信”為“四教”,又以“興詩”“立禮”“成樂”為“三階”,共同構(gòu)成了君子之學的全體大用,可謂綱舉目張,顛撲不破,不僅澤被百代,而且惠及整個人類。正如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末尾所說:“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鬃硬家拢瑐魇嗍?,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圣矣!”
憤啟悱發(fā),教亦多術(shù)
如果說,孔子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是其教育理念,“君子不器”是其教育理想,而最為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法有哪些呢?
首先,最為人所稱道的便是“啟發(fā)式”教育: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保ā墩撜Z·述而》)
孔子說:“不到他心欲通而未得時,就不去開導他;不到他口欲言而未能時,就不去啟發(fā)他;你告訴他一個角,他卻不能推知其余三個角,我便不會再說了。”“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可簡稱為“憤啟悱發(fā)”,說的是教學的時機及方法;“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猶言“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說的是教學的態(tài)度及分寸。這便是“因材施教”的具體體現(xiàn)和生動寫照!更可注意者,其中還涉及教育過程中的“師生互動”。“憤悱”之后再“啟發(fā)”,“舉一反三”之后再“復告”,充分尊重學生之主體性與能動性,不僅是教學的方法,更是教育的智慧。孟子云:“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保ā睹献印るx婁下》)由此可知“,憤悱”“反三”,皆學生“深造自得”之表現(xiàn)??鬃拥摹安粏ⅰ薄安话l(fā)”“不復”,與“誨人不倦”并不矛盾?!罢d人不倦”是指專注教育、孜孜不倦,而非“填鴨式”強制灌輸,更非不分對象、喋喋不休地“打疲勞戰(zhàn)”。孟子說“:引而不發(fā),躍如也?!保ā睹献印けM心下》)《禮記·學記》也說:“力不能問,然后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正可與孔子此言相發(fā)明。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也是“應(yīng)機設(shè)教”的大師,每每通過對話和辯論,誘使對方說出他要其說出之觀點。他說:“我不是給人知識,而是使知識自己產(chǎn)生的產(chǎn)婆。”這與孔子的“啟發(fā)式”教育不謀而合。其實,只要我們不帶偏見地仔細閱讀《論語》,就會發(fā)現(xiàn),無論從理念、態(tài)度還是方法,孔子的教育都是非常符合現(xiàn)代“自由教育”原則的。反倒是我們當代教育,到處是束縛學生靈性的教條和戒律。更有甚者,今天很多地方在推廣《弟子規(guī)》,把這部充滿祈使句和生硬規(guī)訓的清代蒙學讀物,當作“國學經(jīng)典”,實在讓人哭笑不得。英國哲學家洛克(1632—1704)說:“世上具有高深學識、在任何科學方面享有大名的人,沒有一個是在教師的管束下得來的?!雹谙鄠鞯聡軐W家雅斯貝爾斯(Karl Theodor Jaspers,1883—1969)也有一句名言說:“教育本質(zhì)上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苯逃且婚T關(guān)乎智慧覺醒與人格塑造的偉大藝術(shù),的確應(yīng)該如孟子所說:“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后知,使先覺覺后覺也”(《孟子·萬章上》),如果做教育的人沒有對他人靈明覺知的基本尊重,在教育過程中高高在上,頤指氣使,不行恕道,“己所不欲,硬施與人”,以己昏昏而欲使人昭昭,又豈可得乎!
