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格列佛游記》中的愛爾蘭啟蒙思潮解讀

2021-01-13 19:48
關鍵詞:格列佛斯威夫特愛爾蘭

韓 冰

〔河北建材職業(yè)技術學院 基礎部,河北 秦皇島 066000〕

引論

愛爾蘭激進民主派代表人物喬納森·斯威夫特引領了18世紀愛爾蘭啟蒙思潮,對歐洲啟蒙運動的發(fā)展有很大貢獻。他以筆為劍,把其代表的激進民主派的重要觀點表達在其唯一的小說《格列佛游記》中。這一時期的歐洲啟蒙主義極為重要的思想就是對歐洲封建專制制度進行的重新思考,又以對封建王權合理性進行的再認識為要點。實際上,斯威夫特對時政的諷刺和批判與那個時代的背景難以分割,這種時代背景為斯威夫特研究政治問題提供了大量的幫助,因而,在探討《格列佛游記》時,不可忽視這個時代背景對作家本身的影響。

《格列佛游記》以游記為題材,其創(chuàng)作歷時數(shù)載,代表了斯威夫特畢生諷刺創(chuàng)作的巔峰,承載了愛爾蘭人獨特的啟蒙理念。該小說創(chuàng)意非凡天馬行空,以主人公格列佛在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慧馬國等幻境輾轉,影射了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對英國進行了全方位的批判,表現(xiàn)出了深刻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力量,堪稱一部蘊含愛爾蘭啟蒙精神的杰作。 以《格列佛游記》為代表,連同斯威夫特的其他政論文、信件、評論等在愛爾蘭啟蒙運動中起到了開啟民智、喚醒民族覺醒的重要作用。這一系列著作主要體現(xiàn)了他批判的理性的實踐,也蘊含了從偏見和權威壓制中解放思想的啟蒙觀。

一、包含譴責殖民罪惡的啟蒙觀

斯威夫特的啟蒙理念源于其愛爾蘭生活背景,體現(xiàn)了愛爾蘭人特有的價值觀。斯威夫特生長于愛爾蘭民族被英國奴役踐踏的時期,目睹了愛爾蘭人民生活的困頓和愛爾蘭產(chǎn)業(yè)的凋敝。在斯威夫特看來,這一切慘狀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英國政府殘酷的壓榨;二是愛爾蘭民族自身的愚昧。1649年,克倫威爾親率大軍入侵愛爾蘭,先是占領了都柏林,三年內(nèi)占領了愛爾蘭的大半領土,一手把愛爾蘭塑造為英屬殖民地。在政治上,英國剝奪愛爾蘭議會和法院名存實亡的自由和權力;在經(jīng)濟上,英國不僅極力限制愛爾蘭的商品出口,還將沉重的地租加到愛爾蘭農(nóng)民頭上。斯威夫特對愛爾蘭政治和經(jīng)濟現(xiàn)狀深感擔憂,開始用他強大的號召力和卓越的文字表達能力投入到愛爾蘭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tǒng)治的獨立斗爭中。可以說英國對愛爾蘭的無底線的壓迫是激發(fā)斯威夫特啟蒙精神崛起的外因,客觀上成為斯威夫特這座激進民主派“火山”爆發(fā)的導火索。

這段政局動蕩的歲月也成了《格列佛游記》問世的時代背景。該書中高高在上、御風而行的“飛島國”本身極具科幻色彩,遠遠超乎當時人類的想象。飛島國人同樣過著“超然”的生活。他們不事勞作,卻以奴役他國為生。顯然,斯威夫特以此影射了現(xiàn)實中剝削者的丑惡行徑。龐大的國家機器離不開底層百姓的供養(yǎng),而暴力則是維持其運轉的有效手段。但凡有附屬國不服或叛亂,統(tǒng)治者或者讓飛島懸浮在屬地的上空,遮天蔽日,讓居民遭受饑荒和疾病,或者讓飛島以雷霆萬鈞之勢泰山壓頂,把人畜房屋等夷為平地。不難發(fā)現(xiàn),飛島國正是影射了英國,也可以說影射了歷史上與其一丘之貉的一切剝削者和殖民者。英國對愛爾蘭的殖民統(tǒng)治如此,其他宗主國對其殖民地的統(tǒng)治也如出一轍。因此,在歐洲啟蒙思潮的大背景下,斯威夫特的這種描述有普遍的現(xiàn)實批判意義。

