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杏,李文艷,陳小岳,鐘憲雄
(深圳市大鵬新區(qū)婦幼保健院,廣東 深圳 518000)
EB 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為皰疹病毒科,皰疹病毒IV 型,是一種嗜人類淋巴細胞的皰疹病毒。目前檢測EBV 特異性抗體有抗VCA—IgG、抗VCA-IgM 和抗EBNA-IgG[1]。對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一般情況下抗體檢測結果可區(qū)分原發(fā)感染或既往感染[2]。同時檢測血清中幾種EBV 抗體和抗VCA-IgG 親和力可以提高診斷原發(fā)性EBV 感染的敏感性和特異性[3]。EBV—DNA 載量測定已經被廣泛應用于EBV 相關疾病的診斷、病情監(jiān)測、治療效果評估和預后判斷等。
1.1 研究資料。2018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我院因發(fā)熱、咽痛、頸淋巴結腫大等癥狀而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不佳疑似EBV 感染的住院患兒 380 例。年齡≤10 歲,其中嬰兒組≤1 歲,幼兒組1-3歲,學齡前組>3-6 歲,學齡少年組>6-12 歲,均為漢族且無先天性心臟病等先天遺傳性基礎疾病。
1.2 方法。取患兒靜脈血,分別用化學發(fā)光法進行抗VCA IgM、抗VCA IgG、抗EA IgG、抗NA IgG 檢測;檢測血漿中EBV-DNA。用咽拭子取鼻咽部分泌物檢測EBVDNA。
1.3 觀察指標。從EBV 血清學、EBV-DNA 檢測結果、確診感染患兒全血及血漿DNA 與血清學陽性率等角度來進行評估[4]。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13.0 進行數(shù)據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在380 例患兒中,男236 例(62.1%),女144 例(37.9%),男女比例1.64:1。發(fā)病年齡6 個月至12 歲,其中,嬰兒組28例(7.37%)、幼兒組199 例(52.37%)、學齡前期組101例(26.57%)、學齡少年組52 例(13.68%)。
2.2 EBV-DNA 檢測結果。結合血清學、DNA 結果診斷[2],在380 例疑似EBV 感染的患者中有272 例確診為EBV 感染。其中,原發(fā)性感染135 例、既往感染77 例、既往感染再激活60 例。血漿EBV-DNA215 例為陽性,陽性率79%;咽拭子EBV-DNA258 例為陽性,陽性率94.8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在272 例確診EBV 感染患兒中咽拭子及血漿DNA、血清學陽性率比較:血漿DNA 檢測在原發(fā)性感染、既往感染、既往感染再激活中陽性例數(shù)分別為132 例、28 例、55 例;咽拭子DNA 檢測分別為134 例、65 例、59 例。咽拭子DNA檢測在原發(fā)感染中的陽性率與血漿DNA 檢測無明顯差異;在既往感染、既往感染再激活中的陽性率高于血漿DNA 檢測;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EBV 全球感染率超過 90%。近期有研究表明我國健康兒童3 歲前EB 病毒感染率達50%,8 歲后感染率達90%[5]。EBV 感染常見臨床特點為發(fā)熱、咽峽炎、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及眼瞼水腫等。本研究與國外報道[6]基本一致。
EBV 的感染主要通過唾液傳播,核酸檢測證實EBV 可從既往感染的宿主唾液中連續(xù)、持久且快速排出,因此不主張采用鼻咽分泌物診斷EBV 的急性感染[7]。
EBV DNA 在發(fā)病后會很快從血漿中被清除,但是卻可以長時間存在于全血樣品中[8]。血漿中EBV—DNA 陽性提示患者體內存在活動性EBV 感染或疾病與EBV 密切相關,需結合臨床表現(xiàn)及其他檢查結果綜合分析判斷。
血漿EBV?DNA 陽性為EBV 感染存在的直接證據。 而特異性抗體中VCA-IgM 敏感性高、特異性強,對現(xiàn)癥EBV感染具有重要意義;但在免疫缺陷患者發(fā)生原發(fā)EBV 感染時,由于抗體反應不足,血清特異性抗體檢測的價值有限[9]。
因此,血漿EBV?DNA 及 VCA?IgM 聯(lián)合檢測有助于提高 EBV 感染的診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