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運動康復形式的研究進展

2021-03-29 15:22:31王月王瑤劉美霞周策尹德云李偉王閃李賢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21年14期
關鍵詞:有氧心衰心臟

王月 王瑤 劉美霞 周策 尹德云 李偉 王閃 李賢

(1河北中醫(yī)學院研究生院,河北 石家莊 050091;2河北省人民醫(yī)院護理部)

慢性心力衰竭(簡稱慢性心衰)是各種心臟疾病的嚴重表現(xiàn)和終末階段,患者常因各種誘因急性加重而需住院治療〔1〕。研究顯示,我國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患病率呈上升趨勢,住院心衰患者的死亡率達4.1%。2012年,中國治療的心衰費用約為356.1億元人民幣(54.2億美元),在世界銀行發(fā)展指標劃分的中低收入國家中,是衛(wèi)生保健費用最高的國家,占衛(wèi)生保健總費用的5%。此外,心衰患者住院后再入院的風險較高,估計占心衰患者護理費用的80%〔2〕。面對較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慢性心衰患者的二級預防尤為重要,美國紐約心臟協(xié)會推薦以運動訓練為主的心臟康復,其益處在美國和歐洲得到了廣泛認可〔3〕。有研究證實,運動康復可提高患者的運動能力和生活質(zhì)量,對其進行心臟康復治療是安全可行的〔4〕。但目前我國運動康復的研究和運用仍處于初級階段,慢性心衰患者未得到規(guī)范化的康復指導,沒有注重全程化管理、個性化指導,患者的依從性低,最終導致全民的生活質(zhì)量得不到提升〔5〕。因此,本文綜述了符合慢性心衰患者的運動康復形式。

1 主動運動形式

1.1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是大群肌肉共同參與,需克服的阻力較小,是富有節(jié)奏性的重復動作,有氧代謝時的能量利用效率最高,產(chǎn)生的廢代謝產(chǎn)物最少〔6〕。慢性心衰患者血管老化是由氧化應激引起的,其降低了一氧化氮(NO)的生物利用度,并刺激細胞外基質(zhì),而有氧運動通過減少氧化應激進而改善內(nèi)皮細胞功能。動物模型顯示有氧運動能降低左心室舒張末期壓(LVEDP)、左心室重量/體積(LVM∶BM)和動脈管壁心肌膠原蛋白的沉積〔7〕,表明有氧運動能改善心肌纖維化、減少動脈管壁物質(zhì)的沉積、減緩心肌免疫損傷的發(fā)展。有氧運動主要形式有快走、慢跑、游泳、登山、爬樓梯和騎自行車等。對于運動能力強的患者可進行步行運動方式,簡單易行,以低于6 min步行運動的最大距離10%~20%為基礎運動量〔8〕,改善左心射血分數(shù),提高心肌細胞有氧代謝能力,加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心排血量〔9〕,緩解慢性心衰患者瘀血的癥狀。對于中、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提倡太極運動,因其強度低且具有調(diào)身、調(diào)心、調(diào)息的功能,調(diào)整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降低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大腦皮層有序化,從而舒張血管,使血壓穩(wěn)定在較低水平〔10〕。選擇適合自身需求的運動有助于心功能的改善與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中指出:根據(jù)心功能情況推薦不同強度的運動,運動過程中要循序漸進〔1〕,也可根據(jù)自覺勞累度分級(RPE)達13等級來調(diào)整運動強度。在心臟康復領域,中等強度持續(xù)訓練(MICT)一直是心臟病患者多年的金標準〔11〕。但近年來,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在短期效果上已被證實比MICT更有效〔12〕。一項涉及60多萬例美國冠心病患者的臨床研究表明,接受HIIT患者在出院后5年內(nèi)的死亡率顯著低于接受MICT患者〔13〕。Ahmadizad等〔14〕等發(fā)現(xiàn)HIIT比MICT更易誘導血小板的聚集,提示這些變化與強度相關。兩種運動方式各有利弊,今后還需研究者進一步驗證其適用性。MICT可在功率自行車進行,應3~5 d/w,最好每天進行,30~60 min/d〔15〕。HIIT可在踏車上進行,步驟:5~10 min的熱身,然后4 min有氧運動(90%~95%peak VO2),再次3 min間歇(低強度),最后5~10 min整理運動〔16〕。對于HIIT有研究指出,要求RPE有感疲勞等級達到15~18級,即明顯用力至非常用力〔17〕。但是否作為標準治療,還需多中心大規(guī)模試驗來驗證。

