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潔
(廣州華商學院,廣東廣州 511300)
本地化翻譯通俗地講就是指對外部引進的事物進行改造,使之滿足特定客戶群并與特定區(qū)域的文化背景相吻合[1]。本地化翻譯的目的是克服產(chǎn)品本身的文化障礙,從而吸引更多的本地用戶。本地化翻譯主要包括網(wǎng)站本地化和軟件本地化。我們所討論的手機游戲本質(zhì)上是一款運行于手機系統(tǒng)的軟件,如果想要成功地進入目標市場,則必須根據(jù)目標市場的實際情況在語言和內(nèi)容上進行一系列的變化,而這一過程就是本地化。該章主要討論手機游戲本地化中的本地化翻譯部分。
游戲公司開發(fā)游戲的首要目標就是吸引玩家,從而獲得利益,而在打入海外市場的過程中,游戲本地化翻譯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款游戲能否激發(fā)玩家的興趣。游戲本地化翻譯過程中,不僅游戲中的名稱、裝備和皮膚等的翻譯既要符合當?shù)赝婕业恼Z言習慣,不能讓玩家覺得晦澀難懂,還要能盡量激發(fā)玩家的興趣。
(1)準確性。自從1898年嚴復提出“信、達、雅”這“譯事三難”以來,人們一直討論著翻譯標(或稱原則)的問題,雖然說法不一,但要求譯文準確、忠實則是共同的意見[2]。游戲的本地化翻譯其實是一種特殊背景下的翻譯行為,同樣需要遵循翻譯的基本原則和標準,其要遵循的第一條標準便是準確性原則。以《王者榮耀》為例,游戲中的技能和規(guī)則介紹、操作指引、界面菜單等指引性的內(nèi)容直接關系到玩家是否能夠理解游戲規(guī)則并順利開始游戲,所以在進行游戲本地化翻譯時,一定要確保翻譯的準確性和信息的完整性。
(2)充分考慮當?shù)厥袌龊屯婕姨攸c。游戲本地化的核心思想是提高用戶體驗,使游戲更好地適應新的市場。游戲翻譯,需要迎合預定的目標受眾,而游戲翻譯的目標受眾則是游戲玩家。一般來說,游戲玩家主要是青少年群體,因此許多游戲文本的語言風格會略顯活潑一些,譯者在翻譯時也要將這些地方譯得文雅而不口語化。
其次則是要考慮到文化上的差異。如今許多“手游”都包含了大量的本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可以根據(jù)不同元素在當?shù)氐慕邮艹潭冗x擇合適的翻譯策略,盡量在保持原版風格的基礎上做到幫助玩家打破語言障礙,克服文化背景障礙,并盡可能調(diào)動玩家的興趣。
翻譯是把一種語言信息轉(zhuǎn)變成另一種語言信息的行為。英國翻譯家彼特·紐馬克將這種語言信息定義為文本,在他看來翻譯就是把一個文本的意義按照作者所想的方式移譯入另一種文字(語言)。文本是翻譯過程中首先要面對的對象也是翻譯活動的基石,對文本的分析在翻譯過程中尤為重要。
布勒認為語言有3 個功能,即信息功能、表情功能和呼喚功能。在此基礎上馬克在 《翻譯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一書中將文本相應地分為:信息型文本、表達型文本和號召型文本。不同的文本應該采用不同的翻譯策略和翻譯方法。其中最主要的兩種翻譯策略是強調(diào)源語的語義翻譯和強調(diào)譯入語的交際翻譯[3]。
當然,對文本的3 種分類并不是絕對的。很多情況下,我們遇到的文本可能兼具了多種文本類型的特征,因此在實際翻譯中,切不可一刀切。
游戲翻譯涉及的文本類型基本上分為以下幾類。
(1)介紹類文本。主要包括玩法的介紹、游戲背景介紹、英雄故事等。
(2)系統(tǒng)類文本。主要包括設置、系統(tǒng)指示、界面菜單等。
(3)交互類文本。主要包括英雄臺詞、旁白、對話等。
(4)宣傳類文本。主要包括標語、口號等。
《王者榮耀》 是一款加入了大量中國元素的游戲。大量的英雄形象并非原創(chuàng),而是借鑒了歷史人物形象和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的形象。另外,這兩年還推出了越來越多帶有濃郁的中國風的英雄皮膚。因此在其背景介紹、英雄故事介紹以及英雄的臺詞中必然會出現(xiàn)大量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由于官方暫時還未對游戲中英雄臺詞以及英雄故事進行翻譯,因此目前涉及大量中國元素的文本主要集中在英雄名稱、英雄皮膚名稱以及局內(nèi)道具名稱上。該章主要討論以上文本中所涉及的中國元素的翻譯問題。
3.2.1 英雄名稱的翻譯
