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映勤
懷舊是一種老態(tài)的表現(xiàn),昏昏然已過天命之年,隨著孩子的一天天長大,我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也到了開始懷舊的年齡,這于我是十分害怕和極不情愿的。無可奈何,小時候的經(jīng)歷仿佛就在昨天,而今卻基本上消失得無影無蹤,成了記憶中的東西。這正應(yīng)了一句話:“不是我們不明白,這個世界變化得太快?!?/p>
快樂的少年時光離我們遠去了,雖然那時的生活很貧窮、很單調(diào),可是我們很快樂、很充實,有那么多的朋友,那么多的時間,那么多的游戲,那是多么值得讓人懷念的一段時光。
兒時玩過的游戲往往令人終生難忘,誰沒有過在胡同口、馬路邊、院子里玩游戲的經(jīng)歷呢?那些嬉戲忘情的快樂情景,至今還清晰地留在我們心中,成為童年時代記憶中最令人懷戀的部分,剩下的只有溫馨的回憶。
我的童年時代在20世紀(jì)70年代初,雖然是生活在大城市,一般的家庭也都比較貧窮,很少有家長肯花錢給孩子買玩具的。孩子們娛樂的主要方式便是湊到一起玩各種戶外游戲,諸如彈球兒、拍毛片兒、砍材兒、彈杏核兒、推鐵環(huán)、打陀螺、挑木棍、“砸娘娘”、跳房子、捉迷藏等,不下幾十種。這些游戲大多在戶外進行。那時候國家還沒有實行計劃生育,社會上的孩子比現(xiàn)在多,一般家庭都是兩三個,多的五六個,甚至七八個,獨生子女的家庭比較少見。孩子多,城市住房條件又普遍緊張,在家里,孩子們沒什么可玩的。想玩,只好到戶外,院子里,馬路邊,有塊空地就能玩上半天。玩的內(nèi)容也豐富多彩,還用不著花錢,大多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孩子們總是善于在簡單的游戲中尋找樂趣。
一
男孩子當(dāng)中,當(dāng)年最為流行最受歡迎的游戲要說是彈玻璃球兒了?,F(xiàn)如今五十歲以上的成年人,小時候很少有沒玩過彈球兒的。
彈球兒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賭博,輸贏之中充滿了刺激。因為在所有游戲中幾乎都用不著花錢,唯有這玻璃球兒得用錢買。那時候,城市中個體經(jīng)營的小商小販幾乎絕跡,市區(qū)隔好幾條馬路才會找到一個特許經(jīng)營的小雜貨攤,賣點小孩愛吃的糖豆,小孩愛玩的小玩具什么的,這其中就有玻璃球兒。當(dāng)年的玻璃球兒,“亮個兒”的不過二三分錢,“花瓣兒”的也只有六七分錢。即使這樣,孩子們也只能酌情買少量的幾個玩玩。
小一點的孩子,大多是些小學(xué)低年級,輸不起玻璃球兒,一般是以彈球兒做工具,勝負輸贏以“毛片兒”計算。20世紀(jì)70年代初,市面上流行的毛片兒是用卡片紙單色印上簡單粗糙的司令、工兵、地雷的圖案,面積比麻將牌略小。
毛片兒十分便宜,街頭的小商販賣的價格是一分錢十張、二十張。這種毛片兒,不便于手拍。孩子們拿在手里一賭輸贏。玩法是:司令管工兵、工兵挖地雷、地雷炸司令,三者相互制約,循環(huán)往復(fù)。大一點的孩子則用彈玻璃球兒來賭輸贏。玩者事先約定,彈中對方的玻璃球兒贏幾張毛片兒。
后來小攤上又出現(xiàn)了一種稍微復(fù)雜的陸??哲娢淦餮b備的系列毛片兒,一大張硬板紙上印著一套幾十種武器裝備的圖案,買到家后一張張剪開,這些飛機、大炮、艦船印得相對精細一些,線條輪廓比較正規(guī)。街上的孩子對這些毛片兒規(guī)定了游戲規(guī)則,大致是:陸管海,海管空,空管陸,而每個兵種的武器裝備中也有誰管誰的規(guī)則,比如野戰(zhàn)炮管平射炮、重型坦克管輕型坦克、長槍管短槍、大艦艇管小艦艇、轟炸機管戰(zhàn)斗機、戰(zhàn)斗機管教練機等等。這種毛片兒的玩法一般都以翻毛片兒為主,正面的圖案朝下,玩時翻過來看誰管誰,所以也叫一翻一瞪眼。玩法是,每個人單張出,在手中的毛片兒面朝下同時亮底,如果是陸??瘴淦魍瑫r出現(xiàn)形成互相制約,就把這些毛片兒放在一邊接著進行下一輪,直到兩個人被先后淘汰出局,這些共有的毛片兒歸贏家一人所有。
