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名崗
偉大的歷史學家司馬遷說:“管仲既用,任政于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保?]“管仲之謀”有哪些呢?
《管子》一書,被人認為“是一部托名管子的著作”,但又說其作者們“有意要追尋、總結(jié)管子輔佐齊桓公稱霸的歷史經(jīng)驗”[2],也就是說,《管子》一書是“管仲之謀”的總結(jié)。《管子》是管仲思想、謀略的記載,是基本的客觀事實。
《管子·制分》篇論述了管仲“故凡用兵者,攻堅則軔,乘瑕則神”[3]的戰(zhàn)略謀攻思想?!俺髓t神”攻敵虛弱的思想和方法被許多優(yōu)秀的軍事家所繼承,被兩千七百多年來的無數(shù)戰(zhàn)爭證明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世界上的許多事情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好像毫無關(guān)聯(lián),但是其道理是相同的。這相同的道理具有普遍性,叫哲理。如治玉、戰(zhàn)爭、宰牛、養(yǎng)生這些好像根本互不沾邊的事情,卻有一些共同的道理。管仲論用兵兼宰牛及治玉說“凡用兵者,攻堅則軔,乘瑕則神”[4];孫武論戰(zhàn)爭說“避實而擊虛”;莊子的《養(yǎng)生主》說“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5];毛澤東說:“乘敵之隙?!弊犯菰?,這都源于《管子》 “乘瑕則神” 的思想。
從 管仲“乘瑕則神”到孫武的“避實而擊虛”,到莊子的“游刃有余”,再到毛澤東的“乘敵之隙”,有明顯的因循痕跡和傳承邏輯。
《制分》之意為“控制天下的分寸和方法”[6]??刂铺煜聸]有軍隊不行,所以《制分》從論兵開始,說:“凡用兵之所以先爭:圣人賢士,不為愛尊爵;道術(shù)智能,不為愛官職,巧伎勇力,不為愛重祿;耳聰目明,不為愛金財。故伯夷、叔齊非于死之日而后有名也,其前行多修矣;武王非于甲子之朝而后勝也,其前政多善矣。”[7]意思是說,戰(zhàn)爭的勝利不只是從戰(zhàn)爭開始那天爭取到的,而是長期積累的結(jié)果,是先取得各方面的強盛而后求戰(zhàn)才取得的。所以要爭取戰(zhàn)爭的勝利,就要盡早選擇圣人賢士做謀士而不惜爵祿,選擇智能道術(shù)之士做將帥而不惜官職,重用有技術(shù)有勇力的人而不惜優(yōu)厚的俸祿,信用聰明智慧的人做間諜而不惜金錢,只有為戰(zhàn)爭做好各個方面的充分準備,才能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
接下來,管子在論述怎樣謀劃和選擇攻擊敵人時說:
故凡用兵者,攻堅則軔,乘瑕則神。攻堅則瑕者堅,乘瑕則堅者瑕。故堅其堅者,瑕其瑕者。屠牛坦朝解九牛,而刀可以莫鐵,則刃游間也。
“軔”是用來剎車的圓木。“瑕”是玉的疵病,所謂“白玉微瑕”或“白玉無瑕”是也。也比喻毛病、過失為“瑕”,又比喻裂縫為瑕?!肮詣t軔,乘瑕則神”的意思是“攻堅則會受到像剎車那樣有力的阻止,攻擊敵軍防守的縫隙或薄弱之處則會收到神奇的成效”,這個比喻恰當而形象。管仲那個時代是車戰(zhàn),攻擊堅強的敵人就會像戰(zhàn)車使上剎閘一樣不能前進,攻擊敵人的防備縫隙則像治玉從玉的瑕疵或裂縫處下刀一樣容易取得神奇的效果。
管子不但提出了攻敵要“乘瑕”的攻敵策略,而且指出了“攻堅”和“乘瑕”敵軍的不同反應,說:“攻堅則瑕者堅,乘瑕則堅者瑕”。因為攻堅必定受到有力的阻擊,難于攻破敵人,這勢必引起未受到攻擊之敵的警覺而加強防御,從而“瑕者堅”,為整個戰(zhàn)役帶來更大的難度,甚至失敗?!俺髓Α眲t能很快取得勝利,震懾敵軍,使本來堅強之敵慌亂而出現(xiàn)過失和裂痕,從而“堅者瑕”,使我軍的進攻勢如破竹,很快取得勝利。所以突破點的選擇非常關(guān)鍵,能否真正抓住敵軍的過失或裂痕很重要。
為了我軍能選擇好突破點,在正式進攻前的行動要慎重。管子說:“故堅其堅者,瑕其瑕者?!边@是說,我方在進攻前的策略是讓敵人堅強的地方繼續(xù)堅強,薄弱的地方繼續(xù)薄弱。堅強是需要力量的,敵方總的力量是有限的,有堅強就有薄弱,兩極分化,薄弱的地方更加薄弱,我方乘瑕攻敵薄弱之處,就容易取得成功。