其次,與“啟發(fā)式”教學相似的,還有一種“不屑之教”。
孟子曰:“教亦多術(shù)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孟子說:“教育的方法多種多樣,即使我不屑于對一個人教誨,這本身也是一種教誨??!”說到“不屑之教”,《論語·陽貨》篇所載的一個故事堪為好例:
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有個叫孺悲的人想來求見孔子,孔子以身體不適推辭了。傳話的人出了門,孔子卻鼓瑟而歌,故意使孺悲聽到。為什么呢?《儀禮·士相見禮疏》說:“孺悲欲見孔子,不由介紹,孔子辭以疾。”認為孔子不見孺悲,乃因其“不由介紹”,有失禮數(shù)。此事發(fā)生在魯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哀公不再親自問政,而是派遣孺悲問士喪禮,不是把孔子當政治家,而是禮儀專家對待;不是親自請問,而是派使者請問。因此,孔子以取瑟而歌的方式奚落孺悲,作弄孺悲,實則對哀公以示不滿”③。俗話說,教無定法,孔子的做法其實是深合“不屑之教”之旨的,這也正是蘇軾所說的“孔子以不屑教誨為教誨也”。
第三,就是相對于“言教”的“不言之教”。郭店楚簡《老子》云“: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彼^不言之教,其實就是“身教”和“行教”。孔子的教育就多行“不言之教”。有一次,子貢問君子,孔子說:“先行其言,而后從之。”子貢口才好,擅長辭令,孔子讓其“行在言先”,正是對癥下藥?!墩撜Z·陽貨》篇載: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這里又將“言”與“行”對比,以彰顯“行”的重要。還有一次,孔子對弟子們說:“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孟子·述而》)我對你們沒有任何隱瞞,我沒有任何行為不是和你們在一起的,那個每天和你們朝夕相處的人,就是我孔丘??!言下之意,你們不要只關(guān)注我的“言”,還要仔細觀察我的“行”??!什么叫“言傳身教”,這就是了。
第四,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為注重言傳身教,故孔子的教育無處不在,弟子們可充分享受“從游之樂”,常常于不經(jīng)意間得到啟迪。用顏回的話就是:“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論語·子罕》)我們讀《先進篇》“侍坐”章,就能真切感受到孔子的教育是多么親切、生動、風趣而又不失溫暖,真給人以如坐春風之感!當有人贊美他時,孔子說:“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論語·述而》)孔子“學不厭,誨不倦”的例子有很多,這里不再贅舉。
第五,推長違短,慮以下人??鬃拥慕逃且环N基于人格平等的教育,故非常重視情感的傳遞,既尊重學生的隱私,也呵護學生的自尊,甚至連學生的缺點都能予以關(guān)照?!犊鬃蛹艺Z·致思》記載了這么一個故事:
孔子將出而雨,門人曰:“商有蓋,請假焉。”子曰:“商為人短于財,吾聞與人交者,推長而違短,故久;吾非不知商有蓋,恐不借而彰其過也?!?/p>
商,即卜商,字子夏。他“為人短于財”(猶言“小氣”),故孔子出門遇雨,卻不向子夏借傘,以免讓他為難。請注意,孔子說“與人交者,推長而違短”,顯然是把師生關(guān)系也當作一般人際關(guān)系,并沒有以師者自居,而是遵循著一種“揚長避短”的“平等交往原則”,非常難能可貴?!抖Y記·學記》說:“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笨鬃又蹋芍^“知心”“長善”“救失”之教也!再看《論語·公冶長》: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弊釉唬骸案ト缫?!吾與女弗如也。”
