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艷凱
摘要:勞動實踐能力是初中生的必備生活能力,培養(yǎng)初中生的勞動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引導初中生樹立勞動致富、勞動光榮、艱苦奮斗的思想意識的重要教育過程。培養(yǎng)初中生的勞動實踐能力不僅提升了初中生的生活水平,也為初中生鍛煉自我創(chuàng)設了平臺。為此,本文著重論述培養(yǎng)初中生勞動實踐能力的基本方式,從家庭生活、校園生活和生活活動三個角度提出一些切合實際的勞動實踐的基本方式,以求拓寬初中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初中生的日常生活,促使初中生形成基本的勞動實踐能力。
關鍵詞:初中生;勞動實踐;基本方式
一、前言:
勞動實踐和學業(yè)成績同樣重要,一名合格的初中生必定是成績優(yōu)秀、勞動實踐能力強的青少年,在初中生的日常生活中倡導教育、參與勞動活動,是初中生思想成長和身體成長的基礎,也是初中生生活能力提升的重要過程。國家教育方針要求培養(yǎng)初中生的勞動能力,學習要與勞動實踐相結合,這就要求我們重視初中生的勞動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為初中生的成長創(chuàng)設平臺、營造氛圍。
二、初中生勞動實踐的基本方式:
1.倡導初中生參與日常家務勞動,體驗生活的來之不易:
參與日常家務勞動是初中生最基本的勞動實踐形式,日常家務看似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引導初中生積極參與打掃衛(wèi)生、洗衣服、做飯、燒茶等活動,鍛煉他們的生活能力。在參與家務勞動的過程中,初中生能夠在思想意識上認識到父母的辛勤和生活的不易,有利于他們學會珍惜生活、體諒父母。煉就日常家務勞動能力是初中生走向獨立、自理的過程,在平常的勞動過程中掌握了豐富的勞動知識和基本的勞動技巧,能夠促使初中生學會獨立、照顧自我,減輕了父母的生活負擔。生活是初中生鍛煉自我的舞臺,我們要學會放手,放手是初中生參與日常家務勞動的動力。
2.倡導初中生積極參與田間勞動,體驗勞動的快樂:
田間勞動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參與田間勞動是初中生成長的重要過程,參與田間勞動能夠促使初中生學習基本的農業(yè)和種植、農業(yè)管理方面的知識,這將為初中生將來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從事農業(yè)活動奠定扎實的基礎。同時,在參加田間勞動的過程中,老師和家長要對初中生進行技術指導和注意事項講解,提高初中生的基本技能和安全勞動意識。為了鼓勵初中生積極參與田間勞動,我們要對初中生的勞動成果進行表揚,讓初中生認識到自己的勞動價值,體驗到勞動的快樂。田間勞動能夠磨煉初中生的意志,調節(jié)初中生的生活情調,給初中生的成長帶來了巨大的動力。
3.倡導初中生養(yǎng)成植樹、種花的生活習慣,學會美化環(huán)境:
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初中生學會植樹種花是培養(yǎng)初中生熱愛生活、崇尚勞動的生活理念的體現(xiàn),植樹種花也是勞動實踐的一種形式,這種勞動實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初中生藝術化的生活情趣,樹立美化環(huán)境、創(chuàng)造宜居環(huán)境的意識。我們應該積極引導初中生投入到植樹種花的行動中來,并指導他們的種植與管理技術,甚至可以讓初中生把自己種植的花草樹木進行藝術作品展覽,設置獎項進行表揚,激發(fā)初中生的創(chuàng)作激情。一個合格的初中生必定是一個愛生活的青少年,愛生活才能踐行勞動實踐,更好地創(chuàng)造生活。
4.引導初中生學會動手美化校園,樹立勤勞的思想意識:
美化校園是初中生校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化校園能夠為校園學習創(chuàng)造美好的環(huán)境。引導初中生開展美化校園的實踐活動,為初中生鍛煉自我創(chuàng)造了平臺,在美化校園環(huán)境的過程中也能夠促使初中生樹立勤勞的思想意識。我們要引導初中生從垃圾處理、校園綠化、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進行美化校園勞動實踐活動,激發(fā)初中生的自主性,通過自己的設計、規(guī)劃和實踐創(chuàng)造美麗宜居的校園環(huán)境,為自己生活學習增添一份外在的動力。美化校園屬于公益性活動,初中生在自己的自主組織、自主設計、自主動手的情況進行公益性活動,既體現(xiàn)了勞動的自主性,又能激發(fā)初中生的愛心意識。
