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wèi)儒
(中共婁底市委黨校, 湖南 婁底 417000)
科學社會主義運動的歷史和實踐經驗證明,要治理好無產階級政黨,治理好社會主義國家,“保證黨的團結和集中統(tǒng)一至關重要?!盵1]其中,塑造、鞏固和加強黨內團結是無產階級政黨黨建學說的一個基本原則。黨的團結就是“全黨在馬克思主義原則基礎上形成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的一致,以及由此產生的行動上的一致。”[2]無產階級政黨的團結思想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指導國際工人運動和歐洲革命中創(chuàng)立的,它科學回答了“為什么要建立無產階級革命政黨”和“以怎樣的方式建黨”的問題。列寧在指導俄國無產階級革命時,繼承、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和恩格斯關于無產階級政黨的團結思想,結合落后的俄國現實國情,創(chuàng)造性地回答了“怎樣建立一個團結的無產階級政黨”和在革命勝利以后“怎樣維護黨的團結”的問題。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在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斗爭中,形成和堅持了維護黨中央統(tǒng)一領導和權威、批評和自我批評、加強黨員政治理想信念教育、民主集中制四大維護黨內團結的“四大法寶”。新時代條件下,加強和鞏固中國共產黨的團結是落實“兩個維護”,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深入人心、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在思想、政治、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必然要求。
無產階級團結起來建立獨立的革命政黨是實現共產主義崇高理想,實現自身解放的首要條件。馬克思和恩格斯從1847年以來就堅持這樣一種立場,即“要使無產階級在決定關頭強大到足以取得勝利”,無產階級必須“組成一個不同于其他所有政黨并于它們對敵的特殊政黨,一個自覺的階級政黨?!盵3]也就是說,團結起來的聯合行動是無產階級解放的首要條件之一。由于資產階級開拓了世界市場,消滅了各民族原有的生活狀態(tài),閉關自守已經成為一種歷史。資產階級超出一國范圍內成為世界性的統(tǒng)治階級,而使各國的無產階級普遍處于奴役和剝削之中。為此,各國無產階級有著共同的敵人——資產者和私有制,各國無產階級的利益、奮斗目標是一致的。世界范圍內的無產者必須不分民族地聯合起來,反對共同的敵人,以謀求自身的解放。馬克思和恩格斯用“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這個具有鮮明階級性的口號代替了原有正義者同盟的“四海之內,人人皆兄弟”的過時思想。1852年10月,共產主義者同盟解散以后,馬克思和恩格斯越發(fā)認為1848年歐洲革命之所以會失敗,就是每個國家的無產者缺乏必要的團結統(tǒng)一行動——組建獨立的無產階級政黨。馬克思語重心長地指出: “過去的經驗證明:忽視在各國工人間應當存在的兄弟團結,忽視那應該鼓勵他們在解放斗爭中堅定地并肩作戰(zhàn)的兄弟團結,就是使他們受到懲罰,——是他們分散的努力遭到共同的失敗?!盵4]
團結是基于共同的世界觀基礎上,真正的團結。馬克思和恩格斯把是不是推翻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作為奮斗目標,作為衡量無產階級政黨是否具有無產階級性質的重要標志?!盁o產階級革命的直接目的和必然結果是通過暴力革命奪取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盵5]為了促進國際工人運動,批判各種錯誤思潮,正本清源,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與蒲魯東主義者辯論,他們的科學社會主義曾經為國際工人協會的一系列文件提供了思想理論基礎,《國際工人協會成立宣言》《國際工人協會共同章程》都體現著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精神。比如,工人階級的目標是以消滅雇傭勞動本身和資本權力,改造資本主義制度等等。
無產階級政黨在結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時需要注重策略和方法。馬克思和恩格斯一方面承認,19世紀工人運動中的各個派別存在都有一定合理性——都是為改變不合理的政治經濟現狀而存在的黨,這就為形成共產黨人與各黨各派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提供了根本前提?!翱傊?,共產黨人到處都支持一切反對現存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運動?!盵6]另一方面,在團結的過程中,無產階級政黨面對原則性問題也無需隱瞞自身的觀點和立場。馬克思在寫給威廉·白拉克的信中針對愛森納赫派黨的綱領提出過批評,“我的義務也不容許我哪怕用外交式的沉默來承認一個我認為極其糟糕的、會使黨精神墮落的綱領?!盵7]歐洲工人階級各黨各派的差異性存在是必要的,這種差異可以在革命的事件中逐步縮小或清除的。面對分歧,無產階級政黨要通過斗爭和爭論的方式,克服意見分歧,逐步提高認識,從而不傷害國際工人協會的統(tǒng)一和穩(wěn)定。