在“飛島國”的篇章中,斯威夫特著墨于林大力諾的故事,其激進民主思想在飛島國的故事中得以彰顯:那些統(tǒng)治者思想上耽于幻想甚至妄想,被蒼白的理想沖昏了頭腦,將理性變?yōu)榱艘环N宗教來膜拜。以這種迷信理性的極端理念來治理國家,自然是走向反動,走向人民的對立面。林大力諾人民奮起反抗飛島國的壓迫具有積極的示范意義。他們發(fā)揮了集體的智慧,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運用科技的力量安裝了巨大磁石的四座塔樓,對飛島造成了某些致命的打擊,迫使飛島國決策者不得不作出讓步。這顯然也影射了愛爾蘭人民對英國殖民統(tǒng)治的反抗運動——只要殖民地人民團結一心,堅定信念,多方籌備,反抗終將取得成功。同時,作者也向世人揭示了:治理國家空有所謂的理性,而丟掉了人性的仁愛之心,其結果注定是要失敗的。

在全書篇尾,格列佛回家后在對慧馬國的游歷進行反思時,對殖民罪惡的諷刺和批判達到了頂峰。格列佛告知其讀者他不打算履行自己作為一個英格蘭國民的義務向政府報告自己所到過國家的經(jīng)歷,他赤裸裸的寫道:

“一群海盜遭遇到了一陣莫名的大風暴,最后,一個小伙子在中桅上發(fā)現(xiàn)了大陸,他們便上了岸,大肆搶劫殺擄;他們看見了一個手無寸鐵的民族,受到了對方的友善接待,他們給該國取了一個新名字,他們以國王的名義正式占有了它,并豎起了一塊腐爛的木板或是一塊石頭以作紀念,他們殺害了二三十個當?shù)赝林?用強力帶走了兩三個土著人,將他們作為樣本帶回祖國,并為他們求得了國王的寬恕。這樣該國國王就依據(jù)神圣權利的名義開始獲得了一個新國土。一等機遇來臨就趕緊派出船只前往那兒,當?shù)赝林虮或屩鸹蛟鈿⒙?,他們的國王遭到嚴刑拷?逼他們交出金銀財寶,還對慘無人道和種種燒殺奸淫的行為下了一道全無罪的赦令,大地被它的居民的血浸透,而這樣一支該詛咒的、進行這種征戰(zhàn)的、雇傭來的屠夫軍隊是一個現(xiàn)代的殖民帝國派出的,目的是為了改造一個崇拜圖騰的野蠻民族,給他們帶去文明?!盵1]231

這一段真實再現(xiàn)了霸權帝國殖民行徑,是斯威夫特對帝國征服的強烈譴責。這種雄辯的憤慨是典型的斯威夫特式的檄文。這里斯威夫特極其罕見地拋開作為“傳聲筒”的格列佛,跳出幕后親自操起充滿如此崇高熱情的論調(diào),讀者充分感受到了作者那股對大英帝國直抒胸臆的批判之火是如此難以抑制。然而,隨后格列佛“變臉”之快讓人始料不及:

“不過,我得承認,這種描述對不列顛民族起不了任何作用,這個民族的智慧、謹慎,以及在拓展殖民地時的公正或許倒是這方面的典范,還有他們對發(fā)展宗教和教學的慷慨資助,虔誠能干的牧師到那兒去傳播基督教:他們將生活節(jié)儉談吐嚴肅的人從母國派往殖民地省份,一心想的只是要實施仁政和正義;派出最具才干、毫無腐化習氣的官吏對所有殖民地實施文明的管轄,為了統(tǒng)管天下,他們派出了最有警惕性、品行最高尚的總督們,他們一心想的只是治下子民的幸福和他們的主子、國王陛下的榮譽?!盵1]232

