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陶淵明的“獨處”休閑

2021-02-13 06:45王慧剛
蘇州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 2021年1期
關(guān)鍵詞:陶淵明

王慧剛

(河南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7)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生活壓力的加劇,現(xiàn)代人越來越注重一個問題,那就是“休閑”。如何去休閑?有的人選擇運動健身,有的人選擇跳舞唱歌,還有人選擇遠(yuǎn)足旅游,又或者和朋友一起喝個下午茶。正如錢忠文先生所言:“具有中國特色的休閑產(chǎn)業(yè)會讓你越休閑越忙,越休閑越累?!盵1]比如,旅游遇到堵車,跳舞可能影響鄰里關(guān)系,和朋友喝茶時心里卻想著股票有沒有升值、職位有沒有可能得到提升等,其實并沒有得到真正的休閑。有研究者指出:“我們需要新的休閑方式,一種能帶來沉思和冥想的方式。為了這個目的,人需要有獨處的勇氣?!盵2]

獨處為何能成為一種休閑方式?這里涉及“休閑”及獨處的內(nèi)在特質(zhì)等諸多問題,我們不妨借用一位古人作為事例來加以說明,這位古人就是東晉隱逸詩人陶淵明。

一、從獨處中品味休閑的陶淵明

把陶淵明與休閑聯(lián)系起來并不突兀,在陶詩中,陶淵明屢屢提到自己閑暇的狀態(tài):

閑居三十載,遂與塵世冥。(《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3]170閑居執(zhí)蕩志,時駛不可稽。(《雜詩》其十)[3]306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辗湃A,寄懷于言。(《九日閑居》)[3]70有酒有酒,閑飲東窗。(《停云》)[3]1

閑居的陶淵明有時趁著“天氣澄和,風(fēng)物閑美。與二三鄰曲,同游斜川”(《游斜川》)[3]84;有時則與“鄰曲”“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移居》其一)[3]114;有時興之所至,與子侄輩同游荒林丘隴,“試攜子姪輩,披榛步荒墟”(《歸園田居》其四)[3]80;有時則殺雞備酒,款待鄉(xiāng)鄰,“漉我新熟酒,只雞招近局”(《歸園田居》其五)[3]83。但更多的時候,陶淵明喜歡靜靜地獨處一室,享受只屬于自己的休閑。

靜寄東軒,春醪獨撫。(《停云》)[3]1

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景獨游,欣慨交心。(《時運》)[3]7

衡門之下,有琴有書。載彈載詠,爰得我娛。豈無他好,樂是幽居。朝為灌園,夕偃蓬廬。(《答龐參軍》)[3]28

斂襟獨閑謠,緬焉起深情。(《九日閑居》)[3]70

故老贈余酒,乃言飲得仙。試酌百情遠(yuǎn),重觴忽忘天。(《連雨獨飲》)[3]111

寢跡衡門下,邈與世相絕。顧盼莫誰知,荊扉晝常閉……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yuǎn)》)[3]184

形跡憑化往,靈府長獨閑。(《戊申歲六月中遇火》)[3]199

陶淵明是喜歡寧靜的,把柴門關(guān)上,或讀書,或撫琴,甚至獨自去澆灌園中的菜蔬,都能換得內(nèi)心的歡娛,這不就是人人所欽羨的休閑嗎?

當(dāng)然,這里有一個問題需要加以辨析,那就是該如何去理解“獨”,因為陶淵明的作品中對于“獨”的描寫不僅僅是歡樂的,也有幽恨的,比如:

悵恨獨策還,崎嶇歷榛曲。山澗清且淺,可以濯我足。(《歸園田居》其五)[3]83

余閑居寡歡,兼比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焉復(fù)醉。(《飲酒·序》)[3]211

陳冬根認(rèn)為:“世人多以沖淡平和的標(biāo)尺來評述陶淵明及其詩文創(chuàng)作,這在一定程度上是誤讀,或者說是一種選擇性傳釋。細(xì)讀陶氏詩文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滿是孤獨之意象和寂寥的情思??梢哉f,孤獨幾乎成了陶淵明一種敘事方式?!盵4]如果把“獨”僅僅理解為“孤獨”,而不是“獨處”,那就不能成為一種休閑了。

