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阿斯伯格綜合征患兒盡管沒有明顯的語言和智力障礙,但是其獨特的思考行為模式,會使得他們在幼兒園或小學階段等的班級生活中充滿挑戰(zhàn)。本文也將重點闡述如何與家長阿斯伯格綜合征家長建立有效的家園溝通,使這類孩子不僅能在孩子得到適合他們的教育,家長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關愛其成長,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優(yōu)質發(fā)展。
【關鍵詞】人際交往;阿斯伯格綜合征;家園溝通
在幼兒發(fā)展階段,家園共育是幼兒身心得以健康發(fā)展的必要條件之一。印度知名學者克里希那穆提曾言道“正確的教育并不依賴于政府的規(guī)定或某種特殊制度的方法,它取決于我們手中—父母和教師手中”[1]。因為阿斯伯格綜合征孩子比一般的孩子更敏感,所以更加需要幼兒園與家長給予更多的耐心和愛。對幼兒的教育既不是家庭,也不是幼兒園、教師單方面的事情,而需要三方齊心協(xié)力,多溝通、交流,朝著一個共同的方向一起努力,才能實現(xiàn)教育成果的最大化。確診后多多媽很著急,每天接園都主動留下詢問孩子的情況,我們一起制定了初步的家園聯(lián)系方案,先從對阿斯伯格綜合征的理論學習開始購買了英國托尼·阿特伍德著的《阿斯伯格綜合征完全指南》進行學習,針對多多的情況我們重點學習了第三章社會理解力與友誼,運用了書中的鼓勵建立友誼的策略,在園時我們玩了“我的好朋友”、“找朋友”、“說說悄悄話”等游戲,家長利用放學后和周末的時間組織多多和同班、同齡的孩子結交,每天放學我們以面對面、微信視頻的形式和家長溝通今天多多在園結交的新朋友,睡前家長和多多聊天時有意的引導到結交的新朋友,經過一個月的努力,多多對小伙伴的靠近不再像剛入園時的那樣敏感,安全距離也比原來近了。所以老師和家長應經常交流閱讀相關阿斯伯格綜合征方面的書籍和資料的心得,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況,探討出現(xiàn)狀況后應采取哪些相應的策略,雙方及時溝通遇到的情況,在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上相互交流、探討,取得一直認知,并為之共同付出努力與行動,如此才可為患兒創(chuàng)造一個穩(wěn)定、安全的教育環(huán)境,給其帶來心理上的安全感,從而增強與他人主動交流的自信。
在幼兒進入幼兒園后,保持家園合作的常態(tài)化,雙方都及時反饋孩子的在園或在家的一些生活情況,方便彼此了解孩子的發(fā)展變化。
(1)樹立正確教育理念,步調一致
阿斯伯格綜合征患兒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無法進行正常的社會交流,或不知如何與他人相處,有時會伴有語言溝通障礙,表達情緒能力較差,容易感到煩躁、暴怒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幼兒教師與家長應注意多制造機會協(xié)助患兒發(fā)展社交行為,進行一些社交行為的模仿與訓練。多進行鼓勵式教育,讓他們學會如何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多交朋友,并對好的行為進行表揚式回饋。正向的回饋可以讓患兒清楚的了解外界希望讓他做出何種改變。同時要建立一個具有安全感、穩(wěn)定感的居家環(huán)境氛圍,讓患兒感到輕松、安全。條理清晰的環(huán)境也會讓他們適應地更快更好,對其情緒也有著良好的安撫、鎮(zhèn)定作用。
(2)掌握恰當?shù)暮献鞣绞?/p>
由于幼兒教師和家長在幼兒的成長教育方面的承擔的側重點不同,所以在幼兒教育的理念上可能會產生一些分歧。當教育理念產生分歧時,如何進行化解是幼兒教育所要著重思考的。在矛盾產生時,要給予預防,進行及時溝通處理,以此實現(xiàn)對阿斯伯格綜合征患兒家園共育的順利進行。在家園共育矛盾預防中,可通過家長會或家園親子活動,提出家長在幼兒園對阿斯伯格綜合征患兒所采用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容易誤解的常見情況,當有狀況出現(xiàn)時,分析其問題產生原因及有關教育應對策略,并提出解決方案讓家長充分理解幼兒教師工作中所遇到的現(xiàn)實情況。
(3)家長配合家園的共育合作方式
對阿斯伯格綜合征患兒的家園共育需要幼兒教師和家長們的共同信任,在信任的背景下,教師要做的更多使家長對保教工作的不斷支持,與家長及時溝通建立合作共贏的關系。由于孩子的特殊性,幼兒教師可以單獨制定一套阿斯伯格綜合征患兒家園溝通成長冊。如使用“家園聯(lián)系冊”, 幼兒教師和家長每天對孩子在幼兒園和家庭兩個場所的成長表現(xiàn)進行記錄,其中包括孩子所產生的一些問題或好的表現(xiàn);每周至少一次與家長面對面地交談一周以來孩子的各種進步與問題以及教育應對方法;此外每學期還要1-2次到專業(yè)機構進行階段測評,積極跟進治療計劃,做到家園共育為主,診療機構指導為輔的科學教育治療。
對于幼兒自身,家長和幼兒園的有效溝通交流可以為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征幼兒的各項發(fā)展提供更為關懷和針對性教育的成長環(huán)境。對于幼兒教師層面,家長的有效溝通和對教師工作的理解,可以為教師了解幼兒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多信息,幫助教師能夠全面客觀的了解幼兒的日常,反思教師的教學活動;對于家長來說,能夠及時地與教師溝通,是對幼兒教育理念把握的捷徑,可以及時地了解幼兒的在園情況及發(fā)展情況,積極有效的參與到幼兒的成長發(fā)展;對幼兒園方面,家園合作溝通,可以形成教學資源合力,提升教學活動質量。因此可以看出,家長與幼兒教師之間進行積極有效地溝通,實現(xiàn)家園共育對阿斯伯格綜合征患兒的心理健康成長、以及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具有著重要意義。
阿斯伯格綜合征患兒雖然有共性,但每個個體又都是獨特的,理解、關愛、引導是教育的出發(fā)點。有效的家園共育模式的開展,對阿斯伯格綜合征患兒的健康發(fā)展至關重要。我相信,建構在尊重和理解基礎上的家園互動,其教育的合力也一定會發(fā)揮得更有效,共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大偉.社會分層視野下家長對幼兒教師期待的研究[M].2016:45.
【作者簡介】
姓名:陶春美 ?出生年月:1986年3月 ?性別:女 ?民族:漢族 ?籍貫:山東 五蓮 ?職務/職稱:一級教師 ?學歷:本科 ?研究方向:學前教育 ?單位信息(單位全名):福建省金山幼兒園 ?所在省市:福建省福州市 ?郵編:3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