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黎
請不要忽略風,輕賤風。就世間的萬物而言,十日可以無雨,一日不能無風。
風是大自然的呼吸系統(tǒng),更是保證生命不被窒息的須臾都不可或缺的供氧通道,一旦停擺,食品會霉爛,大海會腐臭,白云會休克,植物會枯萎,動物會消亡。風是有功之臣,但很多人卻在嫉恨風。
風源于氣流,又孕育于氣流。風與氣流,互為母子。
是風,將南方的暖濕氣流北運;也是風,將北方的冷空氣南輸,從而促成氣候的熱涼轉換與雨水的滋潤大地。
風是塑造者,又是毀滅者。海水因風而波濤洶涌,樹木因風而枝頭搖曳,花朵因風而璀璨妖嬈,瓜果因風而成熟甘甜,莊稼因風而蓬勃興旺,春季因風而復蘇溫煦,夏季因風而變幻莫測,秋季因風而荒疏衰敗,冬季因風而寒流肆虐。風,時而像情侶那般,含情脈脈,充滿柔情蜜意;時而像暴君那樣,唯我獨尊,動輒大發(fā)雷霆。風一旦發(fā)起脾氣來,狂躁而暴虐,猙獰而恐怖,以颶風、臺風和龍卷風固有的歇斯底里,不分青紅皂白地掃蕩和摧毀著一切:屋頂被掀翻,航船被吹倒,樹木被連根拔起。
人長年生活在風里,受之于風的恩賜,卻未必能意識到風的存在。人時常被路旁的奇花異草所吸引,被街道的流光溢彩所引誘,被內心的欲望所劫持,被頭腦的算盤所蠱惑,因此對三級以下的風,幾近于毫無感知。唯有風瘋狂起來,撫亂其頭發(fā),撩撥其衣襟,甚至激起的漫天塵土弄臟其面額,迷糊其眼孔,他或她,才會對風產生警覺。對風而言,無論你在意不在意,留意不留意,它皆無孔不入地游蕩于塵世,出沒于縫隙。
風是人最為牢靠而恒久的伴侶。信誓旦旦的友誼,走著走著就沒了;??菔癄€不變心的婚姻,過著過著就散了;無比珍愛的日常用品,用著用著就扔了。唯有風,不離不棄,傍人左右,陪人終生。風不勢利,不因人貴而慷慨,不因人賤而慳吝,不因人得勢而逢迎,不因人潦倒而背離。風“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目睹過繁華,也目睹過凋敝;見證過姹紫嫣紅,也見證過黃葉滿地;偷窺過虎威,也偷窺過羊怯;飽覽過狐笑,也飽覽過豬哭……世間的秘密,皆逃不過風的炯炯之目,但風向來守口如瓶,從不將其外泄。
風并非完全是來自于大自然,也有可能來自于人的本身。人既是風的釀制者,又是風的傳播者。人去往哪里,就把風帶往哪里。這些人造的風,從人口出,從人筆涌,吹入人耳,掠過人心,或引發(fā)人心的抽搐,或激發(fā)人心的癲狂。人心千般錯落,萬般參差,并不整齊劃一。有人的心很堅固,仿佛礁石,“任憑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有人的心很輕浮,宛若羽毛,風輕輕一抖,就能將其移位。
有人是風的源頭,有人是風的二傳手,有人是風的中招者。那些風的制造者,像詭計多端的廚師制作面點那樣,或攪入糖精,或混入香精,或滲入毒汁,而食用者,僅被面點表面的造型和直覺的口感所吸引,個個吃得津津有味。那些風的傳遞者,有眼無珠,有頭無腦,既無法明察風的真假,也無法辨別風的正邪,只是一股腦兒地既全盤接納,又全盤傾銷,自己中風不算,還要讓更多的人跟著中風。
不是所有的風,都有益于世道,有益于人心。有的風,是正風,比如開啟民智、療救民疾、拯救民災、根治民窮的政策,猶如旭日,能融化冰凍,逼退陰暗;有的風,是邪風,比如劫掠民財、搜刮民膏、利用民愚的騙術,猶如黑煙,能污化空氣,污染世態(tài);有的風,是妖風,比如蒙蔽人心、扭曲人性、擾亂人腦、弱化人智的謠言,能混淆視聽,顛倒黑白。
跟上風瞎跑,風朝東吹就朝東跑,風朝西吹就朝西跑。昨日惜之若珠玉,今日棄之若敝帚;彼時蔑之為泔水,此時羨之為瓊漿……當追風成為一種大眾化的習慣,當迎風舞動成為一種爭先恐后的時尚,于是反倒是那些能在風中站立不動的人,就顯得格外地孤獨,又格外地令人心生敬意。遇到風刮來,不慌張,不卑躬,不屈膝,腳步依然穩(wěn)健,心態(tài)依然透亮,不因風醉而迷路,不因風狂而丟魂,如此,才能既做風的伙伴,又不受風的擺布和愚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