1.2抗阻運動 可由啞鈴、沙袋、彈力帶等器械進行;也可做仰臥起坐和深蹲起、擴背拉伸訓練等自身訓練進行。患者用的力可能很小,僅給骨骼肌一個刺激,對心臟不會造成過重負荷??棺栌柧毧稍黾勇孕乃セ颊叩募∪饬α?,耐力和血流量。Pan等〔18〕比較了有氧運動、抗阻運動和太極拳運動3者的優(yōu)劣,結(jié)果顯示抗阻運動可擴大動脈管徑、減小動脈管壁厚度,而有氧運動僅擴大動脈管徑,對管壁厚度影響不大,提示抗阻運動改善動脈血管重構的效果優(yōu)于有氧運動,并可作為心臟康復的一個有價值的補充,與羅智敏等〔19〕的結(jié)果一致。研究者未把太極拳劃分為有氧運動,可能由于太極拳在康復運動方面可看作一個獨立個體,承擔一定的康復角色。太極拳運動可提高射血分數(shù)降低的慢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但對6 min步行距離和峰值攝氧量等結(jié)果未有明顯的改善效果〔18〕,未來的研究應包括左心室功能、肌肉強度和患者生存率等客觀結(jié)果的試驗研究。

適當?shù)目棺栌柧氂兄诼孕乃セ颊叩目祻?,其中,等張運動是慢性心衰患者最適合的運動方式〔20〕。有康復指南〔21〕提出關于抗組運動方案,低風險者運動強度:40%~80%最大反復次數(shù)負重(1RM),RPE分級11~16級;中/高風險患者為20%~30% 1RM,RPE分級10~11級。每次10~15個/組,1~3組/(肌群·次)。1次/w起始,根據(jù)病情調(diào)整方案。

1.3柔韌性運動 柔韌性運動對老年患者尤為重要〔22〕。以肩部、腰部和腿部為主,主要形式有瑜伽、廣播體操和八段錦等拉伸運動。過去10年的研究證實了運動耐力下降與骨骼肌病理有強烈關系,骨骼肌疾病成為運動限制的主要削弱因素〔23〕。老年人普遍柔韌性差,且長期臥床、制動導致最大攝氧量減少,造成肌肉對氧的利用下降,血液循環(huán)減慢。因此,柔韌性運動作為輔助鍛煉,以加強慢性心衰患者伸展練習,增強骨骼肌,提高身體柔韌性和靈活性。訓練方式有坐椅前伸試驗、抓背試驗和改良的轉(zhuǎn)體試驗等,也可作為評估方法。具體訓練方法:每一部位拉伸時間6~15 s,逐漸增加到30 s,如可耐受可增加到90 s,強度為有牽拉感但不感覺疼痛,每個動作重復3~5次,總時間10 min左右,最好3~5次/w〔24〕。注意規(guī)律有節(jié)奏,呼吸均勻,避免Valsalve效應,加重心臟負荷。

1.4平衡性訓練 由于老年人的平衡能力減退,平衡性訓練有助于預防跌倒的情況發(fā)生。運動方式有閉眼站立、腳跟站立、足尖站立、踩直線走和單腳交替站立等。平衡能力評估可用Berg平衡量表、單腿直立試驗、功能性前伸試驗、2.4 m起身行走試驗等〔25〕。練習時需確認周圍有可扶的地方或有專業(yè)人員幫助指導,以防摔倒。平衡訓練一般在1次康復訓練的開頭和結(jié)尾進行,將其作為熱身和放松訓練,5~10 min為宜,可提高運動的趣味性。

1.5呼吸訓練 運用呼吸調(diào)節(jié)交感神經(jīng)活性和外周血管阻力已被認為是降低血壓的一個潛在機制。在慢性心衰患者中,即使通過增加交感神經(jīng)活性使外周血管阻力升高,機體也能代償增加心輸出量,血壓沒有明顯變化,但長時間工作負荷增加,運動肌血流減少,氧供不足肌肉萎縮,導致耐力減退;吸氣肌訓練可降低神經(jīng)交感活性,減小外周血管阻力,從而改善運動耐量;此外,通過吸氣肌訓練降低胸腔內(nèi)壓來增加靜脈回流,維持心輸出量和血壓〔26,27〕。傳統(tǒng)的呼吸訓練使用縮唇呼吸、深呼吸〔28〕、腹式呼吸和兩者相結(jié)合的呼吸操訓練方法。史珣瑜等〔29〕提出快吸慢呼訓練方法與王翠等〔30〕的Meta分析結(jié)果相同,認為呼吸訓練可提高慢性心衰患者6 min步行距離和心肺功能,降低靜息心率。但由于樣本量小,干預時間短,而且目前國內(nèi)文獻關于呼吸訓練在冠心病患者應用的報道較少。后續(xù)研究應進行多中心、大樣本的隨機對照試驗,進一步驗證研究結(jié)果,為患者實施呼吸訓練提供更多循證依據(jù)。

