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言亭
音樂的語言形態(tài)研究,著眼于音樂的物質(zhì)層面,對音樂中具體的結(jié)構、音高、調(diào)式、和聲、音色、織體等一系列要素,以形式主義、結(jié)構主義的方法分析音樂的聲音構成方式與規(guī)則,這種研究的手段我們往往稱之為音樂分析。多年來,無論是西方音樂分析抑或是中國音樂界所持的音樂分析觀,往往立足于音樂形態(tài)層面進行方法、規(guī)則的形式邏輯描述。
隨著對音樂現(xiàn)象的多元化以及近年來人類學、哲學、語言學等領域的批判,音樂形態(tài)學研究領域中的問題被凸顯出來,并成為制約音樂分析向深度以及外圍拓展的瓶頸。這種科學理性主義的工具分析觀難以與整體的人文學科前沿發(fā)展接通。
近年來,語言的問題成為了當代哲學、人類學以及語言學的關注重點。傳統(tǒng)的、宏大的普遍語言學以及普遍的形式結(jié)構主義遭到解構,立足于日常語言、文化語言學、闡釋語言學的理念走向前臺。這得益于20世紀哲學界對傳統(tǒng)西方的理性主義、科學主義范式的解構,引發(fā)了人類學關注于局內(nèi)人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小型敘事,關注于語言的文化語境與語用問題。也表現(xiàn)為語言的形態(tài)主義、描寫主義轉(zhuǎn)向到了關注語言與思維、語言與社會、語言與存在、語言與文化的多面向的闡釋問題。
那么,音樂領域特別是音樂形態(tài)研究層面的問題是否可以借鑒語言學領域特別是文化語言學的研究理念,在保留傳統(tǒng)描寫主義、結(jié)構主義、形式主義合理性的基礎上,對音樂語言的文化之維做出探索性地拓展?因此,關注文化語言學的學科理念,并批判性地引入到音樂研究特別是音樂形態(tài)研究之中,可以為靜態(tài)、僵化的作曲理論研究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探討:首先,分析描寫語言學與文化語言學的學科主旨;其次,該文著重于對文化語言學中的核心理念進行反思,探討如何激活固化的音樂語言分析;最后,提出對音樂形態(tài)學與音樂語言學的學科反思與重構。
“文化語言學是語言學的一個分支。如果把語言學分成解釋性的和描寫性的兩大類的話,那么文化語言學是解釋性的語言學的一個分支。它與心理語言學、人類語言學、社會語言學同處于一個層次上,而不與描寫語言學、計算語言學、實驗語言學等處于同一個層次上?!雹儆稳杲埽骸段幕Z言學答疑》,《漢語學習》1989年第3期。文化語言學致力于研究語言與文化的相互關系,既不單純研究語言本身的形式構成,也不單純研究文化本身的問題,而是關注語言與文化的互動建構。因此,這決定了文化語言學是一門跨學科的交叉性研究學科。
文化語言學于20世紀80年代末誕生于中國的語言學界,在西方尚未有文化語言學學科,但已有文化與語言關系的研究以及語言人類學分支。文化語言學伴隨著中國20世紀80年代之后,中國語言學界對中國漢語文化的反思而建立,但是它的諸多觀念卻是由西方的語言學家所激發(fā)而興起。洪堡特的語言文化理論、薩丕爾-沃爾夫假說、分析哲學的語言分析理論、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語言理論以及伽達默爾的闡釋學理論等諸多西方人文學科中對語言的關注共同引發(fā)了對語言本體性的思考。
英國語言學家帕默爾曾說:“語言是所有人類活動中最足以表現(xiàn)人的特點的,它是打開人們心靈深處奧秘的鑰匙。它是人們表達思想的至高無上的工具,是維系民族的紐帶,是歷史的寶庫?!雹谏晷↓垺埲陚愔骶帲骸段幕恼Z言視界——中國文化語言學論集》,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1年版,第1—2頁。在20世紀的西方語言哲學中,提出了人是按照自身的語言習得行為在進行思考,人所習得的語言結(jié)構決定了人的思維、情感以及意識與無意識結(jié)構??梢哉f,語言就是彰顯人所存在的世界,人生存于語言之中。
