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秋繁露》是董仲舒思想體現(xiàn)最為集中和全面的作品。在這部作品中,董仲舒從方方面面展現(xiàn)了《春秋》的大義,為我們集中展現(xiàn)了春秋公羊學的精神和風貌。學者對于其中義的觀念也多有研究。但利作為一個與義常常對舉的觀念,卻并未受到學界足夠多的重視。筆者試圖從“利”的觀念著手,梳理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的相關論述,探析這一范疇在《春秋繁露》的文本中究竟有多少意義層次,并從“利”的視角來重新審視董仲舒思想中的義利之辨問題。
關鍵詞:利;義利之辨;春秋繁露;董仲舒
“義”是董仲舒思想中的重要范疇?!罢湔x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是《漢書·董仲舒?zhèn)鳌分兴涊d的一句流傳百世的董仲舒的名言。董仲舒這句名言中所蘊含的義利之辨問題是一個從先秦開始便受到了儒家關注的問題。《論語》中就有記載孔子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边@便開啟了儒家將義利對舉這一做法的先河?!睹献印穭t在開篇便駁斥梁惠王:“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義而已矣?!备兄笊嵘×x的經典論斷。《荀子》中也有不少有關這一問題的討論,如“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董仲舒在這一觀念上顯然與先前的儒家學者保持著一定的繼承關系。
對于義利之辨,學界做過不少研究。但學者們大多將關注和研究的重心放在對于“義”這一范疇的內涵的剖析上,對于“利”的關注則較少。事實上,對于“利”這一范疇的討論是極有意義的。首先,義利之辨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問題,在于義與利二者有重要的聯(lián)系,如果我們對“利”沒有足夠的認識,對“義”的認識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局限。其次,作為關心政治的儒家思想,“利”作為一個與經濟、財政、民生、國力等直接相關的范疇,是一個斷然繞不開的話題。沒有對于“利”的足夠認識,治國平天下也是無從談起的。董仲舒作為漢儒最為重要的一個代表人物,對于他的研究當然也是如此。事實上,董仲舒對于“利”的問題也予以了相當?shù)闹匾暋?/p>
一、虞公貪財與觀魚于棠
“利”是一個復雜的概念。為了討論《春秋繁露》中的這一范疇,我們必須找個切入點。筆者認為,虞公貪財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案例,可以作為討論這一問題的切入點?!洞呵锓甭丁穼τ谶@件事情有著如下的評述:
虞公貪財,不顧其難,愉耳悅目,受晉之璧、屈產之乘,假晉師道,還以自滅。宗廟破毀,社稷不祀,身死不葬,貪財之所致也。故《春秋》以此見物不空來,寶不虛出,自內出者,無匹不行,自外到者,無主不止,此其應也。
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到,董仲舒對于虞公的行為做了一番分析。虞公之所以會為晉國所滅,是因為虞公貪圖財貨導致的。董仲舒在這里表示了,虞國被滅主要是自己招致的。所謂“自內出者,無匹不行,自外到者,無主不止”就是說,外物的誘惑與內心的貪欲是相輔相生的。如果一個人沒有貪欲,那么無所謂萬物的誘惑。同樣,如果存在所謂外物的誘惑,歸根到底是人自己的貪欲招致的。這就是“物不空來,寶不虛出”。從這個案例中,我們所能看到的對于“利”的一個基本理解為財貨。與此相類似的另一件事是觀魚于棠。董仲舒同意《公羊傳》的看法,認為魯隱公觀魚的這件事情性質很惡劣。董仲舒對此事的評價是“夫處位動風化者,徒言利之名爾,猶惡之,況求利乎”。這就是說,地位尊貴的人,便不應當著意于利,哪怕是說有關利的事情都會讓人感到厭惡。魯隱公居然自己親自去捕魚售賣,這當然就是一件很惡劣的事情了。董仲舒還將這件事情與“天王使人求賻求金”和“觀社”相類比。可見,在董仲舒的眼里,這些事情都是言利表現(xiàn)。
根據(jù)以上的這些案例,我們可以總結出以下幾點。
