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賢波
“古有邊防而無海防,海之有防自明始也?!?1)乾隆《南澳志》卷8,《海防》,廣東方志集成潮州府部,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02年影印,第3頁。無論是站在傳統(tǒng)王朝國家的立場,還是今人對海防思想與海防體系的認知,中國海防史的書寫從明代開始這一觀點基本被學界同仁接受。這不等于說,明代以前沿海各地不存在地方性的防御設施應對??軉栴}。而是強調(diào)進入明代以后,這些沿海防御設施不再局限于一時一地,不僅要處理活躍在沿海各地的海寇,也要面對各色外來入侵者的騷擾。如果說明代以前是“海防的萌芽”或“海防前史”,明代以后則真正形成海上防御體系,是海防體制的創(chuàng)成期。(2)楊金森、范中義 :《中國海防史》,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年,第1-23頁。正因如此,明代在整個中國海防史研究中無疑具有重要的地位?;仡櫧?0年來的明代海防史研究,適可作為引子,借以檢討和思考整個海防史研究的理路和存在的問題。
總體來說,明代海防問題的研究長期以來被置于倭寇史、軍制史和海疆史三個學術脈絡之下,成績斐然,已經(jīng)充分勾勒出整個海防體制的概貌和趨向。近年來,歷史學的區(qū)域研究方興未艾,回到當?shù)氐纳鐣}絡,通過區(qū)域的、個案的研究揭示一時一地的海防實態(tài),從許多歷史的細部進一步揭示出國家制度的地方實踐。出于避免對既有研究成果的“流水賬”羅列,本文試從問題和思路的角度,從倭寇史、軍制史、海疆史和區(qū)域視野三個方面進行回顧和檢討。不當之處,敬請方家有以教我。
終明一代,倭寇海盜對東南沿海地區(qū)的侵擾時有發(fā)生,以嘉靖萬歷間禍害最烈。平息“倭亂”一時成為國家要政,有關海防御倭的著述大量面世,既有專記倭國倭情者,也不乏專門討論海防地理及御倭策略、戰(zhàn)術的兵書,(3)參見朱莉麗 :《倭寇之亂下明朝士人對日本的研究》,收入陳尚勝主編 :《中國傳統(tǒng)對外關系的思想、制度與政策》,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95-109頁;朱莉麗 :《紛擾的海域與錯雜的日本像——倭寇背景下明代人的日本認識》,收入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編 :《世界史中的東亞海域》,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第115-128頁;陳列 :《明代海防文獻略考》,諶小靈主編 :《明清海防研究》第六輯,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15-128頁。奠定了日后研究的基礎。
具有現(xiàn)代學術意義的倭寇研究,始于20世紀30年代。李晉華、黎光明、陳懋恒、吳重翰、孟錦華、王崇武等一批學者在日寇加緊侵華、內(nèi)憂外患的背景下,借古鑒今,以歷史上的倭亂為題進行了一系列開拓性的研究。(4)參見李晉華 :《三百年前倭禍考》,上海國民外交委員會,1933年;黎光明 :《嘉靖御倭江浙主客軍考》,載《燕京學報》專號之四,哈佛燕京學社,1933年,北京:知識產(chǎn)權出版社,2014年重印。陳懋恒 :《明代倭寇考略》,載《燕京學報》專號之六,哈佛燕京學社,1934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重?。粎侵睾?:《明代倭寇犯華史略》,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年;孟錦華 :《明代兩浙倭寇》,金華:國民出版社,1940年;吳原 :《戚繼光》,重慶:正中書局,1934年;王崇武 :《戚繼光》,南京:勝利出版公司,1946年。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有黎光明的《嘉靖御倭江浙主客軍考》及陳懋恒的《明代倭寇考略》二書。
黎光明的《嘉靖御倭江浙主客軍考》從明朝御倭軍隊來源探討倭亂,分上下兩篇。上篇述沿海衛(wèi)所軍腐敗,不能不調(diào)客軍御倭的海防背景;下篇分述從各地調(diào)遣的各種客軍的來源、組成和作戰(zhàn)得失等等。作者指出“此書之作,只注重于調(diào)遣軍隊”(5)黎光明 :《嘉靖御倭江浙主客軍考》,北京:知識產(chǎn)權出版社,2014年重印,第2頁。,但全書專論當時召募客兵應變的軍事變革,立意新穎,切中要害,不至流于浮泛,大別于同時期其它倭寇研究著作。
陳懋恒的《明代倭寇考略》全書近10萬字,論倭寇來源、猖獗原因、各省倭禍、倭寇首領等最為詳盡,并有專章討論“倭寇之戡定”,對城戍、戰(zhàn)船、將帥、兵士、民眾等海防體制各個環(huán)節(jié)均有簡述。作者特別注意到戰(zhàn)船的重要性,指出“衛(wèi)戍雖固,倭從海上來,迎擊追剿,咸賴水師,故戰(zhàn)船尚矣?!?6)陳懋恒 :《明代倭寇考略》,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重印本,第174頁。,也注意到船只征募和船制的地區(qū)差異,指出“明初所造船只,歲久廢敗。倭患起,臨時征募漁船。或得勝,則仿制以用。故嘉靖以后之船制,參差不一”(7)陳懋恒 :《明代倭寇考略》,第175頁。,認為“大抵沿海各地習慣不同,船之式樣,因地制宜;名稱亦隨之增改。每衛(wèi)所有船只,大小參配,各有其用”(8)陳懋恒 :《明代倭寇考略》,第177頁。。
同時期的一些學者,如王庸、吳玉年、王婆楞等,則致力蒐集整理海防御倭史籍。(9)王庸 :《明代海防圖籍錄》,載《清華周刊》第37卷第90期文史專號,1932年;吳玉年 :《明代倭寇史籍志目》,載《禹貢半月刊》第2卷第4、6期,1934年;王婆楞 :《歷代征倭文獻考》,重慶:正中書局,1945年。其中王庸、吳玉年二文俱收入包遵彭 :《明史論叢》之六《明代邊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8年,第205-252頁。其中以王婆楞的《歷代征倭文獻考》最為可觀。全書摘錄各家傳記、奏議、筆錄、簡牘、說部二百余條,所記始自周代,以明代倭寇問題所占篇幅最多,約居全書三分之二。作者不僅“蒐集往古征倭史實,取證于文獻”,同時“目系以按”,按語內(nèi)容“或補文獻之不足”“或釋文獻之涵義”“或作前后事實之連系”“間亦申述著者之意見”,(10)王婆楞 :《歷代征倭文獻考》,重慶:正中書局,1945年,第2頁??胺Q倭寇史料匯編,為入門者提供指引。
