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振國
原創(chuàng)試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近年來,我國積極開展“光盤行動”,“舌尖上的浪費”現(xiàn)象有所改觀,但時有回潮,甚至花樣翻新,形勢不容樂觀。近期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大型宴席,往往是大魚大肉,盛宴變成“剩宴”;旅游團餐,只會吃完六七成,無法打包帶走;學生套餐,由于飯量、口味、挑食和減肥等因素,浪費很嚴重;商務宴請和公務聚餐,因為“不花自己的錢不心疼”和政府問責不到位,浪費也非常嚴重。如今更有“吃播”風靡網絡,一些平臺和主播過分追求流量與利益,“吃播”變成了暴食暴飲、假吃催吐,損害了健康,浪費了食物,使“吃播文化”走向極端,變了味。
對以上種種食物浪費現(xiàn)象,你有何認識、感觸與思考?請選擇其中的一項任務完成寫作。
1.請根據(jù)材料寫一篇發(fā)言稿,在“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主題班會上發(fā)言,談談你的感受和思考。
2.請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礎上,結合你對當前“吃播文化”的感悟與思考,以“一位吃播圍觀者”的身份,給國內某直播平臺寫一封公開信。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點撥
這道時政類材料作文題針對當前的現(xiàn)實背景而設計。作文材料列舉了種種食物浪費現(xiàn)象,要求針對這類現(xiàn)象談認識、感觸與思考,因此,無論什么樣的任務指令,文章主體部分都應以議論為主。材料本身的立意指向性非常明確,就材料本身而言,關鍵詞是“反對浪費”;如果做一些概括梳理,可以上升到對“餐飲文化”的認識層面。結合兩項任務指令,大體可以有這樣一些立意。
任務一
關鍵詞——反對浪費,餐飲文化;寫作情境——班會發(fā)言稿;對象——同學和老師。
參考立意:
1.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節(jié)約糧食,反對浪費”的大背景之下,結合中學生自身實際,談“怎么辦”或“如何做”等問題。這種立意角度偏重于結合“班會”具體對象的就事論事和就事說理。
2.發(fā)揮中學生的積極作用,努力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jié)約為榮”的氛圍。從宣傳教育、營造氛圍等方面談中學生的積極作用。這種立意也要求寫作者心中有對象,結合具體對象論述與分析。
3.培育積極健康的餐飲文化,中學生應該積極有為。這一角度不僅僅流于就事論事和就事說理的層面,要求上升到“餐飲文化”的高度來認識和分析材料,行文寫作中必須有一個由現(xiàn)象到本質的思維過程;同時要求結合具體情境和對象,談加強全社會宣傳教育過程中中學生的積極反應。
任務二
關鍵詞——吃播文化;寫作情境——致國內某直播平臺的一封公開信;對象——“吃播”從業(yè)者。
參考立意:
努力弘揚積極健康的“吃播文化”,堅決抵制“吃播”中的浪費行為。
必須指出的是,這道作文題的寫作任務屬于典型的交際語境任務,行文過程中要體現(xiàn)出鮮明的議論針對性與對話交流意識。凸顯議論針對性,要緊扣材料寫作,有現(xiàn)實針對性和對象感;凸顯對話與交流,除了鮮明的對象意識之外,還要注意立駁結合等技巧的運用。
內容布局和論述重心方面,兩項任務指令都各有側重。選擇任務1,只顧及材料,大談一般意義上的“厲行節(jié)約,拒絕浪費”(包括“吃播”),忽視“班會”這個寫作語境,缺乏對象意識,缺乏議論針對性;選擇任務2,大談“吃播文化”的利與弊,或者談論“吃播”不利于健康、作假之風盛行的內容過多,忽視對材料整體指向的理解與把握;忽視“國內直播平臺從業(yè)者”這個具體對象泛泛而論,導致缺乏議論針對性。
素材及化用
強力素材一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之下,居安思危,遏制“舌尖上的浪費”,意義極其重大。
化用例段: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對餐飲浪費現(xiàn)象,他用了八個字作評價:“觸目驚心、令人痛心!”他還引用了古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表達痛惜之情。對于糧食安全問題和形成“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社會風尚,國家領導人一直高度重視,多次強調要制止餐飲浪費行為。針對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的餐飲浪費現(xiàn)象,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指示中開出標本兼治的“藥方”:要加強立法,強化監(jiān)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yǎng)節(jié)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jié)約為榮的氛圍。
強力素材二
一方面全球糧食浪費問題嚴重,另一方面饑餓又成為人類生命的主要殺手。
化用例段:糧食浪費問題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全球性問題,近些年已引起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據(jù)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指出,全球每年浪費的食物高達16億噸,其中可食用部分達到13億噸。如果將社會、環(huán)境和經濟影響全部計算在內,聯(lián)合國估計,食物浪費每年的成本高達2.5萬億美元。在大量浪費的同時,全球還有8.2億人面臨饑餓,大致相當于9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挨餓。根據(jù)國際救濟機構統(tǒng)計,每年約有900萬人死于饑餓。這超過了因為艾滋病、瘧疾和結核病死亡人數(shù)的總和。
強力素材三
李子柒美食視頻被央視點贊,因為傳遞了美好與敬畏。
化用例段:2019年12月10日,李子柒被央視點評——“活出中國人的精彩和自信!”美食主播千千萬,憑啥李子柒能夠單獨被央視夸獎?很多時候,所謂“大胃王”直播,偏重于獵奇,假吃催吐,助長浪費之風。李子柒的美食視頻中,吃已經不是關鍵,關鍵的是制作食物的過程和過程中展現(xiàn)的美好,其中有對食物的敬畏和對糧食的珍視。
優(yōu)秀例文
國內吃播平臺從業(yè)者:
你們好!