這種毛片兒已經(jīng)和彈球兒一賭輸贏沒有關(guān)系了,更多的男孩還是喜歡更刺激的玻璃彈球兒。
彈球兒的玩法簡單。在路邊的土地上幾個小孩分別從墻邊磕一下,球兒往前滾磕完球兒之后,遠處的球兒先彈,對準(zhǔn)前面近處的球兒彈,彈不中,遠處第二個球兒再彈,以此類推,直到彈中了對方的球兒就算是贏,輸家給贏家?guī)讖埫瑑?。第一輪結(jié)束,第二輪從墻邊磕齊,重來。
真正以玻璃球兒賭輸贏的是稍大一點的中學(xué)生們,因為輸贏是玻璃球兒,對孩子們來說有一定價值,玻璃球兒得到小攤上花錢買,所以孩子們比較認真,玩得比較復(fù)雜,陣式相對也大。
具體的玩法是:在道邊的土地上劃出20平方米左右長方形的界區(qū),在中間斜著劃一個碗口大小的井字,玩者在井字的交叉點上一人擺上一個玻璃球兒,叫作“穩(wěn)匣兒”,然后幾個人從邊界的角落里依次朝中間的井字彈球兒,擊中了匣兒中的任何一個球兒,算是“開匣兒”,開了匣兒才有資格用自己的球兒去彈別人的球兒射中了匣兒中的球兒,增加一次彈球兒的機會,或直接對準(zhǔn)對方的球兒彈,或選好角度,通過與匣中球兒的碰撞,反彈后接近對方的球兒,再彈。擊中了,作為贏家,從匣中取走一個球兒;輸家再拿出一個球兒補上。以此方式反復(fù)進行。
玻璃球兒只有葡萄大小,距離稍遠彈中了不易,所以要求精準(zhǔn),手勁大。為的是能擊中對方,或滾得較遠,讓別人難以擊中。
玩彈球兒,一般都集中在秋冬季節(jié)下了學(xué),放了假,孩子們湊到一塊,投入忘情,興致勃勃,一玩就是半天,往往連飯都忘了吃。那時候天氣比現(xiàn)在冷得多,有時候天冷得凍手,孩子們把手揣起來,彈球兒時,用拇指和食指夾住玻璃球兒,往嘴邊上哈一口熱氣,緩緩手勁,照彈不誤。冬天天黑得早,黃昏時的街道上總能看見一群群的孩子蹲在地上玩彈球兒。到了吃晚飯時間,家長們找孩子也都奔這種地方喊:“小二,小三,吃飯嘍?!焙⒆觽冏炖飸?yīng)著,蹲在地上仍然堅持要把這一局玩完。直到家長追過來,揪著領(lǐng)子,扽著耳朵,這才一步三回頭極不情愿地往家走。
在馬路邊玩彈球兒的孩子當(dāng)中,基本上都能找到我的身影。從小到大我的玩心都很大,小時候街面上流行的游戲沒有我不會的、沒有我不精的。用不著謙虛,就連現(xiàn)在偶爾玩玩麻將、撲克,我都算得上技高一籌,贏多輸少。這就叫“干一行愛一行,干一行琢磨一行”,我經(jīng)常以自己的經(jīng)歷教育孩子,“就是玩,你也得動腦子,你也要玩得比別人強?!?/p>
話扯遠了,還說彈球兒。
有一段時間,我對玻璃彈球兒的癡迷程度到了日思夜想的地步。當(dāng)時,在我的心里,沒有比亮晶晶、圓溜溜、五彩斑斕的彈球兒更好的東西了。我曾經(jīng)多少次幻想著,將來有了錢、有了自己的房子,我一定要在地面上滿滿鋪上一層玻璃球兒,遺憾的是,直到現(xiàn)在,我這個兒時的夢想也沒有實現(xiàn)。
二
到了春天,天氣漸暖,孩子們的游戲該換季了,玩什么呢?大半是玩砍材兒?!安膬骸贝蟾攀侵概瘛⒛静闹?,大小像現(xiàn)在的手機。那時候城里普遍沒有煤氣,家家戶戶都得點煤球兒爐子做飯,自然每家也都存一些引火的劈柴。
砍材兒的具體玩法是:以道邊為界,手持木材把對方地上的“材兒”砍上(或砍下)邊道,別人的“材兒”就算輸給了你。但是你的“材兒”不能同時飛上(或下)邊道。否則,不能算贏。贏了對方,雙方再拿一塊,重來。做游戲用的“材兒”,講究硬、重、薄。硬和重,有分量,砍別人木柴的時候力量大,別人卻不易砍動自己的木柴;薄是為了能貼在地面上,比較穩(wěn),對方從側(cè)面接觸“材兒”的面積較小,不易砍中。具有硬、重、薄特點的“材兒”,孩子們稱之為“寶材兒”,為了求得這樣一塊“寶材兒”,孩子們挖空了心思,想盡了辦法,我們有一個鄰居的孩子就偷著把家里舊紅木家具的抽屜板拆下來,想用它贏幾塊木材后,回去再偷偷地裝上。沒想到,“寶材兒”也有失手的時候??奢斄思揖呱系募t木板,回家沒法交代,少不了要挨一頓揍,于是那小孩急紅了眼,只能耍賴,最后兩個人動手打了起來。