美國語言學家薩丕爾曾說:“言語是一種非本能性的、獲得的、文化的功能?!雹凵晷↓垺埲陚愔骶帲骸段幕恼Z言視界——中國文化語言學論集》,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1年版,第4頁。長期以來,我們往往將語言作為交流的符號,而忽略了語言的存在意義。但是,從本質(zhì)上思考,語言卻不止于交流符號而已,它更代表了人類的價值與意義系統(tǒng)。我們在接受一種語言之時,已經(jīng)潛移默化地接受了語言背后的價值與意義系統(tǒng),并受語言系統(tǒng)的支配。因此,語言之于人類,它是人類的存在之家。在語言中,可以窺探人類的文化心智結(jié)構與意識以及無意識系統(tǒng)。
文化語言學受到20世紀哲學的啟發(fā),并且由于原有的漢語研究中以 《馬氏文通》為代表的西方科學主義的研究方法對漢語世界的意義造成的遮蔽,而引發(fā)了漢語學界發(fā)起了旨在打破傳統(tǒng)的分析語言學、實驗語言學以及形式描寫主義的語言學的局限,將研究的視點從關注語言本身的發(fā)音、音位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拓展到語言與文化的視點之上,探討語言背后的文化之維。將對語言的研究落實到文化底座之上,結(jié)合多學科的視角闡釋語言的文化屬性問題。
從符號語言學的角度來說,一般分為語形學、語義學與語用學三個層面。語言的符號場即是民族音樂學 (音樂人類學)所強調(diào)的語境,在符號學的角度上來說,符號的作用是在符號場中實現(xiàn)的,符號與符號場同時存在。一個符號化過程必定與一個特定的符號場相對應,沒有符號場就無所謂符號化過程,也就不存在符號。那么也就是說,符號場是決定符號語義的基礎要素,而符號語義又決定了符號語形的構成組合關系。那么研究語言,則必然首要關注基礎符號場,進而探討語形與語義的關系,分析符號場、語義與語形之間的相互建構關系。由此來說,語用學主要關注于語言的運用場域問題,探討發(fā)言人、聽話人以及傳輸?shù)囊饬x環(huán)鏈問題,即符號解釋的問題。中國語境下的文化語言學便是從這種符號語用轉(zhuǎn)向的基礎上所生成的一門學科。它面對廣闊的中國多元語言現(xiàn)象,倡導在微觀具體的符號場之下闡釋中國語言的問題。
從研究方法來說,一般的語言學研究主要是采用工具科學主義的形式描寫與結(jié)構主義方法,將語言作為客觀的物理對象加以分析,借助于實驗、分析的形式描寫方法,分析語言的語音、語形、語法與語義問題。但是文化語言學則側(cè)重于研究語言與文化的關系,采用人文主義的視角,訴諸于跨學科交叉的手段,探索語言與文化的問題。因此,文化語言學往往在保留一般語言學方法的基礎上更多地借助于多學科的研究方法。例如借鑒人類學、社會學、哲學的方法來進行研究。
從研究方法的獨特性來說,文化語言學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文化認同法、多元比較法、闡釋學方法以及交叉研究的方法。
首先,文化認同法主要是指在研究地方性語言文化時,首先需要對地方性文化中的思維、觀念、習俗、文化遷徙、文化哲學觀有深刻的理解與同情,進而研究語言對社會、習俗、文化交流的鏡像映射關系。語言學家申小龍說:“因為語言形式同思維形式緊密聯(lián)系,直接體現(xiàn)了一個民族的思維慣習。各民族都有他特有的思維反映現(xiàn)實要素的順序,語法作為這種順序的表現(xiàn)也就具有民族性與不可滲透性。因此,我們既可以從漢語語法的特點看到漢族人思維形式的特點,也可以從探討漢族人思維特點入手認識漢語的語法特征。漢語 ‘偏重心理,略于形式’的這種文化特征正是近一個世紀來徘徊在套用來自西方形態(tài)語言分析方法之上的一個無所不在的幽靈。明乎此,對漢語句子特點的認識就應向漢民族文化認同,摒棄以形式為綱的知性分析方法,確認漢語句子講究意合、流動、氣韻的文化特征?!雹偕晷↓垼骸墩Z言與文化的現(xiàn)代思考》,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51頁。簡言之,所謂文化認同法即是將語言的研究落實于具體的民族文化語境之中進行語言的研究,而不能搬用西方科學主義的方法進行生硬地嵌套,應以地方性局內(nèi)文化為主要根基,直面地方性語言事實。