格列佛這段有意識的尖銳諷刺文體和前一段義正言辭的雄辯并行而置。在可讀性上,這種反差帶給人一種極度的不適感。但是似乎將兩段文字視為斯威夫特而非格列佛發(fā)出的最終聲音則更為自然。第一段在字面上抒發(fā)憤慨,第二段則以諷刺性的語言表達憤怒。斯威夫特對那些曾經(jīng)或之后經(jīng)常由游記作家和帝國探險家們所歌功頌德的大英帝國式自負進行了變本加厲的變相挖苦。顯而易見,無論平等與否,殖民者對這些人畜無害的土著進行壓迫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腳。從格列佛游訪的“遙遠國度”到類人的耶胡之國,在這些被慧馬們稱為的“所有野蠻國家”里,作者對這種邪惡人性的揭露達到高潮。斯威夫特厭惡壓迫者,因為他們被視為普遍存在的人類劣根性,是人類墮落的極端例證。由此可見,斯威夫特啟蒙精神的可貴之處在于不僅僅是對統(tǒng)治階級的啟蒙,更是對被統(tǒng)治階級的民智開啟。這種啟蒙精神鼓舞著像愛爾蘭一樣處于被殖民地位的一切被壓迫者奮起反抗,去實現(xiàn)自由和民主。

二、包含批判英國政壇的啟蒙觀

在大家喜聞樂見的格列佛游記體小說中,斯威夫特運用高超的敘事手法,充分表達了啟蒙運動的激進民主思想。在小人國的故事中,君臣的種種劣行影射英國政治的黑暗。利立浦特國(小人國)的國王憑借超出他人一個指甲蓋的身高優(yōu)勢,自命不凡地成為了國家的主宰。和他荒誕的登基理由如出一轍,他不以學識、能力以及出身任命重要官員,而只以繩索上的舞技高低為依據(jù)。正因如此,大批官員為了謀得高位,拼命練習靈巧的身法,鋌而走險在繩上起舞。這種選官制度極為荒唐,又令人唏噓。英國國王賢愚莫辨,官僚投機鉆營,社會現(xiàn)實的黑暗躍然紙上。這不禁讓人聯(lián)想到中國文學名著《水滸傳》中宋朝選官制度的特點——全憑皇帝好惡。高俅一介市井無賴憑著一身過人的球技居然得到宋徽宗寵幸而官拜太尉,禍亂朝綱。這體現(xiàn)了文學的世界性特征。文學來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這得益于文學書寫的高度抽象性,雖不免有虛構成分,但是虛構得有憑有據(jù)、真實可信。

再如小人國相關篇幅所述,小人國國土面積狹小,人口稀少,建國時間短,官員們搞起黨派斗爭卻絲毫不遜于現(xiàn)實中的國家。國內(nèi)大臣分為兩派,因為對鞋跟的高低意見相左,矛盾日積月累,最后發(fā)展到雙方水火不容的程度。這一情節(jié)無疑是18世紀英國兩大政黨——輝格黨與托利黨兩黨互相攻訐相爭的翻版。格列佛親身體會了處于黨爭漩渦中的可怕,隨時都有被吞噬的危險。這其實也可以看作斯威夫特當時在輝格黨和托利黨之間周旋的藝術再現(xiàn),當時英國政壇的黑暗和官場的爾虞我詐在此也得到充分暴露。格列佛來到這個國度后謹小慎微,爭取與國民和諧相處,甚至以一人之力擊敗了強敵的侵略,為小人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他非但沒得到應有的獎賞,反而因為忤逆國王命其吞并敵方的要求被任意安上罪名。隨后,格列佛又因為撒尿撲滅了王宮大火得罪了王后。格列佛一次次遭到以怨報德的不公對待。之后,格列佛又被財政大臣和海軍大臣嫉妒構陷,幸有善良的內(nèi)務大臣冒險相告,格利佛才得以虎口脫險。由此可見,在一個顛倒黑白、指鹿為馬的國家,除非同流合污,正直善良的人是無法見容于這污濁之所的。

