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傳播學視角下習近平人才觀研究

2020-12-20 05:51洪美云
攀登 2020年2期
關鍵詞:人才觀總書記人才

張 莉 洪美云

(1.新疆財經(jīng)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2;2.中共新疆區(qū)委黨校,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2)

習近平人才觀涉及人才培養(yǎng)、引進、使用、激勵等方面,其對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闡釋論述,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才理論內涵,彰顯了新時代中國廣納英才的博大胸懷,揭示了人才對于民族振興、國家富強的重大意義。目前,學術界關于習近平人才觀的研究成果頗多,比較系統(tǒng)地梳理了習近平人才觀的主要內容、邏輯架構、重大意義等諸多問題,有助于我們對習近平人才觀的深入學習和貫徹落實。但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已有學術成果中尚無對習近平人才觀傳播路徑的系統(tǒng)分析。從傳播學視角出發(fā),如何深入學習、領會、貫徹習近平人才觀,讓人才興國的思想深入人心,在全社會范圍內凝聚共識,持續(xù)不斷地激發(fā)各類人才的創(chuàng)新活力和創(chuàng)造熱情,是傳播方式、傳播媒介以及傳播效果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一、人際傳播達致對特定受眾的“以言行事”

人際傳播通常指兩人或兩人以上面對面?zhèn)鞑?,因此,人際傳播常與特定的時間、地點、歷史與現(xiàn)實的社會語境發(fā)生關聯(lián)。習近平人才觀最初是在特定的時間節(jié)點與具體事件背景下的人際傳播,如2016年5月6日,學習貫徹《關于深化人才發(fā)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座談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就深化人才發(fā)展體制機制改革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綜合國力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要加大改革落實工作力度,把《關于深化人才發(fā)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落到實處,加快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1]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了網(wǎng)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他指出,互聯(lián)網(wǎng)主要是年輕人的事業(yè),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要解放思想,慧眼識才,愛才惜才。互聯(lián)網(wǎng)領域的人才,不少是怪才、奇才,他們往往不走一般套路,有很多奇思妙想。對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責備,不要論資排輩,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2]2016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再次強調,要深化科技、教育、文化體制改革,深化人才發(fā)展體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知識分子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體制機制,放手讓廣大知識分子把才華和能量充分釋放出來。[3]

除了這些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還在視察國防大學、參加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會、中央網(wǎng)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全國組織工作會議等多個場合發(fā)表對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會議、文藝工作座談會、軍隊工作會議等重要場合多次強調了人才的重要性。雖然,這些重要論述涉及經(jīng)濟、組織工作、教育、網(wǎng)信等不同層次、不同領域,但每一次講話都是在特定場域,針對特定受眾進行的人際傳播,都有特定而具體的背景與語境,針對的都是人才問題。

人際傳播的效果在傳播范圍上不及大眾傳播廣泛,但在人際交流與交往關系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獨特的。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身份,在不同特定場合的人際傳播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人際傳播,其特征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特定場合的“以言行事”

“以言行事”也稱為施為句,是英國哲學家奧斯汀提出的術語。奧斯汀認為,“說出一個句子本身就是‘實施’一個行動”,例如“我道歉”“我答應”等。[4]因此,當語言和文字在被說出或使用時,其實就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的場合的不同語言表述,都直接指向人才教育、培養(yǎng)、用人等問題,多次反復的強調,是轉化為政策指示文件的前提,雖然是不同場合的言說,但“以言行事”的這種傳播方式,強化了這些言論的重要性,傳播出權威與指向性的信息。