列寧在創(chuàng)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過程中,得出了根據馬克思主義原則形成的思想統(tǒng)一是黨成為不可戰(zhàn)勝的條件之一的結論。列寧始終把黨的思想理論問題作為維護黨內團結的重要因素。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無產階級的團結,更不會有革命的運動。1899年,列寧指出,“革命理論能使一切社會主義者團結起來,他們從革命理論中取得一切信念,它們能運用革命理論來確定斗爭方法和活動方式?!盵8]列寧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批判武器同俄國民粹主義、合法馬克思主義、經濟主義和孟什維克的錯誤思想做堅決斗爭,捍衛(wèi)社會民主工黨的純潔性,從而和機會主義劃清界限。
由于沙皇俄國的特殊國情,社會民主工黨的工作開展得十分不容易,為了推翻沙皇專制制度,建設新俄國,列寧十分推崇一個以職業(yè)革命家為核心組成的政治組織作用?!敖o我們一個革命家組織,我們就能把俄國翻轉過來”“無產階級在爭取政權的斗爭中,除了組織而外,沒有別的武器……無產階級所以能夠成為而且必然會成為不可戰(zhàn)勝的力量,就是因為它根據馬克思主義原則形成的思想統(tǒng)一是用組織的物質統(tǒng)一來鞏固的?!盵9]
在1905年革命的活動當中,俄國出現了一些自由的空氣之后,為了調動黨員積極性,發(fā)動群眾,擴大黨的影響力,列寧一方面強調必須擴大黨內民主,在《論黨的改組》一文中具體論述了要實行黨內選舉制、把有發(fā)言權的代表改為有表決權的代表等等方面來擴大黨內民主。另一方面,面對馬爾托夫等人認為的“凡是承認黨綱、在物質上幫助黨并且在黨的一個組織領導下經常親自協助黨的,都可以成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黨員”[10]的錯誤思想,列寧針鋒相對地堅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批評馬爾托夫把有組織的分子和無組織的分子混淆了,是為“組織的渙散狀態(tài)辯護”,是為那些懼怕無產階級具備組織性和紀律性后日益強大起來的力量的資產階級勢力效勞。黨的紀律首要的是思想層面的自覺的紀律,即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建立在全體黨員自覺地為共產主義而獻身基礎上的紀律。其次是建立在民主集中制組織原則基礎上的紀律。黨的紀律是在廣泛的討論之下制定的。第三個是平等的紀律,黨的紀律一旦制定,上下級都要遵守,概莫能外??傊盁o產階級的無條件的集中制和極嚴格的紀律,是戰(zhàn)勝資產階級的基本條件之一”“誰要是把無產階級政黨的鐵的紀律哪怕是稍微減弱一點……那他事實上就是幫助資產階級來反對無產階級。”[11]
列寧在俄共(布)十大報告中指出:黨必須團結,黨內不容許有反對派存在——這就是目前形勢最終得出的政治結論。列寧向這次大會提出了一個《關于黨的統(tǒng)一》的決議草案,指出任何派別活動都是有害的,都是不容許的,因為任何派別活動必然會削弱齊心協力地工作,使混進執(zhí)政黨內的敵人利用派別活動來破壞黨的團結,加深黨的分裂,達到其反革命的目的。[12]因此,列寧針對布爾什維克黨中的派別,及時解散,毫不姑息。
值得注意的是,禁止派別活動并沒有削弱黨內民主,也沒有傷害黨內民主政治空氣?!包h在堅決反對不實事求是的和帶有派別性的所謂批評的同時也將繼續(xù)不斷地采取一切手段并誓言各種新的辦法,來為反對官僚主義、擴大黨內民主,發(fā)揚自主精神,檢舉、揭發(fā)和驅逐混進黨內來的分子,如此等等。”[13]
列寧對于他去世之后中央會不會發(fā)生分裂產生了極大憂慮。因此,1922年秋天,他在病榻上口授了《給代表大會的信》,在文中,列寧著重闡述斯大林和托洛茨基兩個人的特性。列寧認為斯大林是黨的卓越活動家之一,但是“太粗暴”,并懷疑斯大林能否謹慎地使用權力。同時列寧還分析了托洛茨基,“具有杰出的才能。他個人大概是現在的中央委員會中最有才能的人,但是他又過分自信,過分熱衷于事情的純粹行政方面。”[14]列寧把斯大林和托洛茨基二人能否和睦相處作為俄共(布)中央是否穩(wěn)定的關鍵,如果不能,則會造成分裂。列寧還曾主張把斯大林從現有職位上調開,換他人來擔任,并增加中央委員人數,以增加俄共中央的穩(wěn)定團結。
由于當時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背景下,對于國內國外復雜的斗爭情況有著不同的認識,這必然反映到黨內黨員的思想上來,有的認識是比較正確的,有的認識則是錯誤的、有害的。為了保持黨在組織上和思想上的團結和統(tǒng)一,黨內的健康力量就必須同持錯誤思想的集團做殊死斗爭。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曾經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在土地革命時期,與托陳取消派、王明“左傾教條主義”以及張國燾的右傾分裂主義做了堅決斗爭。通過斗爭批評教育和團結了黨內絕大多數同志,提高了廣大黨員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和理論水平,清除了混入黨內的機會主義分子,純潔和凈化了黨的組織。
