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交媒體的發(fā)展催生粉絲經濟的到來,粉絲經濟成為自媒體實現流量變現的關鍵因素。為迎合粉絲需求,自媒體在實際運用中呈現出不少特點。本文從內容、用戶定位、傳播矩陣出發(fā),分析自媒體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粉絲經濟;用戶定位;流量變現;自媒體;傳播矩陣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11-0255-02
隨著媒介技術的發(fā)展,自媒體呈井噴之勢。其參與市場競爭,占據市場份額,日漸積累起自己的粉絲群體。“粉絲”一詞最初用于描述狂熱的棒球支持者。后來,娛樂圈將其追星人群定義為“粉絲”,象征著一種消費群體。隨著“粉絲”一詞的不斷演變,現在于各行各業(yè)隨處可見[1]。粉絲這一群體的出現,并非僅僅是一般的追隨者。在強大的利益驅使下,他們逐漸構建粉絲經濟,呈現多元的文化市場。本文旨在分析在粉絲經濟的影響下,自媒體如何增強用戶黏性,實現流量變現。
一、精準用戶定位,迎合受眾需求
在粉絲經濟下,自媒體精準定位用戶至關重要。各用戶圈層對于信息的需求不同,只有針對不同粉絲制定不同內容,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擁有眾多青少年粉絲的“共青團中央”,作為面向青少年群體的媒體,“共青團中央”官方公眾號發(fā)布的內容緊貼受眾圈層,它的“出圈”可以追溯到2019年6月6日發(fā)布的一篇推文——《高三最后一課,老師說:你們再看看卷子,我再看看你們》,這篇推文發(fā)布于高考前夕,由于文章押中了當年的高考語文作文命題,在高考當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登上了新浪微博熱搜。
“共青團中央”牢牢抓住青少年群體的心理特點,推出“青聽”欄目,發(fā)布與青少年相關的話題,并且每天晚上與他們傾心探討。例如,2021年4月15日發(fā)布《成為理想中的自己,才是我們的底氣》,以具體事例引導正處于困境中的青少年,應學會堅持和迎難而上。再如,在芒果TV《明星大偵探》的影響下,“劇本殺”游戲一時間火爆全網,喜歡體驗新鮮事物的青少年自然不會錯過。為此,2021年4月25日,“共青團中央”發(fā)布了《黨史劇本殺!這里的青年情境式學黨史|共青團新聞聯播》一文,融入當下的流行元素,用青少年樂于接受的形式,展示各個學校不同形式的黨史教育活動。
總的來說,“共青團中央”公眾號推文內容涉及思想教育、娛樂等各種類型,但始終以教育引導為主。在精準定位用戶需求上,“共青團中央”幾近完美,發(fā)布的公眾號推文,巧妙結合當下熱門,把握粉絲群體。
除此之外,“黎貝卡的異想世界”公眾號在精準用戶定位方面同樣做得很好。自媒體人黎貝卡以“黎貝卡的異想世界”為基礎,契合社會正能量,精準定位用戶圈層,打造獨特的女性時尚。公眾號主要服務人群為崇尚時尚與品位的中高收入的女性群體,內容聚焦時尚穿搭、護膚彩妝、愛用好物等。例如,其2021年4月7日發(fā)布的推文《百元到千元的國貨品牌,買春夏裝可以從這里挑選》,黎貝卡整理出不同價位、不同場合和不同類型的春夏國貨服飾。既迎合了社會發(fā)展主流,也為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提供了購物參考,精準地迎合了受眾需求。
二、深耕優(yōu)質內容,堅持內容為王