(二)人際傳播中的角色期望

文化視角的人際傳播理論認為,人際傳播過程中的交往特征是長期文化規(guī)范塑造和積淀的產(chǎn)物與結果,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角色理論。根據(jù)角色理論的假設,社會角色是指個體在特定社會團體中所處的社會地位及與之相關的符合社會期望的一套行為模式,每一種社會角色都代表著一套行為及行為期望。[5]角色理論認為,人們日?;顒邮菫榱藢崿F(xiàn)自己的社會角色和他人的期待。因此,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社會角色,就決定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級別的會議以及各種座談會上發(fā)表的指導性的、綱領性的、全局性的意見是符合受眾及社會期望的完整行為模式。正是因為符合社會角色的規(guī)定,期望才會變成規(guī)范,而個體在社會角色的規(guī)定中成為了規(guī)范的遵從者。因此,這樣的人際傳播更有影響,傳播力更強。

(三)領導人回信中的媒介儀式

習近平人才觀還體現(xiàn)在他對社會個體及其他群體的回信中。在這些回信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成才的重要性,勉勵大家成為報效祖國的有用之才。2013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回復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團支部全體同學的信中說:“希望你們珍惜韶華、奮發(fā)有為,勇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努力使自己成為祖國建設的有用之才、棟梁之材,為實現(xiàn)中國夢奉獻智慧和力量?!盵6]2014年1月16日,在回復全體在德留學人員的信中,他強調:“希望廣大海外學子秉持崇高理想,在中國人民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奮斗中實現(xiàn)自身價值,努力書寫無愧于時代的華彩篇章。”[7]2015年9月9日,在回復北京師范大學貴州研修班全體參訓教師的信中,他表示:“希望你們牢記使命、不忘初衷,扎根西部、服務學生,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奮進者、教育扶貧的先行者、學生成長的引導者,為貧困地區(qū)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為祖國下一代健康成長繼續(xù)作出自己的貢獻?!盵8]2016年12月24日,他對八一學??破招⌒l(wèi)星研制團隊的學生提出:“希望你們保持對知識的渴望,保持對探索的興趣,培育科學精神,刻苦學習,努力實踐,帶動更多青少年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努力成長為祖國的棟梁之材,將來更好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9]2017年8月15日,在回復第三屆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的大學生時,他說:“希望你們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中增長智慧才干,在艱苦奮斗中錘煉意志品質,在億萬人民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進行的偉大奮斗中實現(xiàn)人生價值,用青春書寫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歷史的華彩篇章?!盵10]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回信,清晰地表達了他對青年人成才的勉勵,對人才工作的重視。

傳播學有關媒介儀式理論的闡述,能夠幫助我們很好地理解這些回信對于習近平人才觀傳播的重要性。儀式,多指典禮的秩序形式,在人類學研究中,儀式首先表述的是人類的“社會行為”這一基本范疇,有學者提出,“儀式是關于重大性事務的形態(tài)”。在這種情況下,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普通群眾的回信就成為重大性事件,再經(jīng)由媒介的傳播,更是成為媒介儀式而被觀看。詹姆斯·凱瑞在《作為文化的傳播》一書中,解釋了媒介與儀式的關系。他指出:“傳播的儀式觀并非直指訊息在空中的擴散,而是指時間上對一個社會的維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币虼?,儀式觀下的“傳播”一詞,應該是“以一種團體或共同的身份把人們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禮”。[11]在傳播儀式觀中,我們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回復的信件不僅僅是內容與文字上的激勵,更在于行為本身。這種行為是一種重要媒介儀式,而媒介儀式在政治傳播中的意義尤為重要,不可見的國家必須經(jīng)由可見的行為而體現(xiàn),不可見的意義也必須經(jīng)由可見的事件而產(chǎn)生,正如米歇爾·沃澤所言:“國家是不可見的,它必被人格化方可見到,必被象征化方能熱愛,必被想象才能被接受?!盵12]習近平總書記所象征的黨和國家,正是在“回信”這樣的媒介儀式中被看見、被人格化、被接受。

二、組織傳播在小眾群體內達成共識

組織傳播是指組織所從事的信息活動,包括組織內部個人與個人、團體與團體、部門與部門、組織與其成員的傳播活動以及組織與相關的外部環(huán)境之間的交流、溝通活動。組織傳播有橫向傳播活動,也有縱向傳播活動,組織傳播既是保障組織內部正常運行的信息紐帶,也是組織作為一個整體與外部環(huán)境保持互動的信息橋梁。