《王者榮耀》中的角色,也稱英雄,許多形象來源于史書和其他典籍,這類英雄的名稱主要有兩種類型:(1)直接使用史書或典籍中的人物姓名,如夏侯惇、劉備、關羽、后羿、嫦娥等;(2)與人物的特定身份相關的稱呼,如老夫子、甄姬、蔡文姬、蘭陵王等。正因如此,在將其翻譯成英文時,譯者應該首先確定文本類型,再在充分考慮到其背后的文化因素以及讀者的特點后選擇最佳的翻譯策略。
英雄名稱,作為翻譯文本,更多傾向于信息的傳遞功能,即告知讀者(游戲玩家)英雄的名字,很多時候中國玩家可以通過英雄名稱大致推測出英雄職業(yè)。然而對于不了解英雄歷史背景的外國玩家來說,要通過英雄的名稱得知英雄的大概職業(yè)和其他屬性,多數(shù)情況是不可能的。因此,對于外國玩家來說,英雄的名稱只是一個簡單的代號,其譯文最主要的是要做到信息傳達的準確,其次是簡潔、好記。此外,在此基礎上,最好還能展現(xiàn)我國獨特的文化。綜上所述,譯者在對游戲中的一些中國元素的翻譯中,更多地應該采用語義翻譯的方式。
(1)現(xiàn)代漢語拼音法。
對于直接使用史書或典籍中的人物姓名作為英雄名稱的英雄,官方采用了姓在前名在后的現(xiàn)代漢語拼音法,如劉禪(Liu Shan)、劉備(Liu Bei)、孫臏(Sun Bin)等。對于這一譯法,筆者是十分認同的。1958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漢語拼音方案》,用于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注,作為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隨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八條規(guī)定:《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tǒng)一規(guī)范,并用于漢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領域。許多權威國際期刊在涉及中國人名時也采用了這一姓名拼寫方案,國內(nèi)的英文新聞報道中提及中國人時大多采用的也是姓在前名在后的漢語拼音形式。比如,國家領導人的姓名在對外文件、各類報紙雜志中都是以漢語拼音的形式出現(xiàn),并且這一做法已為國際社會廣泛接受。事實上,如今得益于全球化的發(fā)展,東方文化已逐步被西方國家所了解和接受,國際社會對中國人姓在前名在后的這一文化傳統(tǒng)已有了比較普遍的認識。
正如中國人在初學英文時,都被告知西方人的姓名是名在前,姓在后。于是,我們知曉了異域的文化現(xiàn)象。而如今,隨著中國走向世界舞臺,我們需要更多的人在不同的場合告知世人,中國人、中國文化與他們不同,是姓在前,名在后。這本身就是一種文化交流,同時也是文化自信的表現(xiàn)。中國人的護照上的姓名便是以漢語拼音的形式展示的,順序也是按照中文的姓在前名在后的習慣排列的。每年中國出境人數(shù)達數(shù)億之多,與此同時這數(shù)億人也將我們的文化帶到全世界各個角落。
(2)直譯。
除了直接采用歷史人物姓名或是神話故事中人物姓名的英雄名稱外,還有一些英雄的名稱使用的是人物的特定身份。在處理這些角色名稱的翻譯時,譯者同樣可以采用語義翻譯的方式進行直譯。
(1)甄姬。主要指三國時期的文昭甄皇后,由于其真名史書上并無記載,史稱甄夫人。并且“姬”在詞典中的釋義為“中國古代對婦女的美稱”,因此,官方譯為“Lady Zhen”,可謂十分貼切。
(2)老夫子。雖然是虛構的人物,但從其稱號“萬古長明”、手持戒尺的形象設計,以及游戲中的技能名稱(被動技能:師道尊嚴;一技能:圣人訓誡;二技能:舉一反三;三技能:圣人之威)中可推測其原型是家喻戶曉的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子,身份為一代名師?!癿aster”一詞在英文中有男中學教師、學校校長或大學學院院長的意思、大師等含義,因此官方英文“Old Master”體現(xiàn)了忠實翻譯的原則,不僅在形式上忠實了源語固有的結(jié)構,還有效地體現(xiàn)了“老夫子”一詞在中華文化中所含的博學睿智、德高望重的意味。