其次,多元比較法是文化語言學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比較法在多個學科中都有運用,也是較為成熟的研究方法。通過比較,既可以分析多元語言中的共性問題,也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不同語言以及近似語言中的差異性問題。但是需要強調(diào)的是,多元比較法更加關注的不是表層語言形態(tài)的比較,而是更加關注于不同的文化語境、習俗、社會對語言制約機制的比較。那么,這樣也就涉及了對語言的內(nèi)面的關注與闡釋的比較問題,不再僅僅立足于表面的語形、語音以及語法等要素進行淺層次的形態(tài)比較。通過對制約語言機制的文化語境的比較,可以使得不同語言間的獨特性得到凸顯,使得語言的差異性得到關注,進一步促進多元文化的自足性與本體性的觀照。
再次,闡釋學方法是各人文學科,特別是哲學、人類學、社會學、文化學等多個學科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語言學家游汝杰先生曾說:“文化語言學屬于解釋性的語言學,凡解釋性的學科都必須利用多種學科的知識來研究所謂的 ‘本體’。語言的本體是什么?這是一個尚未有肯定答案的問題。一般而言,研究事物的本體應該從兩方面研究,一是研究它的內(nèi)部結(jié)構;二是研究它的外部條件,以前的語言學本體研究所缺少的正是對外部條件的探索。這好像造一座大樓,除了要考慮大樓內(nèi)部各構件之間的關系之外,還必須考慮地震、臺風、陽光等外部因素。文化語言學所研究的也是語言的本體,不過它強調(diào)從語言的外部條件,即文化角度來研究語言的本體?!雹谟稳杲埽骸段幕Z言學答疑》,《漢語學習》1989年第6期。20世紀,隨著現(xiàn)象學、存在論的興起而誕生的本體論解釋學成為了引發(fā)多個學科進行變革的學術理念。伽達默爾提出,解釋學并非是方法論,而是本體論,人永遠是以理解的方式而存在。他提出了 “效果歷史”以及 “視域融合”兩大核心理念。通過伽達默爾對理解與闡釋的分析,澄清了原有的客觀解釋的誤區(qū),進而進入意義詮釋的多元視角,成為了當下多個學科競相引用的研究方法。文化語言學的核心是研究語言中的文化問題,文化是多元的,那么對文化的研究則往往具有多種文化語境以及理解的差異。文化語言學正如游汝杰以及申小龍等人所說,它是立足于闡釋之上的。因此,闡釋學便成為了文化語言學與人文學科接通的一個重要鏈環(huán)。
除以上三種方法之外,文化語言學由于其學科交叉的屬性,還需要經(jīng)常運用到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例如融會語言學上的共時描寫法、歷時分析法,社會學上的社會調(diào)查法、階層分析法以及其他學科的統(tǒng)計法、歷史研究法等等。
從以上幾個方面來看,文化語言學雖然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末,但已經(jīng)具有成熟的學科特征。超越了傳統(tǒng)的實證主義、主客二元、歐洲中心論的工具科學主義藩籬,進入到了更加廣闊的整體性語境、相對論視野之中進行語言研究。這一學科的屬性、對象、方法以及理念對當下仍在工具理性道路上的音樂語言分析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參考、反思之鏡,對激活音樂形態(tài)研究的生命活力有重要的反思意義。
當下的音樂形態(tài)研究以工具理性的分析為主。主要反映在文化失語、學科內(nèi)卷化、分析理念缺氧、普遍化危機以及形式主義與描寫主義的表層語言局限等。面對這些問題,筆者近年一直關注音樂語言的形態(tài)描寫如何與整體的人文學科接通,如何借鑒人文學科的研究理念引入到音樂形態(tài)研究之中。通過對文化語言學以及文化哲學、人類學的思考反思,認為語言學界的學科理念、研究方法等對當下的音樂形態(tài)研究困局可以提供大量的反思意義。但是需要強調(diào)的是,語言學與音樂學科雖有諸多相似,但并不是直接模仿,而是應當批判性地反思兩個學科之間的共性與差異性。