斯威夫特用第一部“小人國”的故事諷喻了18世紀前期英國政界的黑暗現(xiàn)實,而在小說第三部第八章借巫人島上諸亡靈之口揭露了歷史上的國王們與其附庸的丑惡本質(zhì)。這一部分堪稱神來之筆,體現(xiàn)了斯威夫特天馬行空的驚人想象力。以古今對話的方式,斯威夫特對歷史進行了顛覆性的解構,剝下世人眼中歷史光鮮亮麗的外衣而使之成為了不堪入目的笑談。作者借格列佛之口毫不留情地揭露了英國政壇的骯臟腐朽本質(zhì)以及歷史的荒誕:

“戰(zhàn)爭中最偉大的業(yè)績都歸到懦弱者頭上,最聰明的意見都出于蠢人之口,最真摯的行為歸于阿諛奉承者,羅馬的高尚道德歸于他們國家的叛逆身上,虔誠歸于不信神者,貞潔歸于雞奸者,真誠歸于告密者……朝廷、委員會和議院的政治活動和重大事件或許會有相當大的部分受到鴇母、妓女、皮條客、寄生蟲和小丑們的影響……”[1]153

這里作者用戲謔的手法道出了對政治、歷史的獨特反思。史料并非一塊玻璃板,能夠讓后人清晰地透視過去。史料是經(jīng)過歷代史學家們加工處理過的文化人工制品,不可避免會帶有主觀色彩。正如在??驴磥恚笥谏顣r代的局限性,“歷史學家絕不可能完全客觀地對待他們自己的時代或其他任何一個歷史時期?!盵2]同時,歷史從來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不同時代的統(tǒng)治階層都會利用掌握的權力優(yōu)勢去竭力美化和粉飾自己的統(tǒng)治,甚至不惜篡改歷史。因此,后人看到的歷史已經(jīng)面目全非也不足為奇。這里斯威夫特對英國政治、歷史的批判力度之深刻充分體現(xiàn)了其激進民主派風格。

斯威夫特的高妙之處,在于抽象出了英國政壇乃至世界政壇的本質(zhì)。如書中所述,政黨間雖無本質(zhì)差別,卻因鞋跟的高低明晰地分裂為兩派。讀者難免會將現(xiàn)實中英國等國家政體的弊病對號入座。這種書寫看似沒有指名道姓地批判大英帝國和任何他國,實則是聲東擊西,對世界上類似政體國家進行了普遍的批判。

三、反駁理性至上的啟蒙觀

在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中,啟蒙主義者們?yōu)榉纯闺A級不公、通貨膨脹等封建余孽的偏見,高高舉起“理性”的鮮明旗幟?!袄硇浴弊畛踝鳛橐环N“祛魅”的工具出現(xiàn),而后來卻反演化為一種新的神話。斯威夫特對這種極端“理性”的反駁則通過《格列佛游記》的諷刺性描寫而得以展現(xiàn)。在“大人國”的故事中,格列佛向國王談到火藥和槍炮的用法和威力,企圖用軍械制造技術獻媚邀功。出乎意料的是,在了解到火器的破壞力后,國王居然視之為洪水猛獸,寧可放棄社稷也不愿意得到這種秘密。這真是對以理性、文明自居的人類的犀利嘲諷?;鹚幵侨祟愖顐ゴ蟮陌l(fā)明之一,此處卻被國王視作邪物。聯(lián)想大航海以來資本主義利用火藥開疆拓土時普遍的燒殺擄掠行徑,拒絕這樣的殺伐利器在當時可算作驚世駭俗的進步理念。