早期的倭寇研究是在特殊的政治背景下進行的,重在描述倭患的破壞和明軍的平寇戰(zhàn)爭,或表彰御倭將帥,或痛陳官府腐敗,表達了較為強烈的民族情感。20世紀這種研究模式一直延續(xù)至50、60年代。前述陳懋恒《明代倭寇考略》于1957年再版重印,李光璧《明代御倭戰(zhàn)爭》、周一良《明代援朝抗倭戰(zhàn)爭》等題材相近的著述也相繼刊行。(11)李光璧 :《明代御倭戰(zhàn)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周一良 :《明代援朝抗倭戰(zhàn)爭》,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值得重視的是陳文石1965年發(fā)表的《明嘉靖年間浙福沿海寇亂與私販貿(mào)易的關系》。(12)陳文石 :《明嘉靖年間浙福沿海寇亂與私販貿(mào)易的關系》,原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36本上,1965年,收入氏著《明清政治社會史論》上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第117-176頁。該文是作者碩士論文《明洪武嘉靖間的海禁政策》(臺大文史叢刊,1966年)第6、7章的擴充。作者從明代的禁海政策、貢舶貿(mào)易制度與沿海地理經(jīng)濟條件入手分析私販貿(mào)易與寇亂的關系,說明私商、海盜與倭寇結合的禍亂起因,對私販轉為海盜以及官府的剿寇策略和行動有較詳細的描述,隱含了從沿海社會變遷思考寇亂發(fā)生發(fā)展的新思路,是同期研究中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80年代以后,國內(nèi)學界興起對倭寇起因、性質(zhì)問題的研究,更多地從經(jīng)濟貿(mào)易因素切入,試圖回應當時熱議的資本主義萌芽問題。(13)對資本主義萌芽問題研究較為深刻的回顧和檢討,參見李伯重 :《中國經(jīng)濟史學中的“資本主義情結”》,收入氏著《理論、方法、發(fā)展趨勢:中國經(jīng)濟史研究新探》,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5-21頁。如戴裔煊在《倭寇與中國》(1987)一文中指出:“嘉靖年間的倭寇運動,實質(zhì)上是中國封建社會內(nèi)部資本主義萌芽時期,東南沿海地區(qū)以農(nóng)民為主力,包括手工業(yè)者、市民和商人在內(nèi)的被剝削壓迫的各階層人民,反對封建地主階級及其海禁政策的斗爭,是中國歷史上資本主義萌芽的時代標志之一,不是外族入寇”。(14)戴裔煊 :《倭寇與中國》,載《學術研究》1987年第1期。這方面的代表作,有戴裔煊的《明代嘉隆間的倭寇海盜與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及林仁川的《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貿(mào)易》,(15)戴裔煊 :《明代嘉隆間的倭寇海盜與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林仁川《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貿(mào)易》,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年。其他相關的專題論文數(shù)量相當可觀。(16)這一時期的論文非常多,無法一一列舉。較完整的倭寇研究書目,參見沈登苗 :《明代倭寇兼及澳門史研究中文論著索引》,載《澳門研究》第30期,2005年10月。
此后的倭寇研究,由于焦點往往放在明政府的對外政策(中日關系)和海洋貿(mào)易,重在揭示倭患起因、性質(zhì)及與地方社會變遷的關系,兼及海防設施、軍事策略和戰(zhàn)役戰(zhàn)事,從倭患檢討海防運作的專題研究并不多見。(17)例如,陳尚勝研治明代海外貿(mào)易史把“嘉靖倭亂”置于明代海外交通事業(yè)的發(fā)展中考察,指出“明朝政府曾以海防為由,消極地限制中國商民的出海貿(mào)易,結果不但造成中國海外交通的衰落,而且也激化了沿海地區(qū)的社會矛盾,反而又沖擊了海防的安全,嘉靖倭患就是這種惡果的表現(xiàn)”。參見陳尚勝 :《“懷夷”與“抑商”:——明代海洋力量興衰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頁。近年討論倭亂與海外貿(mào)易關系的代表作,有王慕民的《海禁抑商與嘉靖“倭亂”:明代浙江私人海外貿(mào)易的興衰》(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年),其研究思路是“研究明代嘉靖年間的海禁政策與浙江私人海上貿(mào)易和江南商品經(jīng)濟的關系”,討論的是嘉靖“倭亂”如何“阻礙了浙江乃至江南地區(qū)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的良好勢頭和向近代方向演化的歷史進程”(第2-3頁),仍未超脫80年代倭寇研究的問題意識。真正從倭亂本身探討海防建設的專題研究,參見張德信 :《嘉靖年間海防重建與倭寇潰敗——兼及中日關系變化與斷絕》,載《明史研究論叢》第6輯,合肥:黃山書社,2004年,第247-258頁;王日根 :《明代海防建設與倭寇海賊的熾盛》,載《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反而,相關研究越來越重視從沿海社會自身的發(fā)展脈絡理解寇亂的產(chǎn)生,有助于揭示明代中后期社會轉型的地區(qū)進程。(18)這方面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參見張增信 :《明季東南中國的海上活動》,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88年;張增信 :《明季東南海寇與巢外風氣》,載《中國海洋史論文集》第3輯,“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90年,第313-344頁;陳春聲 :《從“倭亂”到“遷海”——明末清初潮州地方動亂與鄉(xiāng)村社會變遷》,朱誠如、王天有主編 :《明清論叢》第2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第73-106頁。新近也有一些學者從社會文化史的角度討論倭亂的影響,進一步拓展了倭寇問題的研究面向,(19)吳大昕 :《猝聞倭至:明朝對江南倭寇的知識(1552-1554)》,載《明代研究》第7期,2004年;吳大昕 :《明日朝鮮戰(zhàn)爭與江南的倭寇記憶》,載《史耘》第11期,2005年;劉曉東 :《嘉靖“倭患”與晚明士人的日本認知——以唐順之及其<日本刀歌>為中心》,載《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9年第7期;吳大昕 :《倭寇形象與嘉靖大倭寇:談<倭寇圖卷>、<明人抗倭圖>與<太平抗倭圖>》,載《明代研究》第16期,2011年;王鴻泰 :《倭刀與俠士:明代倭亂沖擊下江南士人的武俠風尚》,載《漢學研究》第30卷第3期,2012年;劉曉東 :《<虔臺倭纂>的形成:從“地方經(jīng)驗”到“共有記憶”》,載《歷史研究》2013年第1期;劉曉東 :《明代官方語境中的“倭寇”與“日本”——以<明實錄>中的相關詞匯為中心》,載《中國史研究》2014年第2期。但內(nèi)容基本與海防問題無涉。