孔子問子貢:“你自覺和顏回相比,哪一個更強些?”孔子這么問,恐怕因為子貢才高意廣,易生驕慢之心,故舉顏回以抑之。沒想到子貢卻十分謙虛地說:“我哪里敢與顏回相比?他聽到一,就能推知十;我聽到一,僅能推知二。”孔子說:“你是不如他。我和你一樣都不如他啊!”有人以為“吾與汝”的“與”,乃贊同之意,意謂“我同意你,你就是不如他”,這種理解恕我不敢茍同。豈有弟子已知謙退,師者復以貶詞抑之之理?這不是在人“傷口上再抹把鹽”嗎?孔子曾說過“夫達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此正“慮以下人”的最佳例證。
孟子也以教育弟子為樂事,嘗說:“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保ā睹献印けM心上》)將教育英才之樂置于“王天下”之上,其實就是把“道”置于“勢”之上。但孟子又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保ā睹献印るx婁上》)一“樂”一“患”,看似矛盾,實則統(tǒng)一?!皹窞槿藥煛笔橇⒓哼_人的境界,“好為人師”是自以為是的虛榮。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孟子·盡心上》)
孟子總結(jié)了君子教育的五種方式:像及時雨滋潤禾苗者有之,成全德行者有之,培養(yǎng)才能者有之,解答疑問者有之,取前人之善以私淑自學者有之。竊以為,這五種教育方法大概對應(yīng)了《禮記·學記》從“小成”至“大成”的五個階段“:一年視離經(jīng)辨志,三年視敬業(yè)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碧貏e是“私淑艾者”,相當于“深造自得”的“出師”境界,葉圣陶先生所謂“教是為了不教”,正此意也。
“學緣”與“師道”
人生在世,不能無親,亦不能無師。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師長。故人生最大的緣分有二:一曰血緣,無血緣則無此生命;一曰學緣,無學緣則無此慧命?!皩W緣”者,猶“師法”也。荀子嘗論“師法”云:“故人無師無法而知,則必為盜,勇則必為賊,云能則必為亂,察則必為怪,辯則必為誕;人有師有法,而知則速通,勇則速畏,云能則速成,察則速盡,辯則速論。故有師法者,人之大寶也;無師法者,人之大殃也。”又,韓愈《師說》云“: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惫手^“道統(tǒng)”者,唯賴“師道”以傳也。俞文豹《吹劍三錄》說:“韓文公作《師說》,蓋以師道自任,然其說不過曰: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愚以為未也。《記》曰:天生時,地生財,人其父生而師教之,君以正而用之。是師者固與天、地、君、親并立而為五。夫與天、地、君、親并立而為五,則其為職必非止于傳道、受業(yè)、解惑也?!?/p>
所謂“學緣”,顧名思義,乃“學習的緣分”,包括“師生緣”“同學緣”與“朋友緣”,這里我們專講“師生緣”。前面所說的多是“為師之道”,而就學生一方,其實還有一個“事師之道”的問題。大概包括以下三端:
一曰“尊師”?!抖Y記·學記》說:“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嚴師”即“尊師”。一般人只知“尊君”,不知“尊師”,也不知“敬學”,當然也就更不知“尊道”。“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當其為尸,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于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惫糯踔员仨氉饚煟褪且驗椤皫煛辈粌H是一名位,同時還是“道”的象征。通常所謂的道統(tǒng)與學統(tǒng),正是建立在“師道尊嚴”之基礎(chǔ)上,始可得以存續(xù)和光大。今之學校教育,師者地位嚴重下墜,僅淪為一種職業(yè),師生關(guān)系變成甲方乙方之關(guān)系,家長學生動輒投訴老師,看似彰顯了某種權(quán)利,本質(zhì)上則是“民不知敬學”,“師道”陵夷,斯文掃地,莫此為甚!殊不知,不重“學緣”和“師道”,最終受害的還是學生自己!
