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林
近年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fā)展觀,注重教育內涵發(fā)展,鼓勵學習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出名師,育人才”。創(chuàng)辦學校的特色是當前我國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特色學校建設會對于推進教育發(fā)展均衡、提升優(yōu)質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改革發(fā)展規(guī)劃到核心素養(yǎng),社會的變革和高速的發(fā)展,使得很多學校得重新審視學校的自身發(fā)展和未來的方向,創(chuàng)建特色學校的問題已凸顯。我們新世紀小學,是一所有十六年建校歷史的花園式學校。校園占地總面積15.3畝。全校學生共2992人,教職工140人,其中副高級職稱教師22人,小學高級教師91人;廣西特級教師1人,貴港市、港北區(qū)學科帶頭人30人。
我校以“從規(guī)范走向創(chuàng)新”作為學校發(fā)展的戰(zhàn)略思想,從校園文化建設到特色校本課程設計,我們注重給師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重視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訓和養(yǎng)成,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服務。經研究,我校設計建設了“六個好”特色校本課程,即每個學生經過六年的學習,人人習得“健康的好身體、一手好鋼筆字、自信交流的好口才、合作學習的好習慣、熱愛讀書的好習慣、具備一門好特長”。六個好特色校本課程的實施和推進,給學生提供了提升個人綜合素質的平臺,從而凝練成我校的特色文化。
所謂的學校特色我想應該有這樣幾個詞語:獨特、優(yōu)質、穩(wěn)定。我學校在特色建設過程中構建了一些特色項目來提升其內涵:
(一)特色課堂教學:生本教育彰顯高效課堂 我校從合作課堂到生本教育,教育改革秉持的最大的特點是學生為主、學習主動、合作探究,實現了一切為了學生。生本教育的改革研究,帶動了學校課程文化的建設和課堂結構的組織變革,讓教師、學生和學校的三方“共贏”。學校教師教學水平迅速提高,一批骨干教師在各級各類的大賽和展示課中榮獲一等獎的好成績,教師教學水平得到提升。與教師教學方式同時改變的還有學生的思維品質與獲取知識的方法,課堂上,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孩子們展示的機會多了,話語權充分使用了,發(fā)散性思維被激活了,他們找到了做課堂主人翁的感受。課外生本教育提倡的全民閱讀觀和海量閱讀,教師們“以讀引讀、引說、引寫”,讓孩子們找到了閱讀與寫作的樂趣。
(二)特色課程建設:“六個好”校本課程文化的建設 學校秉承“為學生終身發(fā)展服務”的理念,積極引導學生和教師教學相長,共同進步。學校設計推行“六個好”校本課程文化建設。構建“六個好”的創(chuàng)新育人模式,分別是:身體好、寫字好、口才好、合作好、讀書好、特長好。
1.有健康的好身體
學校堅持每天組織學生做好“七彩陽光”廣播體操、學校自行編創(chuàng)的戲曲操、啦啦操“天生愛想象”這三套操。堅持每天早操后進行二十分鐘的班級特色大課間活動,各種項目由有特長的老師指導開展,豐富的項目有:跳繩、踢毽子、拋繡球、接力跑、呼啦圈、等十多個特色趣味運動項目,老師們讓學生掌握各項運動的技能技巧,讓孩子們玩出花樣,玩出特色,玩出個好身體。
2.有一手好鋼筆字
學校堅持要求每一位學生都能“寫一筆好字”,向學生全面滲透“字如其人,心正則筆正”的思想,要求各學科教師在組織教學時,要嚴格要求學生做到書寫“三個一”,規(guī)范學生書寫。我們開設了書法課,由專職的書法教師指導學生寫字;每天第四節(jié)課前10分鐘,全校學生進行寫字專題訓練;每學期舉行一次師生書法大賽,并組織學生參加各級書法比賽,均獲得很好的成績。
3.有自信交流的好口才
學校每一個班級都建設有合作學習小組,我們重視和堅持組織好課前五分鐘演講,堅持要求學生用標準普通話進行演講。各班教師對合作演講進行指導:組織演講主題思想、指導演講形式、關心演講過程、評價演講效果,認真開展好每一次的課前五分鐘演講活動。每學年組織一次學生的演講比賽、五分鐘演講教學經驗交流會,推薦學生參加各級講故事、朗誦比賽,為師生的成長搭建平臺。
4.有合作學習的好習慣
學校全力推進生本教育的改革研究,并將合作課堂作為學校生本教育特色去規(guī)劃建設。要求每學科教師在上課時,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一定量的合作學習。有難度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去合作解決,淺顯明白的內容讓學生互動辯解,力求課堂中有合作交流的平臺,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好習慣。學校每年秋季期組織教師“合作課堂”教學大賽,每年春學期組織一次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經驗研討會,積極推動合作課堂,練就學生合作能力。
5.有熱愛讀書的好習慣
學校全面推進書香校園“師生閱讀”活動。通過開展多姿多彩的讀書交流會、好書共賞、讀書征文等多種讀書活動,促進學生熱愛讀書習慣的養(yǎng)成。學校利用“我閱讀 我快樂”讀書成長手冊,要求每位學生每天至少利用課余30分鐘的時間進行課外廣泛閱讀,同時要認真填寫讀書成長手冊,并請家長在相應的欄目簽字,每學期進行“讀書明星”的評比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的誦讀比賽。
6.具備一門好特長