最近30年來研究倭寇問題用力最勤、貢獻最大者,當推已故臺灣學者鄭樑生教授。(20)有關鄭樑生的學術貢獻和評價,參見徐泓 :《鄭梁生對嘉靖大倭寇研究的貢獻》,收入氏著《二十世紀中國的明史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年,第217-230頁。鄭氏1981年出版《明史日本傳正補》,(21)鄭樑生 :《明史日本傳正補》,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1985年出版《明代中日關系研究》,(22)鄭樑生 :《明代中日關系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同年該書日文版由東京雄山閣出版。爾后陸續(xù)編輯《明代倭寇史料》(1~7輯,1987-2005),(23)鄭樑生 :《明代倭寇史料》1-7輯,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2005年。又撰有與倭寇相關的研究論文逾二十篇,大多收入氏著《中日關系史研究論集》(1~13輯,1990-2004)中,(24)鄭樑生 :《中日關系史研究論集》1-13輯,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2004年。題材遍及御倭戰(zhàn)事、兵制、人物和史料評介等。鄭樑生不僅對嘉靖間的剿倭政策和平倭戰(zhàn)役有若干具體細致的研究,且十分重視方志和文集史料,特別對佚存日本的稀見史料之蒐集整理。譬如他介紹東京公文書館發(fā)現(xiàn)的明萬歷年間侯繼高撰《全浙兵制考》一書,就載有海防水陸兵員、船只及餉銀的重要信息;又如他最早介紹明末鄭大郁撰《經(jīng)國雄略》一書,重點指明所載“海防考”的價值,均為了解明代海防的關鍵資料。(25)鄭樑生 :《佚存日本的<全浙兵制考>》,載《“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1989年第22卷第1期,第119-131頁;鄭樑生 :《佚存日本的<經(jīng)國雄略>》,收入氏著《中日關系史研究論集》第11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第137-158頁。鄭樑生的遺作《明代倭寇》(2008),(26)鄭樑生 :《明代倭寇》,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8年。雖晚出于范中義、仝晰綱《明代倭寇史略》一書,(27)范中義、仝晰綱 :《明代倭寇史略》,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但系統(tǒng)論述明代倭亂全貌,旁征博引,反映了作者數(shù)十年倭寇研究的基本論點,可作為該項研究的總結之作。令人遺憾的是,由于兩岸早期學術交流不甚通暢,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大陸學界能充分吸收和借鑒鄭氏上述研究者寥寥無幾。
日本學界對倭寇問題的關注同樣由來已久。早期較為著名者,如片山誠二郎、佐久間重男、中山久四郎、田中健夫等,多圍繞中日關系(海禁政策)和貢舶貿(mào)易進行研究。(28)這方面的研究著述,參見吳大昕 :《明嘉靖倭寇研究的回顧》,載《明代研究通訊》第2輯,中國明代研究學會,1999年,第91-106頁;鄭樑生 :《明代倭寇研究之回顧與前瞻——兼言倭寇史料》,載《中日關系史研究論集》第10輯,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第171-215頁。此外,[日]田中健夫 :《倭寇——海上歷史》(武漢大學出版社,1987年)書末列舉了明治時代以后至1980年代初期日本有關倭寇的研究成果,同樣可以參考。其中,1982年日本教育社出版的田中健夫《倭寇——海上歷史》由于最早在國內(nèi)出版中譯本,較為國人所知,該書“明朝的倭寇對策”一節(jié)專述“海防負責人的更迭”,但行文比較簡略。(29)[日]田中健夫著 :《倭寇——海上歷史》,楊翰球譯,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7年,第82-83頁。松浦章《中國的海賊》也專列一章論述明代的海禁政策和倭寇活動。(30)[日]松浦章 :《中國的海賊》,謝躍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該書日文版于1995年由東方書店刊行。新出的研究如太田弘毅《倭寇:商業(yè)·軍事史的研究》,則注重倭寇活動的細部研究,其中考察倭寇走私中國的煙硝、鐵至日本,從日本偷運刀劍、扇子、硫黃至中國等問題。(31)[日]太田弘毅 :《倭寇:商業(yè)·軍事史的研究》,橫濱:春風社,2002年。
“北虜”“南倭”是明朝軍政大事。舉凡涉足明代軍事制度史研究,都必然要面對邊防(“北虜”)與海防(“南倭”)的問題。已有若干評述文章回顧明代軍制史的研究狀況??偟膩碚f,在內(nèi)容上,學界對內(nèi)地的衛(wèi)所、軍戶、軍屯等制度用力較多,地域上則偏重北方邊鎮(zhèn)的軍事防衛(wèi),對沿海衛(wèi)所和海防的研究相對不足。(32)參見于志嘉 :《明代軍制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收入于志嘉 :《衛(wèi)所、軍戶與軍役——以明清江西地區(qū)為中心的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322-355頁;[日]川越泰博 :《明代軍事史的研究狀況》,收入[日]森正夫等編 :《明清時代史的基本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第241-259頁;鄧慶平 :《明清衛(wèi)所制度研究述評》,載《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2008年第4期;高新生 :《中國海防史研究述評》,載《軍事歷史研究》2005年第4期;高新生 :《明清海防史研究綜述》,載《明清海防研究論叢》第3輯,第23-36頁。趙明 :《明代兵制研究六十年之回顧》,載《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1993年第8期;張金奎 :《二十年來明代軍制研究回顧》,載《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2002年第10期。
