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花
摘 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俗話說:“教學有方,但教無定方。”在教學過程中應依據學校的實際狀況,選擇最有利于小學生的授課方法。適當的教學方式,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具有良好的促進和培養(yǎng)效果。如果閱讀教學方式不適合于學生,不僅無法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妨礙了學生對閱讀內容的掌握。
關鍵詞:小學 閱讀教學 方法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8.012
當今的閱讀教學更加注重知識學習的探索性與創(chuàng)新性,因此課堂已無法繼續(xù)用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讀書是學習者的個性化活動,不能以教師為中心開展讀書實踐,應注重語文閱讀的陶冶感染功能,使學習者在主動積極的思想和情感活動中,逐步加深認識和感受,并獲得啟迪和反思,從而得到思維啟發(fā)。
閱讀教學的重點是訓練學習者感知、認知、鑒賞與評判事物的能力,以形成良好的感悟。按照這種教學理念,教師選擇什么樣的閱讀教學方法和學生掌握了什么樣的學習效果是息息相關的,因此每一個閱讀教學方法都應該由教師針對課程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
一、“讀、思、議、導”結合法
閱讀教學不要僅限于現(xiàn)有的課本,因為小學生的讀書量太少,讀書面也太窄,所以教師要運用現(xiàn)有的課本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把從課堂中學到的讀書方式拓展至課外。學校必須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其次,采用由學生進行“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結尾由教師“點撥引導”的閱讀教學模式開展課程。
例如,在教授《開滿鮮花的小路》一課時,讓每個學生先將課文“讀一讀”,并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使每個學生都能夠迅速了解課文所要傳達的大致含義;接著讓每個學生“想一想”原作者課本內容的真正目的何在;接著再“議一議”,不但要找到上述提問的回答,而且可以討論學生各自對于題目以及課文片段、人物、環(huán)節(jié)是否感興趣,感興趣的因素又是什么?接著由教師根據課堂中發(fā)生的提問加以點撥、指導,讓學生解決課文中的疑問,形成清晰的讀書思路。
由于學會了這些讀書方式,學生會更加容易把握課文的內容。在過去的注入式教學中,學生需要花費很久才能處理的問題,現(xiàn)在只需要很少的時間學生就可以輕松掌握。這種學習狀態(tài)自然就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于是,學生的讀書內容就會由課內擴展至課外,因此學生就可以在課外書籍中掌握讀書知識,并吸收大量的讀書養(yǎng)分。學??梢詣?chuàng)辦“圖書角”活動,使學校將讀書區(qū)域從課內擴展至課外,從課堂擴展至圖書角、校園閱覽室以及圖書館、電子書店以及網絡閱讀中心等。鼓勵學生利用各類渠道,多讀、多看、多想。
二、“讀、寫”結合法
從讀到寫是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進一步提高。此處所說的寫字,不是指寫寫生詞、寫寫課文,而是從語文教育觀來思考,包括最低年級閱讀中的寫詞句,到中年級的寫片段,再到高年級的將人、動物、活動、事情等素材寫成具體的文章,這些需要語文教師堅持不懈地教導小學生讀書的方法,幫助小學生形成勤于動筆,勤于練筆的優(yōu)秀閱讀習慣,并逐步培養(yǎng)對寫作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有了興趣,學生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教學當中去。所以,教學興趣的激發(fā)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仔細地鉆研課本,以課程內容為突破口,尋找聚集點,抓住教學契機,根據學生學習特征,靈活地轉換教學視角,設計多姿多彩的教學情景,從而將學生引入到教學情境之中,進而讓學生對教學內容形成濃厚興趣,從而萌發(fā)求知欲,使學生更積極地去探究和延伸知識。
例如,在我們講授語文課本《灰雀》的時候,要使學生通過練習課文閱讀的方式,找到感興趣的詞句或片段,并解釋感興趣的原因。很多同學都找了描述灰雀形態(tài)和活動方式的句子:“兩個胸口是粉紅色的,一個胸口是深紅的。他們在樹枝之間往來跳躍,悠揚的歌聲,格外惹人歡喜?!碑斘易寣W生解釋喜歡的原因時,學生們表現(xiàn)出了十足的學習熱情,有的學生說:“作者不但用詞用得好,還經過了細致的研究?!庇械膶W生說:“作者的觀察力著重突出,看到了胸脯的色彩?!边€有同學進一步說:“我看作家太欣賞灰雀了,他把灰雀當成人來寫?!弊钣腥さ氖怯幸晃粚W生的說法,他說道:“教師,我覺得委婉的歌聲中的‘委婉’和惹人熱愛中的‘惹’這二詞使用得十分貼切、生動活潑。婉轉不但描繪出了灰雀吟唱的聲響,同時也引導著人們將灰雀吟唱時的動作想起來了。它不光脖子一伸腦袋就一抬,還會把雙翅與頭很配合地扭來扭去,才能作出委婉的叫聲?!?/p>