砍材兒是家長們最反對的一種游戲。一是孩子把劈柴輸了,第二天引火時沒有用的;再買,還得花時間花錢;二是砍材兒容易惹禍,木頭不長眼,用的勁大了,砍出去有時會碰到行人,有時飛起來砸碎周圍住戶的玻璃,會給家長惹來麻煩。所以管教嚴(yán)的孩子,一般都不玩這種游戲。
到了夏天,杏兒下來了,家家都要買上一點。這個時候,街上孩子們流行的游戲是玩杏核兒。玩法是:兩三個孩子各出幾枚杏核兒。藏在手里,出得多的先玩,往地上一撒,其他孩子指定難度最大的兩個叫你彈,一般是中間都隔著一個杏核兒,把地上其他的杏核兒拿走,只留下這三個。你或者用指甲蓋挑,或者用手指將杏核兒在地上彈出弧形,越過中間的那個杏核兒,使指定的兩個碰到一起就算是贏。接著再撒出手里余下的杏核兒,否則,下一個孩子再撒,重彈。
杏核兒反復(fù)地經(jīng)過孩子們的手,常常被玩得油亮油亮的,孩子們把杏核兒積攢起來,用布袋裝好。據(jù)說,砸開杏核兒,取出杏仁,可以賣到中藥房換錢。不過這只是一種精神誘惑,說明杏核兒有價,存多了也是一筆小小的財富。當(dāng)然,孩子們玩杏核兒只是賭個輸贏,至于賣錢,很少有人付諸行動。
秋風(fēng)一起,孩子們的游戲又變了花樣,這個時候,玩得最多的是“砸娘娘”。這是一個比較復(fù)雜的游戲,它需要一定的場地和人數(shù)。游戲是這樣的:前面擺好兩行整齊點的磚頭,一般是六塊。后一行三塊,中間的代表皇帝,左邊的代表娘娘,右邊的代表判官。前面一行,中間的代表小偷,左右兩邊代表打手。幾塊磚頭前后左右相距只有書本大小。玩的時候,孩子們站在四五米遠以外畫好的線后面,手持半塊磚頭,依次向前砸,砸倒了哪塊磚,就代表你是哪種身份角色,后一排的身份較好,砸起來也比較困難,有時弄不好就碰倒了前面的磚頭。幾塊磚都砸倒了之后,小孩們開始按分工扮演代表各自身份的角色,開始玩判案的游戲。先由兩個打手押著小偷,判官開始問話:“你偷了娘娘什么東西?”小偷回答后,判官向娘娘核實。核實無誤后,判官再征求皇帝對小偷的懲罰意見,多半是由打手彈小偷的腦門,或打手板、端下巴等等。最后通常還要罰小偷背娘娘圍繞場地轉(zhuǎn)一圈。案子審?fù)辏实酆湍锬飳Y(jié)果表示滿意,這一局“砸娘娘”的游戲算是結(jié)束。接下來收拾好磚頭,重新再來。
三
上面說的都是當(dāng)年四季中較為流行的男孩子們玩的游戲,當(dāng)時穿插其中的各種戶外游戲不下二三十種。比較而言,女孩子們的游戲要少得可憐,無非是些跳皮筋、跳房子、抓子兒、丟手絹之類,雖然文雅一些,卻沒有什么樂趣可言。
兒時的游戲都是集體性的,重在參與,富于刺激,孩子們在游戲當(dāng)中既得到了娛樂,也增進了感情。不像現(xiàn)在的孩子除了做作業(yè),就知道在家里一個人玩電子游戲,想找個小朋友一起玩玩都不容易有時候看著孩子一個人在那兒游戲,我挺可憐他:連個玩兒的朋友都沒有,長大了怎么辦呢?我真替他擔(dān)心。
兒時的游戲之所以讓人回味,正是因為它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孩子在游戲中不僅鍛煉了身體,愉悅了性情,還學(xué)會了動手動腦的各種技巧,加強了聽力、視力、注意力、觀察力和判斷力;而更重要的是,它多為戶外的集體活動,孩子在與小伙伴的合作中,鍛煉了與人相互溝通相互配合的能力,這,正是現(xiàn)在許多兒童游戲所欠缺的。在合作的游戲中,孩子們增進了情感,增強了勇氣,磨煉了意志,培養(yǎng)了自立精神。有這么多的益處,你說,我們能不懷念它嗎?