目前可見最重要的三部多卷本軍事史通論著作——《中國軍事史》《中國軍事通史》和《中國歷代戰(zhàn)爭史》,均把海防問題作為明代部分的重要內(nèi)容來編寫?!吨袊娛率贰?卷9冊,全書以軍事制度、軍事工程、軍事裝備、軍事思想、軍事戰(zhàn)略等專題為綱,朝代為目,是建國以來第一部多卷集系統(tǒng)研究中國軍事歷史的專著。對明代海患、海防戰(zhàn)略部署、海防筑城、水軍和戰(zhàn)船等概說性的描述,散見于各專題卷次之中。(33)《中國軍事史》編寫組 :《中國軍事史》共7卷9冊,約520萬字,1988年出版,2006年后來陸續(xù)再版改為《中國歷代軍事制度》《中國歷代軍事工程》《中國歷代軍事裝備》《中國歷代軍事思想》等。軍事科學院主編的《中國軍事通史》17卷20冊,體例以朝代為經(jīng)、重大軍事事件為緯,內(nèi)容豐富。其中范中義、王兆春等軍事史家編著的第15卷《明代軍事史》(分上、下冊)對明代海防建設的基本思想和措施,特別是“嘉靖年間的海防和抗倭斗爭”亦有條理清晰的專章論述。(34)軍事科學院主編 :《中國軍事通史》第15卷,《明代軍事史》(上、下冊),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至于臺灣三軍大學編寫的《中國歷代戰(zhàn)爭史》18冊,分述歷代重要戰(zhàn)事,其第14冊明代部分也有“東南沿海抵御倭寇戰(zhàn)役”一章,編寫體例上詳于戰(zhàn)略和戰(zhàn)事評判。(35)臺灣三軍大學 :《中國歷代戰(zhàn)爭史》第14冊,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第336-378頁。
概論性的海防史著作,以包遵彭及張鐵牛、高曉星的海軍史研究開其先河,而最有參考價值者,應推楊金森、范中義的《中國海防史》。前者主要論述海防武裝力量(海軍)的發(fā)展歷程,在明代部分側重描述造船和水軍構成。(36)參見包遵彭 :《中國海軍史》,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0年;張鐵牛、高曉星 :《中國古代海軍史》,北京:八一出版社,1993年。后者“以朝廷的海防建設為綱”,全面論述了明代至清代后期的海防形勢、海防體制、海防部署和海防斗爭等等。與一般的敘述方式不同,作者把明代以前的沿海設防視為“海防前史”,提出“明代以前的沿海防御,是海防的萌芽,而真正形成防御體系,則在明代”,(37)楊金森、范中義 :《中國海防史》上冊,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年,第1頁。因此對明代海防防御體系的建立、整飭和相關戰(zhàn)事著墨尤多。若將該書第一篇“明代的海防(1368-1644)”相關內(nèi)容,輔以尹章義、范中義、邸富生、宋烜、譚立峰等學者的專題論文,(38)尹章義 :《湯和與明初東南海防》,載《“國立編譯館”館刊》1977年第6卷第1期;范中義 :《明代海防述略》,載《歷史研究》1990年第3期;邸富生 :《試論明朝初年的海防》,載《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5年第1期;宋烜 :《明代中期海防——整飭與變革》,載《明清海防研究論叢》第8輯,2015年,第10-21頁;譚立峰 :《明代沿海防御體系研究》,載《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1期。適可從宏觀歷史脈絡揭示明代海防的基本輪廓。
在有關海防制度的具體研究中,黃中青的碩士論文《明代海防的水寨與游兵——浙閩粵沿海島嶼防衛(wèi)的建置與解體》頗有新意,時見征引。(39)黃中青 :《明代海防的水寨與游兵——浙閩粵沿海島嶼防衛(wèi)的建置與解體》,臺灣宜蘭學書資助基金,2001年。作者從“海上第一道防御網(wǎng)”的水寨與游兵制度入手,分述浙、閩、粵三省寨游的建置、巡守和作用,對水寨長官及兵員、水寨信地、戰(zhàn)船數(shù)額及分配均有較詳細的論述。遺憾的是,雖然作者力圖呈現(xiàn)寨游制度的建立及其變遷,避免對明代海防運作的鳥瞰泛論,但由于涉及的三省沿海地域極為遼闊,不同省區(qū)的社會歷史背景千差萬別,造成海防運作復雜多變,是書于此難以兼顧,錯漏和誤解在所難免。例如,對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兩廣提督吳桂芳奏設沿海水寨兵船,作者直接征引《請設沿海水寨疏》并將之視為實際推行的做法。(40)黃中青 :《明代海防的水寨與游兵——浙閩粵沿海島嶼防衛(wèi)的建置與解體》,第129頁。實際上吳桂芳于該年九月就改任南京兵部右侍郎,大規(guī)模的兵船幾乎不可能在短時間內(nèi)配備到位,僅僅描繪出一個海防藍圖而已。(41)陳賢波 :《柘林兵變與明代中后期廣東的海防體制》,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編 :《國家航海》第8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1-19頁。
從軍制史角度探討海防問題的日本學者甚少。川越泰博在上世紀70年代初對明代海防體制的討論,(42)參見[日]川越泰博 :《明代海防體制の形成について》,載《中央大學大學院研究年報》創(chuàng)刊號,1972年,第169-182頁 ;《明代海防軍船の噸數(shù)について》,載《海事史研究》第19號,1972年,第122-125頁 ;《明代海防體制の運営構造——創(chuàng)成期を中心に》,載《史學雜誌》第81編第6號,1973年,第28-53頁。上述川越泰博對明代海防的基本認識,后來也收入氏著《明代中國の軍制と政治》第一章《海防活動》(東京:國書刊行會,2001年,第35-77頁)。這批日文資料承申斌博士在日本訪學期間協(xié)助復制,謹此致謝。較早揭示了明代以“沿海衛(wèi)—守御千戶所—營—水寨—烽堠”為結構的海防體制,不僅從沿海衛(wèi)所戍軍中明確區(qū)分出“守城軍”和“捕倭(出海)軍”,且對巡海軍船的配置和噸數(shù)情況、軍兵來源和補給制度也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分析。這些研究迄今看來仍具開拓意義和研究深度,長期以來鮮為治此專題的國內(nèi)學者征引參考。唯川越泰博的研究集中在明初海防體制的“創(chuàng)成期”,偏重對海防體制運營構造的靜態(tài)分析,未能深入后續(xù)變化的動態(tài)過程。