為了說明“乘瑕則神”的道理,管仲舉了個屠牛坦宰牛的例子。他說:“屠牛坦朝解九牛,而刃可以莫鐵,則刃游間也。”“莫鐵”就是切鐵,現(xiàn)在我們齊國人口語中還有“莫餡”這一說法,就是切餡子,但不知道是否是這個“莫”字?!叭锌梢阅F”是說刀仍然很快。為什么一個早上宰了九頭牛,刀還可以“莫鐵”呢?“刃游間也”,因為刀刃始終在牛身的間隙游動,根本沒有碰到任何堅硬的東西,所以它仍然很鋒利。管子用屠牛坦宰牛比喻用兵,他的意思是用兵也要像宰牛一樣從牛的間隙下刀,“乘瑕則神”,也會很快取得屠牛坦朝解九牛那樣的戰(zhàn)果。
《管子》的這一攻敵方略被稍后的齊人孫武所繼承和發(fā)展,管仲運用屠牛坦宰牛比喻戰(zhàn)爭的思想則為莊子所承襲。
管仲在齊國當宰相之時,孫武的祖先陳完從陳國來到齊國,“齊侯使敬仲為卿”,陳完堅決不干,齊桓公“使為公正”。[8]陳敬仲成了管仲領(lǐng)導下的一名官員。對管仲的軍事思想和戰(zhàn)爭謀略,孫武一定是會反復認真學習的。管仲“攻堅則軔,乘瑕則神”的軍事思想,體現(xiàn)在《孫子兵法》中的是《虛實篇》等有關(guān)虛實的論述,孫子對管子“乘瑕則神”的思想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
在《勢篇》,孫子說:“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虛實是也。”曹操注:“以至實擊至虛。”[9]攻擊敵人就像用石頭砸雞蛋一樣,這就是以實擊虛。在《虛實篇》說:“行千里而不勞者,行于無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保?0]又說:“進而不可御者,沖其虛也?!保?1]但問題是要真正認清敵人之虛實才行。怎樣判斷敵之虛實呢?
《軍爭篇》說:“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保?2]這是從時間點上掌握避實擊虛,這是一般規(guī)律?!缎熊娖罚骸傍B集者,虛也?!保?3]兵營無人,鳥兒才敢飛過去覓食,所以“鳥集者,虛也”,這是對敵軍營壘的判斷。
《地形篇》說:“夫勢均,以一擊十,曰走。卒強吏弱,曰弛。吏強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敵懟而自戰(zhàn),將不知其能,曰崩。將弱不嚴,教導不明,吏卒無常,陳兵縱橫,曰亂。將不能料敵,以少合眾,以弱擊強,兵無選鋒,曰北。”[14]這是通過觀察和情報對敵軍會出現(xiàn)的各種錯誤行為的判斷。只有對敵軍的虛實做出準確的判斷,才能取得以石擊卵式的勝利。
孫子說:“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勝,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敵而制勝?!保?5]說用兵的正確方法則像水的流動一樣,水總是避開高處往低處流,打仗要避開敵人兵力強大的地方,打擊其空虛之處,才能取得勝利。
但是敵人是活的,其兵力部署并非一成不變,所以“虛實”也是會變動的。所以孫子說:“故兵無成勢,無恒形?!保?6]在抓取敵人的虛弱之處時,還要隨時注意敵情的變化,避免把敵之堅強之地當成虛弱之處,所以孫子又說:“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為之神?!保?7]
從管子的“乘瑕則神”到孫子的“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為之神”,這中間既有孫子對管子的繼承,又有孫子獨到的智慧。
《管子》和《孫子兵法》“乘瑕則神”的思想到了莊子那里成了養(yǎng)生經(jīng),《養(yǎng)生主》是《莊子》中的名篇。
管仲以屠牛坦宰牛之道比喻用兵,說用兵也要像宰牛那樣“刃游間”也。孫子論兵則說得更明白:“行千里而不勞者,行于無人之地也。”這“行于無人之地”就是像宰牛時牛刀在牛體的縫隙間游走一個樣。這個道理到了莊子那里,說得更形象、更深刻了。不過莊子不是以宰牛喻用兵,而是以解牛喻養(yǎng)生。
莊子的《養(yǎng)生主》是專論養(yǎng)生的,他卻用了很長的篇幅敘述庖丁的解牛之道,“解牛之道”也是養(yǎng)生之道,也是用兵之道,也是解決各種困難和問題之道。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jīng)肯綮之未嘗,而況大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shù)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必節(jié)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雖然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以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yǎng)生焉?!保ā肚f子·養(yǎng)生主》)[18]