組織傳播的功能主要有內部協(xié)調、指揮管理、決策應變、形成共識等。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人才是實現(xiàn)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zhàn)略資源。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設人才強國。”[13]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表述人才思想首先要在組織內傳播與學習,目的是為了形成共識。組織要保持高度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必須圍繞一系列重要問題,如組織目標和宗旨、組織規(guī)劃、組織方針和政策等展開,在組織成員中形成普遍的共識。共識的形成本身就是一個組織內的傳播互動過程,必然圍繞特定問題的信息進行各種形式的傳播活動。由此可見,傳播是組織的基本屬性,組織的任何活動都伴隨著信息傳播??疾旖M織傳播,也就是考察組織本身,反映著組織運行系統(tǒng)的有序性。

組織內傳播的形式通常以書面媒體為主,如以文字形式書寫的文件、報告、信息等。黨的十八大以后,習近平總書記人才觀的重要論述,不管是座談會發(fā)言、會議報告,還是給群眾回信,也都是在組織內開展的。從傳播學的角度,政治傳播被界定為一種傳播過程,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稱:“政治傳播是一定的政治傳播主體(民眾、政治家、政府或政治組織)運用有意義的符號,通過大眾媒介與政治傳播的對象之間進行的政治信息傳遞、接受、反饋的行為與過程。”根據(jù)這個定義,組織內的傳播如何有效進行,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

(一)有關文件原文的學習與討論

組織傳播分為對外與對內傳播,在習近平人才觀的組織傳播中,這兩種形式兼而有之。組織內的傳播最主要的目標是為了形成組織文化,組織文化最重要的領地之一是闡釋事件的共同方式——即集體理解,它是組織文化的“內容”,包括其主張、理想、價值觀念和實踐。[14]這是因為,真正要被人接受的價值觀必須灌輸?shù)浇M織的各個層次中。

2018年,中央美術學院的八位老教授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后,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向他們致以誠摯的問候,并就做好美育工作,弘揚中華美育精神提出殷切期望。[15]此外,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發(fā)表講話,提出“國勢之強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學”。[16]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們黨的教育方針,是我國各級各類學校的共同使命。這兩次講話后,各級黨組織,尤其是文化教育單位掀起了學習的高潮,這種學習文件的方式是早期共產(chǎn)黨內部最初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延續(xù)。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有目的地形成人們一定的政治觀點、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17]唐榮堂對1921—1927年間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的組織內傳播進行研究后發(fā)現(xiàn),黨內重要的學習方式就是思想政治教育。黨內思想政治教育是面向全體黨員的政治理論提升與政治觀點塑造,其最終目標是使全體黨員確立統(tǒng)一、堅定的政治信仰,生成組織文化?,F(xiàn)在黨內及基層單位的政治學習,其實是政治教育的延續(xù)。[18]

(二)專題教育與寫作提升

組織傳播是有共同目標、有指揮管理、有責任分工的團體協(xié)作行為,信息多為宣教性和勸服性內容,沿著從組織核心到內部成員的路徑進行傳播。各級黨校一直是我們黨進行組織傳播和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黨校內有系統(tǒng)的培訓,培訓材料等都是統(tǒng)一發(fā)放的。根據(jù)黨中央的指示精神,1924年12月,中共歷史上第一所黨校在湖南安源創(chuàng)辦,開啟了以正規(guī)學校形式開展黨內思想政治教育的先河。這種組織傳播形式在今天仍然延續(xù),針對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以及在北京大學校慶上的講話,北京市委組織部、各級地方黨校等,開展了專題研討會,進行深入學習,與會人員暢談學習體會等?!度嗣裾搲冯s志社還舉辦了“學習習近平關于人才工作重要論述征文活動”,在全國范圍內公開征集稿件,共收到來稿3000余篇。通過前述的學習討論、專題研討、征文活動等組織傳播形式,取得了有效的傳播成果。

