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溯新文學精神之源——中國新文學建構(gòu)中的晚清思想學術(shù)因素》的完成,前前后后,斷斷續(xù)續(xù),差不多用去了我十幾年的時間,如此“曠日持久”,不免會覺得感慨。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期,王德威先生提出的“被壓抑的現(xiàn)代性:沒有晚清,何來五四?”一說(先是長篇論文,后來擴展成專書),當時受其激發(fā),便有了些想法,于是陸續(xù)寫出,暫時積攢在手里,后來湊成書稿,算是對這一在學界廣有影響的說法的一份側(cè)面回應(yīng)。德威先生惋惜“五四”新文學未能對晚清文學的“通俗性”持以必要的尊重,心浮氣躁地看漏了它實際所包含的豐富的“現(xiàn)代”因素,而有意無意對之造成的“壓抑”,致使自身本應(yīng)達成的豐富和深刻,或者說廣度和高度,都不免因此而有所受制。這一“后見之明”,雖確有所“見”,但可能在帶來新“見”的同時,也帶來些新的“不見”和“未明”之處。
我當時其實頗憂心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蔚為大觀的“通俗”、“世俗”或者“物質(zhì)主義”的文學寫作,有可能降低中國文學所應(yīng)有的思想及精神水準,并將其與上述鄭重致敬晚清“通俗文學”的“現(xiàn)代性”、惋惜“五四”新文學有意無意對其造成“壓抑”的“沒有晚清,何來五四?”說去掛鉤,認為后者對前者雖然未必有直接“責任關(guān)系”,但至少起有推波助瀾作用,間接責任還是有的,所謂“我雖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者是也。現(xiàn)在看來,也許有些責之過苛。至于“壓抑”云云,那也要看怎么說了。思想、學術(shù),文化、文學,其發(fā)生、發(fā)展與生命元氣的保存,都離不開自由、多元的生存環(huán)境?!拔逅摹毙挛幕⑿挛膶W誕生于北洋時期,屬于周作人說過的“王綱解紐”時代,軍閥紛爭,自顧不暇,根本顧不上意識形態(tài)上的定于一尊,政局的糟糕自不待言,但思想、學術(shù)與文化、文學的環(huán)境,卻是民國時期再也不曾有過的寬松,故而新文學之與晚清通俗文學一脈,應(yīng)該是自在某種相對寬松、自由的競爭關(guān)系之中,之間并無太多外在的政治權(quán)力的介入和干預,新文學不甘于承續(xù)晚清通俗文學的余緒;或者按“壓抑”說,對晚清通俗文學一脈持以“壓抑”的態(tài)度,并非是借助于外部某種“定于一尊”的政治力量的施壓,不過是思想學術(shù)、文化文學之間,彼此相對公平的競爭、選擇的結(jié)果。
而我隨后也似乎越來越清楚,我當時的疑惑,可能更多的是源于參照視野上的差異,我可能多少嫌德威先生在視野上還拓得不夠開,盡管他博覽了數(shù)以千百種計的晚清小說,可討論問題的視野,似乎始終未能越出晚清文學雷池的半步。
我何以要對“被壓抑的現(xiàn)代性”說從一開始就會信疑參半呢?上面已說過,德威先生此說,事關(guān)如何恢復中國新文學所本應(yīng)具有的豐富和包容,他認為新文學對晚清文學的“通俗性”的有意無意地壓抑,實源于其對于晚清文學“通俗性”中所蘊含的豐富“現(xiàn)代性”的視而不見與無從理解,倘若這一面能為新文學所充分認可和接納,并發(fā)憤踔厲,大而廣之,則中國新文學的成就或許未可限量,至少要比后來它所形成的格局和氣度大出許多,他因此而替已成定局的中國新文學覺得可惜。我覺得他說得沒錯,但又有不滿意。不滿意在哪里呢?不滿意在他始終是在拿文學說事,始終拘囿在文學的范圍里談?wù)撐膶W,談到新文學的承傳,便只是去晚清文學那里搜討,可問題是,晚清文學從精神氣脈上講,其實很孱弱,實在不足以支撐得起可以與后來的新文學相對應(yīng)的精神視野與氣度。