讀莊子的這段文章,我們應注意理解如下幾點:1.這里所說雖是解牛,但庖丁“所好者道也”,道是具有普遍性的客觀規(guī)律,庖丁所說既是解牛之道,也是普遍的道理。因此莊子才在《養(yǎng)生主》中大談庖丁解牛,文惠君聽后才說“吾聞庖丁之言,得養(yǎng)生焉”。2. 什么是庖丁所好之道呢?其一是對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庖丁說,我剛開始宰牛時看到的是全牛,“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這是一個宰牛者對牛的認識,他完全不同于一個斗牛者對牛的認識。庖丁把牛作為他的宰殺對象的了解完全做到了孫子所要求的在戰(zhàn)爭中對敵人的了解,真正做到了“知彼”,庖丁憑想象就能知道牛的所有解剖結(jié)構(gòu),知其“節(jié)者有間”和“間”之所在,這是他“游刃有余”的基礎(chǔ)。其二是庖丁“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的宰牛之道,所謂“天理”“固然”,就是牛的自然結(jié)構(gòu),這是庖丁目無全牛的結(jié)果。所謂“依乎”“因其”就是遵循,依照牛的肢體結(jié)構(gòu)去宰殺?!芭筻S”“導大窾”就是用刀劈開牛體筋骨間的空隙,把刀引入大骨間的空穴而解剖之。3.庖丁雖然深諳解牛之道,技藝純熟到如此程度,但他仍然非常謙虛、認真,毫不含糊,“怵然為戒”,這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
“庖丁解?!奔仁侵v的解牛理論和技巧,也是講的“養(yǎng)生”理論、人生哲學。人生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樣,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在與各種困難作斗爭中,熟悉自己的工作對象,目無全牛,依照客觀實際和客觀規(guī)律做事,才會游刃有余。戰(zhàn)勝困難不是去力砍強割,死打硬拼,而是靠智慧和技巧。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樣去克服困難,才會不傷自己的鋒芒和元氣,才能保全身體,涵養(yǎng)精神,以盡天年。
莊子說的解牛之道又何嘗不是用兵之道呢?“文惠君”是國君,他的“養(yǎng)生”可能考慮更多的是“養(yǎng)國家之生”。所以他說:“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yǎng)生焉。”一國之君,國家不存,何談個人養(yǎng)生?
1934年10月18日傍晚,毛澤東走過了于都浮橋,開始隨紅軍撤離中央蘇區(qū)。這時毛澤東被剝奪了對紅軍的領(lǐng)導權(quán),但他仍時時刻刻在思考著共產(chǎn)黨和紅軍的前途,想著怎樣使中央紅軍跳出國民黨的圍追堵截。
當時,領(lǐng)導紅軍的是共產(chǎn)國際派到中國來的德國人李德和周恩來、博古三人。撤離蘇區(qū)是邁開了萬里長征第一步,這只是后來的說法,當時并沒有“長征”之說。包括李德、周恩來等最高領(lǐng)導者在內(nèi),紅軍究竟向何處去,還是一片茫然。
據(jù)李德回憶:“當有人第一次提出,我們的主力是否應突破敵人對中央蘇區(qū)的封鎖這個問題時,毛澤東用一句毫不相干的話(我想可能是老子的話)回答說:‘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shù)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19]
這是毛澤東引用《莊子·養(yǎng)生主》中的兩句話回答“我們的主力是否應突破敵人對中央蘇區(qū)的封鎖”這個問題。這不僅對“是否應突破封鎖”作了肯定的回答,而且對突破的方法作了明確闡述,還借庖丁以自薦,愿像庖丁解牛那樣沿其“肯綮”,乘敵之隙,帶領(lǐng)紅軍突破封鎖。此時、此地,以此作答,真可謂絕妙好辭!