第一,董仲舒都是在談論政治的語境下談論利的。董仲舒漢代的公羊學家,故而其關心的問題與宋代的儒學家頗有不同。宋代的儒家學家也討論義利之辨。如朱熹注《孟子》時說:“設使人無秉彝之良心,而但有利害之私情,則凡可以偷生免死者,皆將不顧禮義而為之矣?!比欢?,我們可以看出,同樣是在談論義利之辨,朱熹從人的內心的良心和私情來談,并未去談及有關政治得失的問題。但董仲舒則處處結合者歷史上發(fā)生的政治事件在討論。
第二,董仲舒強調的是地位尊貴的人不要謀利。董仲舒雖然例舉了很多例子來批評謀利的行為,但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被批評的謀利者清一色全都是國君。導致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有兩種基本的可能。其一,這是因為董仲舒受到了傳統(tǒng)史料側重對王侯的描述而導致的限制。其二,董仲有意要強調要做到不謀利的應當是君主。然而前一個假設應當是不能成立的。原因在于,董仲舒在其文本中多次明確表示了那個不應謀利的主體應當是君主或者貴族。“夫處位動風化者,徒言利之名爾,猶惡之,況求利乎 ”這句話中所謂的“處位動風華者”其實就是說能夠影響人民的教化和社會的風氣的人。這樣的人理所當然是指貴族?!熬雍V于禮,薄于利,要其人不要其土,告從不赦,不祥?!彼^“要其人不要其土”是指諸侯之間的戰(zhàn)爭不要以奪取土地為目的。那么,這句話的主語“君子”當然就是指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諸侯。由此可見,董仲舒是有意強調地位尊貴的人不當謀利。
第三,董仲舒所說的這個利暗含了兩個基本層次。一個層次是君主和貴族的私利。這一層次是董仲舒批判的重點。虞公貪財指的是虞公貪圖寶物,觀魚于棠是指魯隱公為利用權力斂財,觀社更是魯莊公貪圖美色。這些都是與私欲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另一個層次是公利。從以上的幾件事情中可以看出,董仲舒并未對公利有多少批判。相反,從魯隱公的案例來看,捕魚售賣的最大的問題即在于與民爭利??梢姡偈嬷辽偈遣环磳ψ非蠊?。這樣看來,董仲舒意識到了利是存在公利和私利兩個層次的。董仲舒集中批判的是國君追求私利的行為,而對于公利,董仲舒在一定程度上是支持的。
同樣是利,董仲舒對于公利和私利為何會有不同的態(tài)度 這取決于董仲舒如何來理解“利”本身的。
二、春氣之生草
事實上,董仲舒對來“利”的態(tài)度并不僅僅是簡單的拒斥。正如筆者在上文分析時所提到的,董仲舒對對待公利和私利有著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董仲舒認識到,趨利避害本身是人的一種本性,即所謂“天之生人也,使人生義與利”。董仲舒將利和義放在同一層次上來談論,承認了人心趨利也是上天所賜予的本性。利和義都是天所賦予人的,但是其功能是有所不同的,“利以養(yǎng)其體,義以養(yǎng)其心”。董仲舒意識到,上天賦予人趨利避害的本性其最重要的意義在于讓人能夠維持自己的生存。人要是缺乏最基本的物質需要就不可能生存下去。儒家固然看中人的品性,但人的基本生存是必須要保證的。這里,董仲舒其實是為利也找到了形上的根據(jù),在一定意義上確定了人趨利的合法地位。
董仲舒為利找到了這樣一個形上根據(jù),其意義不僅在于說明利的合法性,更重要的是要說明:每一個人的利都是具有合法性的?!疤斐R詯劾麨橐?,以養(yǎng)長為事,春秋冬夏皆其用也。王者亦常以愛利天下為意,以安樂一世為事,好惡喜怒而備用也?!倍偈嬲J為,上天有好生之德,它發(fā)揮它寒來暑往四季運轉的大用使得天地之間萬物能夠生生不息。圣明的君主應當效法天地化育之功,從而使天下(這其中當然主要指的是萬民)能夠得“利”,從而不斷地生存與繁榮下去。“天之道,有序而時……圣人視天而行。是故……其不阿黨偏私而美測愛兼利也,欲合諸天之所以成物者少霜而多露也?!笔ッ鞯木鞅仨氁槕煲?。這便是董仲舒所謂的“屈君以申天”。雖然考慮到天下需要一個具有權威的君主來統(tǒng)治以保證天下的基本穩(wěn)定,但董仲舒將天罩在了君權之上,從而使得百姓的利益在天的權威下得到再一次的保障。這里,董仲舒所強調的正是《中庸》中所說的“贊天地之化育”。于是,董仲舒通過論證天地有化生萬物的大用進而論證了君王應當利天下。