那么何為“獨處”?何為“孤獨”?兩者有什么區(qū)別?閆瑞認(rèn)為:“孤獨是指個體對自身的人際關(guān)系現(xiàn)狀不滿意、交往渴望與實際交往狀態(tài)存在差距而產(chǎn)生的一種主觀心理感受……而獨處,是指當(dāng)一個人在意識上與他人分離,情感或信息不與外界交流,在各個層面上與外在世界的關(guān)系均不存在時的狀態(tài)。在獨處中,一個人有可能感受到孤獨、寂寞等不愉快的情緒體驗,這是孤獨與獨處的聯(lián)系;但同時,獨處中的個體也可以是快樂的、充實的。也就是說,不愉快的感覺是孤獨固有的,但并非是獨處固有的。獨處時,個體可能會孤獨、也可能不孤獨,獨處的人處在一種開放的心理狀態(tài)下,可以容納任何的情緒體驗?!盵5]

簡單來講,獨處是一種積極的、主動的生活狀態(tài),而孤獨是一種消極的身體感受,孤獨只是獨處時的情緒體驗之一。對于陶淵明詩文中的“獨”也應(yīng)作如是理解,即獨處中的陶淵明有時的確會感覺“孤獨”,或者說有“孤獨感”,但更多的時候,我們應(yīng)該看到陶淵明對“獨處”的主動追求及身處其中的愉悅感受。這一點可以從陶淵明對“自我”的身份認(rèn)定得到印證。在《答龐參軍》中,陶淵明稱自己為“我實幽居士”[3]103,而且樂是幽居。獨處是陶淵明主動的選擇而非被動的接受,比如作品中寫道:

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歸園田居》其二)[3]77

長吟掩柴門,聊為隴畝民。(《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其二)[3]181

可以看出,是他主動把自己同外界隔絕開,恰如美國學(xué)者約瑟夫·查斯特羅所言:“實際上,把門鎖上的唯一作用就是維護(hù)個人空間?!盵6]而且在獨處中除了偶爾的“孤獨感”,他更多感受到的是閑靜與歡娛,正如《與子儼等疏》所言:

少學(xué)琴書,偶愛閑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3]441

在解決了獨處與孤獨的矛盾問題的基礎(chǔ)上,我們甚至可以把那些表現(xiàn)“孤”的詩句,以及用“獨”形容其他物象的詩句也當(dāng)作陶淵明喜好獨處的象征,如:

萬族各有托,孤云獨無依。(《詠貧士》)[3]311

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勁風(fēng)無榮木,此蔭獨不衰。(《飲酒》其四)[3]218

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飲酒》其八)[3]226

擁孤襟以畢歲,謝良價于朝市。(《感士不遇賦》)[3]367

在獨處中品味專屬于自身的休閑,但同時也承受著無人陪伴的孤獨,陶淵明的獨處休閑可以說是一種“痛并快樂著”的休閑方式。借用梭羅《瓦爾登湖》之語:“我發(fā)現(xiàn),一個人獨處,絕大部分時候都是極棒的?!盵7]

二、獨處休閑的內(nèi)在特質(zhì)—自由與自然

美國學(xué)者伯格認(rèn)為:“渴望獨處的人不一定要逃避人際關(guān)系。相反,花大量時間獨處,是因為他們認(rèn)為獨處有好處。”[8]獨處何益?應(yīng)該就是獲得自由吧,叔本華說:“只有當(dāng)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誰要是不熱愛獨處,那他也就是不熱愛自由,因為只有當(dāng)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是自由的?!盵9]而這也是現(xiàn)代人對于休閑的要求。

這里同樣涉及一個問題,那就是何為休閑?不同的休閑學(xué)著作有不同的定義。張維亞、湯澍主編的《休閑學(xué)概論》說:“但從學(xué)者們對‘休閑’的理解上可知,休閑是人在一定時間內(nèi)保持平和、放松、自由自在,從而達(dá)到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自身的和諧)的一種措施……從本質(zhì)上講,休閑是一個通過自我認(rèn)識而獲得自由并發(fā)現(xiàn)生命意義的過程……休閑的合理內(nèi)核是自由,休閑的本質(zhì)是自由?!盵10]3

獨處中的陶淵明是自由的嗎?答案顯然是肯定的,通過獨處,陶淵明首先獲得了形體上的自由,他通過不斷努力擺脫了來自多方面的束縛。

最重要的一個舉動便是辭官歸隱,不受污濁官場對自己的擺布與管束?!安荒転槲宥访?,折腰向鄉(xiāng)里小人”(《宋書·隱逸傳》)[11]2286的行為也讓世人看到了貧士陶淵明的錚錚風(fēng)骨。

