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朔
【摘 要】基督教文化對于英美文學創(chuàng)作一直有著深遠影響,這在路易莎·梅·奧爾科特基于自身經(jīng)歷所創(chuàng)作的《小婦人》中對馬奇家四姐妹的塑造上也得到了清晰體現(xiàn)。而十九世紀以來,隨著女性意識逐漸覺醒,小說中對于四姐妹不同的性格刻畫和命運走向的描寫,也恰好反映了女性意識發(fā)展的三個階段。本文將通過分析四個主要角色的宗教原型來談十九世紀美國女性意識的覺醒。
【關鍵詞】《小婦人》;宗教原型;女性意識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34-0193-02
一、《小婦人》的創(chuàng)作背景
(一)基督教文化對奧爾科特和《小婦人》的影響
基督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文化和思想對英美文學創(chuàng)作有著深遠影響,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小婦人》也不例外。奧爾科特成長于一個基督教氛圍濃厚的家庭,全家人每逢周日會舉辦簡單的宗教禮拜儀式,讀圣經(jīng)故事、贊美詩,反省己身。家庭氛圍的熏陶和自身的感悟終使她對于上帝的信仰“歷經(jīng)四十年的坎坷苦難不變”,成為“支持一生的理想信念”[1]?!缎D人》是奧爾科特依據(jù)個人成長經(jīng)歷寫就的代表作,反映了她對包括宗教信仰在內(nèi)的思想理念和生活感悟,也因此基督教文化對其這部作品有著深遠的影響。例如,小說的開篇場景便是馬奇家四姐妹在平安夜“扮演朝圣者”,整部作品的很多文學意向與圣經(jīng)和基督教文化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二)十九世紀女性意識的覺醒
女性主義在十九世紀初步形成氣候,女性意識的覺醒有以下背景:首先,十九世紀以維多利亞時代作為典型代表,在這一時期英國工業(yè)取得了巨大成就,這一切對美國的政治和經(jīng)濟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一時期看似相對穩(wěn)定,實則充滿變革,社會變革、新的教育和就業(yè)機會以及浪漫主義思想都為女性意識的探究提供了很好的氛圍[2],一些女性萌生了獨立的思想意識,但社會絕大多數(shù)女性依舊認為她們的位置只在家庭中。其次,由于男性大量應召參加內(nèi)戰(zhàn),父親和丈夫角色的缺失迫使美國女性承擔起更多男性原本承擔的家庭和社會責任,無論在家庭中還是家庭外面的廣大社會中都發(fā)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社會地位得到了提升,維多利亞時期對于性別的普遍認識在這次內(nèi)戰(zhàn)中被徹底粉碎[3]。
在美國,獨立知性的奧爾科特是女權(quán)主義的忠實擁護者,其故事背景恰好設置在美國內(nèi)戰(zhàn)期間以及內(nèi)戰(zhàn)后,書中的馬奇家四姐妹擁有迥異而鮮明的個性,被Elbert、Spacks等評論家視為反映十九世紀美國女性意識崛起的一面鏡子[4][5]。
二、從四姐妹的宗教原型解析女性意識的三個發(fā)展階段
關于宗教文化對《小婦人》人物原型的影響,一些文章對馬奇夫婦所代表的宗教原型進行了分析[6][7],而對四姐妹宗教原型的分析則比較模糊。事實上,如果從女性意識的發(fā)展階段這一角度來分析,四姐妹本質(zhì)上來自于三個宗教原型。
(一)貝思:維多利亞時代的“亞當”
在《圣經(jīng)》中,偷食禁果前的亞當懵懂無知,天真無邪,善良淳樸,安心踏實地過著平淡的生活。一位美國當代學者Lewis曾將這樣的人物形象定義為“美國的亞當”[8]。而馬奇家的三女兒貝思就好像是一個生活在維多利亞時期的亞當,她羞澀而安靜,珍惜并滿足于當下?lián)碛械囊磺?,心懷善良和感恩?/p>
在維多利亞時期的普遍觀念中,年輕的淑女應該是單純、善良、順從、謹守本分的,沒有獨立的思想。而所有的這些,在貝思身上都得到了印證。她就像偷食禁果前的亞當,懵懂而缺少自我意識,幾乎不具有獨立的女性意識。
(二)梅格和艾米:蛻變中的“瑪麗亞”
Grogan認為,天主教長期以來對女性持有兩極分化的觀念:潛在的邪惡的代言人和基督教的美德模范[9]。在基督教文化中,夏娃和瑪麗亞常常被選為這兩種極端女性形象的代表。圣母瑪利亞是圣經(jīng)中的經(jīng)典女性形象,是所有善良與虔誠的代名詞,勤勞樂觀,充滿母愛。雖然馬奇太太才是“圣母”形象的完美代表,但梅格和艾米則象征蛻變中的瑪麗亞。與母親不同,她們已經(jīng)開始有意識地主動追求自身的幸福,盡管她們?nèi)匀皇艿絺鹘y(tǒng)觀念的制約。
長女梅格窈窕美麗,性格溫柔并且?guī)в心感陨?。她代表傳統(tǒng)與美好的瑪麗亞,守護并引導妹妹們成長,同時又對未來有獨立的思考和憧憬,并有意識地為實現(xiàn)自我價值而努力掙扎(包括曾經(jīng)的貪慕虛榮,也都是其追求自我實現(xiàn)的反映),但她認為女性的幸福仍要建立在擁有成功的婚姻和家庭的基礎之上。
小女兒艾米漂亮而具有藝術(shù)氣質(zhì),像一個完美的小淑女,她也與貝思不同,有自己的渴望和夢想,并通過努力得到了她所想要的:名望、歐洲之旅以及勞里。與梅格相比,艾米更加專注于自身,這種看似自私的行為,也正是她渴望贏得關注和認可、實現(xiàn)自我價值思想的進一步蛻變,可惜艾米最后還是放棄了實現(xiàn)自我價值,活成了傳統(tǒng)觀念中的淑女。