又如,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之前,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欣賞家鄉(xiāng)的景色,讓學生了解作家按四季描繪小興安嶺地區(qū)的優(yōu)美風光的寫作順序,以及作家對小興安嶺地區(qū)的熱愛歌頌之情。借此幫助學生按照文中學到的描寫方式來描寫家鄉(xiāng)的景色。寫出故鄉(xiāng)的小溪、故鄉(xiāng)的柳樹、故鄉(xiāng)的果園等,學生不但要寫明風景特色,同時文字順序也非常清楚,表現(xiàn)了自己的真實感情。這樣堅持不懈地開展閱讀教育,幫助小學生實現(xiàn)讀寫融合。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都將穩(wěn)步提高。
三、注重自我感悟,讓個性閱讀動起來
我們可以進行閱讀課堂改造,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以學定教、先學后教,這對于學生的個性的閱讀發(fā)展非常有助益。教師要幫助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在上課前讓學生知道自己要掌握多少知識,達到哪些要求,在課堂學習中會出現(xiàn)哪些問題。教師在課后要指導學生進行反思與討論,幫助學生充分理解課堂內容。這些都需要我們教師在課堂上精心規(guī)劃和布局實施。
1.合理劃分教育目標,使學生能讀能想
聽說與讀寫能力發(fā)展是小學生語文閱讀學習能力的重點發(fā)展方向。我們要通過教學的方法,做常規(guī)作業(yè),使學生們學會自主學習,并建立自主學習的意志與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把文字的構圖布置、語句使用以及情感認知與正確價值理念養(yǎng)成等,視為課堂教學要點。定位目標、設計過程,以及思考操作步驟等,在精準定位后讓學生根據理解和感受完成閱讀和練習。
以《曹沖稱象》的教學為例,在上課前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認真閱讀,自己解決課文閱讀中經常出現(xiàn)的生字詞語、重要詞句,教師可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也要就文中的景物刻畫、人物刻畫對學生進行介紹。課堂中,教師給學生講述“曹沖稱象”的經過,讓學生掌握文章的具體內容和寫作手法。如按照環(huán)境刻畫的順序、利用人物神情、動作、語言,來展示人的獨特個性品質等。這樣一來,學生可以圍繞著“曹沖怎樣稱象”這一線索談自己的所得,寫自己的讀書體會。從而使互動課堂高效進行,并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努力營造情景,使學生學會感悟
人性化的閱讀教學方式,要求學生獲得讀書體驗與發(fā)現(xiàn),能形成積極思維、創(chuàng)新意識。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必須營造學習氛圍,使學生在提問討論中質疑、釋疑,并在合作討論中培養(yǎng)學生讀書的能力和技巧。
在《金色的草地》的教學中,教師先讓每個小學生說說對草地的認知,或是說說自己看過的優(yōu)美的景色,接著問小學生:“課文中的草地寫了哪里?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自己對課文中所描繪金色的草地有哪些感覺?”這樣,小學生就能緊密聯(lián)系課文中的內容,說說自己的個性化讀書想法,教師也可在小學生在讀書之后,給大家講述關于煙臺的大海的有關內容,并進行一個講故事比賽活動。
此外,有效進行學生的個性化讀書學習,還需要我們教師的誘導和啟發(fā),通過必要的交流和互動,使學生對讀書內容產生情感,對生活產生思考,從而顯現(xiàn)出個性的讀書能力和思維。綜上所述,小學語文課閱讀教學通過預設目標、采取合理有效的教育手段和策略的實施,可以充分調動小學生參加讀書的主動性,使小學生能夠有自己的閱讀方式,從而實現(xiàn)個性化的閱讀體驗。
總而言之,閱讀教學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活動,教師選用正確的閱讀教學方法是培養(yǎng)學生讀書能力的關鍵。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會選教法,才能使學生在自己的指導下盡可能地以最少的時間獲得到最多的知識。
參考文獻:
[1] 王澤英《關于小學語文新銳閱讀教學的方法與策略》,《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年第4期。
[2] 賈小琴《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研究及啟示》,《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年第8期。
[3] 龔小蘭《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研究及啟示》,《試題與研究》202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