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曄 劉志清 李麗
里有聚會,午飯后飛飛非要端著水果盤給叔叔、阿姨送水果不可,結(jié)果沒抱住,整盤水果都被他打翻在地……媽媽帶著飛飛去公園,可是飛飛總是不聽話,明明有平路,他堅持走崎嶇不平的石子路,結(jié)果一不小心,跌了一跤,大哭起來……
很多家長發(fā)現(xiàn),1歲半以后,家里的娃不知不覺就和故事里的飛飛一樣,好像變成了一個小冒失。父母剛給他買的遙控車,還沒玩兩下,就被他啪嗒一下摔在了地上,再也跑不動了;想要教小伙伴怎么玩玩具,結(jié)果一把搶過玩具,把小朋友惹哭了;出去玩總是不管不顧地往前跑,常常以摔了一大跤大哭收場……
孩子為什么會這樣毛毛躁躁、冒冒失失?我們明明已經(jīng)告訴了他要小心,已經(jīng)大聲地喊了好幾次:“別走石子路!”“別跑太快!”他怎么就是不聽?!
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得先了解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現(xiàn)。
小冒失的內(nèi)心獨白:我能行!
讓我們走進小冒失的內(nèi)心世界,去看看他的內(nèi)心是怎么想的吧!
“高效”分水果
飛飛:哇,好甜的水果。我要去分給叔叔、阿姨吃。
媽媽:你一塊一塊地拿給叔叔、阿姨。
飛飛:嗯。
(小冒失的內(nèi)心獨白):把一盤子端過去多快呀!
媽媽:飛飛,你別拿盤子,你拿不穩(wěn),會打翻的!
(小冒失的內(nèi)心獨白):誰說我會打翻?!哼!我偏不!端個盤子有何難?我可以的!
(啪——打翻了?。?/p>
不走“尋常路”
媽媽:飛飛,跟好媽媽走啊。
(小冒失的內(nèi)心獨白):啊!這多沒意思。咦?這有石子路!哇,太好了!看我的!
媽媽:飛飛,你好好走路,這有平路你怎么不走???不許走那邊,會摔倒的!
(小冒失的內(nèi)心獨白):怎么會?!我可以的!走平路對我來說太簡單了!
(哎呀!摔倒了。)
看到這里,大多數(shù)父母可能已經(jīng)明白了自己家的小冒失是怎么想的了。隨著孩子能跑、會跳,認知能力逐漸增強,他們開始產(chǎn)生了強烈的自我意識,并逐漸形成了簡單的自我評價,比如“我能跳起來”“我能跑了”。而每當孩子獲得一個新的技能時,父母也大多會給予孩子積極的反饋和評價:“哇!寶貝太厲害了!”“寶寶長大了!”以此來支持和鼓勵他。但是,由于孩子的自我評價能力發(fā)展還處在萌芽期,來自外部的鼓勵和表揚又過多,所以他很容易對自我的評價過高,常常擅自將“我能跳起來”解讀成“我能跳得很高”,將“我能跑”理解為“我能跑得很快”,于是就有了開篇所講的兩個故事。
正是由于此時孩子的自我評價往往高于實際水平,因此他也就常有一些“不走尋常路”的舉動——放著平路不走,偏走馬路牙子;明明做不好的事,偏要做……當然結(jié)果也常常就是——又闖禍啦!
父母們的心理斗爭:“不行!”還是“試試看?”
面對孩子的這種表現(xiàn),我們該怎么辦呢?
選擇一:告訴他“不能”“不行”“不可以”!
選擇二:讓他試試吧,摔一跤他就長記性了。
大多數(shù)父母通常會選擇第一種做法,直接告訴孩子:這事你做不到。甚至直接厲聲禁止。這看起來是最簡單、直接、省事的方法,可是結(jié)果總是事與愿違:一邊是父母聲嘶力竭的怒吼,另一邊卻是孩子笑嘻嘻的我行我素。這種做法不僅不奏效,而且還會讓我們和孩子雙方都感覺不舒服——父母覺得孩子不聽話;孩子覺得爸爸、媽媽“這也不讓干,那也不許做”,還總是大吼大叫。
我們成人常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其實這句話同樣適用于處于冒失階段的小孩。孩子需要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xué)習(xí),只有給他嘗試、體驗、實踐的機會,他才能真正形成對自我的客觀認識。就像那句老話:孩子總要自己摔幾跤才能長大。
所以一旦我們意識到喜歡嘗試、樂于冒險、不走“尋常路”是這個階段孩子的普遍特點時,就不妨放開手,適當?shù)亟o孩子嘗試的機會,讓他在相對寬松的氛圍中去嘗試、冒險,逐步認識自己的能力,也在各種冒失、錯誤、挑戰(zhàn)中不斷地發(fā)展自己的能力。這個過程不僅有利于孩子逐漸形成比較客觀的自我認知,同時也能讓孩子學(xué)習(xí)到如何進行自我保護(走石子路時如何保持平衡、不摔跤)、學(xué)會解決問題(怎樣雙手端盤子才能保持平衡)、學(xué)習(xí)自我控制(爭搶玩具的時候如何控制力度),從而讓他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