當下,對語言學學科的參照與借鑒并非本文首創(chuàng)。在西方民族音樂學領域、中國的民族音樂學領域以及傳統(tǒng)音樂研究領域已經(jīng)有了諸多開先河之作。較具代表性的有西方的民族音樂學家內(nèi)特兒、西格、布萊金等一大批學者對西方描寫語言學方法的引進;在國內(nèi)主要有沈洽先生為代表的 《描寫音樂形態(tài)學引論》以及錢茸教授近年來倡導的語音學對民族音樂研究的引入;還有湯亞汀先生曾經(jīng)在 《音樂人類學:歷史思潮與方法論》中提到的 《音樂分析:語言學模式的興衰》中對西方當下的語言學之于音樂研究的歷史狀況進行了粗略地梳理。在以上著作中,需要重點提到的是沈洽先生的 《描寫音樂形態(tài)學引論》,該書主要借用描寫語言學的方法,特別是音位學的研究方法對中國民族音樂“音、調(diào)、腔、拍、字”五大位元系統(tǒng)進行了梳理與闡釋,可以說是國內(nèi)較為大量借鑒語言學方法對描寫音樂形態(tài)學進行闡述的一部重要巨著。
通過以上梳理可以發(fā)現(xiàn),無論國內(nèi)國外,對語言學模式的參照與引進多集中于民族音樂學領域,可能主要由于音樂人類學所面對的更多是異文化音樂,因此在面對這些非西方形式邏輯的音樂時,更容易觸及音樂人類學家的反思。其次,以往對語言學的方法參考主要借鑒的是描寫語言學以及形式語言學的分析方法,這些方法更加關注于語言以及音樂本身的問題,音樂學家把語言學的形式主義研究方法借鑒過來研究音樂形式問題,而沒有關注語言學界內(nèi)部的拓展問題,即文化語言學對描寫語言學的超越與批判。
所以,我們既要學習描寫語言學的研究方法,也要借鑒文化語言學對描寫語言學的突圍理念以及反思,關注音樂語言與文化的雙向維度。文化語言學對音樂形態(tài)研究的借鑒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伴隨著哲學領域的反思與革命,語言學界開始反思普遍性語言學與文化差異的問題。那么在音樂領域也是如此,最明顯的反映在西方從比較音樂學到音樂人類學的快速發(fā)展更新之中。20世紀的世界,文化并置與文化遭遇引發(fā)了人文領域各個學科重新審視建基于18、19世紀的學科理念,開始從學科內(nèi)部跨越關注文化的問題。
文化語言學學者們認為,語言學被形式主義與描寫主義的語言學遮蔽已久,應當重建文化語言學,將語言的研究回到以人生存活動的生命世界之中。著名的分析哲學家維特根斯坦曾說:“語言本身深嵌在生活方式的深刻背景之中,這種深嵌構成了人類生活世界的整體,一定的語言形態(tài)對文化各個領域起著深刻的制約作用?!雹偕晷↓垼骸墩Z言與文化的現(xiàn)代思考》,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頁。語言對于人類來說,它不僅僅是人類用于交流的工具性符號,而且它的內(nèi)在體現(xiàn)著各個持不同語言的文化世界觀以及思維觀念模式。因此,文化語言學領域的學者認為,應當將語言的研究與文化接通,超越原有的形式主義與描寫主義的語言學,因為形式主義與描寫主義的語言學只關注語言本身即語音、語形、語法的構造,而忽視了語言背后的底座——文化語境的差異。
通過對文化語言學研究而反思音樂形態(tài)研究領域,我們一直以來的音樂形態(tài)研究不正是在延續(xù)著形式主義、結(jié)構主義的道路在分析描寫嗎?哲學家張汝倫曾說:“一門學科如果只是無目的的整理與描述事實,那它實際上還不能算是一門科學。純粹的語言形式描寫如果沒有一種語言觀為前提指導,只能是一堆支離破碎的材料,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因而也就無法讓人對語言有更深刻的理解。”②申小龍、張汝倫主編:《文化的語言視界——中國文化語言學論集》,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1年版,第14頁。