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紅
(作者單位: 廣東興寧市星航幼兒園)
相信每一個人回憶起童年時代, 記憶深處都會有一個印象特別深刻的師者。 他們幫助我們少走彎路, 使我們順利度過人生之坎, 走出命運的低谷, 甚至改變我們的命運。 這樣的師者, 我們不妨稱其為“導(dǎo)師”。 可以說, 每一個人在一生中都有可能遇到這樣的導(dǎo)師。 而我, 愿努力成為孩子們生命中的導(dǎo)師。
小美, 一個皮膚白凈的5 歲小女生, 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媽媽送她上幼兒園。 媽媽去援藏支教后, 突然有一天, 她不愿意上幼兒園了, 嘴里還一直念叨著 “我沒有爸爸和媽媽, 沒有人愿意和我玩”,任憑老師、 姥姥姥爺怎么安慰, 她仍堅持要回家找媽媽, 而且一直歇斯底里地哭泣。 小美姥姥的情緒也逐漸焦躁起來, 甚至開始質(zhì)疑幼兒園的教育水平, 動了轉(zhuǎn)園的念頭。小美的媽媽打電話對我說: “小美以前不是這樣的, 怎么現(xiàn)在總是這樣子, 你們老師想的這些辦法對她沒有一丁點作用……” 我非常理解做母親的心, 一邊在電話里安撫小美媽媽的情緒, 一邊積極地嘗試以各種方式來幫助小美, 但是于事無補, 我知道我尚未找到問題的癥結(jié)所在。
一次音樂課上, 老師讓孩子們做雙人游戲。 雖然有一個哥哥主動過來和小美一起做游戲, 她的眼睛卻一直盯著另一個哥哥小強。 仔細觀察之后, 我發(fā)現(xiàn)只要有小強出現(xiàn)的場合, 小美總是不停地關(guān)注著他, 很多次還在他面前轉(zhuǎn)圈, 擺出各種姿勢展示自己。 我恍然大悟。原來, 小美的癥結(jié)并不是媽媽不在身邊, 而是她悄悄 “愛” 上了小強。 了解到小美的注意力在小強身上, 我平靜了許多, 開始翻閱相關(guān)書籍, 咨詢心理學(xué)專業(yè)人士, 明白了5 歲左右的孩子已經(jīng)開始進入到了情感敏感期。 于是, 我決定首先無條件地接納小美, 放手給她時間, 讓她慢慢去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
很快, 小美的6 歲生日到了。父母特意寫了一封信祝福她, 并在信中寫下了對她的殷殷期望。 在家長與我們幼兒園老師的共同努力下, 小美對媽媽和小強的執(zhí)念慢慢釋懷, 在幼兒園又開始結(jié)交更多新的朋友, 變成了一個活潑、 快樂的小女孩。
2010 年10 月, 我到幾位同學(xué)家做客, 商談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我仔細地詢問了家長們的工作和生活后, 告訴他們: “對幼兒園里的每一個孩子, 我都視若珍寶, 當(dāng)成自己的孩子。 中國有句老話說,‘子不教, 父之過; 教不嚴, 師之惰’。 今天我來家訪, 就是和大家商量家校如何配合, 怎樣共同教育孩子……”
后來, 在一次家長會中, 我也和大家說: “我工作忙, 無法一一家訪, 所以特地召開家長會, 和大家商討教育孩子的問題。 我和大部分家長的意見是一致的, 就是把你們孩子當(dāng)作自己的孩子嚴格教育,不遷就, 不溺愛, 愛而有教, 大事曉之以理, 小事循循善誘。 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的工程, 需要家庭、 學(xué)校和社會共同承擔(dān)責(zé)任, 互相緊密配合。 只有這樣, 孩子才能沿著正確的方向成長, 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還向每一位家長問起孩子在家里的表現(xiàn), 逐一答復(fù)家長們的疑問, 盡力解決他們在教育上的困惑。
此外, 我還有寫教育日記的習(xí)慣, 將從教以來的點滴感悟, 化作教育路上的積淀, 在反思中不斷成長。
我對孩子們十分疼愛, 但我并沒有因此降低對他們的要求; 相反, 無論在思想教育上, 還是在生活教育中, 我都會嚴慈相濟, 對孩子們言傳身教。
我為孩子們制定了一個 “成長進度表”, 對他們提出了很多要求,比如學(xué)會游泳、 打掃衛(wèi)生、 學(xué)會洗衣、 生活自理、 獨立出門等; 我還堅持要求家長們積極參加親子活動, 比如在郊外游玩, 在廚房一起煮飯洗菜, 甚至讓家長帶孩子去工地參觀, 了解房子怎么建成的……我諄諄告誡孩子們: 要不怕累、 不怕吃苦, 要像我們的園訓(xùn)一樣,“做自立、 誠實和正直的人”。 孩子們在我的教導(dǎo)之下, 個個活潑可愛、 聰明認真。
教育孩子既要高瞻遠矚, 又要細致入微, 言傳身教, 身體力行。作為教育工作者, 我始終告誡自己, 要熱愛孩子, 熱愛幼教事業(yè),忠于職守, 樹立成為典范和楷模的崇高理想; 與家長親密交流, 共同為孩子們的未來奉獻自己的一點熱、 一點光, 照亮他們成長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