(三)結合工作的落實形式與實踐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給塔里木大學教授回信后,在組織內掀起了學習、傳播高潮。2018年12月5日,新疆日報發(fā)表文章,“12月4日,自治區(qū)‘用胡楊精神育人、為興疆固邊服務’座談會在阿拉爾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學習貫徹自治區(qū)黨委九屆六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社會穩(wěn)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部署在全區(qū)大中專院校開展‘用胡楊精神育人、為興疆固邊服務’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強化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導向,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19]會議部署工作后,新疆醫(yī)科大學、新疆財經(jīng)大學、新疆大學、新疆農業(yè)大學、新疆師范大學、伊犁師范大學等院校都組織了報告會、研討會等不同形式的學習,并且將學習與教育工作相結合,組織現(xiàn)場會、觀摩會等實踐方式,有的高校還結合學校的發(fā)展,就如何用胡楊精神育人進行問卷調查,并制定相關措施,進行工作作風的轉變,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

三、大眾傳播促進了社會層面的凝心聚力

大眾傳播是指專業(yè)化的媒介組織運用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以多數(shù)人為傳播對象而進行的大規(guī)模的信息生產(chǎn)和傳播活動。大眾傳播最主要的功能是社會控制中介作用:即大眾傳播處于上層社會控制和廣大成員之間的中介領域,能將某種公德和社會規(guī)范得到宣傳和明朗化,廣為人知,取得社會承認。比如,我們通過大眾媒介對腐敗現(xiàn)象的報道,使腐敗現(xiàn)象受到輿論譴責。

不難發(fā)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對于人才方面的重要論述,一旦進入組織傳播的過程中,大眾傳播便相伴相隨。習近平人才觀的大眾傳播媒介,主要以《人民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權威期刊和出版社等主流媒體為主。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黨內和黨外、國內和國外各方面優(yōu)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斗中來,鼓勵引導人才向邊遠貧困地區(qū)、邊疆民族地區(qū)、革命老區(qū)和基層一線流動,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讓各類人才的創(chuàng)造活力競相迸發(fā)、聰明才智充分涌流。”[20]2018年11月4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聯(lián)播播出《塔里木大學:用胡楊精神育人,為興疆固邊服務》報道后,《新疆日報》等媒體先后進行了系列報道,在更大社會范圍內進行傳播。

習近平總書記人才觀的大眾傳播路徑雖然與傳統(tǒng)大眾傳播并無二致,但其發(fā)揮出的影響、作用卻不同,主要表現(xiàn)為:

(一)宣之以眾的姿態(tài)

“宣傳”在古代是由“宣”和“傳”兩個單音詞組成,在現(xiàn)代是一個詞匯,潘祥輝教授通過對“宣”字的文獻考古,發(fā)現(xiàn)中國古代的“宣”更具有“儀式性”的功能,而非功利性,宣與傳更強調來自中央“普世”的德澤與教化,是一種政治傳播行為或傳播活動。比起現(xiàn)代意義上的“宣傳”,中國古代的“宣傳”理念也更加平和,不具煽動性。[21]但西方的宣傳觀念卻來自現(xiàn)代戰(zhàn)爭,強調“操縱象征符號”和“影響態(tài)度、行為”,中國的宣傳觀念與西方現(xiàn)代意義上的“宣傳”理論強調“灌輸”與“對抗”完全不同。從古代文獻中的“宣”的用法,我們能清楚地看到,從上古一直到清代,皇權壟斷下的“宣”的正面色彩一直沒有改變。辛亥革命從政治上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宣”的王權獨斷的傳統(tǒng)被徹底顛覆,但作為歷千年之久的政治傳播傳統(tǒng),“宣”所建構起來的合法性與意義仍然在現(xiàn)代得到延續(xù)。[22]美國漢學家孔飛力在講到 20 世紀中國政治與傳統(tǒng)的繼承關系時說:“20 世紀中國的歷屆政府在從事國家建設時,能夠倚靠并受益于舊政權源遠流長的行政經(jīng)驗。”[23]顯然,在今天的政治宣傳上,這種傳統(tǒng)仍然在潛移默化地起著作用。

