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天
摘要:一篇使用“肖戰(zhàn)”姓名的同人文章因為人設構造的爭議引發(fā)肖戰(zhàn)粉絲的抗議,抗議從言語的批評和駁斥上升為對文章和刊登文章網站的舉報,在網站因舉報被封后,所有利益相關甚至不相關的網民都參與到該事件的訊息傳播中,一時該事件熱度甚高。文章通過對“肖戰(zhàn)事件”后一個月時間跨度內相關輿論傳播現(xiàn)象的觀察,描述此事件所形成的傳播樣態(tài)的特征和影響,分析參與該事件傳播的群體心理,預測類似傳播可能的未來走勢,對整個傳播過程做出評價。
關鍵詞:傳播 肖戰(zhàn)事件 言論自由 網絡暴力
“一點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它的害處與危險實在不少?!痹谟^察和反思“肖戰(zhàn)事件”發(fā)生以來一個月的輿論演變后,再來看克雷洛爾的這句名言,備覺沉重。一篇同人文章,在網絡平臺短時間內激起無數(shù)聲音,諸多自媒體藉由各種社交平臺參與其中爭相發(fā)聲。社交平臺的豐富和自媒體的活躍可以看作是一個社會自由、成熟的反映,然而關于“肖戰(zhàn)事件”的傳播卻演變成了一個可畏的樣態(tài):傳播內容逐漸由事件本身的爭論變成單純情緒的宣泄,參與傳播的人則形成派系,相互攻訐,黨同伐異,甚至打著維護法律、道德的旗號試圖將公權力私用,披著正義的外衣在實施著網絡暴力。
逐漸湮沒的真實
一篇刊登在Archive of our own(下文簡稱“Ao3”)上的同人文《下墜》引發(fā)肖戰(zhàn)粉絲的不滿,原因是該文以“肖戰(zhàn)”為主人公,卻將其設定為有性別識別障礙的發(fā)廊妹,肖戰(zhàn)粉絲認為偶像形象受到侮辱,對文章加以批判。這本應發(fā)展成為一個很常見的傳播樣態(tài),即認為該文確實有辱正主形象的人和認為同人文章情有可原的人就文章內容本身展開討論,傳播內容可能涉及法律、文化領域,但始終圍繞話題中心,最終也許不一定得到定論,但也會距離事實和一般人的價值取向越來越近。然而,這次事件卻在傳播過程中因融入了太多情緒而導致異化。
肖戰(zhàn)粉絲受“維護偶像形象”的情緒影響并不滿足于批判完一篇“侮辱偶像”的文章后就罷手,他們很快將矛頭對準了“滋養(yǎng)”這種文章的Ao3網站。于是,關于這個事件的主要傳播內容因為肖戰(zhàn)粉絲的大量介入由對文章的爭辯轉為對Ao3網站的抨擊。同時,按照“自我辯護”的社會心理學定律,人們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會盡可能地讓自己(或者他人)相信所做事情是合理的。肖戰(zhàn)粉絲也不希望自己轟轟烈烈的行為只被定性為粉絲維護偶像的行為,于是給Ao3扣上“侵害姓名權”“涉嫌色情”“不法之地”的帽子,他們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維護法律”“抗擊非法”的正義使者了。
因為一篇爭議文章,整個Ao3網站都成為輿論的中心,同人支持者也不再將其傳播內容局限在對文章的爭辯上,而是擴大到肖戰(zhàn)本人身上。此外,同人支持者也為自己辯護出“作者行為既然可以上升平臺,粉絲行為理應上升正主”“反對飯圈文化”等理由,將傳播內容轉變?yōu)樾?zhàn)的黑點。
至此,相關的傳播內容已經變成:對同人網站的抨擊、對同人網站的維護、對肖戰(zhàn)本人的抨擊、對肖戰(zhàn)本人的維護……相對應的抨擊和維護全然不見據(jù)理力爭,只能看到對同人文化身處法律灰色地帶的激烈譴責和對肖戰(zhàn)耽美形象和不精演技的肆意嘲諷。爭議文章本身究竟該如何定性似乎已不再重要,兩個群體都試圖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強制影響對方。在這樣非理性的傳播中,不僅得不到符合一般人價值的結論,反而會離事實越來越遠,真實被逐漸湮沒。
危險的傳播結果
非理性的傳播行為會導致非理性的傳播結果,當傳播者的傳播目的不再是針對特定對象發(fā)表觀點,而變?yōu)樽屘囟▽ο笫艿絺r,傳播用語會變得尖銳,傳播內容會對事實進行更大程度的扭曲或者刻意截取,甚至會出現(xiàn)與之相對應的衍生行為和結果。這次“肖戰(zhàn)事件”因為非理性的傳播樣態(tài)產生了兩個危險的結果。