《小婦人》中的梅格和艾米都充當過勞里的救贖者:梅格勸說他打消離開唯一親人的念頭;艾米則用自己的愛和努力幫助他走出被喬拒絕后的消沉。兩姐妹各自擁有夢想,卻沒有意識到她們的夢想與婚姻是毫不相干的,因此她們處于女性意識發(fā)展的第二階段——正在蛻變的“瑪麗亞”。
(三)喬:叛逆的“夏娃”
如果瑪麗亞代表基督教文化中擁有一切傳統(tǒng)美德的理想女性,那么夏娃則是反抗傳統(tǒng)規(guī)則的叛逆女性的典型。西方文化中“夏娃”形象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她罪孽深重,直接導致了人類的墮落;另一方面,夏娃因敢于挑戰(zhàn)權(quán)威不向命運屈服而得到人們的稱頌。傳統(tǒng)婚姻中瑪麗亞是一位完美的母親和妻子,善良忠貞,服從丈夫,而夏娃則是現(xiàn)代的獨立女性的代表,與丈夫并肩而立,在家庭中享有平等的地位。喬就是叛逆的“夏娃”的典型代表。
喬個性率真,舉止像個男孩子,作為四姐妹中最具獨立性和知性的一個,處處都表現(xiàn)出她的叛逆精神,常常令身邊的“亞當”貝思羨慕不已。她努力從事著曾經(jīng)只有男性才能做的工作,并將其當作自己的事業(yè),這與艾米在婚后便放棄繪畫不同。喬出人意料地拒絕了勞里的求婚,尤其體現(xiàn)了其叛逆天性:不愿承擔妻子與母親的責任,正表現(xiàn)出她與傳統(tǒng)女性準則進行對抗的堅決。喬在某種程度上是一位擁有男性美德的新女性,就如同夏娃一樣,選擇聽從本心而非屈從于權(quán)威。
三、從四姐妹的不同命運歸宿看女性主義的發(fā)展
貝思如維多利亞時期的亞當一般天真純潔又脆弱,她無法在奧爾科特筆下的現(xiàn)實世界中生存,她的死也預示了古典維多利亞風格的女主人公終將面臨消亡的命運。無論周圍的人們多么珍視和保護她,貝思終會死亡,因為這是對于缺乏自我意識的,只為服務和取悅他人而存在的亞當式女主人公的一場無法挽回的告別:如果不做出改變,偷食禁果前的“亞當”注定不會久存于世。
蛻變中的“瑪麗亞”梅格和艾米都如愿得到了幸福的婚姻生活并感到滿足。她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為之付出了努力,在她們身上可以看到女性意識的初步覺醒,可惜最終只停留在表面。盡管梅格和艾米都意識到作為女性,她們也應該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然而她們的認識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局限,認為女性只能在婚姻中尋求自我實現(xiàn)。她們的意識和觀念反映了大多數(shù)維多利亞時期女性的心理狀態(tài):她們正在蛻變,但尚未完全脫離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
喬是那個時代特別的存在。她清醒認識到女性的自我價值和幸福與婚姻無關,男女地位應該平等。這種獨立而清醒的認識使她收獲了事業(yè)與婚姻的雙重成功。當真愛降臨時,她并沒有將其拒之門外。她認為婚姻并不能衡量女性的價值,真正能體現(xiàn)她個人成就的是她的事業(yè),這樣的觀念在當時無疑會被當作是叛逆的“夏娃”。然而對生活在維多利亞時代的女性而言,喬是十九世紀女性意識覺醒運動中的先鋒。
綜上所述,受基督教文化的深遠影響,奧爾科特筆下的四姐妹真實反映了十九世紀美國女性意識發(fā)展的三個階段:維多利亞時期的“亞當”、在束縛中蛻變的“瑪麗亞”和叛逆的“夏娃”。
參考文獻:
[1]王路瑾.<小婦人>背后的女性——路易莎·梅·奧爾科特[J].海外英語,2011,(9).
[2][9] Grogan, Susan K. Introduction to French Socialism and Sexual Difference:Women and the New Society[M],1803-44.St.Martins Press,1992.
[3]Tracey,Karen.Plots and Proposals: American Womens Fiction [M], 1850-90.Urbana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2000.
[4]Elbert,Sarah.“The Social Influence.”A Hunger for Home: Louisa May Alcott and Little Women [M].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84.
[5]Spacks, Patricia Meyer.“Taking Care: Some Women Novelists.” Rev. of Little Women[M]. by Louisa May Alcott. Novel: A Forum on Fiction 6 vols.1,F(xiàn)all(1972):96-101.
[6]吳韡.<小婦人>中<圣經(jīng)>原型的宗教內(nèi)涵[D].中南大學,2008.
[7]劉璐.清教美國的誕生和清教徒生活典范——<小婦人>的清教情懷[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1):27-29.
[8]Lewis,R.W.B. The American Adam: Innocence,Tragedy and Traditio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