《格列佛游記》中否定理性至上的理念被廣泛研究?!帮w島國”實際上是按18世紀啟蒙主義思想所建立的虛擬之國。但該國過于注重理性,將理性上升到了凌駕于一切外物的地位之上,原本作為手段的工具理性成為了目的。整個國家的人似乎都在為了科學規(guī)則和工具理性而活,乃至缺失了人性。通過列舉各種華而不實的荒唐發(fā)明,斯威夫特對科學的合理性以及合法性進行了深度的思考。他的這種質(zhì)疑精神顯然是超越所處時代的。在飛島上的科學院里,所謂的科學家們熱衷研究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如從黃瓜里提煉陽光,把人糞再還原成可食用物,蓋房時先造屋頂后打地基等。這些發(fā)明讓人瞠目結舌,而那些科學家自己卻樂此不疲,他們正是以這種高大上的發(fā)明研究來顯示其優(yōu)越之處的。這些從事偽科學研究的科學家們,連同他們的主子——國王的大臣和王族中的妻妾,都脫離土地和人民,高高在上陶醉在空中樓閣里。然而,這種現(xiàn)象在當今人類文明高度發(fā)達的現(xiàn)代社會里并未絕跡。由此可見,斯威夫特的作品不僅諷刺挖苦了那個時代想入非非的偽科學家們,更對后世有著精辟的警示作用,有著深刻的現(xiàn)實批判意義。

在敘事中,斯威夫特暗示:科學技術的進步讓人們得以認識自然,繼而改造自然,也逐漸適應了機械操作的原則和生產(chǎn)方式。隨著人對機械科技的依賴性日增,人役于物,甚至人變成了“物”的一部分。這揭示了人類自蒸汽時代以來的一種異化現(xiàn)象。在荒誕的發(fā)明和科學研究的背后,斯威夫特想表達的是,近代社會雖然是一個物質(zhì)豐裕的社會,但同時也變成了一個畸形的社會。在這個鼓吹“理性”的社會體制中,人們只知道一味盲從物質(zhì)原則,卻喪失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在此語境下,斯威夫特宣揚的“啟蒙”精神具有了深刻的進步性。所謂“啟蒙”,指的正是人本精神的覺醒。當時宗教規(guī)條在精神上麻痹大眾,封建王權則在政治上統(tǒng)治人民。在此大背景下,愛爾蘭人民更甚一籌地受到大英帝國的殖民壓榨,茍延殘喘,民生凋敝。斯威夫特正是力圖用自己的努力改喚起愛爾蘭民眾,乃至全歐洲的廣大人民的民主精神的覺醒。科技的進步固然有其進步的一面,然而物極必反,當科技凌駕于人類之上而成為一種人手所造的“金牛犢”被頂禮膜拜時,則又違背了斯威夫特所倡導的民主理念,也就和斯威夫特掀起的啟蒙思潮背道而馳了。故此,斯威夫特在小說中對這種科技理性至上的思想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也是其啟蒙精神的一種體現(xiàn)。

斯威夫特的啟蒙思想是對社會實踐和社會現(xiàn)實再思考的產(chǎn)物。斯威夫特雖出身上層社會,但一直旗幟鮮明地質(zhì)疑、嘲諷皇家社會的機械論者和科學家們。無疑,這些人大多是弗朗西斯·培根的信徒們。在斯威夫特看來,這些人妄想用想象改造這個世界,他們是一群偽科學主義者。斯威夫特對這些偽科學家的抽象科學理論和技術沒有絲毫好感,并通過《格列佛游記》中對飛島國科學家們的詳細描寫,毫不留情地進行了諷刺。但是,他并不反對確有用途的科學理論和科學實驗。例如,他曾閱讀了培根的《學術的進步》一書,贊許其中的觀點。斯威夫特并非反智人士,但是他卻強烈地批判招搖撞騙的庸醫(yī)、江湖騙子、投機分子。這些觀點在《格列佛游記》中的飛島國等情節(jié)里均可見到。更難能可貴的是,當啟蒙主義者們還在幻想用理性原則建設人類理想國的同時,斯威夫特已然預見到這種所謂的理性背后深藏著巨大危機。人類借助科學工具不斷滿足人性中貪婪的欲望,企圖無限地占有資源和財富,這也是科技的進步帶給人類的巨大災難。這種科學技術的進步雖然使人類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的物質(zhì)財富,但因其理性崇拜的根源,人類在無意識中完全依賴于新興的社會生產(chǎn)方式。人們越來越關注物質(zhì)的擁有,變成只注重物質(zhì)享受、喪失了精神追求的人。這樣的人在作者看來其實與耶胡無異,只是擁有了一點點所謂的理性而已,而由這樣的人構建的社會也成為了畸形、病態(tài)的社會。在這里,斯威夫特徹底揭露了18世紀的歐洲人理性外衣下的猙獰面目。當人們以為自己打破了宗教束縛,使自己得到解放的同時,無形之中也將自己置于理性至上的桎梏之下而無法自拔。