新媒體時代,優(yōu)質內容是自媒體人取勝的關鍵。作為時尚類公眾號運營者,黎貝卡不僅深諳受眾需求,對內容也相當重視,她一直把內容質量視為公眾號運營的關鍵一環(huán)。作為資深媒體人,黎貝卡具備較強的寫作功底。自公眾號成立以來,所有推文都由本人親自撰寫?!袄柝惪ǖ漠愊胧澜纭卑l(fā)布的推文,大多以文字+圖片的形式,主要介紹時尚穿搭。模特圖片配以輕松幽默、接地氣的文字,使文章讀起來具有強烈的生活氣息[2]。
為增強粉絲黏性,黎貝卡堅持深耕優(yōu)質內容。不僅在公眾號中征集粉絲想要了解的或感興趣的內容,還經常提前一周設定選題,與粉絲交流互動。例如,2021年4月11日,公開向粉絲征集《你們覺得變美路上哪步最關鍵?》,并將征集的內容進行整理發(fā)布,以此增強粉絲黏性。
除此之外,微信公眾號“羅輯思維”,也依靠優(yōu)質內容,在知識服務類公眾號中占據一席之地?!傲_輯思維”由得到APP創(chuàng)始人羅振宇創(chuàng)建,該公眾號主要以傳播職場攻略,觀察商業(yè)發(fā)展為主要內容,推出的每天一段羅胖60秒語音深受粉絲喜愛[3]。在社會競爭如此激烈的當下,職場人渴望尋找途徑快速成長,渴望得到高回報。羅振宇抓住這一焦慮,通過每日推文與粉絲探討自我提升的方法和經商之道。公眾號推出的諸多值得思考的優(yōu)質內容,使“羅輯思維”的粉絲黏性越來越強。
三、建立傳播矩陣,打造立體化傳播
隨著新媒體的發(fā)展,短視頻平臺以視覺與聽覺雙重體驗為優(yōu)勢,快速占據互聯網市場。自媒體人想要在微信公眾號平臺打造爆款文章已是較為困難的事。為了抓住粉絲,跟緊時代步伐,一些自媒體人開始在各個平臺上開通賬號,建立自己的新媒體矩陣。黎貝卡作為自媒體人的突出代表,除了運營微信公眾號,還在微博、抖音、小紅書等熱門平臺深耕。目前,其微博已坐擁700萬粉絲。
黎貝卡進駐微博后,通過打造不同的標簽,吸引用戶。例如,建立#黎貝卡私服日記#版塊,記錄每日穿搭,向受眾分享時尚穿搭經驗;建立#100個中國女孩的家#版塊,走訪不同城市、不同階層、不同年齡女孩的家,在介紹房子的同時,傳達獨居女性的生活主張,傳遞時代正能量。
羅振宇創(chuàng)立的“羅輯思維”,作為知識服務類微信公眾號,也入駐了其他平臺,保持知識輸出?!傲_輯思維”微博,主要以組織線下活動或線上演講為主。例如,近期推出的線下活動#破萬卷書#,由得到APP的各個職員組成線下演講團,分享過去一年里值得推薦的書,吸引讀書愛好者,擴大傳播范圍,形成品牌化傳播;在知乎上,“羅輯思維”主要針對社會各類熱門事件發(fā)表看法,輸出觀點。
為破解微信公眾號發(fā)展困境,各自媒體通過建立新媒體矩陣,打造立體化傳播,增強用戶黏性,進而確保粉絲流量不減,實現新媒體更新。
四、融入明星元素,構建粉絲經濟生態(tài)鏈
互聯網時代,明星代言新的產品后,粉絲將成為主要購買群體,其忠誠度是衡量一個明星能否得到更多代言機會的標準。因而,在自媒體的運營過程中,應適當融入明星元素,一方面將粉絲引流至自己的圈層,另一方面也為明星搭建吸粉平臺?;ペA能使雙方合作更為緊密,進而打造出粉絲經濟生態(tài)鏈[4]。
黎貝卡建立的#100個中國女孩的家#版塊中,就邀請了抖音紅人“深夜徐老師”,通過展示徐老師的家,滿足受眾的好奇心。在展示過程中,還對生活家居類產品進行了介紹,變相地推廣了產品。
此外,將明星元素融入帶貨直播的效果更為突出。某當紅流量小生代言某眼鏡品牌后,當晚該品牌官方旗艦店便開始直播帶貨。由于這名代言人強大的影響力,導致直播還未開始,產品就已經賣斷貨。粉絲強大的購買力,使越來越多的自媒體人紛紛加入與明星合作的浪潮中,以此實現快速變現。
五、延伸產業(yè)鏈,加快流量變現