毛澤東引用莊子的話回答了“怎樣突破敵人對中央蘇區(qū)的封鎖問題”:要像庖丁解牛那樣,使自己的刀刃緣牛的“肯綮”中運行。也就是毛澤東常說的“乘敵之隙”。只要弄清敵人的虛實,乘敵之隙,就可以突破敵人對中央蘇區(qū)的封鎖。既然回答了如何突破封鎖的問題,那是否應突破封鎖也就不言自明了。第三層是毛澤東有自薦的意思。當時李德等人排斥了毛澤東的軍事領(lǐng)導,導致了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被迫長征。在這緊要關(guān)頭,毛澤東出于對革命的擔當和責任,表示自己能像庖丁解牛那樣帶領(lǐng)紅軍突出重圍。毛澤東的意思是說:我像庖丁解牛一樣與敵斗爭已經(jīng)多年了,帶領(lǐng)紅軍進行了無數(shù)次戰(zhàn)斗,每次都像庖丁解牛一樣乘敵之隙,游刃有余而取得勝利,現(xiàn)在我的刀還像新磨過的一樣,鋒利無比!說這話時,毛澤東充滿了自信。
毛澤東精通《孫子兵法》,熟悉《莊子》,不知道他是否熟悉《管子》。但是毛澤東對管仲“乘瑕則神”軍事思想的運用確實達到了“神”的境界。不過《管子》所言之“瑕”,到了毛主席著作中,變成了一個“隙”字?!跋丁焙汀伴g”是同義詞,所以現(xiàn)代漢語有“間隙”這個詞,間就是隙,隙就是間。《管子》說的“刃游間也”,也可以說“刃游隙也”。毛主席說的“乘敵之隙”與《管子》說的“乘瑕則神”是一個道理。
毛澤東在《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之“戰(zhàn)略退卻”一節(jié)中,在論述轉(zhuǎn)入反攻的必要條件時,舉出了六條,其中“四、發(fā)現(xiàn)敵人的薄弱部分;六、使敵人發(fā)生過失”,“過失”和“薄弱環(huán)節(jié)”都是“瑕”,都是敵人的虛弱之處,都是我軍可乘之隙。毛澤東的意思是當我們發(fā)現(xiàn)了敵人有可乘之隙時才由“戰(zhàn)略退卻”轉(zhuǎn)為“戰(zhàn)略反攻”,否則,繼續(xù)退卻。接下來,毛澤東又以井岡山反“圍剿”的具體戰(zhàn)例論述說:
江西反對第三次“圍剿”時,紅軍實行了一種極端的退卻(紅軍集中于根據(jù)地后部),然而非此是不能戰(zhàn)勝敵人的,因為當時的“圍剿”軍超過紅軍的十倍以上。孫子說的“避其銳氣,擊其惰歸”就是指的使敵疲勞沮喪,以求減殺其優(yōu)勢。
退卻的最后一個要求,是造成和發(fā)現(xiàn)敵人的過失。須知任何高明的敵軍指揮員,在相當長時間中,要不發(fā)生一點過錯,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乘敵之隙的可能性,總是存在的。敵人會犯錯誤,正如我們自己有時也弄錯,有時也授敵以可乘之隙一樣。而且我們可以人工地造成敵軍的過失,例如孫子所謂“示形”之類(示形于東而擊于西,即所謂聲東擊西)。要這樣做,退卻的終點,就不能限定于某一地區(qū)。有時退到該地區(qū)還無隙可乘,便不得不再退幾步,待敵發(fā)生可乘之“隙”。[20]
毛澤東的用兵方法,不僅是要尋找、發(fā)現(xiàn)敵人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更是要運用孫子的辦法造成敵人的過失;不但要造成敵人的過失,而且是抓不到敵人的過失就不出手,繼續(xù)退卻,繼續(xù)想辦法讓敵人犯錯誤。這可見發(fā)現(xiàn)和抓住敵人之“隙”,對戰(zhàn)勝敵人是多么重要。
孫子說:“昔之善戰(zhàn)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保?1]“先為不可勝”就是要堵塞一切可能的漏洞。但是行動起來,千軍萬馬,瞬息萬變,要做到無隙可乘就很困難了。在兩軍相互運動中造成敵軍的過失,進而乘“隙”攻敵以取勝,是毛澤東的創(chuàng)造。
毛澤東發(fā)表《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一年半后,日本的侵華戰(zhàn)爭使中國面臨危亡,毛澤東在這關(guān)鍵時刻發(fā)表了《論持久戰(zhàn)》,這一指導抗日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指導理論文章,其中有《乘敵之隙的可能性》一節(jié)。毛澤東說:
關(guān)于敵之可勝,就是在敵人的指揮方面也有其基礎(chǔ)。自古無不犯錯誤的將軍,敵人之有岔子可尋,正如我們自己也難免出岔子,乘敵之隙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從戰(zhàn)略和戰(zhàn)役上說來,敵人在十個月侵略戰(zhàn)爭中已經(jīng)犯下了許多錯誤。計其大者有五。一是逐漸增加兵力……二是沒有主攻方向……三是沒有戰(zhàn)略協(xié)同……四是失去戰(zhàn)略時機……五是包圍多殲滅少。……以上是敵人自己弄錯,不是我們使之錯的。我們方面,尚可有意地制造敵之錯誤,即用自己聰明而有效的動作,在有組織的民眾掩護之下,造成敵人錯覺,調(diào)動敵人就我范圍,例如聲東擊西之類,這件事情前面已經(jīng)說過了。所有這些,都說明:我之戰(zhàn)爭勝利又可在敵之指揮上面找到某種根源。雖然我們不應把這點作為我之戰(zhàn)略計劃的重要基礎(chǔ),相反,我之計劃寧可放在敵人少犯錯誤的假定上,才是可靠的做法。而且我乘敵隙,敵也可以乘我之隙,少授敵以可乘之隙,又是我們指揮方面的任務。然而敵之指揮錯誤,是事實上已經(jīng)存在過,并且還要發(fā)生的,又可因我之努力制造出來,都足供我之利用,抗日將軍們應該極力地捉住它。[22]