5.開展勞動教育課程,讓初中生掌握豐富的勞動知識:
勞動教育課程的開設為初中生學習豐富的勞動知識、掌握熟練的勞動技能提供了保障,在學校的學習過程中開展勞動教育課程,能夠有效調節(jié)初中生的學科學習,豐富初中生的校園生活。開展勞動教育課程要結合生活實際、初中生的興趣愛好,包括認識勞動工具、種子、種植時節(jié)、管理技巧等,既要從實際出發(fā),又要全面、深刻,豐富的知識和廣泛的技能是初中生掌握勞動技能的基礎。為了積極倡導初中生學習勞動知識、掌握勞動技能,我們可以定期開展勞動技能大賽和勞動知識競賽,把勞動知識和勞動技能結合起來,并設置“勞動小能手”“勞動知識博士通”等獎項。
6.引導初中生關注周邊的生存環(huán)境,積極動手整理生活環(huán)境:
關注生存環(huán)境、營造美麗的生活環(huán)境是人類永恒的話題,也是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經之路。引導初中生關注生存環(huán)境,積極動手整治生活環(huán)境,是初中生勞動實踐的重要體現(xiàn)。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學會垃圾分類、處理生活環(huán)境中的白色垃圾,積極綠化生活環(huán)境,都是關注環(huán)境、關注生存的體現(xiàn)。小小的行動體現(xiàn)了初中生熱愛生活、關注生存的生活理念,也是初中生樹立和諧生活、天人合一理念的重要過程。初中生在關注生存環(huán)境的過程中會引發(fā)對生存的思考,從而樹立和諧生活、保護環(huán)境的思想意識,在勞動實踐的過程中提高對環(huán)境重要性的認識。
7.引導初中生樹立愛心意識,走進敬老院和兒童福利院,體驗關心他人的快樂:
關心社會、奉獻社會是初中生最基本的核心素養(yǎng),不斷地引導初中生樹立愛
心意識、關注社會弱勢群體是初中生思想成長的重要歷程。我們可以倡導初中生走進敬老院和兒童福利院,為老人和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為他們奉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給他們帶來快樂,也讓自己內心收獲快樂感。學會關心社會、關注社會弱勢群體是初中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初中生進行勞動實踐的重要體現(xiàn)。初中生通過自己為敬老院老人打掃衛(wèi)生、洗衣服、贈送禮物、陪伴兒童福利院兒童玩耍、把自己的生活用品贈送給困難兒童,給他人帶來了溫暖,也感受到了助人為樂的快樂。社會實踐活動是初中生初步認識社會、走進社會的重要組織形式,是初中生不斷提升自我能力的重要機遇。初中生通過自己的勞動實踐來奉獻社會、關心他人,是大愛精神的體現(xiàn),是思想成長的過程。
8.積極倡導初中生為烈士掃墓、敬獻鮮花,感受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
為烈士掃墓、敬獻鮮花也是初中生勞動實踐的一種形式,是初中生緬懷先烈、感受和平生活的無限美好的重要過程。每年清明節(jié)倡導初中生到烈士陵園開展掃墓、敬獻鮮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紀念為和平生活而獻出寶貴生命的烈士們,感受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能夠促使初中生的思想成長。這種社會性的勞動實踐活動也能夠對廣大的初中生起到引領示范的作用,帶動廣大的初中生積極參與到烈士祭奠實踐活動中來。
三、結束語:
在初中生群體中開展勞動實踐活動,引導初中生樹立積極勞動、勞動改變生活的思想意識,不僅促使了初中生的健康成長,也培養(yǎng)了初中生向勤向善的生活情操。開展勞動實踐教育是初中生的必修課,有利于初中生生活獨立、思想獨立、艱苦奮斗、熱愛生活的思想意識的形成,也符合當代國家教育發(fā)展的趨勢,體現(xiàn)了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
參考文獻:
[1]葉上雄.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陳丹.人本理念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學苑教育,2015.
[3]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鐘毅平.心理學[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
[5]李嘉偉.初中生勞動實踐教育的重要性[J].教育科學,2019.
課題研究名稱:初中生勞動實踐能力的塑造策略研究
課題編號:fgjy21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