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敏,方少亮,李 莎,羅俊博,薛 露
(廣東省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廣東省高性能計算重點實驗室,廣州 510033)
大型科研儀器是科技資源的核心要素,是開展科學研究、支撐科技創(chuàng)新的重要物質基礎。推進科研儀器設施開放共享是為進一步深化產學研合作、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提供有效支撐的重要舉措,是解決科技資源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重要抓手。近幾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科研儀器設施開放共享工作。2014年10 月27 日,習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講話中指出:“要從健全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提高全社會創(chuàng)新能力的高度,通過深化改革和制度創(chuàng)新,把公共財政投資形成的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讓它們更好地為科技創(chuàng)新服務、為社會服務”。
國外政府通過立法或制定政策來引導大型科研儀器的開放共享。例如美國政府將“完全、開放、無償”的科技資源共享政策作為聯邦政府的一項基本國策,頒布了設備管理指南、研究設施法等法律法規(guī);日本制定了《促進特定尖端大型研究設施共享的相關法律》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韓國制定了科學技術基本法、基礎科學研究振興法、韓國科學技術院法、聯合研發(fā)促進法等,規(guī)范科研儀器設施的共享共用。法國、加拿大等國也制定了有關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的法律法規(guī)推進大型科研儀器設備向社會開放共享[1-3]。
一些發(fā)達國家在推進開放共享工作中重視科研儀器設施的整合,建設具有專業(yè)特色的開放共享平臺,并重視信息平臺的完善,平臺設計強調服務人性化。例如美國建立科技資源共享門戶平臺、國家儀器設備共享服務中心等,提供專家在線服務功能,為美國科技發(fā)展提供了重要支撐[1];英國按儀器設施不同級別針對超大儀器、大中型儀器建立了二級甚至三級共享平臺,實現從設備購置到預約使用以及熱線答疑等功能。韓國建立了一站式網上服務系統,提供科研設備預約、教育培訓、遠程共同研究試驗、高端儀器共享等服務[4]。
開放共享服務的核心是實驗技術人才,沒有一流的技術人才,科研人員的想法再創(chuàng)新、理論再先進,也難以實現[2]。美國高校實驗技術隊伍收入待遇較好,一些技術水平高、工作年限長的實驗技術人員與普通教授收入相當,實驗技術人員相對穩(wěn)定;英國所有的設備共享平臺都有專職的研究人員、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三類人員各司其職;日本將培養(yǎng)科研輔助人才列入強化基礎科學綜合戰(zhàn)略計劃,將以科研設備硬件為中心的預算調整為實驗技術人才軟件建設[5]。
國外政府對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情況進行嚴格的績效評估[2]。例如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委員會對其資助的科研儀器設備,在資助授予期滿前18 個月進行審核評估,并以此決定是否繼續(xù)資助、更新或報廢設備[6]。韓國在設備購置初期的評審階段,對社會信譽度高、對外開放共享情況良好的單位予以優(yōu)先考慮。在設備使用階段,將對外開放共享評估考核結果作為設備購置和設備扶持的參考條件。日本普遍建立了獎懲制度,把設備儀器使用與管理納入實驗室年終考核,凡是在儀器使用中出現重大事故的,會扣發(fā)年終獎金甚至予以辭退,并對績效突出的實驗室操作人員及實驗室管理人員給予獎勵[7]。
2014 年12 月31 日國務院正式頒布《國務院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國發(fā)〔2014〕70 號),該項工作被列為國務院重點督辦專項,科技部與人社部、海關總署等部門聯合推進,解決實驗技術人員職稱、免稅進口設備共享等問題。在《國家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綱要》等多項文件里,把科研儀器設施開放共享上升到“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的高度。全國一盤棋推動,形成了地方特色,北京市組織“百家重點實驗室進千家企業(yè)”專題活動,引導重點實驗室走出大院大所,服務中小微企業(yè)。上海市打造“互聯網+創(chuàng)新服務”電商平臺,引入第三方市場化機構專業(yè)運作管理。山東省建立了省、市、縣三級組織管理體系,按照“屬地化管理”的原則,構建高效的上下聯絡通道[8]。