二曰“親師”?!抖Y記·學記》說:“五年視博習親師?!弊阋娛聨熤?,兼有“親親尊尊”二義,也即與事親、事君差可仿佛。俗話說“師徒如父子”,也是強調(diào)“學緣不亞血緣親”。筆者曾撰文論述顏回之死與孔門師道之確立,認為無論生前還是死后,顏回都是踐行孔子理想中師徒關(guān)系的不二人選。透過孔子對顏回喪事的態(tài)度和處理方式,最可見出孔子對師弟子這一關(guān)系的情感定位與倫理設(shè)計⑤。孔子對顏回,賞愛有加,不吝贊美,曾說:“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泵魅藦堘吩u曰:“夫子贊顏回,如父之贊子,俱以不足之詞,寓無窮之愛?!雹薰暑伝厮?,孔子乃有“天喪予”之嘆,又“哭之慟”;弟子欲厚葬顏回,孔子則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蓋在孔子看來,師徒之情,絕有不亞于父子之親者在焉。父子者,血脈之延續(xù)也;師徒者,精神之承傳也??鬃由踔翆ψ约涸趺此蓝加袑徤鞯目紤]:“且予與其死于臣之手也,無寧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論語·子罕》)據(jù)《孔子家語·終記解篇》載,孔子歿后,眾弟子廬墓守孝,心喪三年,“二三子三年喪畢,或留或去,惟子貢廬于墓六年。自后群弟子及魯人處墓如家者,百有余家,因名其居曰孔里”。此真可謂“死于二三子之手”了。夫子泉下有知,亦當含笑矣!錢穆先生說:“孔子之道之尊,在其有門人弟子,豈在其能有家臣?孔子心之所重,亦重在其有諸弟子,豈重在其能有家臣?……至于孔子之可尊,其所以為百世之圣者,在其創(chuàng)師道,不在其曾為大夫?!雹?/p>
三曰“讓師”。《禮記·檀弓上》說:“事親有隱而無犯……事君有犯而無隱……事師無犯無隱?!笨梢姡聨熤酪浴盁o犯無隱”為上,正是“尊之親之”之義。師徒有“學緣”之親,所以“無犯”;又有“師道”之尊,所以“無隱”。這種“無犯無隱”的分寸感最難把握,如老師有過錯,既不能像父子之“隱惡”,也不能像君臣之“犯諫”,這種十分微妙的狀態(tài),姑且稱之為“讓”?!白寧煛辈⒉皇敲?,故也有“不讓”的情況:
子曰:“當仁,不讓于師。”(《論語·衛(wèi)靈公》)
當者,臨也。意思是:面對踐行仁德之事,弟子當勇往直前,就是對老師也不必謙讓。所以“讓”者,禮也;所以“不讓”者,仁也?!都狻房装矅ⅲ骸爱斝兄拢粡妥層趲?,行仁急也?!敝祆洹都ⅰ氛f:“當仁,以仁為己任也。雖師亦無所遜,言當勇往而必為也。蓋仁者,人所自有而自為之,非有爭也,何遜之有?”此正孔子所謂“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之義也!孔子此語,乍一看,類似于亞里士多德的“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但二者實有境界高下之分。亞氏將“吾師”與“真理”并置,表明學生之求知欲一往無前,一旦掌握真理便可凌越“吾師”之上,充其量不過荀子所謂“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之義??鬃拥摹爱斎什蛔層趲煛?,則是將自己和“吾師”并列于仁道之前,意謂當行仁時,可挺身而出,一往無前,即便老師在旁,亦不必謙讓,顯然是比“求知”更高一層的“行仁”“弘道”境界?!爱斎什蛔層趲煛?,非自己學識修養(yǎng)超過老師之謂,而是面對行仁之事,自當爭先恐后,切莫因老師在前而遜讓。這恰恰從一個側(cè)面證明了老師平日教育之成效⑧。
《荀子·大略》云:“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貴師而重傅,則法度存?!鞭裰T現(xiàn)實,恐怕只能說,這樣一個“貴師而重傅”的時代,仍然沒有到來,尚須每一個珍惜“學緣”、尊重“師道”的人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真正實現(xiàn)。
① ⑧詳參劉強:《論語新識》,岳麓書社2016年版,第225頁,第455—456頁。
② 〔英〕約翰·洛克:《教育漫話》,傅任敢譯,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78頁。
③ 楊義:《論語還原》,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238頁。
④ 蘇軾:《文與可字說》,《蘇軾文集》,孔凡禮點校,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334頁。
⑤ 詳參劉強:《書院精神與師道之復興》,郭齊勇、劉強主編:《斯文在茲:兩屆中國書院高峰論壇論文集》,崇文書局2018年版,第72—87頁。
⑥ 〔明〕張岱撰,朱宏達點校:《四書遇》,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88頁。
⑦ 錢穆:《論語新解》,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2年版,第233頁。
作者:劉強,字守中,別號有竹居主人?,F(xiàn)為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詩學研究集刊《原詩》主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嘉賓。已出版《世說新語會評》《竹林七賢》《世說學引論》《有竹居新評世說新語》《魏晉風流》《論語新識》《古詩寫意》《世說三昧》《穿越古典》等著作十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