建國之后,高崗、饒漱石自以為對黨和國家有著莫大功勞,増長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公開向黨中央伸手要權,遭到黨中央明確拒絕之后,不僅沒有悔改之意,又企圖另立中央分裂黨的組織,取消黨的領導。黨中央和高饒反黨聯盟做了堅決斗爭。黨的七屆四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增強黨的團結的決議》強調了維護增強黨的團結的極端重要性,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份明確把黨的團結上升為制度層面的文件。改革開放以后針對部分人借口毛澤東晚年的思想錯誤和社會主義建設出現的失誤,企圖反對中國共產黨、反對毛澤東思想、反對社會主義;又有一部分人他們否定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認為改革開放是資本主義復辟,是倒退,企圖反對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的改革開放方針。鄧小平在黨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強調“我們要在中國實現四個現代化,必須在思想政治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盵15]新時代條件下,面臨國內外不斷變化的局勢,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是黨和國家急需解決的課題。習近平總書記說:“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離魂的工作。”[16]因此,加強意識形態(tài)工作必須發(fā)揮黨委主體政治責任,黨員領導干部對改革開放以來出現的新自由主義、新威權主義、民族主義、民主社會主義、后現代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社會思潮要加強分析和鑒別。如針對“歷史虛無主義”這樣抹黑黨和人民政府形象、破壞黨的執(zhí)政根基的錯誤思潮不做“騎墻派”和“看風派”,必須旗幟鮮明的加以反對和抵制。與此同時,又要注意區(qū)分不同社會思潮之間在思想認識上、學術觀點上的不同,禁止一風吹、一刀切式的過度批判。只有這樣,才不會偏離黨和國家的正確發(fā)展方向,才不會重蹈思想僵化、迷信盛行的歷史覆轍。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雖然把民主集中制作為自己的組織原則,但是由于處于秘密狀態(tài),相關制度規(guī)定滯后,出于工作需要,民主集中制原則會出現兩種可能的情況:一種是權力往往采取集中的方式,有的時候會導致黨內民主缺乏,導致黨員沒有積極性;另一種是,有的時候又會出現黨員過于散漫,缺乏戰(zhàn)斗性,對黨的集中領導缺乏必要性認識。以上這兩種情況都是黨內的不良傾向,長此以往是不能夠擔負革命工作任務需要的。在紅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上,毛澤東向大會作出的政治報告中,總結了紅四軍黨內反對民主集中制、極端民主化、軍隊民主不健全等一系列錯誤思想和問題。在古田會議決議中,明確提出一方面要加強黨的領導,在紅軍的領導中樞建立黨的各級組織,實行集體領導,對黨員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另一方面提出構建新型官兵關系,軍官要愛護士兵,尊重士兵民主權利,士兵也要尊重軍官,自覺接受管理,遵守紀律等原則。中國共產黨98年的歷史和實踐證明,堅持民主集中制是黨發(fā)展壯大、執(zhí)政興國的關鍵所在、命運所在。
新時代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三嚴三實、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教育活動為契機,一方面,堅定不移地擴大黨內民主,維護黨員民主權利,對基層黨員進行政治上激勵、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關懷,讓廣大黨員安心、安身、安業(yè);另一方面,“用鐵的紀律維護黨的團結統(tǒng)一”[17],教育全黨要堅決做到遵從黨章以及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用黨章“掃描”自身在“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兩個維護”上的缺點和不足,勇于正視問題和改正問題,用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推進自我革命。
近代的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國家,如何在占人口多數的農民、小資產階級中堅持無產階級政黨建黨原則,是考驗全黨智慧的關鍵。毛澤東在古田會議上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思想上建黨的原則,通過加強馬克思主義政治教育提高黨員和紅軍官兵的政治素質,批判紅軍內部存在的錯誤思想??箲?zhàn)期間由于黨采取大量發(fā)展黨員的方針使黨員數量和黨組織規(guī)模數量大規(guī)模增加,使得個別階級異己分子或者普通分子、黨的暫時同路人混進了黨內。為了加強黨的政治、思想、組織建設,中共中央作出《關于鞏固黨的決定》,決議作出了加強黨員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階級教育和黨的教育,同時提倡新老干部加強團結互相團結。毛澤東發(fā)表了《〈共產黨人〉發(fā)刊詞》把黨的思想建設、政治建設作為黨建偉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陳云也發(fā)表了《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黨的支部》等文章號召黨員干部加強學習,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遵守黨的紀律等等。