“‘尚賢者,政之本也’,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認真貫徹黨和國家關于留學人員工作的方針政策,更大規(guī)模、更有成效地培養(yǎng)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急需的各級各類人才。”[25]顯然,這種語言的表述,在《人民日報》這樣的主流媒體上發(fā)表,“宣”的意味更濃,既是宣布,也是宣傳。通過評論、報道等形式將其宣之于眾,發(fā)布指示,統(tǒng)一思想,作為政治傳播行為本身的意義更重大,而不同于一般的大眾傳播將信息及時傳遞,滿足受眾對信息需求的功能。

(二)最大范圍內的共同體集結

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體》一書中,闡述了報紙在建構民族共同體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認為恰恰是在報紙的共同閱讀中,不同地域的人們形成了“想象的共同體”,早期的政黨報紙同樣具有這方面的功能。列寧在論述“集體的組織者”時認為,黨的宣傳與組織工作其實密不可分。黃旦教授也指出,報刊不僅僅是靜態(tài)的文字的載體和容器,它實質上也是一種動態(tài)的交往關系。報刊的公開表達、“同時共享”,必然帶來結群之效,形成不同的共同體。[25]以《人民日報》為代表的黨報,在及時傳遞信息的功能上,已經(jīng)“讓位”于新媒體及社會化媒體平臺,但作為權威性的媒介符號,其締結共同體的功能,即使在今天依然產(chǎn)生著重要作用。

伍靜通過對重慶《新華日報》祝壽儀式的研究發(fā)現(xiàn),其所呈現(xiàn)出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對祝壽儀式的重視、策劃、推動所產(chǎn)生的凝聚共振效應,折射出早期中國共產(chǎn)黨已初具依靠象征進行民眾動員的意識,對現(xiàn)代報紙功能與技巧的運用達到了相當嫻熟的水平。在這里報紙既是紙面之內意識形態(tài)的擴音器,也是紙面之外關系、網(wǎng)絡的黏合劑。[26]可見,今天以《人民日報》為代表的黨報,在締結中華民族共同體,在最大范圍內做群眾動員的功能有源頭可尋,也是傳統(tǒng)的延續(xù),符合中國受眾的需要。習近平總書記“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論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才理論最豐富的部分,也是實現(xiàn)中國夢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凝聚人心,締結最大范圍內共同體這一功能中,作為象征符號的《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依然在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四、新媒體傳播動員了最廣泛受眾的深度參與

習近平人才觀,不僅在傳統(tǒng)大眾媒體上進行傳播,同時也在新媒體與社會化媒體平臺上得到了廣泛的傳播,《人民論壇》以“習近平人才戰(zhàn)略思想”為主題進行了特別策劃,中國青年網(wǎng)、人民網(wǎng)、新華網(wǎng)等都進行過專題報道,微信公眾號中影響較大的如俠客島、馬克思主義學院、天津社會科學院等,也都有專門的文章推送。

新媒體傳播對傳播形態(tài)不斷進行重構,是勢不可擋的趨勢。截至2016年2月,新媒體類微信公眾號超過250萬;超過九成的傳統(tǒng)媒體都建立了專門的“兩微一端”人才隊伍,新媒體在傳播主體、傳播渠道、傳播模式、個體認知與情緒表達、傳播效果等方面重塑著傳播形態(tài)。新媒體平臺帶來的最主要變化是傳播主體更加多元化、分散化,傳播行為更加自發(fā)、平等、交互,信源也更為不確定,網(wǎng)絡意見領袖更具有輿論引導力,線上線下互動更為頻繁,集體行為更具傳染性、盲從性。在這種情況下,傳統(tǒng)主流媒體與新媒體平臺相互借助優(yōu)勢,形成彌補型關系,從而發(fā)揮出更好的傳播效果。