為從源頭上杜絕儀器重復購置,提高使用效率,國內重視新購大型科研儀器查重評議與評價考核。在國發(fā)〔2014〕70 號、《“十三五”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規(guī)劃》、國發(fā)〔2018〕4 號、財教〔2019〕226 號等系列文件中要求強化新購大型科研儀器查重評議,組織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共享評價考核工作,建立健全后補助機制。新購查詢評議方面,國內早在2004 年針對中央級新購大型科學儀器設備聯合評議工作出臺了管理辦法(試行)(財教〔2003〕33 號),并于2019 年出臺了管理辦法(財科教〔2019〕1 號),中央持續(xù)開展申購大型科研儀器查重評議,提高了財政投入效率。各省市也都相繼出臺了新購聯合評議管理辦法,包括上海市、河北省、江蘇省、浙江省、山東省、貴州省、重慶市等。評價考核方面,科技部財政部組織對中央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單位開展大型科研儀器考核評價工作,2019 年科研設施與儀器利用率進一步提升,支撐科技創(chuàng)新的成效更加顯著。北京市政府部門對儀器共享后補貼突破原有科技經費使用范圍,明確凡是與平臺建設有關的支出均可由單位自行安排,人員經費不受比例限制。
國家加快標準和規(guī)范統一的服務平臺建設。國內平臺建設形成了一個“多級共享網絡”,從國家級、區(qū)域級(如長三角、京津冀)、省級、市級到高校、科研院所的多級共享網絡分布,共享平臺遍布全國,在經濟及科技發(fā)展中發(fā)揮了很重要的作用[1]。長三角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由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相關單位聯合共建,提供長三角跨區(qū)域科技資源信息公開、服務共享、管理協同等服務,截至2019 年8 月,該平臺已聚集28 637 臺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僅蘇州就有約1 800 家企業(yè)共享使用了上海65 家科技資源服務機構的近540 臺(套)大型科學儀器,服務次數5.1 萬次,服務金額約4 600 萬元[9]。
目前國內主要存在著以北京市和上海市為代表的兩種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模式。北京市各高校院所根據各自情況,在單位內部指定其內設機構,或是利用引入或成立企業(yè)性質的專業(yè)化服務機構,將可開放資源統一授權給服務機構進行經營,讓科技資源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形式上分離,以解決國有科技資源開展市場化服務的資產管理問題。上海市對上海研發(fā)服務平臺進行了平臺市場化,建設了科研儀器設施開放共享服務的第三方在線服務平臺(牽翼網),為覆蓋“檢索、咨詢、下單交易、物流(樣品、報告)、評價、科技券補貼、實時數據分析”全流程的科技服務互聯網平臺,有效提高了供需雙方的對接效率。
我省于2015 年7 月由科技部遴選為首批科研儀器設施開放共享試點省,并于2015 年出臺了《廣東省人民政府促進大型科學儀器設施開放共享的實施意見》(粵府函〔2015〕347 號),部分地市出臺了系列措施,共享制度體系初步形成,但還有高校和科研院所缺乏共享觀念,表現出管理單位整體上服務意識不強、實驗技術人員不足且積極性不高[10-12]。根據科技部、財政部組織2018 年國家科技基礎條件資源(廣東)調查的數據結果顯示,我省大型科研儀器設備平均每臺(套)年有效工作機時為1 335.44 h,其中,年有效工作機時小于960 h 的大型儀器設備占56.13%,相比之下,發(fā)達國家大型科研儀器平均年有效機時為2 700~3 200 h。
按照國家相關標準規(guī)范,建設完成廣東省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集共享資訊、資源整合、在線服務、數據管理于一體,對接國家網絡管理平臺。截至2020 年3 月,省平臺匯聚全省單臺套原值30 萬元及以上的大型科學儀器10 053 臺(套),原值總計107.67 億元,其中有4 859 臺(套)可面向社會開放共享。制訂發(fā)布大型儀器設施共享服務平臺運行規(guī)范、數據交換規(guī)范等地方標準,規(guī)范和引導我省各級平臺的建設與運行,已初步形成地市推動、市場化平臺參與,企業(yè)化運作等多元化服務體系。但未形成上下多級聯動的服務網絡,除珠三角地區(qū)多數城市建設市級平臺,粵東西北地區(qū)城市很少建立市級平臺。