利天下是一個比較寬泛的說法。對于關心政治的儒者們來說,他們最關注的當然不會是草木野獸,而是人?!?孔子曰:‘君子不盡利以遺民?!对姟吩疲骸擞羞z秉,此有不斂,伊寡婦之利。故君子仕則不稼,田則不漁,食時不力珍,大夫不坐羊,士不坐犬?!睂τ诶淖非笫巧咸焖n予人的,人需要基本的物質作為生存的保障。就生存來說,對于擁有更大權力、占有更多物資的權貴來說并不是什么問題,而對于那些生活在底層的平民則是核心的問題。如果有權有勢的人用自己手中的權力與平民搶奪財貨,那么勢必會導致權貴的財富大量累積而底層的平民面臨生存的挑戰(zhàn)。因此,董仲舒借用孔子的話來強調君子不應當讓自己占盡利益,應當盡可能將利益留給平民去獲取。如此一來,董仲舒就進一步提出了調均和井田的具體整治措施。
孔子曰:“不患貧而患不均?!惫视兴e重,則有所空虛矣。大富則驕,大貧則憂。憂則為盜,驕則為暴,此眾人之情也。圣者則于眾人之情,見亂之所從生。故其制人道而差上下也,使富者足以示貴而不至于驕,貧者足以養(yǎng)生而不至于憂。以此為度而調均之,是以財不匱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
董仲舒認為,作為君主應該適當?shù)卣{整貧富差距。因為貧富差距的擴大對于富人來說則會產生驕橫,對于窮人來說則會產生憂懼,對于社會的治理和穩(wěn)定都是極為不利的因素。一旦使得社會的貧富差距縮小,那么對于社會的各個階層來說都是一件好事,且有利于社會的整天定和繁榮。除此之外,董仲舒好提到的井田。在董仲舒設計的社會制度理,每一戶平民應當被分給一百畝的耕地,以保障生存和生活需要,這對于四處都是農奴的現(xiàn)實情況來說是要好得多了。董仲舒的這些措施無疑都是以貴族和平民分享利益為核心的,而其目的當在于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與和平。這種穩(wěn)定與和平的社會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對于每一個階層都是有利的。因此,董仲舒提出了所謂“兼利”。兼利就是說,達到整個社會利益的一致,無論是掌握權力的統(tǒng)治階級還是生活在底層的平民百姓,都能夠獲得生活和生命安全的保障。這是董仲舒主張利益調均而期望達到的理想社會所在。
三、君子篤于禮、薄于利
上文說到,董仲舒在利的范疇中意識到了公和私的差異,認為公利和私利應加以區(qū)別對待。就私利來說,董仲舒認為地位尊貴的人不應著眼于私利的追求。而地位相對較低的平民則應當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利益保護。既然利在董仲舒的思想體系中是分層次的,那么義利之辨在董仲舒的思想中也不該是單一的含義。
在董仲舒的思想體系中,義的含義和先秦儒家的理解似乎有所區(qū)別。董仲舒所強調的以時“正我”的義,與“安人”的仁對舉??鬃釉f仁是“愛人”,但也未曾有談及義在于正我。董仲舒為什么要這樣區(qū)別仁與義呢 其原因在于他看到,仁的核心是愛,如果強調愛己就會為自私自利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于此相類似的,義的核心是“正”,是“正其不正以歸于正”,如果要強調正人,那么就會產生人人厚責于人的現(xiàn)象。董仲舒強調說:“仁之法在愛人,不在愛我。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雖能正人,弗予為義。人不被其愛,雖厚自愛,不予為仁?!倍偈娴挠眯脑谟谧尳y(tǒng)治者不要借用自己的威勢來責難他人的過錯。義的基本功能是正。也就是說,義類似于一套規(guī)范或者標準,是讓人要去遵守的。就儒家來說,這套規(guī)范首先當是指禮。只是,董仲舒所處的時代已經距離周代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周禮已經不再是董仲舒所執(zhí)著的了。董仲舒所強調的是一套以天道為根據(jù)的價值體系和行為準則。問題是,這套規(guī)范的適用人群到底是什么人。董仲舒在意于君主,他希望首先要符合規(guī)范要求的是君主。君主是舉國上下權勢最大的人,董仲舒認為,由于國家穩(wěn)定的需要,他必須存在。可是君主的權力不受到制約就會產生很多潛在的隱患。因此,董仲舒希望“屈君以申天”。但是,天固然可以通過譴告來顯示其態(tài)度,這樣的譴告對于君主的約束力強弱則是不確定的。真要等到君主昏聵無道而被走投無路的饑民推翻,那對于社會來說代價是巨大的,這當然也不是董仲舒所愿意看到的。因此,對于君主的約束歸根到底是要君主自我約束的。董仲舒強調“以義正我”的用心正在于此。