自媒體通過各種方式吸引粉絲的最終目的,大部分是進行流量變現,實現商業(yè)盈利。粉絲經濟下,自媒體人看中的并不是粉絲本身,而是粉絲背后強大的購買力。換句話說,流量變現是自媒體現在,乃至未來極力追求的。
黎貝卡在微信公眾號平臺積累了千萬粉絲,這些粉絲的購買力極強。2017年,公眾號的廣告報價高達45萬。在成為時尚界的KOL后,她接連與各行業(yè)展開合作。曾與MINI合作,實現4分鐘賣出100臺限量款汽車,銷售總額近3000萬元;與故宮打造“黎貝卡X故宮”400份單品禮盒,20分鐘售罄;2019年與中國奢侈品購物服務平臺寺庫Secoo合作,推出“寺庫千萬博主展”,15天帶貨2000萬。黎貝卡粉絲的強大購買力,奠定了其在時尚領域的領頭羊地位,為其實現了流量的快速變現。
六、粉絲當道,亂象頻發(fā)
傳統(tǒng)媒體時代,主流媒體充當著把關人的角色,對各類信息進行篩選分類后再傳遞給受眾。新媒體時代,魚龍混雜的信息充斥在人們身邊,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傳統(tǒng)媒體的把關人能力逐漸喪失,自媒體亂象頻發(fā)。
作為早期的自媒體人,咪蒙賺足了粉絲經濟的紅利,也正是被利益蒙蔽了雙眼,最終走向極端。咪蒙本人具有極強的寫作功底和深厚的知識儲備,一路從記者走向編輯。新媒體發(fā)展后,她轉型成為一名新媒體從業(yè)人員。她曾在韓寒的雜志《獨唱團》發(fā)表《好疼的金圣嘆》,此文一出,引發(fā)網民熱議,也正是由于這篇文章,人們開始關注咪蒙。但在經歷兩年賠光400萬的事件后,咪蒙開始向利益低頭。起初,她以極端情緒化的方式發(fā)布推文,火速吸引眾多受眾跟隨;而后,文章不斷迎合受眾,她仿佛認為這種方式并非是錯誤的,反而能夠為自己帶來流量。咪蒙不斷延續(xù)這種扭曲的價值觀和情緒先行的文本方式,不斷敲擊受眾的道德底線。在獲得龐大的粉絲量后,變本加厲,為迎合受眾的負能量需求,在文章中不斷使用低級詞匯,通過惡趣味來獲得用戶點贊、評論。咪蒙的套路是激起受眾心中的焦慮和不安,并通過文章引發(fā)共鳴。她將受眾引到負能量的邊界,不斷模糊社會的道德底線,也為自己的沒落埋下伏筆。
事實上,在唯利是圖的自媒體亂象中,眾多自媒體為了獲得經濟效益爭相復制模仿咪蒙,出現眾多“咪蒙體”?!斑涿审w”無視法律,無視道德,以流量來衡量新聞,以金錢來定義社會。而正是由于“咪蒙體”的存在,才會造成自媒體亂象頻發(fā)。
七、結語
無論是勢頭正盛的黎貝卡和羅振宇,還是其他自媒體人,面對粉絲經濟時代的到來,優(yōu)質的內容和精準的用戶定位缺一不可。只有依靠自媒體本身的實力,增強粉絲黏性,才能在市場中穩(wěn)占一席之地。而作為自媒體人,承擔著傳播信息和娛樂生活的重要職責,應遵守行業(yè)規(guī)范,時刻堅守道德紅線,堅持把社會道德準則當作內心一桿秤,維護社會穩(wěn)定和諧,做合格的“意見領袖”。
參考文獻:
[1] 劉斯航.淺析網絡時代粉絲文化的發(fā)展及影響[J].視聽,2021(1):116-117.
[2] 李欣蒙.時尚類自媒體平臺運營策略研究——以微信公眾號“黎貝卡的異想世界”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6(8):338-339.
[3] 孫宵博.粉絲經濟時代自媒體營銷策略研究[J].新聞傳播,2021(2):74-75.
[4] 唐云.社交網絡時代“粉絲經濟”的關系營銷模式及策略[J].商業(yè)經濟研究,2020(23):96-98.
作者簡介:陳莉(1973—),女,河北遷安人,本科,記者,研究方向:新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