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守規(guī)
閑暇時,我總愛觀察身邊的老年朋友,發(fā)現(xiàn)他們的生活狀態(tài)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每天活得瀟灑自在,充實快樂;一種經(jīng)常愁眉苦臉,情緒低落。進一步調(diào)查會了解到,后者常常整天與電視為伴,或者無所事事,一坐就是半天,抑或因過于無聊而心思敏感、常與他人發(fā)生糾紛……每當看到這樣的老年朋友,我就會擔憂:長此以往,他們的生活是否會太過單調(diào)乏味?身心健康是否會出現(xiàn)問題?本該多姿多彩的晚年是否會因沒把握好而變得黯淡無光?
有句名言曾說:“我們不是因為年老而停止玩樂,我們是因為停止玩樂才會變老?!蔽疑钌钯澩@句話。
其實,晚年只不過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階段,褪去了青春時期的稚嫩與不安,卸下了中年的責任與重擔,我們可以更加無顧慮地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把晚年當作“玩年”,才能輕松、自在、舒適地享受老年生活。
玩,是社會賦予老年人的特殊待遇。我們應當當仁不讓地享受這種待遇,不但要玩,而且要認真玩、瀟灑玩。把晚年當“玩年”,能找回曾經(jīng)的單純,能喚回童心童趣,從而充滿活力。
“玩”的類別很多,看電視、電影、戲劇是玩,聽音樂是玩,攝影是玩,琴棋書畫是玩,唱歌跳舞是玩,練太極拳是玩,打球(體育用球)——從最小的乒乓球到最大的籃球是玩,旅游觀光是玩,垂釣是玩,集郵、集幣、集書簽、集火柴盒是玩……可“玩”的東西太多了,不勝枚舉。
“玩”的最大特點是動,不是動體就是動腦,或是二者皆動。“人動則健,水流則鮮?!钡恰巴妗币莆者m當?shù)脑瓌t,有的“玩”動得太多太久,叫作過度,過度就會物極必反,損害身體,比如爬山、跑步,對老年人的膝關(guān)節(jié)損害較大,應該遵循適度原則,量力而行;有的“玩”,動得太少,比如長時間玩手機、打撲克、搓麻將,往往需要低頭、久坐,更是害處不少。只有適度“玩”,活力才會涌現(xiàn)。
在眾多的“玩”中,有的“玩”就像天天吃大米飯一樣,久吃不膩;有的“玩”就像吃菜一樣,一樣菜不適合天天吃、頓頓吃。有的“玩”,要付出努力才能看到成果,“玩”得好會帶來巨大的成就感,并且獲益匪淺,這樣的“玩”就像吃飯一樣不會膩。我有一位同事,他的毛筆字本來就寫得不錯,退休后,他側(cè)重于“玩”毛筆字,不但“玩”出了興趣,還“玩”出了成績,參加全國性書法比賽,多次獲得獎項。有的“玩”,我們可能不會長期堅持,但偶爾嘗試一下能舒展身體,愉悅身心,給生活增加一些調(diào)味劑,這樣的“玩”便如同吃菜一樣。比如,老年人由于體力衰退,不適于長途旅游或者經(jīng)常旅游,但可以提前做好計劃,一年選擇一兩個自己力所能及的目的地去走一走、看一看,完成自己的心愿。
玩,是生命風采的展現(xiàn),是保證健康的秘訣;玩,是低成本的一種收獲,是高層次的一種休閑。衷心希望老友們跳出遲暮的“晚年”,步入快樂的“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