我校創(chuàng)建的“六個好”活動特色品牌,在堅持滿足學生發(fā)展興趣與需求的同時,我校不斷完善校本課程,努力培養(yǎng)“六個好”學生,利用每周一下午開設美食、象棋、美術、田徑、籃球、乒乓球等20多個興趣社團。各社團活動內容接近生活、生動活潑,真正以發(fā)展為主,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自主合作的氛圍中開展活動,獲取知識和技能,我們的特色品牌得到了上級教育部門、社會各界以及家長的認可。我們還把利用云平臺把活動陣地建到互聯網,組織學生和老師參與云平臺的主題活動,讓活動陣地建設更有新時代特征,活動宣傳和效果更佳,形成了校園的文化氛圍和文化特色。學校成功舉辦了三屆“學生現場書法大賽”和協辦了“教師三筆字”基本功比賽;我校李毅峰同學成功舉辦了“李毅峰個人書法展”;梁桐睿同學代表貴港市參加自治區(qū)講故事比賽榮獲一等獎;少年軍校獲得貴港市少年軍校比賽中獲得二等獎;鼓號隊獲得貴港市港北區(qū)少先隊鼓號隊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第33屆廣西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基層賽事優(yōu)秀組織單位;港北區(qū)中小學藝術展演榮獲小學組一等獎;“第十七屆廣西兒童繪畫作品大賽”評為優(yōu)秀組織獎;榮獲貴港市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小學組一等獎;廣西第八屆“八桂畫童”美術、書法大賽中評為優(yōu)秀組織獎;貴港市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優(yōu)秀組織獎;第一屆全國“漢韻薪傳”朗讀全國優(yōu)秀組織獎等等。
學校辦學特色的推進離不開精細化管理。當培育“六個好”學生特色育人模式正式寫入我校發(fā)展規(guī)劃后,與“六好”相關的各項文化活動和賽事開始隆重登場。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不能讓“六好”設定的目標停留于“寫在紙上”和“掛在墻上”,更不能只是一頭熱度,只有開場敷衍過程和草草結局。因此最重要的功課就是管理和指導好育人模式的實施過程。為保障孩子們踏實練就學生的六好能力,我們研討決定從“五個落實”去提升特色成效。
1.時間落實
啟動“六好”育人模式的第一步,我們落實“六好”訓練的基本時間:早上大課間鍛煉時間為40分鐘,其中要求各班按照規(guī)范行走踏步進場,完成集體跳操后進行各班特色大課間活動;每天上午安排“合作演講”10分鐘,下午安排練字“10分鐘”;每周開設書法課、閱讀課各一節(jié),從時間上保證“六好”的日常練習。
2.活動落實
將“六個好”與學校固定的文化活動與賽事結合起來,成為常規(guī)化和特色化活動。如,每年的“六一”,我們紅歌比賽和經典誦讀大賽;每月教師開設讀書交流分享會;新年全校學生現場書法大賽;每個學期,學校舉辦生本課堂教學大賽;與城鄉(xiāng)聯盟學校開展手拉手活動。幾年下來,學校文化活動越做越有成效,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學校文化與學校精神塑造的形象得到了提升,有層次地推進學校的文化建設,使學校獲得更多育人的根基和底氣。
3.制度落實
高效管理是一個趨勢,我們從走精細化出發(fā)。當教師內在觀念與工作要求發(fā)生偏差,當工作標準被個別人敷衍應付時,既定的目標會在工作實施過程中大打折扣。所以我們建立一套推進“六好”工作的評估體系和監(jiān)督機制。我們完善了學校原有的教學常規(guī)要求,出臺了與“六個好”密切聯系的一套新管理制度《新世紀學校教師工作量化評比規(guī)定》,《規(guī)定》評比每學期匯總一次,與教師評優(yōu)和職稱晉升掛鉤,從行政組織的角度保證了“六個好”學生育人工程的貫徹執(zhí)行。
4.教材落實
我們完善了自行編印的校本教材《“六個好”學生校本特色課程經典誦讀(一)》讀本第一冊,目前正編印第二冊;《培養(yǎng)“六個好”學生校本特色課程》。
5.評價落實
推出了《培養(yǎng)“六個好”學生校本特色課程評價手冊本》,構建了學生自評、同學互評和家長點評的“六個好”素質發(fā)展多維評定體系,設立了關愛工程,組織小組互評、師生互評,設計了五星小組、六好學生等特色獎勵,用發(fā)展的眼光指引孩子,用積極的評價激勵孩子,凸顯團隊榮譽弱化個體英雄,讓他們朝著“六好”目標做出點滴的努力,收獲成長的快樂與自信。
創(chuàng)辦學校的特色是當前我國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特色學校建設會對于推進教育均衡發(fā)展、辦好一所學校、培養(yǎng)多元人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校建校以來,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學校文化,構建了一套創(chuàng)新的育人模式。同時學校生本教育的研究帶動了學校課程文化的建設和課堂結構的組織變革,生本教育讓教與學的方式有了轉變,更實現了教師、學生和學校的三方“共贏”?!傲鶄€好”特色育人模式深入實施的多年來,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持續(xù)提升,我校有近20多名教師分別評為省、市、縣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輔導員,更多的教師獲得了市、縣優(yōu)質課一等獎,連續(xù)幾年榮獲貴港市港北區(qū)教學成果一等獎,學校榮獲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動特色單位稱號;全國《少先隊活動》實驗校;榮獲“廣西優(yōu)秀少先隊集體”的稱號;貴港市“園林式居住單位”稱號;港北區(qū)“我心中最美的校園”稱號等等;教師、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的比賽成績斐然。多元化的“六好”文化活動也使學校的社會影響力不斷提高,學校只有把辦學特色中凝練成學校文化,并持續(xù)提升其內涵,我們在追逐幸福教育的大道上才能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