近年來,“舌尖上的浪費”屢屢被媒體作為社會熱點問題報道。民以食為天,在互聯(lián)網迅速發(fā)展的今天,“吃”成了一種可供分享的文化產品,進而衍生出了你們正在從事的職業(yè)——吃播。這本是將飲食文化與新時代直播行業(yè)有機結合的傳播手段,吃播行業(yè)卻在發(fā)展中變了味。為了讓圍觀者看得滿意,不少吃播者紛紛化身饕餮巨獸,用吞食天地般的氣勢橫掃滿滿一桌“盛宴”。為了帶來更多關注,吸引更多流量,“吃人所不敢吃,吃人所不能吃”,已成為一位吃播從業(yè)者的“基本素養(yǎng)”。古之暴食者其名曰“饕餮”,今之“饕餮者”名曰“吃播”。在這風靡一時的吃播文化中,出現(xiàn)了種種亂象,衍生出種種弊端。
姑且不論一些所謂的“大胃王”暴食催吐給自身健康帶來的傷害,也不說直播中假吃帶來的虛假之風,僅就浪費食物現(xiàn)象而言,不良吃播在圍觀者乃至全社會中都產生了不良影響。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這些代代相傳的經典名句,傳遞了“食物來之不易”這個最樸素的道理。事實上確實是這樣,即使是在農業(yè)機械化高度發(fā)展的今天,食物的生產與制作也需要很多人力與物力,我們餐盤中的每一份食物,都凝聚著農業(yè)科研工作者、農民和廚師的辛勤勞動;而現(xiàn)在,這些食物在鏡頭前卻被一些吃播肆意浪費或糟蹋。而觀看吃播的觀眾,不少還是價值觀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一旦鋪張浪費的種子在他們心中埋下,后果不堪設想。“吃播”誕生的初衷,是為熱氣騰騰的飯桌上再添一抹亮色,是為方便各地食客們領略他鄉(xiāng)美食,是為緊張疲勞的人們能偷得一絲閑適,最不濟也是為想吃而不能吃的人緩解一些饞念。但如今,一些直播平臺對“吃播”失去監(jiān)管或者有意縱容,被利益蒙蔽了雙眼,僅僅考慮直播流量的多少。長此以往,直播平臺的社會責任感何在?吃播從業(yè)者的底線意識何在?
我們也應看到,吃播行列中亦不乏優(yōu)秀的領航者。李子柒把傳統(tǒng)美食的制作過程呈現(xiàn)在屏幕上,讓人們從烹飪的熱氣中回想起兒時的味道,沉浸于精神的滿足。她曾被《人民日報》點贊——“像李子柒一樣熱愛生活,活出中國人的精彩與自信”——如此,回歸“吃播”的初心,何樂而不為?相反,以獵奇、自損為賣點的饕餮文化,以浪費、虛假為表征的不良吃播,不僅不利于飲食文化的傳播,還會為社會風氣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實應休矣!
在此,我誠摯地建議當今吃播從業(yè)者們,積極響應管理部門的號召,致力于改善平臺內的浪費糧食現(xiàn)象,共建文化傳播新高度!
一位吃播圍觀者
××××年×月×日
點評:這篇例文選擇任務2來寫,作者心中始終有明確的對象——直播平臺和吃播從業(yè)者,也能準確把握作文題材料的整體指向——反對和制止浪費。文章圍繞這一論述重心,從標題、開頭、結尾到主體內容的安排,均緊扣“反對和制止浪費”來寫,體現(xiàn)出明確的重心意識;同時,考慮到具體的交流對象,作者引述李子柒美食直播這一素材,并進行正反分析,體現(xiàn)出論述的思辨意識。兩個方面的有機結合,較好地完成了寫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