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靜
摘 要:瑜伽教學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肌肉拉傷等運動損傷,但這些不是無法避免的,學習瑜伽時受到的損傷是可以預防的。日常最常出現(xiàn)的損傷部位有腿部肌腱、膝蓋、腰椎、頸椎和背部肌肉等,了解了易受傷的部位后可以制定相應的防御措施,找尋普遍規(guī)律和基本特征。讓學生在訓練時掌握正確的姿勢,嚴格按照教師的指導進行訓練,訓練前要按時熱身,加強體能訓練,訓練時集中注意力,這些措施都能有效預防瑜伽中出現(xiàn)的運動損傷。本文將以瑜伽教學中常見的運動損傷以及形成原因為切入點,簡要探討和分析運動損傷的預防措施,以期為廣大師生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瑜伽教學;運動損傷;預防
一、引言
瑜伽最早起源于印度,是一種歷史悠久又大有裨益的健身運動,它不僅能夠強身健體,還能使人修身養(yǎng)性。隨著經(jīng)濟與科技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也發(fā)生了較大變化,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品質(zhì),關注身體健康,瑜伽運動成為現(xiàn)代年輕人追捧喜愛的一項運動項目,尤其受到了女大學生群體的歡迎。因此,瑜伽運動進入了高校體育教學,成為不可替代的一項運動。運動能讓人更加健康,但也避免不了由于各種原因?qū)е律眢w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損傷,瑜伽運動也不例外。瑜伽運動雖不像其他運動那樣激烈,但若在運動時不注意技巧,也是很容易出現(xiàn)軟組織挫傷等常見損傷。因此,教師在進行高校瑜伽教學時應當向?qū)W生普及知識、正確動作,時刻注意學生的肢體動作,如此才能更好地進行教學工作,達成教學目的,在保障學生身體安全的情況下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二、瑜伽教學中常見的運動損傷
瑜伽是一種有氧運動,且創(chuàng)造了體位法,有多種多樣復雜的動作,特別考驗身體的柔韌程度和穩(wěn)定性。在瑜伽的運動練習中,常見的運動損傷有頭部損傷、頸椎損傷、脊椎損傷、腰部肌肉損傷、腿部韌帶拉傷以及踝關節(jié)扭傷等。而且瑜伽運動中受到的損傷并不如一般運動那般疼痛激烈、傷口外露,而是一種緩慢的滯后性損傷。在瑜伽運動程中,人們并不會感覺到損傷,在運動過程后一兩天內(nèi)會明顯感覺到身體疼痛感,且損傷的治愈效果緩慢,對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不利影響。例如,瑜伽體式中,頭倒立式、手倒立式動作等動作需要將頭置于手臂和緊扣雙手形成的三角形內(nèi),頭頂中心需要置于地面,而腳需要慢慢地離開地面,和地面呈垂直狀態(tài),頭部需要承受一定的身體重量。如果動作不夠規(guī)范,練習者沒有技巧,很容易將頭部撞傷及擦傷,手肘韌帶也可能造成損傷。再如,瑜伽中的眼鏡蛇式,看似動作簡單,實則很容易造成脊椎損傷。由于眼鏡蛇式需要練習者雙手支撐,腿部伸直,將上半身肢體撐起,雙肩向后伸展,肚臍需要盡量貼地,容易對脊椎造成壓力,如果沒有正確引導,則易造成身體損傷。還有英雄式坐姿,對于冥想和呼吸控制有好處,它需要練習者雙膝并攏,雙腳外展,臀部端坐其上,有助于治愈膝部風濕癥或痛風所引起的疼痛,但是很容易造成腳部踝關節(jié)扭傷。瑜伽運動鍛煉確實給人帶來身體上的健康和心態(tài)上的平穩(wěn),但也會由于眾多原因而對人體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損傷。
三、運動損傷的形成原因
(一)缺乏防護意識
瑜伽作為一種外來的健身運動,在我國也是近幾年才推廣開來。大學生并不是十分了解瑜伽,興趣也并不是特別濃厚,大多是因為瑜伽可以瘦身塑型才去鍛煉的,缺乏知識普及以及防護意識,更缺乏正確引導。很多學生還因為急于減肥等原因選擇瑜伽鍛煉,給自己定下過高的目標,追求高難度的動作體式,并不是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進行選擇動作。如此一來,很容易對身體部位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影響日常生活,健身效果也未必能達到。
(二)外部環(huán)境不安全
瑜伽是需要靜心養(yǎng)神、緩慢而有張力的一項健身運動,需要給學生提供一個較為安靜、環(huán)境優(yōu)雅的場所,如此才能幫助學生保持平和幽靜的心態(tài),更好地完成瑜伽練習。目前,瑜伽作為高校學生的體育課項目,大多數(shù)學校并未結合學生特點專門開放適合瑜伽訓練的場地,而是與其他室內(nèi)健身活動一樣的課堂,環(huán)境大多簡陋嘈雜,學生很難靜下心來。很多高校瑜伽專業(yè)的如瑜伽墊、瑜伽伸展帶、瑜伽球等運動器材也相對較少,不能滿足學生的上課需求。缺乏專業(yè)運動器材的輔助,往往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此外,瑜伽運動中有很多拉扯動作,不合適的服裝也容易引起運動損傷。女生做動作時總會注意短褲是否走光,這樣不僅會分散學生上課的注意力,而且為運動損傷埋下了隱患。寬松的上衣在做倒立動作時也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