對海疆展開歷史考察,毋庸置疑,兼具解答傳統(tǒng)國家民族構成和結構形態(tài)的學術價值以及維護現(xiàn)代國家主權利益的現(xiàn)實意義。海疆史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相當寬泛,有的研治者指出,應包括歷代海洋疆域史、歷代海洋政策、歷代海洋思想史、歷代海防、歷代海上貿(mào)易、近當代中國海上邊界等等。這些內(nèi)容包含了王朝國家對領土所有的四個基本要素——戶籍、稅收、派官、駐軍。(43)李國強 :《關于海疆史研究的幾點認識》,載《史學集刊》2014年第1期。也有學者提出“海疆史演繹的主題是海洋與陸地的關系、海洋與人的關系”。(44)張煒 :《中國海疆史研究幾個問題之我見》,載《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1年第2期。但事實上,無論是陸疆,抑或海疆,焦點往往放在“歷代王朝對邊疆地區(qū)的經(jīng)營與謀劃”。(45)馬大正 :《中國邊疆經(jīng)略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2頁。這也就不難理解,“倭患”和西方殖民者相繼東來背景下的明代海防問題,在相關研究中成為討論的重點之一。
相對而言,專門的海疆史研究起步較晚。(46)這方面的相關研究成果,參見馬大正 :《二十世紀的中國邊疆史地研究》,載《歷史研究》1996年第4期;李國強 :《新中國海疆史研究60年》,載《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9第3期。1979年出版的《中國人民保衛(wèi)海疆斗爭史》題旨鮮明,有特殊的時代烙印,其中明代部分介紹了“抗倭斗爭”。(47)《中國人民保衛(wèi)海疆斗爭史》編寫組 :《中國人民保衛(wèi)海疆斗爭史》,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年。之后陸續(xù)出版的通論性著作,如馬大正主編《中國邊疆經(jīng)略史》,張煒、方堃主編《中國海疆通史》和安京的《中國古代海疆史綱》,對“明朝的海防建設”和“抗倭斗爭”均有扼要的闡述。(48)參見馬大正主編 :《中國邊疆經(jīng)略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年;張煒、方堃主編 :《中國海疆通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安京 :《中國古代海疆史綱》,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曲金良最近主編的多卷本《中國海洋文化史長編》,試圖涵括和展示歷代海洋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質(zhì)文化的方方面面,但立論基礎仍是歷史時期的海疆開發(fā)。其“明清卷”開篇就介紹明代對沿海疆域的統(tǒng)一,進而述及海防建設和海防戰(zhàn)爭。(49)曲金良主編 :《中國海洋文化史長編》“明清卷”,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12年。
對明清海疆政策進行專題研究,以王日根的《明清海疆政策與中國社會發(fā)展》和盧建一的《明清海疆政策與東南海島研究》為代表。(50)王日根 :《明清海疆政策與中國社會發(fā)展》,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盧建一 :《明清海疆政策與東南海島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王日根將海防視為“海疆政策的中心環(huán)節(jié)”,認為“我們考察明清時期的海疆政策,側重于海防政策、海洋貿(mào)易政策、海洋移民政策三個方面。由于海洋貿(mào)易政策有時是海防政策的派生物,海洋移民政策同樣是在服務海防政策的前提下制定的,因此海防是海疆政策的中心環(huán)節(jié)”。(51)王日根 :《明清海疆政策與中國社會發(fā)展》,第1頁。是書第一章較為系統(tǒng)地梳理了明代的海防政策及其階段性,對政策的效果也有中肯評價,唯其所舉多為福建地區(qū)的史例。在探討明清海防政策的演變中,盧建一重點分析了東南海島的駐防問題,對東南海防水師的建制、戰(zhàn)艦和火器也有所涉獵。她認為“明清海疆政策是對海疆危機作出的反應”,(52)盧建一 :《明清海疆政策與東南海島研究》,第7頁。發(fā)現(xiàn)隨著經(jīng)濟重心南移,明清政府防務重心也開始發(fā)生南移,因而對東南海島戰(zhàn)略地位的認識經(jīng)歷了漸進過程。(53)除上舉專書《明清海疆政策與東南海島研究》外,另可參見盧建一 :《從明清東南海防體系發(fā)展看防務重心南移》,載《東南學術》2002年第1期;盧建一 :《從東南水師看明清時期海權意識的發(fā)展》,載《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期;盧建一 :《試論明清時期的海疆政策及其對閩臺社會的負面影響》,載《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最近出版的何鋒《明朝海上力量建設》乃作者2007年博士學位論文的基礎上修訂完成,(54)何鋒 :《明朝海上力量建設》,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5年。其博士學位論文原題《中國的海洋——明朝海上力量建設考察》(廈門大學,2007年)。其研究思路延續(xù)了王日根對東南海防敵我力量對比的分析,(55)參見王日根 :《明代東南海防中敵我力量對比的變化及其影響》,載《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2003年第2期。目的是檢討明代海疆經(jīng)略之成效。是書探討明代海軍建設過程,并嘗試引進現(xiàn)代國家海上力量的衡量指標,如“外交控制力”“政府控制力”和“科技能力”等分析明朝海上力量建設的效果,是頗有新意的做法。但由于研究“戰(zhàn)線”過大,直接影響了作者對相關史事的深入挖掘,對海軍建設過程的描述難免失于浮泛。