四、斯威夫特“理想國”情結中的啟蒙意義

斯威夫特的“理想國”情結也是其愛爾蘭啟蒙思想的一個重要特征。經(jīng)典作品應該具有時空跨越性,確切來說是一種遠瞻性,縱使世事變遷,依然發(fā)人深省。這種特質(zhì)源自作家超越所處時代的深邃觀察和卓絕思考。此外,他強大的自省精神和胸懷世界的博愛主義同樣激發(fā)了其孜孜不倦的求索自由之路。飽讀詩書典籍的斯威夫特深受柏拉圖的《理想國》影響,以至于其啟蒙思想中含有濃厚的烏托邦要素。當讀者閱讀“小人國”和“大人國”的故事時,可以明顯看到人治社會里存在的諸如權力傾軋、內(nèi)憂外患等弊害。所以,在小說的最后兩卷,斯威夫特為讀者構想了兩個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國家,即“飛島國”和“慧馬國”,這兩個國家推崇以理性治國。這種統(tǒng)治方式看起來完全符合18世紀的理性崇拜觀念,但是,斯威夫特卻讓我們看到這種對理性的過度推崇是如何將人性一步一步泯滅的。

慧馬國實際上是一個建立在由純粹的本性和理性管制的、簡單的共產(chǎn)主義社會。柏拉圖的《理想國》和莫爾的《烏托邦》就有這樣的國家原型。作者對烏托邦式的小人國、大人國、慧馬國文化的描述顯然采用了超乎讀者想象的諷刺口吻。那些有著深刻自省意識的讀者會像格列佛那樣,起初如被洗腦般地對慧馬國的理性信以為真,但隨之會突然意識到格列佛不過是斯威夫特創(chuàng)造的一個“工具”,用來描繪烏托邦式的道德和行為而已。正如理查多·昆塔納描述的那樣,“用一種計算過的行為羞辱了我們自身的缺陷?!盵3]在慧馬的世界里,表達權力、政府、戰(zhàn)爭、法律、刑罰等無數(shù)與國家機器相關的詞匯銷聲匿跡。這是一個人人自律、根本無需所謂的管理機構和制度的國家。在論及法律的功用時,慧馬們更是滿腹狐疑,因為它們視自己為“理性動物”,堅信“自然和理性”足以實現(xiàn)“理想和目標”,任由“自然和理性”支配。然而理性至上,“人”性被理性統(tǒng)治,帶來了嚴重的弊端和后果。慧馬的世界是一個完全喪失欲望的世界。慧馬們堅守職責,安分守己,從不爭名奪位。這樣無欲無求的慧馬們,使這個國度的理性、道德和秩序上升了到了一個極端的高度。在這個國度中,人類的一切情感欲望都被摒棄,絕對道德和絕對理性成為主宰,國民則成為絕對理性的奴仆,這間接批判了理性至上的危害。理性原本是一種手段,在此卻本末倒置成為了唯一目的。