然而,辭官后的陶淵明并沒有完全得到真正意義上的自由,因為他的生活中還有家人、鄉(xiāng)鄰及朋友,這些人都或多或少地影響著陶淵明。如上所引,陶淵明是不逃避人際關(guān)系的,如他歸鄉(xiāng)后,看到“僮仆歡迎,稚子候門”(《歸去來兮辭》)[3]391是歡欣的;聽到鄉(xiāng)老清晨敲門“……田父有好懷。壺漿遠(yuǎn)見候……”(《飲酒》其九)[3]228也是感激的;在天氣晴好的情況下,與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也是快意的。但是這些關(guān)懷、邀約也促使陶淵明更渴望獨處,渴望獨自一人的自由,個中緣由正如其詩中說的:“此士胡獨然?實由罕所同?!保ā对佖毷俊菲淞3]322的確,世人雖多,然同調(diào)者又有幾人呢?田父好心勸慰:“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保ā讹嬀啤菲渚牛3]228但他們又哪里了解陶淵明的真實內(nèi)心呢!《宋書·隱逸傳》記載:

(淵明)為彭澤令,公田悉令吏種秫稻。妻子固請種秔,乃使二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秔。[11]2287

有的學(xué)者從而得出“淵明夫妻生活有時不協(xié)也是事實”[12]的結(jié)論。陶淵明在《與子儼等疏》中說道:“但恨鄰靡二仲,室無萊婦,抱茲苦心,良獨內(nèi)愧?!盵3]441二仲即求仲、羊仲。漢趙岐《三輔決錄》曰:“蔣詡字元卿,舍中三徑,惟裘仲、羊仲從之游。二仲皆推廉逃名之士。”[13]萊婦即老萊子之妻。傳說春秋時期楚國的老萊子在蒙山之南隱居躬耕。楚王重禮聘他為官。其妻竭力勸止他:“今先生食人酒肉,受人官祿,為人所制也。能免于患乎?”(《列女傳》)[14]于是老萊子便與妻子一起逃隱到江南。陶淵明直言他沒有志同道合的隱士朋友,也沒有像老萊子妻子那樣甘于貧苦隱居生活的妻子。

在與眾人的交往中,陶淵明仍是孤獨的,正因如此,陶淵明更愿意選擇獨處,至少還可避免與他人共處所受到的無形約束,起碼身體是自由的。英國學(xué)者亞瑟·克里斯托弗·本森認(rèn)為:“相比于孤獨,我更喜歡與志同道合的朋友進(jìn)行交往,但相比于難以情投意合的朋友的侵?jǐn)_,我更喜歡獨守孤獨。”[15]

除了獲得身體的自由外,獨處更容易獲得精神上的高度自由。社會空間縮小了,精神和心靈空間反而擴(kuò)大了,魯樞元先生說:“在中國古代文化傳統(tǒng)中,‘孤往’、‘見獨’歷來被視為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見獨’即見道,撥開層層障蔽,洞悉生存的意義?!盵16]而在現(xiàn)代人看來,“休閑不僅是為了尋求快樂,更是為了尋找生命的價值與意義”[10]3。應(yīng)該說,在更高的哲學(xué)和精神層次,獨處與休閑有一致的要求。

通過獨處,陶淵明獲得的生命價值和意義就是回到“自然”。即前文所言“在一定時間內(nèi)保持平和、放松、自由自在,從而達(dá)到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自身的和諧)……”,這種平和與和諧正是陶淵明通過獨處思考而獲得的,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其詩《形影神》:

貴賤賢愚,莫不營營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極陳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釋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形贈影:天地長不沒,山川無改時。草木得常理,霜露榮悴之。謂人最靈智,獨復(fù)不如茲。適見在世中,奄去靡歸期。奚覺無一人,親識豈相思? 但余平生物,舉目情悽洏。我無騰化術(shù),必爾不復(fù)疑。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茍辭。

影答形:存生不可言,衛(wèi)生每苦拙。誠愿游昆華,邈然茲道絕。與子相遇來,未嘗異悲悅。憩蔭苦暫乖,止日終不別。此同既難常,黯爾俱時滅。身沒名亦盡,念之五情熱。立善有遺愛,胡為不自竭。酒云能消憂,方此詎不劣。

神釋:大鈞無私力,萬物自森著。人為三才中,豈不以我故。與君雖異物,生而相依附。結(jié)托善惡同,安得不相語。三皇大圣人,今復(fù)在何處?彭祖愛永年,欲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賢愚無復(fù)數(shù)。日醉或能忘,將非促齡具?立善常所欣,誰當(dāng)為汝譽?甚念傷吾生,正宜委運去??v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yīng)盡便須盡,無復(fù)獨多慮。[3]59-65