玩泥巴、玩杏核兒、玩香煙盒、玩劈材兒、玩鐵環(huán)、玩彈球兒、玩毛片兒……玩各種不起眼的小玩意兒、小游戲,這些東西我相信仍然能引起現(xiàn)在孩子的興趣。但是,兒時的游戲,我們今天的孩子還能玩嗎?我們還敢讓他們玩嗎?且不說衛(wèi)生不衛(wèi)生,安全不安全,僅就時間而言,現(xiàn)在的孩子也玩不起了。
繁重的課業(yè)負擔(dān),激烈的升學(xué)競爭,孩子整天被書本壓得喘不過氣來,供他們自己支配的時間十分有限,剩下的那點時間除了消磨在電視機旁,還有工夫玩嗎?更不要說戶外活動了。不錯,我們有電腦,手機,有GB、GBA,有各式各樣高檔低檔的玩具,這些也能鍛煉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但是它們的致命弱點是增加了孩子對器械的依賴,將游戲中人與人的配合協(xié)作關(guān)系轉(zhuǎn)化為人與器械的關(guān)系。無論是面對電腦,還是手中的玩具,他們面對的都不再是活潑生動的人,而是冰冷無情的器械。孩子們太缺少朋友了,缺少與同齡人溝通交流合作的機會。作為獨生子女,很少與朋友交往,這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朋友真那么重要嗎?至少在中國是這樣,孩子總不能一輩子躲在父母的懷抱里,早晚要走向社會,成為社會成員,與人怎樣相處,怎樣合作就顯得至關(guān)重要。現(xiàn)在的孩子,幾乎成了家長的寵物,成了受保護的珍稀動物,成天生活在“421”陣形的寶塔尖上,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還有父母,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zhuǎn),他們什么時候才能擺脫家長的庇護,羽翼豐滿,獨立成人呢?
不錯,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質(zhì)量得到了明顯的提高,住房寬敞了,衣食無虞了,相當(dāng)一部分人生活在環(huán)境優(yōu)雅的小區(qū)商品房里,但是人與人之間,包括孩子與孩子之間是相互隔絕的。
我們將孩子圈在家里不讓出去,最簡單的理由是:“碰上壞人怎么辦?出了事怎么辦?”的確,孩子最讓大人操心的就是安全問題。在一個缺乏信任、安全感不足的社會里,誰還會讓孩子去玩那種“危險的游戲”呢?遠的不用說,現(xiàn)在的小學(xué)生你還敢讓他(她)一個人上學(xué)嗎?街上交通狀況如此復(fù)雜,與其擔(dān)驚受怕,不如接送孩子上下學(xué)。于是,我們的孩子被加倍呵護起來,當(dāng)作溫室里的花朵,經(jīng)不起風(fēng)雨,見不得世面,不是他們不想闖蕩,不想高飛,而是因為外面的風(fēng)雨太慘烈,世面太復(fù)雜。
這就是我們的現(xiàn)狀,繁重的課業(yè)負擔(dān),家長學(xué)校的嚴(yán)格管束,復(fù)雜的周邊環(huán)境,孩子們率真的天性逐漸失去了發(fā)展的空間。時代進步的同時,我們又失去了一些東西,如此下去,我們不能不擔(dān)心孩子將來的生存能力。
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戲是孩子的伴侶,有了這個伴侶,孩子的天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現(xiàn),生活才會豐富多彩、樂趣無窮。而現(xiàn)在,我們卻遇到了類似哈姆雷特的困惑:“玩,還是不玩,這真是一個問題!”
弄不明白了,現(xiàn)在的孩子到底是幸福,還是可悲?
責(zé)任編輯管曉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