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菀洋 黃建濱,2
(1.浙江科技學院,浙江杭州 310000;2.浙江大學,浙江杭州 310000)
在古代中國,無論是母系氏族社會、父系氏族社會還是后來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家族始終是最重要的社會構(gòu)成之一。“家文化”滲透并影響著社會各個層面,不同語言的產(chǎn)生體現(xiàn)著不同社團的特性。語言大體是按民族來劃分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出自于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語言同樣也也蘊含著不同的文化背景。了解一門語言就一定要先了解其所反映的文化;了解文化必須先要對負載該文化的語言有一定的了解。因此語言與文化是相互依存的,不可分割的。據(jù)此,對我國文化的探究可以從漢字中窺見一斑。
在探究“家文化”所影響下的漢字之前,我們先簡略分析一下“家文化”的內(nèi)涵。中國的“家文化”,從古延續(xù)至今,已經(jīng)滲透到政治、經(jīng)濟、宗教、社團幫會等社會各個層面。“家”是人類生活的最基本單位和自然形態(tài)。遠古時期是“家文化”形成的最早年代。由一開始遠古時代的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母權(quán)制的婚姻秩序被打破。在一夫一妻制下,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漸低于男性。從此人類由群居制步入了一夫一妻制。在中國,在黃帝期間,黃帝打敗了蚩尤,聯(lián)合了多個不同部落,成立了部落聯(lián)盟體系?!凹摇迸c“國家”的形成,使“家”既是社會的最小構(gòu)成體,又成為是社會的基礎(chǔ),“國”是“家”的進一步擴大?!凹姨煜隆钡捏w制,由黃帝統(tǒng)一規(guī)劃,并制定了“家規(guī)、家訓、家風”等一系列規(guī)則,最早的家文化體系已形成雛形[1]。“家”具有它自己的規(guī)則性:財產(chǎn)和妻子兒女作為個人財產(chǎn)合法私有;一定年齡的男女會進行婚配,進而形成夫妻的穩(wěn)固關(guān)系。這樣的穩(wěn)固關(guān)系在受到保護的同時也受到了一定限制,還會對公共事務負責,例如參加一些氏族慶典儀式,為氏族間的戰(zhàn)爭糾紛出力出物等。在中國宏大浩瀚的歷史中,“家文化”將中華文明、政治、禮儀、生活緊密地聯(lián)系到一起,形成不可分割的部分。
“家”字在早期甲骨文寫作(如圖1),是個會意字。上面的是“宀”,也叫做“寶蓋頭”。本意為房屋。
圖1 “家”字在早期甲骨文寫作
下面是“豕”。本意為豬。卜辭中關(guān)于“家”的記載不少,如“父庚父甲家”(《殷墟文字甲編》二七七九),這里的“家”指的都是居室。另外,“家”還可以用來表示地名和人名。
按照過去的一般理解,甲骨文“家”字的本義,主要體現(xiàn)的是古代房屋結(jié)構(gòu),這個“家”是包括牲畜圈的,也就是說“家”是離不開牲畜的[2]。由最開始的獵人狩獵野豬到關(guān)在家中飼養(yǎng),再到后來,人們專門為豬筑了豬圈飼養(yǎng)從而變成家畜。在生產(chǎn)力低下的古代,豬就是私有財產(chǎn)的代表,蓄養(yǎng)生豬的地方就是我們祖先的“家”。
“家”的字形彰顯出了人與豬的不可分割性和生活狀態(tài)。家,在古人看來很簡單,就是一間房子,再加上幾頭豬。這一觀念,其實正是農(nóng)業(yè)社會初期的人對家的期待。從古代家庭演變的角度來說,豬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財富象征,一個家庭能否真正建立起來,關(guān)鍵是要看其是否具備相應的物質(zhì)基礎(chǔ),而這個物質(zhì)基礎(chǔ)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豬[3]。