肖戰(zhàn)粉絲將“文章侮辱偶像”的不滿情緒發(fā)泄到了文章作者和刊登它的Ao3網站上。粉絲們有組織有規(guī)模地對Ao3網站進行舉報,甚至向國家網信辦和掃黃打非辦公室投遞舉報信,迫使Ao3網站最終被封禁,無法訪問。而對文章作者,粉絲們則進行人身攻擊,將其人肉搜索出來,要求作者所在學校對其予以處理。如果說舉報存在灰色地帶的Ao3網站尚符合“打擊非法”的旗號,人肉搜索并攻擊文章作者的行為則無論如何都無法和正義掛上鉤。然而,此時的粉絲群體在乎立場更甚于事實,不斷接受渲染情緒的訊息、不斷再傳播渲染情緒的訊息,將關于話題的討論變?yōu)橐鈿庵疇?,以至于繼Ao3之后,LOFTER、B站同性內容均被舉報封禁,Steam、百度網盤、“劍網三”等非社交平臺也受到部分舉報影響。
舉報是公民行使社會監(jiān)督權的手段之一,然而肖戰(zhàn)粉絲有組織地對Ao3網站進行舉報,并用輿論力量影響執(zhí)法部門,其目的和公正監(jiān)督無關,甚至超出維護偶像形象的范圍,只是單純地進行泄憤,試圖讓自己針對的對象受到傷害。
被肖戰(zhàn)粉絲攻擊的群體在該事件的傳播中受到了被欺壓的感覺,隨之在后續(xù)的傳播中攜帶了不平和暴躁的情緒,其傳播目的演變?yōu)閷π?zhàn)粉絲群體的以暴制暴。在這樣的傳播目的影響下,出現(xiàn)非理性的遷怒行為也在情理之中。于是,肖戰(zhàn)參演的電視劇遭到大量刻意的低星評價,代言商品遭到有組織的抵制,甚至尚未上映的作品也被惡意抹黑。
對電視劇等進行惡意評價雖然不觸犯法律,但劇評、影評等是他人遴選影視作品時的重要參考,因并非劇本身的原因對其進行非理性評價會干擾他人選擇時的判斷。同樣,對肖戰(zhàn)代言的商品,因為肖戰(zhàn)本身原因而對其進行抹黑和抵制的行為是對經濟活動的擾亂。
無論是肖戰(zhàn)粉絲群體的攻擊還是被攻擊群體的反擊,都是非理性傳播行為導致的傳播結果?!熬S護偶像”和“以暴制暴”的立場取代了對事件本身的探知,所以在傳播過程中,人們自由地使用著偏離事實的話語,自由地傳遞著挑起情緒的訊息,以至于最終能夠心安理得地進行妨害他人的行為。其結果,是在這樣的傳播影響下,紛爭被挑起,卻沒有正義者,更沒有所謂的勝利者,所有人都在情緒調動中實施著不擇手段的網絡暴力。紛爭過后,只有滿目瘡痍,自己攻擊的對象受到傷害,自己維護的對象受到傷害,自己也受到傷害。
莫讓“蘇格拉底”式的悲劇只是換了平臺
黑格爾說過:“紀律是自由的第一條件?!惫财脚_尤其是網絡平臺并非法外之地,在其中進行信息傳播時也需擔負相應的責任,盲目的自由只會帶來強者對弱者的欺凌、多數(shù)人對少數(shù)人的暴力。因此,需要對網絡等平臺的傳播實施更加細化的管理,這不是對言論的限制,而是為適應自媒體時代日趨復雜的輿論環(huán)境進行調整、維護傳播秩序的行為。
職業(yè)媒體尤其是主流媒體在輿論傳播中負有去偽存真的責任,在關于某個事件的傳播逐漸因其他因素導致方向偏離時,職業(yè)媒體有必要及時發(fā)聲,充當輿論的導向標。在關于肖戰(zhàn)事件的傳播愈發(fā)非理性時,《檢察日報》專門安排兩個版面、五篇文章從道德、經濟、文化、法律等角度就最初的話題——爭議的同人文章,以事實法理為依據(jù),對矛盾源頭進行客觀剖析:首先讓傳播內容從離事實越來越遠的狀態(tài)中扭轉回來,擺脫情緒對是非判斷的左右;其次對這次傳播中最受情緒調動影響的肖戰(zhàn)粉絲群體提出批評和建議,厘清這次非理性傳播的主要責任?!督夥湃請蟆返让襟w也相繼對該事件做出理性解讀,正確引導了傳播方向??梢韵胍姡陂_放自由的自媒體時代,職業(yè)媒體將在維護傳播秩序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輿論環(huán)境的有序與否取決于每一個參與傳播的人,不能制約自己的人,不能稱之為自由的人。即使在網絡這樣的平臺中,人們不以真面目示人,但由所有人構筑起的輿論環(huán)境會影響著其中的每一個人,每一次理性傳播都會讓參與者收獲知識和愉悅,而每一次非理性的傳播會將所有人都卷入負面情緒中。因此,維護一個和諧、理性、美好的輿論環(huán)境是每一個傳播者的責任,面對事件,要克制自己的情緒,努力地還原真相,實事求是地參與傳播,不能只是將正義作為自己發(fā)泄情緒的武器,而是要真正讓正義貫穿傳播過程的始終。我們要堅守基本價值,不讓蘇格拉底悲劇中的群體暴力只是換了平臺上演。(作者單位:山東大學)
參考文獻:
[1]王陸.不能任由粉絲喜好毀了同人文化[N].檢察日報,2020-03-11(005).
[2]吳一興.肖戰(zhàn)事件:沒有勝利者的戰(zhàn)爭[N].檢察日報,2020-03-11(006).
[3]鄭帆.評判肖戰(zhàn)事件的兩個維度[N].檢察日報,2020-03-11(006).
[4]龔家勇.“同人小說”涉及的法律問題[N].檢察日報,2020-03-1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