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錄潔,張 麗,張月寧*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yī)院1.手術麻醉科;2.肝病消化中心,北京 100069)
食管狹窄是食管靜脈曲張硬化術后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發(fā)生率2.0%~10%[1-2]。球囊擴張術是常用且首選的治療手段[3-4]。肝硬化患者凝血差、免疫力低,門靜脈高壓導致消化道淤血、黏膜防御機制受損,加之殘留曲張靜脈再出血風險,出血、穿孔、感染等并發(fā)癥可能性增加[1-2]。2017年5月~2018年10月,我中心在靜脈麻醉、X線引導、胃鏡直視下成功實施14例硬化后食管狹窄球囊擴張,現(xiàn)將護理經(jīng)驗總結如下。
本組食管狹窄(定義為吞咽困難、鼻胃鏡不能通過;狹窄程度按Stooler分級為Ⅲ級---即僅能進少量流食)14例,男5例、女9例,年齡40~62(48.9±8.7)歲。食管狹窄發(fā)生在硬化術后3~6周(平均治療3.2±0.9次),發(fā)生率2.8%。
狹窄齒側段曲張靜脈基本消失,狹窄處及狹窄至賁門殘留曲張靜脈5例(3.6%,輕度3例、中度1例、重度1例)。狹窄位于距賁門1~4 cm處(2.2±0.4cm),狹窄直徑約4.6±0.4 mm,狹窄長度3.2±0.4 mm。
在靜脈麻醉、X線(C型臂)引導[5]、胃鏡直視下,自直徑6 mm開始、依次遞增1 mm、逐漸擴張直至15 mm[3](視擴張效果、患者反應情況間隔1周,分2次---6~10 mm第一次、10~15 mm第二次,或3次---6~10 mm第一次、8~12 mm第二次、10~15 mm第三次),每一直徑維持5~15 min[3,6]。擴張3、6、12個月(此后每年)評估,若再次狹窄則再行擴張。
球囊擴張共38次。初次擴張2.4±0.3次/例后全部達到治療目的,Stooler分級變?yōu)?級(即能進各種飲食)。隨訪3月~2年,2例在3月后再狹窄而需第二療程擴張;1例因反復再狹窄共行4療程治療。
出血最為常見。術前30 min肌注1KU+靜注1KU血凝酶。黏膜撕裂造成者,局部噴灑血凝酶2~4 KU或凝血酶2000~5000 IU[7],擴張球囊本身也有壓迫止血作用。未發(fā)生殘留曲張靜脈出血。術后發(fā)熱4例(28.6%):2例擴張后4 h左右出現(xiàn)一過性發(fā)熱;1例需使用抗生素;1例在第二次擴張后高熱、寒戰(zhàn),呼吸困難、血氧下降,胸部CT左肺下葉實變,給予聯(lián)合抗感染治療10天后緩解。
術前訪視包括內(nèi)鏡室和手術室護士兩方面的工作。制定每例患者的具體護理計劃和護理重點內(nèi)容。
2.2.1 術前準備
CRE?固定導絲球囊擴張導管及Alliance? II一體式擴張系統(tǒng)。50/50碘造影劑與生理鹽水混合液擴張,不推薦術前常規(guī)碘過敏試驗。不推薦常規(guī)氣管插管、不推薦預防性使用抗生素。術前給予丁溴東莨菪堿20 mg。
2.2.2 術中監(jiān)護與配合
熟悉壓力計上直徑與壓力的對應關系,特別是在維持階段要隨時觀察壓力值變化。注入碘造影劑/生理鹽水混合液時要精確,操作穩(wěn)定而緩慢。術中間斷使用X線,了解狹窄環(huán)擴張程度,以指導擴張直徑及遞增速度。
術后臥床至少12 h,禁食水24 h,監(jiān)測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術后并發(fā)癥主要包括出血、穿孔、感染等,多發(fā)生在術后12 h內(nèi)[2-5])。抑酸、保護黏膜藥物至少8周。
球囊擴張是治療食管狹窄的有效手段,在X線、靜脈麻醉下可安全、高效實施。肝硬化患者凝血、免疫功能差,術前應充分評估做好準備。術中應密切監(jiān)護心電、血壓、血氧,做好措施防止誤吸;密切配合操作醫(yī)生,熟悉壓力直徑關系,注入造影劑/生理鹽水混合液時務求緩慢而精確。術后嚴密監(jiān)護與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并處理感染、出血等并發(fā)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