我覺得在討論文學承傳的問題上,我們不妨聽從章太炎的建議,把邊框徹底打開。作為一種精神活動,應(yīng)當把文學放置在一個時代的總體的精神空間中去考量才是。精神自有精神的運作邏輯,其所遵循的規(guī)則,套用當今股票市場的說法,應(yīng)該是“逢高吸納”,也就是說,在精神的空間或平臺上,唯有更好、更有高度、深度與寬度的精神,才有競爭力,才有可能對別人施展影響力,為人所接納。但在晚清的精神空間里,足以擁有此番能量的精神活動,似乎并不在通俗文學。晚清民初,有高度、深度和寬度的精神活動,主要多由思想學術(shù)所承擔,而非通俗文學。精神空間的邏輯與資本的邏輯有所不同:資本(邏輯)是逢低吸納,高位拋出,以從中賺取差價為滿足;精神則注定是往上走的;一個向上,一個向下。雖然T·S·艾略特的《四個四重奏》里對此有過很辯證甚至很詭辯的說法,“向上的路與向下的路,是同一條路”??晌疫€是覺得不一樣,它們畢竟是兩條路。
既然旨在將中國新文學,尤其是其精神建構(gòu),重新納入晚清以來,最足以代表中國思想學術(shù)水準的空間和視野,視其為晚清以來中國思想精神整體構(gòu)架中的組成部分,打通其與晚清以來思想、學術(shù)之間彼此息息相關(guān)的聯(lián)系,而此一思路現(xiàn)時期尚少見有人采納與嘗試,因而所面臨的問題和所將遭遇的困難,自然遠比預想的繁多,關(guān)涉的學科層面與需要重新研讀的資料,毫不夸張地說,增長之勢幾乎呈幾何級數(shù),當初的起意、構(gòu)想,隨視野與研讀的拓展及延伸,也會在相應(yīng)的遷延中改變一些方面,甚至推倒重來。
有關(guān)章太炎及錢玄同編纂《劉申叔先生遺書》部分,最初成稿于2000—2005年,我在位于日本長野松本的信州大學人文部任教期間。與我誼兼師友的新穎教授,大概是最早看過它們的抽印本或電子文稿的,當即就得到了他的認可和鼓勵。當時他也正好有一段時間在韓國釜山大學教書,本來說好會有一個赴東京一橋大學開會的機會,我準備前去看他,后來不知何故未能成行。早些年,我曾有幸擔任他們這個班的班主任的時候,新穎就曾以他出眾的悟性令我暗自驚喜過。承他有心,把他在釜山那一段跟我有過幾次往還的電子書信留存了下來。他當時憑第一印象,對我剛上手的工作所說的一些話,再一次讓我感到驚喜。我覺得他對這項研究的理解,甚至超過了我自己對它的理解。另外讓我覺得驚喜的則是,他把一些時過境遷,后來幾乎都已經(jīng)讓我忘干凈了的,即當時起意、發(fā)凡的一些心理動機,也都在他的日記里替我一一留存了下來。我將它們引錄在這里,一來是想借重新穎的話,替自己壯壯陣勢(如果真有這樣的陣勢的話);二來呢,也是想借重這樣的機會,多少向這本書的讀者(我真心地謝謝你們?。┙淮幌庐敵跷掖蛩銓懽鬟@本書的時候那點幽微的心路歷程:
日記是2002年5月10日寫的,我當時在韓國釜山大學,而李老師在日本信州大學已經(jīng)好幾年了。
反復讀了幾遍李振聲老師的E-mail。
前些日子,我請李老師把他寫的長文《錢玄同參與〈劉申叔先生遺書〉編纂始末發(fā)微》發(fā)來,讀后我寫信給他談我的感受,同時也談了我自己在學術(shù)上的困惑,向他求教。好幾天沒有回音。現(xiàn)在讀到他的信:“這段時間日本過‘黃金周,一直沒上研究室,你的郵件還是剛剛看到的。謝謝你有耐心去讀我那篇讀起來肯定不會有什么快感的文章。年紀大了,文章寫起來,連自己也覺得只是一味地在枯瘦下去,讀你們的文章,可以是那樣地腴潤自如,心里非常羨慕,但也無可如何,只好這樣了。你問我的那個問題實在太難了,我只能老實說,我也答不出。誰都有過或多或少受此類困擾糾纏的時候。我自己這么多年,便是稀里糊涂挨過來的。我在這方面一向比較糊涂,同時還有點固執(zhí),信服別人指點不如信服自己。人文這一行,說到底無非還是王國維、傅斯年他們早已說過不知道多少遍的那老話,一是看你能不能找到新的材料,再就是你有沒有新的看法。一種東西或環(huán)境太熟悉了,就有撤離的必要,除非你有了新看法,讓原先熟悉的東西一下子變得陌生起來,又能讓你像打量一件陌生的東西那樣重新打量它,這需要理論?!?/p>