通過這些舉措,是黨員素質得到了極大提高,黨組織戰(zhàn)斗力極大增強。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仍然面臨治黨、治國、治軍,內政外交等多方面、多領域、多層次的風險挑戰(zhàn),為了團結全黨同志進行新的偉大斗爭,必須通過制度化的途徑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把黨的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提高黨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依法執(zhí)政的水平,具體表現在: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完善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的各項制度;健全黨的全面領導制度;健全為人民執(zhí)政、靠人民執(zhí)政的各項制度;健全提高黨的思想領導力、政治凝聚力的制度;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
“三省吾身方知病,懲前毖后乃知行?!盵18]批評和自我批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解決黨內矛盾,加強黨內團結,促進無產階級政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的重要途徑。積極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最重要的是善于接受批評,最可貴的是勇于自我批評,最關鍵的是敢于提出批評。彭德懷同志是黨內一位剛直不阿、敢于批評的人,對于敢于批評方面,他曾說:“共產黨員應該對黨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應該拋棄一切私心雜念,真正具有不怕殺頭、不怕坐牢、不怕撤職、不怕開除黨籍、不怕老婆離婚。”[19]對于勇于自我批評方面,周恩來同志是黨內做自我批評最真誠、次數最多的一位領導者。1942年延安整風運動之中,周恩來多次做過自我檢討,就連毛澤東也說“恩來同志的自我批評太多了?!盵20]對于善于接受批評方面,中國共產黨曾經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接受了無黨派人士李鼎銘先生“精兵簡政”的建議,大幅裁減公務人員,確保行政效率;減少政府支出,減輕群眾負擔。由此可見,批評和自我批評是黨的一件秘密武器,是全黨上下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有效途徑。黨內政治生活曾經一度存在把批評和自我批評形式化、庸俗化、平淡化、低俗化的傾向,“七個有之”的問題突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逐步探索出提高黨內政治生活政治性、原則性、時代性、戰(zhàn)斗性的路徑——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當作黨員領導干部的一項終身課題、永恒課題。
黨的團結是黨的共產主義精神、政治素養(yǎng)、政治傾向和紀律規(guī)范的有機統(tǒng)一,是黨的外在政治行為體現,必須從戰(zhàn)略高度來認識團結對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促進意義,這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輝煌歷史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在巴黎公社革命運動發(fā)生之前,巴黎工人運動本來已經在第一國際的領導下蓬勃開展,為巴黎公社革命提供了良好的骨干和思想條件。可是因為黨內出了布朗基主義和蒲魯東主義者,使黨內出現了嚴重分歧,分散和削弱了黨的戰(zhàn)斗力量,難以集中精力對付主要的敵人,結果導致巴黎公社革命活動失敗,這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極為慘痛的教訓。列寧是馬克思恩格斯加強無產階級政黨團結學說的堅定繼承者,列寧在民主革命時期同俄國的自由民粹派、合法馬克思主義、經濟主義、孟什維克主義分子做堅決斗爭,創(chuàng)立了列寧主義黨建學說思想體系,讓俄國民眾認清俄國的形勢和國情,把馬克思主義黨的團結思想發(fā)展到了全新的階段。在蘇聯成立之后,列寧敏銳的觀察到布爾什維克黨內的不正當黨內斗爭傾向,提出要實行黨內民主化的主張,發(fā)揮工農檢察院和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對國家最高領導層的監(jiān)督作用。列寧還對黨中央的領導們做了客觀精準的分析,號召中央同志們要團結,不要搞分裂。在中國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曾對托陳取消派、張國燾的右傾分裂主義、王明的左傾教條主義進行了堅決的斗爭,中國共產黨在兩次革命的失敗和成功經驗教訓上,通過加強思想建黨、堅持民主集中制、確立領導核心等辦法克服了黨內分裂的危機,正確處理了黨內的斗爭,挽救了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通過加強黨的團結,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從黨建必然王國走向黨建自由王國。