近年來,一些學者試圖結合地方文獻的整理利用,通過區(qū)域的、個案的研究揭示一省一地的海防實態(tài),福建、臺灣、浙江、山東、遼東、廣東等地的區(qū)域海防史著述相繼面世,數(shù)量可觀。這方面的研究成果,通過大量發(fā)掘在地文獻和史跡,目的通常在于揭示海防政策的地方實踐。既有對一省海防史的通論敘述,也不乏結合區(qū)域特點,具體討論兵制變遷、巡哨區(qū)劃、軍事移民和軍事聚落等等內(nèi)容,大大拓寬了相關研究的視野。
福建方面較早出現(xiàn)海防史的通論著作,以駐閩海軍軍事編纂室編《福建海防史》為代表。(56)駐閩海軍軍事編纂室 :《福建海防史》,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年。鄭克晟梳理了明初福建沿海的混亂局面,分析了明政府推行的禁海和遷民舉措,進而探討了相關海防設施在當?shù)氐慕?,具有開拓性意義。(57)鄭克晟 :《明朝初年的福建沿海及海防》,載《史學月刊》1991年第1期。;盧建一對閩臺海防用力較勤,視野廣闊,其研究探討了本地的海防思想、海防布局和設施、水師組織和訓練,對海防危機中具體的反侵略、騷擾斗爭也有細部的分析。(58)盧建一 :《明代海禁政策與福建海防》,載《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2期;盧建一 :《試論明清時期的海疆政策及其對閩臺社會的負面影響》,載《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盧建一 :《閩臺海防研究》,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年。何孟興對明代澎湖兵防的研究值得重視。作者通過細致爬梳相關地方文獻資料,整理出明代萬歷中期澎湖游兵設立的過程,揭示出明代福建泉州海防布置重心從金門到澎湖的轉移。對于萬歷中后期澎湖游兵的內(nèi)部組織,包括軍官的數(shù)量變化、成員的額數(shù)糧餉、兵船的人器配置和勤務的執(zhí)行經(jīng)過等,作者也有撰文逐一說明和討論。(59)何孟興 :《海中孤軍:明代澎湖兵防研究論文集》,澎湖縣政府文化局,2002年。
浙江海防的研究,以宋烜《明代浙江海防研究》為代表。(60)宋烜 :《明代浙江海防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該書將明代浙江海防分為早、中、晚三個時間段,分別敘述了各時期倭寇入侵的地方形勢和浙江海防設施、兵力和職官的布置問題。對于重要的御倭戰(zhàn)事,如雙嶼之捷、王江涇之捷、平望之捷、后梅之捷、清風嶺之捷、仙居之捷、乍浦之捷、剿滅徐海、龕山之捷、金塘之捷、擒獲汪直、舟山之捷、臺州大捷等,作者均對其發(fā)生時間、經(jīng)過、意義等做了概述。當然,正如芮趙凱所評述的,該書系統(tǒng)闡述了浙江海防在有明一代的演變史實,但其中對于海防職官的考證不無疏漏,對于浙江海防建設過程中的政治較量和人事糾葛也缺少細致剖析。(61)芮趙凱 :《評宋烜<明代浙江海防研究>》,載《海交史研究》2019年第2期。牛傳彪的研究則關注了明代浙江海區(qū)的軍事駐防與巡哨區(qū)劃,作者重點考察了巡哨制度的確立和完善、浙江海區(qū)的巡哨軍與信(汛)地劃分、巡哨官軍構成和相關的制度規(guī)范,揭示出巡哨作為海防體制核心環(huán)節(jié)的運作實態(tài),具有重要參考價值。(62)牛傳彪 :《明代浙江海區(qū)軍事駐防與巡哨區(qū)劃》,載《明清海防研究》第5輯,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20-238頁。
山東海防的研究,近年來的相關研究較多。通論的著述以王賽時的《明代山東的海防體系與軍事部署》和張金奎的《明代山東海防研究》為代表。(63)參見王賽時 :《明代山東的海防體系與軍事部署》,載《明史研究》第9輯,合肥:黃山書社,2005年,第255-268頁,張金奎 :《明代山東海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值得一提的是張金奎的研究從海防的軍事層面轉入海防建設對山東沿海社會發(fā)展的影響的探析,指出明初的大規(guī)模海防建設,給當?shù)貛泶罅康娜丝诤臀镔Y,客觀上為沿海的開發(fā)提供了人力、物力和智力資源,并為清代改衛(wèi)設縣進而發(fā)展出相對獨立的縣域經(jīng)濟打下了基礎。(64)張金奎 :《明代山東海防研究》,第632頁。趙紅的系列研究,則探討了明代不同時期的海防政策、海防設施在山東的實踐,具有一定參考價值。(65)趙紅 :《論明初洪武時期的山東海防》,載《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趙紅 :《論明成祖的海防政策在山東的實踐》,載《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4期;趙紅 :《論明代山東海防與山東沿海社會的發(fā)展》,載《泰山學院學報》2009年第5期。由明初山東倭寇入侵的背景入手,馬光運用了大量檔案文獻和出土實物,深入研究了山東沿海衛(wèi)所設置的特殊性,指出其實際運作的靈活變動,為了解海防軍事制度的具體實施提供了一個典型案例。(66)馬光 :《明初山東倭寇與沿海衛(wèi)所制度考論》,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編 :《國家航?!返?1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73-108頁;馬光 :《倭寇與海防——明代山東沿海都司、沿海衛(wèi)所與巡檢司》,載《海洋史研究》第9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
最近出版的趙樹國《明代北部海防體制研究》頗有新意。作者將北部海防作為一個整體探討了山東、遼東、京津地區(qū)的海防聯(lián)動和體制調(diào)整,特別是將之置于當時東北亞國際格局變遷的大背景下,探討了援朝御倭戰(zhàn)爭對北部海防的經(jīng)營和調(diào)整,同樣值得參考。(67)趙樹國 :《明代北部海防體制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5年。
至于筆者有過較多實地調(diào)查和文獻閱讀經(jīng)驗的廣東地區(qū),前輩時賢對海防問題關注已久,已經(jīng)做了大量工作。