慧馬國的描寫蘊含著斯威夫特深刻的啟蒙精神。斯威夫特之所以虛構出一個慧馬國,以及勾畫出一群將理性和本能平衡得恰到好處,甚至理性壓倒本能的慧馬,其用意有二:其一,這是斯威夫特對人類“兄弟”善意的批判。當時,人類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的助力下,盲目自大,目空一切,甚至自認為成了掌握絕對“理性”的上帝。然而,斯威夫特以辛辣的筆觸,讓“低等動物”慧馬表演了達到空前高度的“理性”之治,讓作為人類代表的“耶胡”丑態(tài)百出,讓“高等動物”人類在“低等動物”慧馬面前自慚形穢。正如作為斯威夫特的“喉舌”,格列佛曾天花亂墜地向其慧馬主人描述英國的朝廷風貌,解釋英國的憲法,介紹歐洲諸國之間發(fā)生戰(zhàn)爭的原因,卻遭到了慧馬的鄙視和批判。這種強烈的反差,是對人類自身局限性的一種放大,以引起人類的反省。其二,這種書寫無疑也是斯威夫特對自我長久以來激進民主意識的一種深刻反思。斯威夫特對慧馬國的奇思妙想在當時可謂作者激進思想的真實體現(xiàn)。所謂先賢都對未來有著精準的預判,而對理想國的不懈求索,最終卻讓斯威夫特精疲力竭、沮喪不已。人類能達到慧馬的理性高度么?答案無疑是否定的。在《格列佛游記》篇尾,格列佛在被慧馬主人驅逐回人類世界后性情大變。他對慧馬無比留戀,對自己的“耶胡”家人則厭惡作嘔,甚至竭力要和這些“耶胡”劃清界限。為了表達對慧馬們的懷念,格列佛居然買回了兩匹小公馬,“將它們養(yǎng)在一間很講究的馬廄里……那股馬廄里的氣味令我重新振作起精神。”[1]227這種描寫令人震驚。在旁觀者看來,格列佛必定是經(jīng)歷了非人的遭遇而精神失常,因為這種行為可是赤裸裸的“厭人癥”表征。這點后來也成為敵對者攻擊斯威夫特的把柄。理想和現(xiàn)實的背離是斯威夫特諷刺的主題之一。實際上,無論是作者還是讀者都有理由認為格列佛是一個反社會分子或者精神病患者,但是,如果以更高的準則衡量的話,格列佛無疑又是正確的。試想,如果世界真是一個美好的地方,格列佛怎會變成精神錯亂呢?

其實,這些荒誕的書寫背后,流露的是格列佛幕后真身斯威夫特深深的無奈,乃至絕望之情?;垴R縱使達到如此理性的地步,仍然難稱完美。慧馬在這樣看似“公正”的環(huán)境中生活。這種無為而治、自發(fā)的順性生活,其實也是一種弊端,它本質(zhì)上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妄圖回到過去的宗法制社會。所謂“公正”“民主”,不過是屬于統(tǒng)治階層的慧馬們的“公正”和“民主”。當慧馬面對異己的耶胡時便毫不留情地撕下民主的面紗。它們因耶胡的劣根性而對其嚴加防范,將其馴養(yǎng)并驅使其勞作。更有甚者,在一次代表大會上,慧馬們進行了前所未有的爭論,即討論“究竟是否該把耶胡從地球上消滅掉”[1]211。最后格列佛的慧馬主人向大會提出了一個權宜之計——這也是從格列佛那里學來的經(jīng)驗,即像人類閹割慧馬那樣如法炮制,對耶胡進行閹割,因為這樣做耶胡們更易馴服、更能干活,還能體現(xiàn)慧馬的仁愛之心,使耶胡的種族自我滅絕。[1]213如此看來,慧馬國同樣難以逃出“暴政”的窠臼——慧馬國不是沒有暴力,而是缺少施暴的機會。一旦條件具備,理性的慧馬同樣會毫不留情地對敵對分子痛下毒手,除之而后快?;垴R國政體儼然成了羅馬議會制的翻版——國家政權由議會把持,元老奴隸主們對奴隸們生殺予奪,視之草芥,令人發(fā)指。正如約翰·特勞戈特所言,“當一個人渴望使人類善良而智慧,自由而理性,他就不可避免想將人類都殺掉。憤怒是理想主義的另一面?!盵4]斯威夫特將慧馬們的烏托邦發(fā)明視為一種游戲,一種理想主義游戲,其另一面則是對其自身的懲罰性的失望。其實,斯威夫特此處已揭示了世上不可能存在慧馬這樣一種絕對善良和絕對超然的生物?;垴R國注定只能是存在于理想中的國度,因為從那些智慧的理性生物——慧馬身上,我們只能討論絕對抽象和永恒不變的東西,不能以此作為更為復雜形態(tài)下的人類社會制度的理想范本??梢?,這種理想國度注定只是人類空想中的“烏有之鄉(xiāng)”,現(xiàn)實世界沒有其存在的條件和依據(jù),這也意味著斯威夫特承認了對于政治體制探索的最終失敗。