當下的音樂形態(tài)研究領域,特別是音樂分析學科一直以來采用的大多是形式主義的分析與描述,在研究中往往借助于西方的分析技術對音樂的樂譜進行量化,通過簡化分解出音高、調(diào)性、和聲、結(jié)構等模型,最終掩蓋了每個具體音樂中的差異以及語言背后的文化問題。而文化語言學從科學形式主義的語言學到人文主義的語言學轉(zhuǎn)型范式,對當下的音樂形態(tài)研究是有巨大的啟發(fā)意義的。我們不懈地追求西方的形式邏輯方法,但忘卻了每一種方法以及每一種音樂背后都有一個文化的本體論在支撐。將西方科學形式主義的分析方法套用到中國之后,勢必造成跨語際的文化遮蔽。音樂形態(tài)研究應當超越純粹的形式主義描寫分析,而關注具體的音樂事象或音樂語言中的文化本體論問題。
反向格義,是指哲學領域中運用西方的哲學概念來解釋中國傳統(tǒng)的思想體系,近年來哲學界不斷地反思此種操作方式誤讀了中國傳統(tǒng)的思想體系。例如用自然規(guī)律解釋老子的 “道”的概念,即是嚴重忽視了老子哲學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學特殊性。那么文化語言學的建立,即是對西方語言學形式主義描寫主義的反駁。中國語言學自《馬氏文通》以來,主要依靠西方的語言學理論研究中國的漢語,將漢語歸結(jié)為 “主動賓”加 “復合句”兩種形式結(jié)構,一直未能有效地解決名、動、形的詞類劃分以及句子的結(jié)構成分之間的關系問題。文化語言學界開始重新反思以 《馬氏文通》為代表的西方語言學理論是否能夠跨越重洋解決中國語言的問題。由此,漢語學界開始倡導立足于中國本土文化認同,從中國文化本身來探討中國語言的問題,因此得出了中國語言是一種完全與中國哲學觀念同構的 “以神統(tǒng)形”的語言。表現(xiàn)在形式方面是重時間流動性的語詞鋪排,重意合、重氣韻的語言形式,而與西方的“限定性”邏輯語言保持著明顯的差異。因此,從語言所深嵌的文化中來解釋語言學的問題具有深刻的闡釋力。
伴隨著20世紀哲學對現(xiàn)代性宏大敘事的解構與反思,各個人文學科在不斷地反思其原有的學科體系問題,它解構了以往的普遍性語言學、哲學、音樂形態(tài)學,因此人類學、社會學在當下被越來越加以重視。人類學與社會學更加接近于后現(xiàn)代西方哲學所提倡的解構宏大敘事的普遍性,而關注日常世界中具體的現(xiàn)象。
反觀音樂形態(tài)研究領域,在這一層面則明顯滯后,雖然近年來已經(jīng)開始有諸多關注描寫語言方法的研究成果出現(xiàn),并對音樂形態(tài)研究領域有一定啟發(fā)。但是不得不說,音樂形態(tài)學研究至今還未形成音樂文化形態(tài)學的共識,與整體的人文學科還處于 “言語不通”的路徑之中。中國音樂的形態(tài)是否一定要走與西方的形式主義、描寫主義同樣的道路?中國的音樂語言本體論根基如何指導中國音樂形態(tài)研究的方法論?中國音樂如何在深層語言層面與異文化對話?這些問題都需要成為音樂形態(tài)研究的反思性問題,而不是直接照搬西方的分析方法。
正如前文所說,文化語言學的研究對象是一個交集的研究對象。既關注共時層面的漢語、少數(shù)民族語言、西方語言,也關注歷時維度中的當下與古代的語言文化現(xiàn)象。更重要的是文化語言學深入到了語言與人性、思維、世界觀、哲學、社會、民俗等多元的文化互動關系。因此,這決定了文化語言學的學科便有了其獨特的研究對象與研究視角,它是一個交叉的學科,需要與整個人文學科接通進行研究。
反觀音樂語言分析領域,我們的視域與文化語言學相比則差距明顯。作曲領域的音樂形態(tài)學主要針對西方文藝復興之后至今的音樂形態(tài)進行分析研究,中國的傳統(tǒng)音樂形態(tài)學則主要關注傳統(tǒng)樂種中的音樂形態(tài)。這種現(xiàn)象割裂了整體的音樂語言文化,也導致了音樂語言研究各自言說,言語不通。作曲系的音樂形態(tài)分析無視中國音樂形態(tài)的特殊性,傳統(tǒng)音樂領域的音樂形態(tài)研究也抽離文化的存在場域,停留于律、調(diào)、譜、器而不與活態(tài)的音樂接通,也缺乏在整體的范圍內(nèi)進行深層語言比較。所以,音樂形態(tài)研究應當拓寬音樂語言的研究對象與研究領域,將分散在不同學科的音樂語言研究加以整合,形成多元音樂語言的互動比較,進入多種音樂語言的深層去觀照不同語言背后的文化差異。即從作為 “存在者”的語言進入到敞現(xiàn)“存在”的文化場域之中,既通過語言進入文化闡釋,也通過文化理解而深度理解把握多元的音樂語言。