我讀振聲老師的這篇長文,與去年讀他的另一篇長文《作為新文學思想資源的章太炎》,感受略有不同。關(guān)于章太炎的文章,題目意思顯豁;這篇談錢玄同參與編纂《劉申叔先生遺書》始末的諸多繁雜事情,我一開始讀就很緊張,因為我不知道閱讀會被引向哪里。我就是一直懷著緊張的心情,看李老師非常耐心地考證和講述種種細故。為什么錢玄同晚年會忍受著極大的病痛,以遠遠超出身心所能夠承受的限度編校劉師培的遺著?讀到這一問題提出,不禁怦然心動?!罢沁@樣的一份工作,攪動了他對青年時代的記憶,使得那些早已成為他一生中最彌足珍貴的材料,那些昔日往事,都紛紛回到了他的心里……這件工作對他來說,實有特殊的意義。他似乎是在借此確保自己可以自由地并富有尊嚴地選擇自己的生活,并借以尋求、清理和保持住自己真實的身份、感情和價值觀有所歸屬。”文章后面的部分援引本雅明《歷史哲學論綱》里的看法,論述錢玄同對劉師培的學術(shù)評價與對歷史危機時刻的刻骨銘心記憶息息相關(guān)。錢推重非純粹學者時代的劉早年著述的學術(shù)價值,卻看輕其后期執(zhí)教國學院及北大時期的著述,與魯迅臨終對章太炎的評價可謂異曲同工。這是因為,他們所認同的,是在歷史特定危機時刻展開的思想和學術(shù),此時此刻的思想和學術(shù)或不“純粹”,但因深深介入現(xiàn)實的危機情境中,使得原本被限制在經(jīng)院和書面上的著述活動,綻放出與危機撞擊下顯得特別真實有力的生命活動直接相通的種種可能,從而透出其特有的精神光澤。劉師培遺著的整理和編纂,使晚年錢玄同再次重溫并確認了自己之于危機時刻的思想學術(shù)精神的認同關(guān)系,并借以重新理解和提出撰寫一種有別于純粹學究性模式的學術(shù)史的可能性。文章恰好結(jié)束于這高潮處。
日記里說到的兩篇長文,是李振聲老師這些年來所做的一項工作的部分成果,這項工作是,對中國新文學的精神源頭和思想資源作一個清理,把章太炎、劉師培等人的思想著述納入新文學思想資源的框架里加以審視和諦聽,力求對新文學的來龍去脈作更有歷史根底的理解和闡釋。同時還牽涉,置身社會文化急驟轉(zhuǎn)型時期,學問家何以對時代做出反應(yīng),何以自處,何以接洽已有的學術(shù)體系與完全不同的新的知識體系,等等。這一系列的問題無法避免地會指向更根本的追問,學問究竟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學問?如此等等。李老師跟我說,他要寫的這些文字,一方面是在反芻歷史,重新體驗和追尋先人的內(nèi)心經(jīng)驗,同時也想寬釋自己心里的困惑和疑難。
章太炎那篇隨即便由與我同樣誼兼師友的業(yè)松教授“自告奮勇”地拿去薦發(fā)于湖南的《書屋》。記得,當時《書屋》因故兩期合并為一冊,正好可以一次刊完這篇不短的文稿,得以讓它就此結(jié)識了不少當時的年少新銳??涤袨?、梁啟超部分的文字,曾刊發(fā)在陳思和、王德威先生擔綱主編,金理教授負責編務(wù)的近年的《文學》季刊;王國維部分刊于復旦古籍所刊行的《薪火學刊》;還有一些初稿雛形,則曾相繼刊發(fā)于《復旦學報》、南京大學“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中心”主持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論叢》和《杭州師大學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