當然,囿于時代的局限性,使斯威夫特無法預見到百年后的馬克思提出的共產(chǎn)主義社會美好圖景。斯威夫特在當時能提出這樣的觀點,已是難能可貴。迄今為止,理想國還是一種理論,人類一直還在苦苦探索之中。斯威夫特已然超越了他的時代,為當時的人們展現(xiàn)了最好的政體形式。人類不能沒有理性,也不能用理性完全取代人性,二者之間需要達到一個平衡。人,之所以為人,正是因為其內(nèi)心閃耀著的人性光芒,也正因為人類是善與惡相結合的生物,才讓這個世界充滿了豐富的色彩。斯威夫特在文中通過格列佛游歷所表達的不只是對于當時流行和推崇的政治體制的否定。他要啟示人類的是——人類雖然是地球上的統(tǒng)治者,但絕不是完美的存在。人類仍然走在一條尋求政治體制改進和自身素質(zhì)提高的道路上。因此,斯威夫特的思想絕不是一種厭世思想,其中蘊含著斯威夫特對于人類深沉的愛。

結語

愛爾蘭島的啟蒙思潮緊跟歐洲思潮發(fā)展,深受相鄰的大不列顛島社會現(xiàn)狀影響,帶有明顯的政治色彩。以斯威夫特為杰出代表的愛爾蘭啟蒙主義者以銳利的眼光觀察社會,以優(yōu)美典范的語言在作品中書寫愛爾蘭島,為愛爾蘭文學傳統(tǒng)的傳承和發(fā)展做出了貢獻。在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記》一書中,他譴責殖民罪惡,批判英國政壇,反駁理性至上的啟蒙觀并對“理想國”進行了跨時代的深刻思考。在其創(chuàng)作中,他借用諷刺等手法,抵制專制,拒絕盲從,摒棄宗教偏見,反對宗教狂熱,尊重知識,崇尚自由,注重理性,追求個人幸福,把真理追求與美德修養(yǎng)結合起來,身兼創(chuàng)作和批評之職,體現(xiàn)出真、善、美的統(tǒng)一??梢哉f,斯威夫特引領的愛爾蘭啟蒙主義思潮不僅推動了愛爾蘭文學創(chuàng)新,也豐富了歐洲文學的發(fā)展,成為世界文學寶庫的一道獨特風景。

猜你喜歡
格列佛斯威夫特愛爾蘭
Short News新聞播報
第二個奇跡
在王宮里
第二個奇跡
格列佛游記之利立浦特游記
一個統(tǒng)一的愛爾蘭:愛爾蘭統(tǒng)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
格列佛游記
像格列佛
大人國
北川| 昆明市| 漳州市| 浠水县| 瑞金市| 东丽区| 仁寿县| 德惠市| 千阳县| 余姚市| 纳雍县| 涿鹿县| 勃利县| 荔浦县| 喀喇沁旗| 大丰市| 东山县| 黄山市| 聂荣县| 枣强县| 普洱| 神木县| 盈江县| 沈丘县| 湘潭市| 绿春县| 电白县| 襄汾县| 同仁县| 呈贡县| 荥阳市| 特克斯县| 嘉祥县| 玉树县| 镇江市| 徐闻县| 台南市| 铁岭县| 仙居县| 青浦区| 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