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雅楠
“暖陽下,我迎芬芳,是誰家的姑娘……”下午兩點,一陣歡快的音樂聲驟然響起。書房里灑滿陽光,我在書桌旁正襟危坐,做老師布置的數(shù)學題。這家音響效果極好,渾厚的重低音一下一下“砸”在我家天花板上,還有我的耳膜上。
我無比煩躁地丟下手中的筆,剛剛在腦海里閃現(xiàn)出的靈感一下子被這個突如其來的“姑娘”攆得不知去向。
正在客廳里輕手輕腳做家務的媽媽無奈地嘆氣。只見她側耳細聽,尋找這歌聲的來源,很快就鎖定了目標。接著她撥通了樓上阿姨的電話,一陣熱情的寒暄后,媽媽攤開手:“不是她家,她們不在家?!蹦鞘钦l在這個寂靜的下午肆無忌憚地大放音樂呢?
“暖陽下的橋頭旁,有這樣一姑娘……”單曲循環(huán)已是第N遍,我怎么都沒辦法把這個“姑娘”從腦海里趕出去,只能徒勞地用手堵住耳朵,長吁短嘆??次疫@個樣子,媽媽打開門走到樓道里仔細聽,隨后再次撥打了電話,我聽到樓上阿姨清脆的嗓音。
“真是我家在放音樂呀?可家里現(xiàn)在沒人呀?”
“放的什么歌?《橋邊姑娘》?”
“一直就這一首?”
“哦,我明白了。我在外面用手機播放,家里的音響被遙控自動打開了。怪不得手機一點聲音沒有,我還以為壞了呢。兒子中午不想睡覺,我才把他帶到院子里,沒想到還是吵到了你們。真不好意思,我馬上回來……”
在阿姨滿含歉意的話語中,那個固執(zhí)的“姑娘”終于消失不見了。我如釋重負,不由得驚嘆:“網(wǎng)絡真是太神奇了!”
在這個特殊時期,人人關門閉戶,響應國家號召,在家隔離。大人還好說,讓一個精力旺盛、活潑好動的五歲男孩關在家里何其不易!想想這么久,樓上的響動真是微乎其微,阿姨已經(jīng)很盡力地體諒我們,我們也不能斤斤計較。鄰里之間不就應該這樣相互理解嗎?
晚餐時分,我們一家人圍桌而坐。媽媽的手機“?!钡囊宦曈形⑿耪Z音提示,她隨手點開,一個小男孩的聲音傳來:“阿姨,我吃完飯想在家里運動一會兒,會不會打攪姐姐?”是樓上的小弟弟。媽媽先是愕然,隨后就笑了,馬上回復:“不要緊的,寶貝!你好好玩,姐姐這會兒沒做作業(yè)?!?/p>
“橋邊姑娘,你的憂傷,我把你放心房,不想讓你流浪……”音樂聲中夾著一個男孩快樂的尖叫。聽著他充滿活力的“咚咚”腳步聲,我突然覺得,在家的日子也挺好。
指導教師點評:圍墻外面是“戰(zhàn)場”,圍墻里面也是“戰(zhàn)場”。特殊時期的居家隔離,對每個家庭都是一場挑戰(zhàn)。小作者用溫暖而幽默的筆調,展示了特殊背景下“和諧美好”的鄰里關系。全文以“歌聲”為主旋律,貫穿了迫不得已宅家時的煩悶緊張到釋然理解的全過程。詳略得當,干凈利索。也讓我們堅信:相互理解、相互體諒,永遠是處理鄰里關系的潤滑劑,也是我們幸福生活的基礎,更是我們戰(zhàn)勝疫情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