黨的團結是黨的價值性追求和真理性追求的統(tǒng)一。政黨的價值追求突出體現在政黨意識形態(tài)之中,對于政黨而言,政黨意識形態(tài)是其實現全部政治價值目標的工具,是維系全黨黨員共同奮斗的旗幟。無產階級政黨是否高度團結,體現在微觀上是黨員個體在政治活動和日常生活中能否對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堅若磐石。在巴黎公社革命期間,革命運動因為黨內主義五花八門,目標不盡相同,很難進行有效整合同國內外反動勢力做堅強斗爭而慘遭失敗,所以馬克思和恩格斯高度重視無產階級政黨在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上的統(tǒng)一。蘇聯在列寧和斯大林時期,布爾什維克黨員能夠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帝國主義干涉勢力、法西斯主義作堅決斗爭,維護了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但是到了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和戈爾巴喬夫時期,黨員理想信念逐漸淡化,黨內官僚主義、享樂主義現象抬頭,脫離群眾現象極為嚴重,以至于在蘇聯亡黨亡國的時候,沒有一個黨員敢站出來與反動勢力做斗爭。中國共產黨始終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以科學的理論武裝全體黨員、教育人民,使得全黨同志、全國人民在統(tǒng)一的思想旗幟、奮斗目標、奮斗綱領上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推向新的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大發(fā)展繁榮,證明了加強黨的團結效果是顯著的,是有意義的。
黨的干部特別是中、高級領導干部是否團結直接影響黨風、政風,因此必須把黨的領導干部團結作風作為黨的建設重點來常抓不懈。進一步提高領導班子的素質,鞏固領導層的穩(wěn)定性,堅定同心同德、同舟共濟地做好工作的信心,不斷解決黨性黨風方面的突出問題。列寧觀察到了時任蘇共中央總書記的斯大林態(tài)度粗暴、掌握無限權力、不能很好地團結同志等缺點,提議把斯大林從重要工作崗位調開、加強黨內民主、強化監(jiān)督等做法,可惜都沒能實現。列寧去世后,斯大林在黨內和布哈林、托洛茨基等人圍繞路線之爭開展的過火斗爭,證明了列寧加強主要領導干部團結統(tǒng)一的重要性。中國共產黨非常注重黨員領導干部的統(tǒng)一,不允許黨內存在山頭主義、小圈子、碼頭文化,號召全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的基礎上,堅持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團結在黨中央周圍,統(tǒng)一思想、統(tǒng)一步調、統(tǒng)一行動。
批評和自我批評是無產階級政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是解決無產階級政黨黨內矛盾,加強黨內團結,促進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途徑。恩格斯在1872年德文版的《共產黨宣言》序言之中做出過自我批評,“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沒有特別的意義。如果是在今天,這一段在許多方面都會有不同的寫法了?!盵21]周恩來在1973年回到延安視察革命老區(qū)人民生活時,看到有些地方老百姓還沒有解決吃飯問題時,他心情非常沉重的做了自我批評,“延安人民用小米養(yǎng)育了中國革命,我們進了城,把你們忘了。我是總理,當家的,這個家沒當好,我對不起你們??!”[22]新時代,要堅持把批評和自我批評作風上升到黨的制度層面,作為教育全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道義相砥、過失相規(guī),改善黨的作風的重要武器。堅持用制度管權、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把權力關到制度的籠子里,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加強黨內政治民主和實現黨的團結統(tǒng)一是各國無產階級政黨的普遍價值追求。加強黨內民主和強化黨的團結統(tǒng)一有利于鞏固和維護各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政權,保障和促進社會經濟的協調發(fā)展。列寧在晚年強調反對官僚主義,必須切實貫徹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的原則,改進工作作風,正確處理黨政關系和黨群關系。中國共產黨在八大上針對黨內過分集權的現狀強調一方面要擴大黨內民主,增強黨內團結;另一方面針對高崗、饒漱石反黨集團現象的抬頭又要維護黨的團結和統(tǒng)一,反對宗派主義。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必須致力于積極營造黨內民主平等的同志關系、民主討論的政治氛圍,實現民主監(jiān)督的制度環(huán)境大幅改善,黨員的知情權、參與權、選舉權和監(jiān)督權必須得到切實維護,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原則性和透明度。不斷改善黨內關系,以黨內和諧帶動社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