“乘敵之隙”是戰(zhàn)勝敵人的基本方法,這就是孫子說的:“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币簿褪敲珴蓶|說的:“兩軍相爭,一勝一敗,所以勝敗,皆決于內(nèi)因。勝者或因其強,或因其指揮無誤,敗者或因其弱,或因其指揮失宜,外因通過內(nèi)因而引起作用?!保?3]學會抓住敵人的過失,乃至誘導敵人犯錯誤,從而乘敵之隙,進而戰(zhàn)勝敵人,是每個將軍都應熟練掌握的勝敵之法。
可以看出,從管子的“乘瑕則神”到孫子的“避實而擊虛”,到莊子的“游刃有余”,再到毛澤東的“乘敵之隙”,不僅在理論上相傳承,而且他們的戰(zhàn)爭實踐都證實了“乘瑕則神”是真理。
我們今天準備打仗,不但要掌握毛澤東“乘敵之隙”的攻敵方法,也要有莊子目無全牛的眼光;不但要運用好孫子“避實而擊虛”的作戰(zhàn)原則,也要懂得管子“攻堅則軔,乘瑕則神”的用兵哲理。
【注釋】
[1]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2131 頁。
[2]李山譯注:《管子》,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1 頁。
[3]李山譯注:《管子》,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166 頁。
[4]李山譯注:《管子》,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166 頁。
[5]莊周:《莊子》,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版,第46 頁。
[6]李山譯注:《管子》,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165 頁。
[7]李山譯注:《管子》,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166 頁。
[8]左丘明:《左傳·莊公二十二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79~180 頁。
[9]吳九龍:《孫子校釋》,軍事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71 頁。
[10]吳九龍:《孫子校釋》,軍事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87 頁。
[11]吳九龍:《孫子校釋》,軍事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89 頁。
[12]吳九龍:《孫子校釋》,軍事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123 頁。
[13]吳九龍:《孫子校釋》,軍事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159 頁。
[14]吳九龍:《孫子校釋》,軍事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177 頁。
[15]吳九龍:《孫子校釋》,軍事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102 頁。
[16]吳九龍:《孫子校釋》,軍事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103 頁。
[17]吳九龍:《孫子校釋》,軍事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103 頁。
[18]莊周:《莊子》,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版,第46~47 頁。
[19]黃麗鏞編:《毛澤東讀古書實錄》,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3 頁。
[20]毛澤東:《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92-193 頁。
[21]吳九龍:《孫子校釋》,軍事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53 頁。
[22]毛澤東:《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471~473 頁。
[23]毛澤東:《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7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