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兩組患者就治療"/>
周楊 范勇
【摘要】 目的:探究抑郁癥患者治療中高頻左例與低頻右側兩種重復經顱磁刺激刺激治療的應用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抽選100例2018年8月 2019年8月期間入我院就診并配合治療的抑郁癥患者進行對照研究,將其依照一比一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分別實施低頻右側治療和高頻左例治療,對比患者治療效果以及治療后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前以及治療后漢密爾頓抑郁量表( HAMD)評分以及臨床療效總評量表(CGI- SI)評分分組對比均無明顯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就治療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組對比來看,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呈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抑郁癥患者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中低頻右側以及高頻左側刺激治療的應用對于患者抑郁癥的治療效果均較好,但低頻右側刺激治療時對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較小,安全性更高。
【關鍵詞】 高頻左側;低頻右側;重復經顱磁刺激;刺激治療;抑郁癥
【中圖分類號】R5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 (2020) 21-020-02
抑郁癥屬于精神系統(tǒng)疾病中的一種,隨著人們生活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生活以及T作壓力的不斷增加,抑郁癥患者的發(fā)病率以及年齡段均有所變化,在呈逐年上升的發(fā)病趨勢,且患者年齡越來越小[1]。為此,我院在抑郁癥患者治療中就引入重復經顱刺激治療,并圍繞不同治療模式下的治療效果以及安全性展開研究,詳情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抽選100例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間人我院就診并配合治療的抑郁癥患者進行對照研究,將其依照一比一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男女占比25: 25,年齡跨度23 56歲,平均(40. 41±6.53)歲,患病時長1 9年,平均(4. 87±2.16)年。研究組男女占比26: 24,年齡跨度24 57歲,平均(40. 74±6.65)歲,患病時長2-10年,平均(4. 93±2.78)年。兩組患者的基本
資料經分析,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符合《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及診斷標準》中關于抑郁癥的診斷要求[3];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高于20分;有利手;無其他系統(tǒng)循環(huán)及功能異常情況;患者及家屬均完全知曉其疾病狀況、本次治療方案以及本次研究參與相關事項,均自愿參與并簽署研究參與知情書。
排除標準:處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合并其他系統(tǒng)功能異常;合并語言障礙、意識障礙或者溝通障礙;合并惡性腫瘤;有電休克治療史、癲癇病史或者心腦血管系統(tǒng)手術史;合并精神分裂癥狀;參與同期其他臨床研究;臨床資料不完整;參與研究過程中服用抗抑郁藥物。
1.2方法患者均使用相同的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儀進行刺激治療,治療過程中均選擇“8”字型線圈,線圈的直徑為70毫米,所有患者在本次研究參與過程中均停用所有抗抑郁藥物。對照組患者實施低頻右側治療,治療時頻率設置為1Hz,刺激作用部位為右側前額葉背外側部位,刺激強度為100%運動閾值,每次治療時治療序列均為30各,每個序列均進行連續(xù)5秒的刺激作用,每個序列的作用間隔時間均為50秒,每次治療時均進行共計1500次的刺激,每天治療一次,每周治療5天,研究組患者實施高頻左側治療,治療時頻率設置為10Hz,刺激作用部位為左側前額葉背外側部位,治療方式與對照組完全相同。
1.3觀察指標對比患者治療效果以及治療后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①使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 HAMD)對患者治療前后抑郁情緒水平進行評分[4],評分與抑郁情緒嚴重程度呈正比;使用臨床療效總評量表( CGI- SI)評分對患者治療效果進行判定[5],CGI- SI評分越低治療后癥狀改善情況越佳,分組計算各組患者治療前后HAND評分以及CGI- SI評分均值后進行組間對比。②分組統(tǒng)計患者治療后輕微頭痛、短暫頭昏、頭皮不適以及癲癇的發(fā)生情況,分組計算各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后進行組間對比。
1.4統(tǒng)計學分析 用SPSS22.O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計量資料用率(%)和(x±s)描述,行x2和t檢驗,P<0. 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ND評分以及CGl- SI評分兩組患者治療前以及治療后HAND評分以及CGI- SI評分分組對比均無明顯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重復經顱刺激治療在抑郁癥患者治療中的應用不管使用何種方式均能夠起到顯著的效果,其在實際治療中主要通過對患者腦內神經遞質的穿刺進行刺激,調節(jié)患者各個腦區(qū)域內神經元興奮性,調整其基因表達,緩解患者的情緒異常情況,達到緩解抑郁的效果,其在抑郁癥治療中的應用已經得到了肯定和認可。
綜上所述,抑郁癥患者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中低頻右側以及高頻左側刺激治療的應用對于患者抑郁癥的治療效果均較好,但低頻右側刺激治療時對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較小,安全性更高。
參考文獻
[1] 屠麗回,付倩芝,李日鵬,重復經顱磁刺激與改良電休克治療抑郁癥療效比較的Meta分析[J].中華精神科雜志.2018,51(2):125-132.
[2] 揚燕,帕羅西汀配合高頻重復經顱磁刺激對老年難治性抑郁癥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9,46 (8):95-97.
[3] 司夏櫻,任麗娜,岳秀寧,等.舒肝解郁膠囊聯(lián)合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抑郁癥的療效評價[J].中華航海醫(yī)學與高氣壓醫(yī)學雜志,2019,26 (4):328- 331.
[4] 朱寧,趙偉麗,朱洪山,等,重復經顱磁刺激聯(lián)合鹽酸帕羅西汀對卒中后抑郁癥患者治療效果觀察[J].安徽醫(yī)藥,2018,22 (12):2431-2434.
[5] 于麗燕,謝姍姍.重復低頻經顱磁刺激聯(lián)合阿戈美拉汀治療老年抑郁癥的臨床療效[J].實用老年醫(yī)學,2019,33 (8):797-800.
[6] 王鷺,馮虹,徐炯炯,等,經顱磁刺激聯(lián)合認知療法治療兒童首發(fā)抑郁癥觀察[J].醫(yī)學研究雜志,2018,47 (9):118-120.
作者簡介:周楊(1986-),女,山東省青島市,本科,住院醫(yī)師,研究方向: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