研究者認(rèn)為:“《形影神》是陶淵明靈魂苦斗的自我寫照……是他內(nèi)心世界有關(guān)選擇何種生存方式的自我較量?!盵17]也是“陶淵明一生思想的結(jié)晶,是陶的生命哲學(xué)”[18]?!靶巍贝砣说男误w,“影”代表人的身影,“神”則代表人的精神?!靶巍绷w慕天地山川之不化,痛感人生之無常,欲藉飲酒以愉悅?!坝啊钡幕卮鹗?,生命既不可能長久,神仙之路也無由到達(dá),既然如此,不如立善名以求不朽,比起飲酒要更高尚?!吧瘛贬槍π?、影的苦衷和不同觀點作出“神釋”,認(rèn)為人終將一死,生命永久的想法是靠不住的,即使飲酒換得短暫愉悅,但卻使人短壽。立善名未必有人會長久記住你的善行,不如順應(yīng)自然,以達(dá)觀的態(tài)度面對生死,正所謂“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3]65。袁行霈先生說:“(形、影、神)分別代表三種人生觀,亦可視為淵明自己思想中互相矛盾之三方面?!盵19]陶淵明其實與當(dāng)時的眾人一樣,內(nèi)心也有許多思想糾結(jié),而他能通過獨處與冥思,最終以“自然”消解了困擾人們的生死問題。

除了生死之思外,他內(nèi)心還有很多矛盾:“貧富常交戰(zhàn),道勝無戚顏”(《詠貧士》其五)[3]320,“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聘”(《雜詩》其二)[3]291,“時來茍冥會,宛轡憩通衢”(《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jīng)曲阿作》)[3]158,“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歸去來兮辭》)[3]390,等等。面對貧富的計較、仕隱的矛盾、命運的無奈,最終通過思索,他達(dá)到了內(nèi)心的平和,達(dá)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及人與自我的和諧。

梁啟超曾說:“淵明何以能有如此高尚的品格和文藝?一定有他整個的人生觀在背后。他的人生觀是什么呢?可以拿兩個字包括他:‘自然’?!盵20]25-26胡適在《白話文學(xué)史》中也說:“陶潛是自然主義的哲學(xué)的絕好代表者。他一生只行得‘自然’兩個字。”[21]什么是自然,簡單講就是自然而然,就是自由自在,就是休閑時所呈現(xiàn)出來最本真的狀態(tài)。梁啟超還說:“愛自然的結(jié)果,當(dāng)然愛自由。淵明一生,都是為精神生活的自由而奮斗。”[20]26

不可否認(rèn),每個人都會對生命的價值與意義進(jìn)行思考,獨處無疑是更為有效地獲得人生真諦的方式。自由與自然,這兩種在獨處時才可以體驗到的感受正是休閑的本質(zhì)要求。

三、陶淵明獨處休閑的當(dāng)代意義與啟示

檀金認(rèn)為:“在這樣一個充滿焦慮的時代里,靈魂和內(nèi)心更需要獨處時的寧靜。這片寧靜可能在高山上,也可能在大海邊,更可能藏在一所鄉(xiāng)村小屋中。只要敢于獨處,用心去體味,就能體會到它的妙用。”[22]這也許就是陶淵明獨處休閑給我們當(dāng)代人最大的啟示。在現(xiàn)實中,因為種種原因,人們的內(nèi)心往往極容易空虛,也特別害怕孤單寂寞,所以總是用各種方式去填補(bǔ)內(nèi)心的寂寞,而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湊熱鬧。熱鬧過后,卻又感到陷入更大的空虛里,生活變得越來越疲憊。因此,我們需要思考一下,是否應(yīng)該給自己一點獨處的時光,正如方向蘋所言:“熱鬧太久,我需要獨處來平靜一下?!盵23]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心理學(xué)研究者已經(jīng)開始認(rèn)識到“獨處對心理健康的有益作用……獨處是一種積極的、具有潛在價值的人類經(jīng)驗……獨處是一種自我獎勵、自我治療和情緒平復(fù)的好時機(jī)”[24]。而且越來越多的人也意識到“獨處的曼妙”,如黃鎮(zhèn)坤所說的:“獨處是自已與自己的一次真誠坦蕩的對話,是審視和洞悉自己的一種好方法。只有樂于獨處的人,才能在獨處中觀察、思考、分析、沉潛,才能有獨到的見解,才有獨特的領(lǐng)悟,從而擁有一顆自由的心靈。”[25]這些人也許沒有讀過陶淵明的詩,也許對陶淵明不甚了解,但不妨礙他們是陶淵明的異代知音。