隨著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家”被賦予了更多涵義。古代的“家”和現(xiàn)代對應的意義還有“家室”之意?!对娊?jīng)·周南·桃夭》:“之子于歸,宜其家室”。這里的“家室”指的就是古代男女通過特定的方式組建起來的家庭。那么“家室”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組建起來的呢?《說文解字》曰:“嫁,適人也?!薄凹蕖弊质恰凹摇钡耐醋郑瑥呐畯募?,意思就是女子到別人家?guī)椭麄儌髯诮哟蕿檫m人也。與“嫁”相對,《說文解字》曰“‘娶’,取婦也。”“娶”字上為取下為女,這很好理解,即把女子“取”回家做妻子。一“娶”一“嫁”就成了“家”。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家”可以指大夫的封底?!凹摇币部捎脕碇府敃r各種學術(shù)流派,如儒家、道家、墨家、諸子百家等。后來“家”又用來指有專門學問或技能的人,如畫家、書法家、天文學家、專家等。
古漢語中,“家”字和“國”字相互對立又相互聯(lián)系。現(xiàn)代漢語把這二字結(jié)合起來,組成“國家”,表示一定范圍內(nèi)的人群共同體形式。其實,國與家,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家是國的最小單位體,國是家的穩(wěn)固集成。
“婚”字是后來才出現(xiàn)的文字,一開始并沒有在甲骨文上顯現(xiàn)出來?!墩f文·女部》:“禮,取(娶)以昏時,婦人陰也,故曰婚。從女從昏,昏亦聲。”婚源于昏,何以如此?《說文解字約注》:“古娶婦必以昏時者,當時社會有劫掠婦女之風。必乘夜昏人定時取之,以避寇犯也?!盵4]人類在進入父系社會后,搶婚的習俗一度出現(xiàn),搶婚大多發(fā)生在黃昏[5]。所以婚在開始時曾叫“昏”,后加女字為“婚”。
古代婚姻有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納采,意為女方接受了男方贈與的禮物。漢代鄭玄注:“將欲與彼合婚姻,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氏許之,乃后使人納其采擇之?!辈?,甲骨文從爪(覆手),從木,木上有果實?!墩f文·木部》:“采,捋取也。從木,從爪?!北玖x為摘取,引申為選取、選擇,因此納采,就是女方接受男方提親。問名,《儀禮·士昏禮》:“賓執(zhí)雁,請問名;主人許,賓入授?!辟Z公彥疏:“問名者,問女之姓氏?!本褪钦f在結(jié)婚之前,會詢問女方的名字,以便占卜吉兇。納吉,《儀禮·士昏》:“納吉,用雁,如納采禮。”鄭玄注:“歸卜于廟,得吉兆,復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于是定”[5]。意為男方占卜得到吉兆,便會通過媒妁告知女方,并也一同將男方的生辰八等信息告知女方。實際就是訂婚的意思。納征,《儀禮·士昏禮》:“納征玄纁束帛,儷皮,如納吉禮?!蓖ㄟ^這一禮婚約完全生效,即女方接受男方所贈與的禮物,婚姻關(guān)系正式形成。請期,《儀禮·士昏禮》:“請期,用雁。主人辭。賓許,告期,如納征禮。”鄭玄注:“夫家必先卜之,得吉日,乃使使者往辭,即告之?!币陨鲜钦f,男方會出于禮儀請女方定下結(jié)婚日期,這時女方便會婉拒表示應由男方做決定。然后通過媒妁確定日期,彼此告知。親迎,《儀禮·士昏禮》:“期,初昏,……主人爵弁,纁裳緇袘?!劣陂T外?!本褪堑搅嘶槠?,新郎戴著爵弁,穿著黑色裙邊的淺紅色下裙,親自到女方府上迎接新娘[6]。
在華夏五千年的進程中,有許多珍貴的文化消失在浩瀚的星河中,但是漢字在不斷的演變中得以一代代傳承擔下來,這說明漢字并不是單薄的,而是不斷繁衍的,是中國文化必不可少的部分。但在過去相當一段長的時間里,漢字被掌握在統(tǒng)治者與少數(shù)知識分子中,廣大人民群眾并沒有實際接觸到它。到民國時期,漢字險些被廢止。當時許多知名學者,如魯迅等都認為漢字是迂腐的。為了提高普通民眾的文化水平,簡體字應運而生。雖然有一些字已經(jīng)簡化到難以分辨其原樣,但是漢字中所蘊含的傳統(tǒng)文化是難以輕易改變的。僅僅從本文中所介紹的幾個漢字就能瞥見古代中國的傳統(tǒng)習俗,窺見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況,漢字的作用可見一般。因此,我們實行簡化漢字以尋求更加便捷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它們本身所蘊含的意義。這樣才能更好地傳承我們博大精深的文字文化和中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