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凱
(遼寧北方環(huán)保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遼寧鐵嶺112000)
在試驗過程中,結合水庫的實際情況,建立試驗模型,探究在溢洪道泄槽彎道段設立透水丁壩在改善水流流態(tài)方面的效果,并分析位置、角度和條數(shù)的具體影響,以獲取最佳設計參數(shù)。
試驗中依據(jù)重力相似準則并按照1∶60 的比尺進行試驗模型設計[4],模型的制作范圍包括溢洪道進水段、泄槽段以及上下游連接段。為了擬合溢洪道混凝土糙率,溢洪道各段均采用有機玻璃制作,誤差不超過1%,其余部分均采用PVC 板材制作,誤差不超過2%[5]。試驗過程中使用刻度尺測量水深,流量則采用寬薄壁量水堰測量,試驗流速采用畢托管測量[6]。透水丁壩采用厚1 cm 的PVC板制成,斷面為長20 cm、高6 cm 的矩形,透水孔為直徑1.4 cm 的對稱分布圓孔。
此次試驗主要是研究透水丁壩參數(shù)對溢洪道泄槽段彎道水流形態(tài)的影響,結合溢洪道設計資料,透水丁壩的長度、高度以及透水率參數(shù)已經(jīng)確定。因此,此次研究主要考慮其角度、位置以及數(shù)量的具體影響[7]。結合相關文獻和資料,選擇溢洪道泄槽段彎道凸岸1/4,1/2 和3/4 部位,透水丁壩的角度也就是丁壩本身與泄槽段彎道在該點的切線的夾角,選擇45°,60°,75°等3 個數(shù)值,丁壩數(shù)量為1 個、2 個和3 個。設置無丁壩方案作為其余方案的比較方案[8]。每種試驗方案設置50,80,100,120,150 m3/h 等5 種不同流量。
利用試驗中獲取的水深數(shù)據(jù),計算出彎道水面均勻度,并根據(jù)計算結果繪制出如圖1 所示的不同布置角度下的水面均勻度變化曲線。由圖1可知,相對于沒有丁壩設置的工況,在設置透水丁壩的條件下,水面均勻度明顯增大。同時,水面均勻度總體而言會隨著單寬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這說明,設置透水丁壩可以對改善水流流態(tài)起到明顯的改善作用。而且,在大流量情況下,水面均勻度會隨著布置角度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布置的最佳角度為75°,其次是60°,45°的效果最差。
圖1 不同布置角度下的水面均勻度變化曲線
利用試驗中獲取的水深數(shù)據(jù),計算出彎道水面最大橫比降,并根據(jù)計算結果繪制出如圖2 所示的不同布置角度下的水面最大橫比降變化曲線。由圖2 可知,透水丁壩布置在彎道1/4 部位時,布置角為60°時的水面最大橫比降最?。黄溆鄡蓚€位置下,布置角為75°時的水面最大橫比降最小,且明顯小于無丁壩設計工況下的水面最大橫比降。綜合上述,透水丁壩在彎道的1/4 位置時,最優(yōu)布置角度為60°;在彎道的1/2 和3/4 部位時,最優(yōu)布置角度為75°。
圖2 不同布置角度下的水面最大橫比降變化曲線
固定最優(yōu)布置角度不變,設置不同的位置、不同條數(shù)透水丁壩,通過模型試驗的方法獲得透水丁壩條數(shù)對彎道水面流態(tài)的改善情況。為了方便表示,將彎道1/4、1/2 和3/4 部位設置的透水丁壩分別編號為丁壩1、丁壩2、丁壩3。例如,單丁壩2表示在彎道1/2 部位設置1 條透水丁壩;雙丁壩13表示分別在彎道的1/4 和3/4 部位分別設置1 條透水丁壩,共2 條丁壩。
對不同透水丁壩數(shù)量工況下的泄槽段彎道水深進行測量,并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計算出彎道橫比降的平均減少率??傮w而言,彎道橫比降的減少率會隨著丁壩數(shù)量的增多而增加,說明丁壩數(shù)量越多,改善彎道水面流態(tài)的效果越好,特別是設置3條透水丁壩的情況下改善效果最佳。例如,在單寬流量為160 m2/h 的情況下,單丁壩的橫比降平均減少率的最大值為55.63%,雙丁壩的橫比降平均減少率的最大值為58.68%,三丁壩的橫比降平均減少率為64.21%;在單寬流量為240 m2/h 的情況下,單丁壩的橫比降平均減少率的最大值為49.89%,雙丁壩的橫比降平均減少率的最大值為54.23%,三丁壩的橫比降平均減少率為60.21%。
此外,在泄槽彎道段的3/4 部位設置透水丁壩的條件下,無論其他條件如何,泄槽段彎道橫比降平均減少率均表現(xiàn)為大幅提升,這說明彎道3/4 部位設置透水丁壩對改善水面流態(tài)具有十分顯著的作用。究其原因,透水丁壩主要通過改變彎道部位的水流流向,將部位凹岸部位的部分水流導向凸岸,從而有效減少兩側的水面高度差。由于彎道1/4 部位剛剛形成彎道環(huán)流,因此兩岸水面高度相差不大,因此設置透水丁壩的效果十分有限。而彎道的1/2 和3/4 部位已經(jīng)充分形成彎道環(huán)流,兩岸的水面高度差較大,因此設置透水丁壩可以獲得顯著的效果。
根據(jù)試驗數(shù)據(jù)計算不同工況下的彎道水面均勻度提高率,總體而言,彎道水面均勻度提高率會隨著丁壩數(shù)量的增多而增加,說明丁壩數(shù)量越多,改善彎道水面流態(tài)的效果越好,特別是設置3 條透水丁壩的情況下改善效果最佳。例如,在單寬流量為160 m2/h 的情況下,單丁壩的水面均勻度提高率最大值為11.28%,雙丁壩的水面均勻度提高率最大值為21.04%,三丁壩的橫比降平均減少率為26.29%;在單寬流量為240 m2/h 的情況下,單丁壩的水面均勻度提高率最大值為10.71%,雙丁壩的橫比降平均減少率的最大值為15.34%,三丁壩的橫比降平均減少率為22.53%。此外,在丁壩數(shù)量相同的條件下,透水丁壩的布置位置越靠近下游,泄槽段彎道水面均勻度提高率越大,說明改善水面流態(tài)的作用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