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嶺
漫步在校園內,教學樓宇的通途、 “博文廣場”的場地、 “曲廊紫韻”的回廊,古老梓樹的涼蔭……這些地方都是師生來來往往的“遇見”,是學校文化建設的一個個“見心”之所,更是讓“課外閱讀”延展的“走心”的空間,將“文化”的范疇擴大、承繼和發(fā)展下去的必然之“道”,從而影響生活其內的所有師生,擴大波及、惠顧到師生家庭及其相應的生活社會圈。基于以上考量,我認為除了內在的(即組織教師的課外閱讀教研活動、課外閱讀心得交流、學生的課外閱讀各式比賽與競賽活動等)事宜之外,通過校園“外在”的多重改變,學校的“書香氣” “書卷味”會更濃烈與醇美。這里的“外在”所指的是學校文化建設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也就是 “廊道文化”的培植。
悠久的歷史、厚重的積淀凝聚起來的校園氣質對于一所學校來說,本身就是“文化”。唐江澎說,“一所學校有了百年的歷史,時間會給她堆疊厚實的文化層,將這一文化層細細地揭開,每一層都是沉甸甸的財富。”作為學校的一員,我們一定要將學校的那份“積淀”細細品味,打造成新時期的校園文化體系。
《[乾隆]溧水縣志》里載: “學宮西舊有安公應睟祠,年久營兵占住……日久傾塌。祠西為趙公書院,康熙五十九年建,祀縣令趙公世臣,屋宇亦漸頹廢。乾隆四十年,知縣凌世御集紳士捐金,改建高平書院,仍祀三公于后樓?!薄案咂綍骸奔翠嗨畬嵭∏吧?,她已經(jīng)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書院大門五間,講堂三間,左右各一間,廂房左右兩間,后樓五間;下為掌教居室。樓左多隙地,周列垣墉,錯置花石,辟小窗相對,以為藏修游息之助。又東外,平房十間,為諸生肄業(yè)所。”縣志對 “書院”的構造做了詳實的表述,使得后人有機會看到書院的“廊道”格局:大門——講堂——左右——廂房——后樓——居室。這樣的“一間”連著 “一間”就是 “道”,而中間連接的必定就是 “廊”。
“……垣外邑廟,徽恩閣重窗洞開,高標輝映,草樹蔥郁,攬結巾佩讀書尋味之子,咸于此得文心之貺矣?!笨h志這段表述,映入我們眼簾的又是一幅學子們佇立廊道前孜孜不倦誦讀的讀書圖:墻外的城隍廟里“三層樓”的徽恩閣窗戶全都敞開著,高聳特立之物在陽光的照耀之下相互映射,院內草木青翠茂盛。讀書的少年們將頭巾結于頭頂,認真、專注地閱讀古往今來的書籍。 “諸生”在這樣的場所之中學習,你是否能與我一起想象高平書院隨著每日旭日東升,從院內傳至大街小巷的那朗朗書聲?
史料記載,1945年10月后,學校遷址到城隍廟內。穿過三層樓,沿著 “萬年臺 (戲臺)”的石階,拾階而上, “讀書學做人,做人要讀書”十字赫然分列兩側的墻壁之上。 “拾階而上”走的是“道”,迎面而來的“分列式”墻壁(連接于外圍與學校之間的紐帶)便是 “廊”。
“書院”之中的條條廊道承接了幽幽文脈。至今,學校樓宇頂端矗立著的“文明 和諧 嚴謹 開拓”八字校訓,輕聲細語傳遞著“讀書學做人,做人要讀書”的辦學理念。
學校的主要職能就是學習、求知,而“閱讀”卻是學習所承載的最大形式。試想:沒有“閱讀”的學校,將會培養(yǎng)出怎樣的學生?不會“閱讀”的師生,將會如何地走向未來,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由此,一所學校當務之急就是要營造出閱讀的氛圍,以打造“書香校園”為首選之事。 “廊道文化”遵循的是校園原有的文化底蘊,遵照的是 “照舊尋文”的原則,不是大興大建,更不是“人為造景”,而是 “書香校園”所具備的氣質或姿態(tài),也是校園本身所具有的、區(qū)別于其他校園的特征。
廢物利用,圖說故事。以學校閑置的物體加工、改裝成看得見的“文化窗”,以 “無聲”的方式敘述學校有形的歷史過往。例如,將學校食堂拆卸掉淘汰的大鍋架改成豎立的宣傳板,中間的圓形孔做成照片展示區(qū),形成 “我與實小”廊道;將已經(jīng)使用了五六年、分散在學校多處的多個移動小書架擺放到一處,形成“閱讀廣場”廊道;將學校西面圍墻做成凹凸的文化墻,鑲嵌上本地區(qū)流傳千年的“中山八景”壁畫圖,形成 “文化廣場”廊道。
二次改造,喚醒故事。 “校園文化”也可以通過設置 “無聲物品”去承載學校的傳承和人文情懷。例如,學??倓仗幣c圖書館進行協(xié)商,利用商家已經(jīng)擱置不用的貨物架改造成書架,安放在教學樓一樓的大通道(廊道),擺上學校“兒童閱讀與寫作推廣人”推薦的圖書,一則滿足臨近班級的閱讀渴求,二則作為上、放學的人流潮的分流區(qū)域,三則起到分散聚集人群的多重作用,體現(xiàn)學校人文關懷。
浸潤體驗,省悟故事。 “曲廊紫韻” (回廊)本是一條處于學校東南角僻靜的紫藤長廊。每年四五月期間,紫藤花綴滿枝頭,這里一串,那里一叢,在旭日的映照下,“紫氣東來”。學校總務處在長廊的長條凳上添置了三四處“比翼雙飛” “振翅欲飛”的 “陶藝白鴿”,象征團結、安寧;每根廊柱、橫梁上張貼了一首首中英文對照的古詩詞,常有孩童稚嫩的朗朗讀書聲從花叢中溢出;還有專門為青年教師設置的粉筆字書寫場所,一幅幅小黑板上俊秀的字體讓人賞心悅目……“廊道”頃刻間成為全景式文化浸潤體驗區(qū)。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眱?yōu)美的環(huán)境,優(yōu)雅的廊道,時時刻刻都會給師生一種心靈上的感染,影響著成長與發(fā)展。