(一)參與議程與互動

就傳播模式與渠道而言,大眾傳播依托微博、微信搭建起一個可與用戶自由交流的互動平臺,激發(fā)民眾參與其中的積極性。微博是話題型的平臺,尤其是微博上的意見領袖在這個平臺上發(fā)布的信息、形成的觀點通常都可以通過“轉發(fā)”功能在社交網(wǎng)絡中擴散蔓延,形成話題與討論。由此,人才觀這樣的話題不再是一個單一議程,而是借助討論、轉發(fā)等互動方式,成為參與性議程,甚至可以圍繞核心議程衍生出關聯(lián)議程,借助活躍的群體傳播發(fā)酵為微博上的熱門話題或朋友圈中的熱門事件,引導受眾深度參與。

(二)傳播“語態(tài)”更接近受眾

就傳播“語態(tài)”而言,大眾媒體在“兩微一端(微博、微信及新聞客戶端)”及社會化媒體平臺上,不再以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傳播信息,在選題、標題、表現(xiàn)形態(tài)等方面,更加接近受眾心理,通過活潑、親切、接地氣的“人格化”表達方式淡化傳統(tǒng)大眾媒體在受眾心中的刻板印象,并盡可能及時、積極地與受眾展開互動協(xié)商,促進了官方輿論場與民間輿論場的交融。如 《環(huán)球時報》自稱 “耿直哥”,《新京報》自稱“新君”,俠客島則自稱為“島叔”等。

(三)節(jié)點主體與節(jié)點傳播

移動網(wǎng)絡建構著一種新型主體——節(jié)點主體,節(jié)點主體與網(wǎng)絡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脫離了網(wǎng)絡,節(jié)點主體也就隨之喪失意義。每個傳播者都是一個重要節(jié)點,可以點對點、點對面地進行信息傳播,正是在網(wǎng)絡之中,節(jié)點延伸出無限傳遞的鏈接方式和四通八達的傳播路徑,將與傳播者相關的初級群體、次級群體、陌生人群體全部統(tǒng)合起來。[27]節(jié)點傳播意味著,任何一個節(jié)點都是信息的再生產(chǎn)與輸出通道,社會網(wǎng)絡的節(jié)點傳播能夠傳達出信息之外的個體的認知、情緒、意識,并且彼此融合影響,形成社會層面群體性的認知和情緒。

結語

習近平人才觀,在傳播的路徑上,經(jīng)過了人際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新媒體傳播四個主要的路徑與環(huán)節(jié),這幾種傳播方式有時是同時發(fā)生的,有時也因為具體表述的語境與事件的特殊性要求,只在人際傳播、組織傳播和大眾傳播中發(fā)生。每一種傳播路徑所產(chǎn)生的作用與效果是不同的,人際傳播的重要之處在于發(fā)出指令,以言行事,起著統(tǒng)帥與綱領性的作用;組織傳播重在組織內的思想教育,統(tǒng)一思想,達成共識,這個目標的形成是因為組織是國家治理中的構成要素與基本單位,也是政治傳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組織傳播中的政治思想學習,決定著中央政策的貫徹與執(zhí)行;大眾傳播則是在更廣闊的社會范圍內以“宣之于眾”的方式凝聚人心;新媒體傳播則以廣度和節(jié)點傳播的方式吸引受眾的深度參與。由此可以得出,習近平人才觀的傳播是一個社會動員型的傳播系統(tǒng),其構成的傳播網(wǎng)絡,保證了中央政策指令從廣度及深度能有效到達普通受眾,并在此過程中得以進行廣泛的思想動員,在社會層面達成統(tǒng)一思想的目標,從而凝聚社會共識,匯聚人才偉力,為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猜你喜歡
人才觀總書記人才
人才云
習近平總書記論守初心
把對總書記的深厚感情轉化為工作動力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zhàn)”
習總書記“下團組”
關于雄安新區(qū),總書記最關注什么
淺談《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