由廣東海防辦和中山大學合編的《廣東海防史》,是海防通史的入門之作。囿于“略古詳今”的體例和篇幅,該書對明代廣東海防狀況僅作粗線條描述。(68)《廣東海防史》編委會編 :《廣東海防史》,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0年。廣東省文物局編《廣東明清海防遺存調(diào)查與研究》首次全面系統(tǒng)地梳理了明代海防遺存名錄和分布情況。是書圖文并茂,提供了開展實地調(diào)研的最大線索。(69)廣東省文物局編 :《廣東明清海防遺存調(diào)查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在專題研究方面,蕭國健較早結合實地調(diào)查資料,梳理出明清兩代廣東沿海的關城和炮臺建置情況,對海防水師的官制和軍備、南頭水寨的沿革有扼要介紹。(70)蕭國健 :《關城與炮臺:明清兩代廣東海防》,香港市政局,1997年;蕭國健 :《明代粵東海防中路之南頭寨》,收入氏著 :《香港歷史與社會》,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1994年,第103-116頁。陳春聲、黃挺、楊培娜分別討論了明代潮州的海防建置及其影響,從中可見王朝國家的海防政策在沿海邊遠地區(qū)推行的實況和地方社會的因應過程。(71)陳春聲 :《明代前期潮州海防及其歷史影響》,載《中山大學學報》2007年第2、3期;黃挺 :《明代前期潮州的海防建置與地方控制》,載《廣東社會科學》2007年第3期;楊培娜 :《明代潮州大城所之演變與地方社會變遷關系初探》,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及人文科學學院中文系中國文化研究中心編 :《明清廣東海運與海防》,澳門:澳門大學出版,2008年,第105-134頁。黃慶華、湯開建、林發(fā)欽對葡人助明政府剿滅海盜相關史事和早期澳門軍事防御工程的研究,揭示了明代中后期西方人東來的海防危機和廣東當局的對策反應。(72)黃慶華 :《“助剿海盜得賜澳門”之說探源:兼述葡萄牙人謀求澳門主權》,載《明史研究》第9輯,合肥:黃山書社,2005年,第23-34頁;湯開建 :《佛郎機助明剿滅海盜考》,收入氏著《澳門開埠初期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第104-130頁;湯開建、張照 :《明中后期澳門葡人幫助明朝剿除海盜史實再考——以委黎多<報效始末疏>資料為中心展開》,載《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期;林發(fā)欽 :《澳門早期對外戰(zhàn)爭與軍事防御》,收入?yún)侵玖?、金國平、湯開建主編 :《澳門史新編》第三冊,澳門基金會,2008年,第833-868頁。李慶新對明代屯門地區(qū)海防和海道副使職能演變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廣東海防體制與貿(mào)易轉型的關系。(73)李慶新 :《明代屯門地區(qū)海防與貿(mào)易》,載《廣東社會科學》2007年第6期;李慶新 :《明代海道副使及其職能演變》,收入氏著《瀕海之地——南海貿(mào)易與中外關系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第178-201頁。周維強對佛郎機銃在中國傳播過程的研究,反映了西式火器在明代中后期廣東海防中的部署和應用。(74)周維強 :《佛郎機銃在中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暨遠志、張一兵對明代廣東海防建制演變的研究簡明扼要,同樣值得參考。(75)暨遠志、張一兵 :《明代前期廣東海防建制的演變》,收入鴉片戰(zhàn)爭博物館主辦 :《明清海防研究論叢》第一輯,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9-20頁;暨遠志、張一兵 :《明代后期廣東海防與南頭水寨》同上書,第28-46頁。譚玉華對學者熟知和引用的汪鋐《奏陳愚見以彌邊患事》的細致考辨,揭示出明代蜈蚣船的原型和傳入情況,對理解明代海防戰(zhàn)船有重要啟發(fā)意義。(76)譚玉華 :《汪鋐<奏陳愚見以彌邊患事>疏蜈蚣船辨》,載《海交史研究》2019年第1期。筆者還原了嘉靖四十三年(1564)柘林兵變前后史事的時間序列和人事糾葛,重點探討這起兵變在區(qū)域軍事史上的重要意義,由此說明明代中后期海防體制轉變過程中,募兵逐漸取代衛(wèi)所軍成為正規(guī)常備軍的地區(qū)實態(tài)和發(fā)展趨勢。(77)陳賢波 :《柘林兵變與明代中后期廣東的海防體制》,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編 :《國家航海》第8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1-19頁。在此基礎上,探討明代廣東海防體制的轉變,則主要圍繞明代中后期廣東地區(qū)以水寨兵船雇募制為中心新的海防體制逐步取代衛(wèi)所軍船巡海備倭的過程,呈現(xiàn)出國家海防制度是如何在特定的時空背景中發(fā)生轉變;以及明代廣東的官員和文人士大夫們,在日益復雜變動的政治局勢和社會處境中,又是如何從不同的立場和層面,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到海防體制調(diào)整的曲折過程中來。(78)陳賢波 :《重門之御:明代廣東海防體制的轉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從歷史地理學視角探討明代廣東的海防問題,出現(xiàn)了一批引人矚目的研究成果。魯延召以廣東中部的伶仃洋區(qū)域為中心,從海防地理形勢、海防部署和海防裝備多個層面分析了“島防—陸防—江防”的空間防御體系。(79)魯延召 :《明清時期廣東海防“分路”問題探討》,載《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3年第2期;魯延召 :《明清時期伶仃洋區(qū)域海防地理特征研究——基于海防對象的多樣性與海防重心的階段性》,載《暨南學報》2013年第9期;魯延召 :《明清伶仃洋區(qū)域海防地理研究》,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4年。吳宏岐、李愛軍探討明代中后期廣東海防體系的變革,描述了吳桂芳、殷正茂、凌云翼等兩廣督撫構筑“海陸聯(lián)防”“分區(qū)防守”的防御體系之努力。(80)李愛軍、吳宏岐 :《明嘉靖、萬歷年間南海海防體系的變革》,載《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3年第2期;李愛軍 :《明代廣東軍事地理研究》,北京/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5年。韓虎泰以明代廣東海防為例,討論了明代巡海制度向巡洋會哨制度的轉變。