校園文化發(fā)展的重要載體是故事,故事既需要“說一說” “展一展” “演一演”,更需要以活躍于心靈的“價值與信念”為落腳點,打造一個又一個“廊道故事”,從而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熏陶、影響每一位師生。
為提升書香校園氛圍,提高學生閱讀素養(yǎng),盤活學校圖書館資源,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師生閱覽室、圖書室,將之演化為“書館”形式,并聘請校內知名的老師擔任榮譽館長,同時組建“兒童閱讀與寫作推廣人”志愿者團隊。當然,我們如何真正地讓圖書有“存在感”?如何讓孩子們對圖書有“親近感”?我們可以實施班級間的“圖書漂流”活動:由“書館”工作人員選擇幾十本圖書(大約一個班級人數(shù)的量)裝入“漂流箱”,從年級的一班開始,依次是二班、三班……直至最后一個班。班與班“圖書漂流”的間隔時間是2-3天,中間交接時要清點圖書與閱讀單。
明代大儒王陽明說: “某嘗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圖書漂流”活動就是典型的“知行合一”的具體表象,也是“廊道文化”的實踐行為:一個班級就是“廊” (一個閱讀的空間),班級與班級之間的交接儀式就是“道”,合在一起形成的就是“廊道文化圈”。
學校,是孩子們學習的地方。學習的一個最為重要的方式就是“讀書”,而校園內能提供讀書的場所也有很多:圖書館、閱覽室、教室,等等。為了更好地引領孩子們讀更多的書,讀更好的書,我們還可以開展“周六讀吧”的公益讀書活動:利用學校“書館”資源以及教師專業(yè)優(yōu)勢(比如現(xiàn)有的“兒童閱讀與寫作推廣人”的特長),逢每周六對部分學生、家長進行“開放”,主要形式是 “共讀一本好書”。對于“共讀一本好書”,我們不追尋單個教師的作用,不強調“共讀一本書”時指導模式的統(tǒng)一性,而是依從學生“閱讀期盼”的需求,以 “兒童閱讀與寫作推廣人”個性化、趣味化的思考為主。這樣的“共讀”才有可能真正成為老師樂教、學生樂學的“閱讀共同體”,讓閱讀真正走心走實。
對于有著悠久歷史的學校來說, “廊道文化”業(yè)已存在;對于身處類似“書院”浸潤之下的莘莘學子來說,閱讀漸漸也會成為自然。在這樣的學習氛圍、閱讀環(huán)境下,承繼也便成了習慣,發(fā)展也便有了可能。
每所校園內都有許多株大樹,它們相互間構成的“區(qū)塊鏈” (也可稱之為“廊道文化”的雛形)便是“校園文化”預期發(fā)展的“童年期”。我們何不采用一株株大樹,形成“廊道文化圈”,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一個個“大樹之子”呢?
例如,懸鈴木(法國梧桐)好栽易活,生長非常迅速,每棵樹的樹葉既大又茂盛,有凈化空氣的作用。樹底下常常是學生游戲、玩耍的場所,我們不妨在周圍廊道上設置 “館藏推薦”:每周安排一名“兒童閱讀與寫作推廣人”志愿者按照低、中、高三個年段進行選書、推薦,擺放在貨架上。學生在玩耍之余看看書,久而久之,他們既讀到了不同種類的書籍,又獲取了豐富的知識,增長了才干與能力,凈化了身心,形成了一棵棵“博學樹”。
再如,我們可以在學校開闊地帶栽種一些適應性強、不怕寒冷的女貞。冬天,我們可以讓每一位學生親近它們、呵護它們,形成一棵棵“剛毅樹”;可以在學校主雕塑四周栽種樹體端正、葉大蔭濃的梓樹,繼而形成“認認真真做人、踏踏實實學習”的品質,將自己培養(yǎng)成為一棵棵“希望樹”。
《易經(jīng)·乾卦》中說: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彼逄茣r期的經(jīng)學家孔穎達對此句話做出的解釋是:“天下文明者,陽氣在田,始生萬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币簿褪钦f,人類改造大自然的成就和功績,可以使人類驅除愚昧,走向光明。這樣的“大樹之子”的“廊道圈”不正是“天下文明者”嗎?
文化是一種環(huán)境,是環(huán)境中的人文的氣息、氣質以及無形之中的談吐。學校有了文化,教師就有了文化;教師有了文化,學生就有了發(fā)展的方向。從一層又一層締結的角度來看,文化是學校所有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石,也是提升學校形象、豐富學校內涵、凸顯學校特色的源動力。一個人只要具備了道德精神,也就擁有了高尚的靈魂和堅毅的力量,學校構建“廊道文化”,也就有了靈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