當(dāng)然,我們也要基于陶淵明的獨處,為樂于獨處的現(xiàn)代人提供一些建議。

首先,獨處但不自閉。自閉又稱孤獨癥,自我封閉者都很孤獨,沒有朋友,也害怕社交活動,自閉者往往閉門不出,對于外界不予理會,這不是獨處。陶淵明不害怕也不回避社交活動,他可以主動關(guān)上柴門,享受獨處的時光,也可以隨時打開柴門,邀鄰居閑聊攀談,還可以在天氣晴好的時候與鄰居共同出行游賞。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農(nóng)務(wù)各自歸,閑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移居》其二)[3]117

提壺接賓侶,引滿更獻(xiàn)酬。未知從今去,當(dāng)復(fù)如此不?(《游斜川》)[3]84

他也可以隨時拿起筆來給朋友寫信,打破獨處時情感或信息不與外界交流的狀態(tài),我們可以看到《和郭主簿》《酬丁柴?!贰豆锩畾q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yuǎn)》《和劉柴?!贰冻陝⒉裆!贰杜c殷晉安別》《歲暮和張常侍》《贈羊長史》《答龐參軍》等酬和之作。

我們常常可以聽到某某因為工作壓力大、或由于家庭環(huán)境的變故而變得自閉、孤獨,又或者沉溺于游戲而變得不愿與人交流,這不是獨處,更談不上什么休閑。

其次,獨處尋求自娛。獨處可以靜靜地待著,什么都不做,或也可以做一些小事讓獨處變得更充實豐富。比如,袁岳就談到他的九種獨處方式:聽雨、靜讀、單走、咖辦、站講、悄觀、自飲、快寫、微連。[26]相比于陶淵明獨處時的飲酒、彈琴、讀書、游賞、寫詩、撰文等,如果除去時代差異所帶來的不同,二者是何等的相近。

當(dāng)然,獨處之所以能夠成為一種休閑,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在于它的無功利性,因為當(dāng)你做某件事是為了某些目的的話,那便會患得患失,也就會失去了休閑的意義。打游戲本也是休閑的一種方式,但由于玩家過分注重輸贏,或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便失去了休閑的意義。就陶淵明來講,他獨處的所作所為是沒有功利性的,他的目的就是為了“自娛”: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閑靖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五柳先生傳》)[3]420-421

余閑居寡歡……既醉之后,輒題數(shù)句自娛,紙墨遂多,辭無詮次。聊命故人書之,以為歡笑爾。(《飲酒二十首·序》)[3]211

“不慕榮利”“忘懷得失”“著文自娛”,既可避免獨處時偶爾帶來的孤獨感,又能避免名韁利鎖、患得患失的疲憊感,使獨處真正成為一種休閑。

最后,獨處追問自我。幾乎與孔子同時代的古希臘先賢蘇格拉底的座右銘是“認(rèn)識你自己”。這句刻寫在希臘圣城德爾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也經(jīng)常被后來的哲學(xué)家們引用來規(guī)勸世人。追問自我,思考“我是誰?”現(xiàn)代社會的人之所以感到累,很大原因就是因為迷失了自我,正所謂“人為物化、心為形役”,因而不得自由,這種感受其實就是源于陶淵明自己的困惑,“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歸去來兮辭》)[3]391。但陶淵明最終通過獨處的哲思,通過“神辨自然以釋之”(《形影神》)[3]59而獲得了最后的消解,最終的平和。

我們到底需要什么?這恐怕是現(xiàn)代人應(yīng)該思考的一個問題,朱敦儒曾寫道:“人人放著逍遙路,只怕君心不悟。”(《桃源憶故人》)[27]如何去悟,其實最好的方式就是獨處。悟到了,釋然了,也就是逍遙了、休閑了。

猜你喜歡
陶淵明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記
你好,陶淵明
MADE IN CHINA
陶淵明田園詩的藝術(shù)成就
貧而無諂的陶淵明
素心人陶淵明
陶淵明:永恒話題與多元解讀
如何理解陶淵明的平民品格
陶淵明“不解音聲”是個偽命題
《陶淵明 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