在處理這類英雄名稱時,直譯的方式不失為一種可行的譯法。當然,由于官方公布的這一版本并非最終版本,因此不可避免存在一些有待改進之處。例如,大喬和小喬姐妹倆直接譯成了“Da Qiao”和“Xiao Qiao”,這樣的譯法容易使讀者將“Da”和“Xiao”誤認為姓。筆者認為,參考登特楊父子《水滸傳》譯本中對“阮氏三雄” 的處理,可將喬氏姐妹分別直譯為“Qiao the Elder”和“Qiao the Younger”,如此一來二人姐妹的關系一目了然,也避免了可能的誤解。
3.2.2 局內(nèi)裝備的翻譯
局內(nèi)裝備名稱和英雄名稱一樣均屬于名詞范疇,更多起到名字和符號的作用。在結(jié)構上通常是一個簡潔的名詞或者是名詞短語。在翻譯過程中能夠輕易地做到形式上的對等,因此在對裝備名稱進行翻譯時,側(cè)重源語、追求內(nèi)容和形式對等的語義翻譯策略在此更為適用。
(1)忠實翻譯。
所謂忠實翻譯,既指譯文忠實于原作的內(nèi)容,還指忠實于原作的風格,即原作的民族風格、時代風格、語體風格,以及作者個人的語言風格[4]。
以移動類高級裝備為例,中文版均采用了“——之靴”“——之足” 的四字命名法,英文版統(tǒng)一譯為“boots of——”,如隱忍之足(增加移速和物理防御、減少普通攻擊傷害)、抵抗之靴(增加移速和法術防御、增加韌性)、急速戰(zhàn)靴(增加移速和攻擊速度),分別譯為 “Boots of Fortitude”“Boots of Resistance”和“Boots of Dexterity”,不僅在語義上忠實了原文,在形式上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文的結(jié)構特征,反映了漢語慣用四字詞組的這一語言現(xiàn)象。
(2)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逐日之弓”。官方的英文版譯文為“Twilight Bow”,筆者認為無論是從語義翻譯角度考慮還是從交際翻譯的角度考慮都是欠妥的?!爸鹑罩保ㄖ鲃蛹寄堋鹑眨黾由涑毯鸵扑伲┦且患m合遠程英雄的裝備,尤其是以后羿為代表的射手類英雄。關于“日”,我國有“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中國玩家會很自然地將這里的“逐日”與這些神話故事聯(lián)系起來,從而輕易地掌握裝備的用法。對于不夠了解中國文化的國外玩家,“逐日”二字雖不能引起同樣的共鳴,但單從字面意義也能大致推測出該裝備具備增加攻擊范圍和移速的屬性。因此,對于此件裝備的翻譯,筆者建議采用直譯的方法譯作“Sunchasing Bow”。這一譯文雖然由于文化上的隔閡,導致在語義上造成了一定的缺失,形成了欠額翻譯,但從交際的角度衡量,其交際效果已經(jīng)達成,讀者(玩家)獲得了裝備屬性信息,能夠正確使用該裝備。
3.2.3 皮膚名稱的翻譯
不同于英雄名稱和局內(nèi)裝備名稱更多的是起到符號的作用,《王者榮耀》皮膚有多種風格,近兩年隨著中國風逐漸被大眾所接受,民族自信心不斷增強,《王者榮耀》也推出了多款國風濃郁的皮膚,獲得了眾多玩家甚至是非游戲玩家的好評。比如,五虎上將系列皮膚加入了非常多的三國元素; 白蛇傳系列靈感來源于中國漢族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白蛇傳》;《王者榮耀》日益豐富的中國風皮膚庫,向我們展示了游戲也是一種文化,游戲也是可以推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
隨著《王者榮耀》走向國際市場,游戲中豐富的中國元素也隨之呈現(xiàn)在國際玩家面前。游戲中許多皮膚名稱一方面有著作為名字的簡潔性特征,另一方面又充滿了中國古典詩詞之美。這些名稱的翻譯,不僅要準確再現(xiàn)原文的原意,還需要兼顧其傳播中華文化的交際目的,故譯者應該靈活運用語義翻譯與交際翻譯策略,以達到最佳翻譯效果。由于篇幅有限,以及筆者精力所限,關于皮膚以及今后必將涉及的各類宣傳資料以及故事背景的翻譯,本文則暫不再贅述。
該文探討了近年來大熱的手機游戲《王者榮耀》本地化中中國元素的翻譯策略,基于紐馬克的文本類型翻譯理論,分析了該游戲翻譯中的各類文本,并結(jié)合其不同的文本特點,提出了不同的翻譯策略:英雄名稱的翻譯以更能保留和傳達源于文化的語義翻譯為宜; 局內(nèi)裝備的翻譯可以適當采取交際翻譯策略以達到更好地交際效果。鑒于當前發(fā)布的英文版還并未正式上線,現(xiàn)有的翻譯存在一些有待改進之處也無可厚非,該文僅對其做了初步研究,權當拋磚引玉,希望能夠為之后的譯文改進,以及之后更多文本的翻譯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