(81)韓虎泰 :《論明代巡海制度向巡洋會哨制度的轉變——以明代廣東海防為例》,載《貴州文史叢刊》2015年第3期。由郭聲波、吳宏岐主編的《中國歷史地理研究》第6輯“環(huán)南海歷史地理與海防建設”專刊,收錄了多篇有關明代廣東海防問題的專題論文,內(nèi)容涉及明代倭寇入侵廣東的路線、海防戰(zhàn)船和造船業(yè)、海防參將和沿海巡檢司設置等等。(82)相關研究參見郭聲波、吳宏岐主編 :《中國歷史地理研究》第6輯“環(huán)南海歷史地理與海防建設”,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2014年??傮w而言,這些研究凸顯了以往學者關注較少的海防地理因素之重要性,在史料整理和問題拓展兩個方面都作了有益的努力。然而,由于過多地著眼空間地理因素,相關研究也提出了值得思考的新挑戰(zhàn),即如何把某一時期海防地理靜態(tài)的空間結構,還原為動態(tài)的時間歷程,進而呈現(xiàn)出區(qū)域海防體制的來龍去脈和復雜面相。由于未能把人的活動真正置于其中,海防地理的討論也有刻板化、模塊化的缺失。
研讀上述相關研究,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倭寇史”“軍制史”和“海疆史”三個脈絡中展開的明代海防研究,不少研究或僅把海防問題作為背景交代,或重在梳理政策、制度的沿革,往往過于強調(diào)全國范圍的一致性,時間和空間跨度較大,往往難以兼顧制度的實況和地區(qū)的差別。從“區(qū)域史”的視角把通論性的研究和專題的、個案的研究兩種風格統(tǒng)一起來,結合大的歷史背景和具體制度運作實態(tài),有可能把相關研究推向縱深,但毋庸諱言,一些研究區(qū)域的個案研究又往往流于碎片化,片面強調(diào)地域特征及其重要性以凸顯研究的意義,亦足自省。
進一步深化明代海防史研究,竊以為,或可將以下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納入研究視野中考慮。
理解明代海防問題,有必要將之置于當時更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中才能看出眉目,不能孤立地從軍事制度本身或海防地理的架構切入。時局的變化、突發(fā)的倭夷??苁录秃7乐贫鹊母母锸冀K處于連環(huán)相扣的關系。“海防政策是明清海疆政策的樞紐,海防自明建國初迅速突顯,成為統(tǒng)治者制定政策的首要因素?!?83)王日根 :《明清海疆政策與中國社會發(fā)展》,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4頁。之所以“迅速凸顯”,不斷調(diào)適,主要原因正是當局面臨前所未有的海洋力量的沖擊,折射出16世紀以后整個東南海域多元力量競爭的復雜海洋局勢。當時推動國家海洋政策調(diào)整轉折的內(nèi)外合力,既有認知海洋世界的部分開明官員士紳,從海洋經(jīng)濟活動中獲利卻嚴重威脅沿海秩序的“集團軍事力量”,也包括尋求通商貿(mào)易的西方殖民力量。由此入手,明代海防問題的研究實際上具有揭示明代乃至整個海洋世界格局轉型的重要意義。
不明人事則難明體制,海防體制的轉變是明代軍事史上募兵取代衛(wèi)所軍成為國家正規(guī)常備軍的關鍵變化的縮影。(84)吳晗 :《明代的軍兵》,原載《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集刊》第5卷第2期,1937年,收入氏著《吳晗論明史》,武漢:武漢出版社,2013年,第115頁。梁方仲 :《明代的民兵》,原刊《中國近代經(jīng)濟史研究集刊》第5卷第2期,1937年,收入劉志偉編 :《梁方仲文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250-275頁。相關問題的復雜性不僅僅由于其發(fā)生的時間段是明代中后期社會關鍵轉型期,還明顯表現(xiàn)為多方政治勢力在經(jīng)略倭夷海寇過程中的政治較量和人事糾葛。更多地注意不同立場、動機的歷史人物之間權力和利益的互動糾葛,更有助于進一步呈現(xiàn)海防制度運作的實態(tài)。這也是以往的相關研究較少處理的環(huán)節(jié)。
相關文獻資料的發(fā)掘和考析尚有很大的空間。已故陳學霖教授曾舉張居正《文集》之書牘材料,分析進剿??艿拈}廣督撫及高級官員的奏疏函札對研究此時期海寇問題的價值。(85)陳學霖 :《張居正<文集>之閩廣??苁妨戏治觥?,載《明代人物與史料》,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321-362頁?;氐骄唧w的地方社會脈絡,參與海防討論和行動的地方官員士人留下的相關文集圖錄均可補已有官書記載的不足。筆者曾探討過隆慶、萬歷年間任官閩、廣的蘇愚編繪的《三省備邊圖記》(現(xiàn)存北京國家圖書館,線裝2冊,為海內(nèi)孤本),(86)陳賢波 :《<三省備邊圖記>所見隆慶年間閩廣的海防經(jīng)略》,載《海交史研究》2016年第1期。書中收錄了若干幅平寇及升賞的戰(zhàn)爭圖繪,每一幅圖均附記事件的詳情,圖文并重,為前人鮮有注意、引用的資料。作者不僅通過圖像連綴成敘事序列,再現(xiàn)了當時明朝兵船進剿海寇的激烈戰(zhàn)況,也以親歷者的身份記錄了閩廣兩省經(jīng)略海寇的曲折和細節(jié),于??艿钠餍笛b備、將士臨陣表現(xiàn)、兩省兵船的協(xié)調(diào)作戰(zhàn)以及戰(zhàn)術謀略的施展等等,對揭示明代中后期的海防運作有重要參考價值。得益于近年來沿海各地地方文獻的整理出版,有志于考察海防制度在具體地方踐行的實態(tài)的研究者,更細致地爬梳地方志書,同樣是了解制度運作歷史細節(jié)繞不開的環(huán)節(jié)。
水師戰(zhàn)船、火器裝備等技術層面的比較和深入探討值得重視。以往的明代海防史研究運用技術史的觀點和船舶制作、冶金學、化學等輔助學科知識尚不多見,主要集中在佛朗機銃的相關研究中,如周維強的專著《佛朗機銃在中國》即辟有專節(jié)探討佛朗機銃與海防的關系,惜其篇幅較少。(87)相關研究回顧,參見周維強 :《佛朗機銃在中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尹曉冬 :《16-17世紀西方火器技術向中國的轉移》,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4年。至于水師戰(zhàn)船的配備和在不同地方的應用,戰(zhàn)船從官造到雇募的轉變等等問題,還需要更多細致的個案和區(qū)域比較研究才能看出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