(三)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較低
目前,高校的瑜伽教師并未獲取專業(yè)的瑜伽培訓資格證書,很多教師都是經(jīng)過短期培訓就立刻上崗,學校也并不會對瑜伽教師定期進行專業(yè)知識考查。因此,很多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不高,也會疏忽學生,不及時更正學生的錯誤動作,甚至部分教師自身動作也不夠規(guī)范,因此很容易造成學生身體的損傷。
四、瑜伽教學中常見運動損傷的預防措施
(一)重視身體基本素質(zhì)和基礎動作的練習
每個人身體特點都不盡相同,適合的瑜伽體式也不相同。例如,膝關節(jié)疼痛的學生可以采取蛙式瑜伽體式,它可以緩解膝關節(jié)的疼痛感覺,幫助膝關節(jié)變得結實有力,緩解任何膝關節(jié)的內(nèi)部紊亂,對腹部器官也具有一定的益處。再如,有哮喘或背部疼痛的學生,可以采取車輪式瑜伽體式,車輪式可對有此類癥狀的學生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但此體式并不利于有頭痛、有心臟問題以及高血壓、低血壓的學生。瑜伽體式的不同對于身體所起的功效也是不同的,學生不應該急于求成,一味練習高難度動作,那樣更容易損傷身體,且不利于自身身體健康。學生應該多練習基礎動作,扎實功底,相信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另外,學生應當重視熱身。運動前的熱身活動是相當重要的,身體的舒展,韌帶的拉開,更能夠預防運動時動作損傷身體。同時,教師還應當為學生細細講解瑜伽體式分步動作,查看學生動作,如有錯誤或不規(guī)范之處立即指正。
(二)合理安排練習計劃和內(nèi)容
學生并不十分了解瑜伽訓練,教師應當向?qū)W生多多普及瑜伽知識,讓學生學習瑜伽的精神以及瑜伽對健身的好處,并為學生制訂科學合理的教課計劃,讓學生找到適合自身的瑜伽體式,幫助學生預防瑜伽運動所造成的損傷。同時,教師應當多為學生講解瑜伽的體式、功效、歷史等,讓學生更加明白瑜伽的作用,對瑜伽有清楚全面的認知,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訓練。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身體特點,合理為學生安排教學進度和計劃,幫助學生練習基礎動作,在學生打下扎實基礎后可適當增加難度,增強效果。
(三)加強場地設施的建設
場地設施是瑜伽訓練學習的重要必備條件之一,瑜伽的特性是需要學生放松精神,拋離思緒,靜心養(yǎng)神所做的健身,與其他運動項目并不相同,因此,需要提供給學生幽靜整潔、環(huán)境優(yōu)雅的場所。學校應當加大資金投入,為學生提供整潔安靜的教學環(huán)境,也需要提供瑜伽墊、瑜伽球等必備瑜伽器材,輔助學生進行訓練。另外,還需統(tǒng)一學生訓練服裝,減少不必要的身體損傷。
(四)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專業(yè)性強的瑜伽教師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瑜伽訓練的同時,可以預防和減少學生瑜伽訓練時的運動損傷。教師應當不斷培訓學習,提高自己,更加規(guī)范地、正確地進行課程教授,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工作要有計劃,不斷提升專業(yè)能力。另外,高校應當定期對教師進行考核和培訓,讓教師處于一個不斷前進的過程中,用心教好學生,用行動去減少瑜伽運動時對學生身體造成的損傷。
五、結語
瑜伽運動中所帶來的常見身體損傷雖然很容易造成,但是有辦法避免的。教師應當注重技巧、注重方法,不斷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將運動傷害降到最低,讓學生真正熱愛瑜伽。
參考文獻:
[1]朱俊錕,吳立東,鄭榮宗,等.中青年女性健身運動與膝關節(jié)半月板損傷相關性的橫斷面研究[J].中華骨科雜志,2012(2):141-144.
[2]朱倩.高校瑜伽教學中運動損傷的預防[J].體育風尚,2019(3):12,14.
[3]孫賽.高校瑜伽運動損傷發(fā)生的原因及預防措施[J].魅力中國,2016(17):111.
[4]鄧瀟瀟.高校瑜伽教學中運動損傷的預防[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4(6):139-141.
[5]諸愛琴.瑜伽教學中的運動損傷及預防[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4(10):99-100.
[6]趙非一,鄭焱,胡鶯,等.瑜伽挑戰(zhàn)肢體極限練得越久越易受傷——專家提醒:慢運動也要提防損傷[J].自我保健,2014(10):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