《廣東省自主創(chuàng)新促進條例》為科研儀器設施開放共享提供了法律依據?;浉?015〕347 號文為國有資產的服務收入與分配問題、高校設置相關專業(yè)提供了制度保障;粵府〔2019〕1 號文件的印發(fā),標志著共享服務收入可正式作為科技成果轉化收入,解決了事業(yè)單位績效工資封頂的問題?;涋k發(fā)〔2017〕52 號文件明確“目前未設置正高級職稱的職稱系列均設置到正高職稱”,結束了多年來實驗技術人員副高封頂的現狀。2019 年推行創(chuàng)新券優(yōu)惠措施改革,明確將購買大型科學儀器設施共享服務納入創(chuàng)新券支持范圍,降低了創(chuàng)新成本,進一步推動開放共享。但服務體系仍不健全,體現在:①管理單位參與共享服務動力不足,實驗室技術人員的激勵性不高,專業(yè)服務隊伍不足,“供需對接不準”等依然突出。②共享保險制度保障還仍在探索階段,儀器設備損壞、實驗操作安全、實驗結果法律效應等保險制度還未落實[13-15]。
《粵港澳大灣區(qū)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明確指出“向港澳有序開放國家在廣東建設布局的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充分利用在粵國家重點實驗室、廣東省實驗室、粵港澳聯合實驗室、省重點實驗室等重要創(chuàng)新平臺開展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儀器共享。廣州超算中心聯合8 家粵港澳高校成功創(chuàng)立了粵港澳超算聯盟,通過專線連接香港、珠海、中山、惠州,推動三地共同建設粵港澳大灣區(qū)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共同打造“粵港澳超算資源共享圈”[16-17],已服務港澳用戶近200 家。實驗試劑通過華南生物材料出入境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實現了生物材料通關時間由2~3 天縮短至半天,綜合成本降低60%[18]。不過粵港澳大型科研儀器共享效果還不夠明顯,存在多方面原因,如港澳用戶不了解省內共享平臺,多數依靠長期合作單位共享儀器設施,人員互訪流動政策支持不夠等。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以來,我省充分發(fā)揮大型科研設施與儀器的公益性、開放性等屬性,為社會提供計算資源、檢驗檢測服務,支撐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成果,為支撐打贏疫情阻擊戰(zhàn)做出積極貢獻。在計算資源支撐上,為新冠病毒藥物篩選、疫苗研發(fā)、免疫機制研究等方面免費提供計算資源與專業(yè)技術支持服務,為企業(yè)、學校提供云辦公和學習環(huán)境,幫助企業(yè)盡快復工復產,助力“停課不停學”;在檢驗檢測服務上,為醫(yī)院、高校、農業(yè)企業(yè)等提供醫(yī)療檢測、消殺類產品檢測、飼料肥料檢測、中藥材檢測等檢測服務,為醫(yī)療快速檢測、農產品正常供給、民生保障等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①加強對科研儀器設施從源頭購置、運行管理、受損維修、報廢入庫以及調撥等全生命周期管理。②加大宣傳推廣,在高新區(qū)、專業(yè)鎮(zhèn)、孵化器等組織開展粵科匯平臺及政策的宣傳推介,對接產業(yè)化服務平臺,促進創(chuàng)新要素供需對接、技術研發(fā)以及科技成果轉化等。③探索大型儀器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機制,培育市場化服務機構,充分發(fā)揮市場對科研設施與儀器優(yōu)化配置的主導作用[19-20]。
構建省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整合省內各地市大型科學儀器設施,提升服務功能;指導地市建設完善地市平臺,匯聚儀器設施資源、實驗技術人員等,并對接省平臺,服務中小微企業(yè)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團隊,結合地市特色在園區(qū)建立共享服務平臺測試中心,進行集約式經營管理;結合地市供需情況組織開展專題需求對接活動,結合科技創(chuàng)新券工作推動大型科學儀器設施開放共享。
梳理和推介可向港澳開放的儀器設施清單,征集需求,通過組織粵港澳專題活動等方式向港澳有序開放科研儀器設施,并逐步吸引港澳技術團隊及儀器設施加入省平臺;根據粵港澳產業(yè)經濟的特點與資源分布特點,選擇廣東具備優(yōu)勢的生物醫(yī)藥、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領域,培育市場化服務子平臺,推進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推動共享保險制度落實;利用省實驗室、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基地等設立服務工作站,形成粵港澳共享服務網絡,促進粵港澳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