音樂形態(tài)學也稱之為音樂分析,即分析是音樂形態(tài)研究的主要方法?!缎赂窳_夫音樂與音樂家大辭典》中對音樂分析的定義是“將一種音樂結(jié)構化解到一個相對簡化的組成部分以及在結(jié)構中對某些因素功能的研究稱為音樂分析”。那么很明顯,分析的方法主要采用的是形式主義的量化、簡化還原的數(shù)學化思維。彰顯了明顯的形式主義、結(jié)構主義的研究特征。
正如文化語言學所倡導的,語言并非僅僅是一種客觀的供人使用的工具,它是我們所感知、所體認和理解世界的基礎,人是按照它所接受的語言來理解世界。那么對語言以及音樂語言的研究就無法只采用形式主義的分析方法,因為這種方法預設了音樂語言工具性的假想,而忽視了音樂語言是人理解其自身,理解其周圍音樂世界的透鏡之意義。那么我們需要討論的問題是,既然音樂語言不只是工具,就不能只用工具性的分析方法,而應當更加多元地引入人文學科的新理念與新方法。
對不同文化中的音樂語言的研究,必然涉及對文化的理解與認同的問題,如果我們不能理解西方的科學形式主義文化的本體論支撐,我們就難以回答啟蒙之后的西方音樂以及當下后現(xiàn)代音樂的諸多問題。反觀中國,如果我們不了解自古以來各文化場域的衍變體系,也就難以回答中國各種音樂其核心特征的價值意義所在。
楊曦帆先生曾經(jīng)在 《音樂的文化身份——以 “藏彝走廊”為例的民族音樂學探索》一書中說:“音樂人類學的出現(xiàn)使我們面臨著學科知識的轉(zhuǎn)型,梅利亞姆在 〈音樂人類學〉中宣布:民族音樂學的目標不僅是理解作為構造性的音樂,還有理解作為人類行為的音樂。從音樂形態(tài)到文化闡釋,從技術分析到整體研究的觀念轉(zhuǎn)變……音樂并非僅僅是一些聲音,而是與政治族群、宗教、經(jīng)濟緊密相關?!雹贄铌胤骸兑魳返奈幕矸荨?“藏彝走廊”為例的民族音樂學探索》,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5年版,第24頁。那么音樂人類學關注到了作為文化的音聲與行為,文化語言學關注到了語言與文化的關系。這就決定了我們不能脫離語言的基礎來談語言的形式,這只會讓我們產(chǎn)生錯覺。
其次,對音樂語言的研究,涉及音樂語言與文化交叉性的問題,就必然要借用闡釋學來進行解決。因為文化是多樣的,文化的理解也是多樣的,那么也就決定了我們與音樂語言的關系并非是主體對客體的分析關系,而是文化主體對文化主體的間性問題。那么主體間就缺乏唯一固定的分析答案,而是主體對主體的理解與對話關系。通過對話與理解,進而形成主體間的視域融合與意義顯示。音樂語言研究應當深入關注研討闡釋學對當下音樂語言的重要性問題。
再次,音樂語言與文化的闡釋研究,往往無法在一個封閉的環(huán)境中進行,它必然需要文化與文化之間的對話與比較,即需要有一個他者之鏡。因此音樂人類學中所提倡的主位與客位、局內(nèi)與局外、我者與他者的學科理念即是一種文化對話的理念。對中國的音樂語言文化的研究必然涉及西方的概念與知識體系,這是無法完全懸置的一個當下共在。那么,我們需要關注的是西方概念體系與當下中國的漢族音樂或少數(shù)民族音樂之間產(chǎn)生了哪些牴牾,由此使得被遮蔽的中國音樂之人文意義得到敞現(xiàn)。
通過借鑒文化語言學這個他山之石,我們可以反思當下音樂形態(tài)研究中的學科、對象、方法問題。當下的 “音樂形態(tài)”研究理念主要秉持了啟蒙以來的現(xiàn)代性工具理性認識論方式,將音樂形態(tài)獨立于文化基座之外進行形式主義的分析,它造成了存在的遺忘、生命的止息以及意義的缺位。
從音樂形態(tài)到音樂文化語言學的轉(zhuǎn)向是必要的,這種理念也是成立的。其本意并不是要顛覆原有的分析學科,而是要拓寬音樂形態(tài)研究的視野。我們呼喚一種有文化廣角、有多學科視野、有體驗性溫度的開放的音樂語言研究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