那么,利和義的關系究竟如何呢 首先,就私利來說,董仲舒認為,這是統(tǒng)治者不能夠行義的一個主要原因?!胺踩酥?,莫不善義,然而不能義者,利敗之也。故君子終日言不及利,欲以勿言愧之而已,愧之以塞其源也?!本蜕衔乃e的虞公和魯莊公的事例來說,一者為了貪圖寶物,一者為了貪圖錢財,前者丟失了自己的國家而后者損害了百姓的利益。這都屬于因為貪圖私利而損害了義的舉動。反過來看,對于私利的克制和義其實是有一致性的,是義能夠得以實行的一個重要的前提基礎。至于為什么要強調這點,原因除了上文所提到的私利和公利的沖突會帶來國家的不穩(wěn)定因素之外,還有一點就是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的矛盾。從虞公的這個例子中,其實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之間的矛盾。虞公獲得了玉璧只是眼前的利益,但是他失去了國家便失去了賴以生存的依靠,是不符合其長期利益的。雖然,董仲舒并非是為了強調君主要考慮自己的長期利益,而應當著眼于整體利益(公利),但從虞公的例子里我們可以看到,董仲舒是希望暗示君主,公利與君主個人的長期利益具有某種內在的一致性,從而達到勸說教化君主的目的。正是由于有這種將君主的長期利益和社會的整體利益相關聯(lián)的理論,才能夠推倒的出統(tǒng)治階級和被統(tǒng)治階級利益具有一致性的結論。
就公利來說,義在某種程度上與其實保有一致性的。董仲舒雖然強調“屈民以申君”,但我們上文就提到過,董仲舒其實是將民意放在了天的高度,以天的名義再次落實到對于君主的約束上。一個社會的穩(wěn)定離不開平民,如果沒有得到基本的物質保障,平民勢必會為了生存而企圖推翻現(xiàn)有的政權。因此,統(tǒng)治者必須要對平民的需求加以重視。所謂公利,就是要滿足平民的一些基本利益。但是這并不代表董仲舒認為這樣就足夠了。儒家從孔子開始就有“富而后教”的傳統(tǒng),董仲舒也是如此。但這種教不能和法家那樣,獨用法律來強制約束。董仲舒看到的是自上而下的這種風氣的轉化。董仲舒認為,“棄義貪財,輕民命,重貨賂,百姓趣利,多奸軌”。如果統(tǒng)治階級自己沒有做到義的話,百姓便會同他一樣,只顧個人的利益,從而產生各種欺詐和猜忌,加劇了社會治理的難度和社會穩(wěn)定的程度。相反,也是一樣。董仲舒固然不同于孟子,他更接近于荀子的那種禮法并用,但歸根到底,他還是儒者。他更看重、更強調的還是統(tǒng)治者自身要首先正,才能使得社會治理更加容易,且成本更低。這需要統(tǒng)治者在一定程度上放棄自己的利益來維護社會整體的利益。
從總體來看,董仲舒對于利的理解有兩層,一是私利,一是公利。董仲舒強調人君要在一定程度上放棄自己的私利來維護公利,這是董仲舒所強調的“義”的重要的含義之一。他要求統(tǒng)治者能夠從內心中就做到將義放在其行為準則的核心地位上,以此來抑制利對其心志的影響。這是為了社會整體的需要。同時,董仲舒也認為,這與君主的利益在長遠來看也是一致的。因此,其強調君主要與天下同利、兼利。達到整個社會利益的內在一致。這樣的社會才能長治久安。
參考文獻:
[1] (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M].北京:中華書局,2012(06).
[2] (清)蘇輿.春秋繁露義證[M].北京:中華書局,1992(12).
[3] (春秋)孔子,(漢)公羊壽.春秋公羊傳[M].北京:中華書局,2016(11).
[4]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2(02).
[5] (東漢)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2007(01).
[6] (春秋)左丘明.左傳[M].北京:中華書局,2012(10).
[7] (戰(zhàn)國)荀子.荀子[M].北京:中華書局,2011(03).
作者簡介:陳旻陽,男,上海市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