2 被動運動形式

2.1神經(jīng)肌肉電刺激 當患者高齡、失能、活動受限或沒有主動運動意愿等各種因素而運動能力受限時,被動運動尤為重要〔31〕。神經(jīng)肌肉電刺激(NMES)療法是一種新的鍛煉模式,是應用低頻電流刺激目標皮膚及肌肉,導致神經(jīng)元去極化,繼而達到肌肉收縮的效果。肌肉萎縮會降低行動能力并增加慢性疾病的心臟代謝風險,有研究顯示,下肢的NMES可逆轉(zhuǎn)患者的肌肉萎縮,增強肌肉收縮力,幫助患者被動運動〔32〕。一項隨機對照試驗將61例慢性心衰患者隨機分為運動訓練組和NMES組,觀察12 w后康復效果,結(jié)果顯示兩種類型的運動康復均降低心-踝血管指數(shù),峰值攝氧量增高〔33〕。心-踝血管指數(shù)主要與降主動脈的僵硬度和順應性有關,而NMES顯著改善動脈僵硬度并穩(wěn)定自主神經(jīng)平衡,提示NMES與主動運動康復起到相似作用。

2.2體外反搏技術 無創(chuàng)、有效、便捷的增強型體外反搏(EECP)治療是將充氣套囊依次包裹在小腿、大腿和臀部,在心電R波的觸動下,使套囊序貫充氣加壓,驅(qū)動血液在心臟舒張期時依次將向主動脈反流,建立心臟側(cè)支循環(huán),提高血流速度和血液對血管壁的切應力,長期效果主要通過作用于血管內(nèi)皮細胞實現(xiàn),有利于血管內(nèi)皮修復、抗氧化、抗動脈粥樣硬化損傷的血管活性物質(zhì)的釋放〔34〕。一項多中心、前瞻性的研究結(jié)果顯示EECP組患者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明顯延長運動后ST段下降≥1mm所需的時間〔35〕,說明EECP可減少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并延長其因運動誘發(fā)心肌缺血的運動時間。國內(nèi)大量研究表明EECP增加心輸出量(CO)、每搏輸出量(SV)、心臟指數(shù)(CI)等心室功能指標〔36〕,降低心衰患者腦鈉肽(BNP)、改善心功能,但未增加左心射血分數(shù)〔37〕,這與吳宇紅等〔38〕的研究結(jié)果不同。EECP是否能改善左心射血分數(shù)今后還需研究者擴大樣本量,延長研究時間。上述研究提示,NMES療法與體外反搏均顯著改善慢性心衰患者運動能力,可由被動運動過渡至助力運動,進而為主動運動訓練打好基礎,成為慢性心衰患者最有價值的輔助選擇方式之一。

3 面臨的挑戰(zhàn)

雖然運動康復的益處已被證實,但其依從性不容樂觀。美國地區(qū)符合心臟康復條件的患者中,參與心臟康復的不足30%〔39〕;英國地區(qū)參與率僅為13%〔40〕。低參與率、低依從性的原因分析可能是患者對心臟康復理念認識不足,誤認為康復運動是痛苦的,會加重病情。國內(nèi)外的康復運動都是在康復醫(yī)師指導下在院內(nèi)進行,患者耗費精力大、費用昂貴、交通不便等因素均會降低患者心臟康復依從性。目前醫(yī)院面臨場地限制,設備器材不齊全,缺少專業(yè)康復人員的巨大挑戰(zhàn)。近年來國內(nèi)外均有文獻報道社區(qū)、居家心臟康復效果等同于院內(nèi)心臟康復〔41,42〕。社區(qū)心臟康復可幫助離醫(yī)院較遠的患者就近進行康復訓練,可行性強,費用低,提高患者參與率〔43〕。主動運動形式均可在社區(qū)或居家進行運動康復,減輕醫(yī)院的負擔,因此社區(qū)或居家進行心臟康復將成為今后主要發(fā)展的方向。

綜上,目前還沒有規(guī)范的運動組合形式,尋找一種廉價、方便、安全的心臟康復運動形式越來越受到推崇。醫(yī)護人員在制訂運動方案的同時應充分評估患者的耐受性,還要考慮患者的依從性,與患者及家屬共同商討、制訂運動形式及方案。對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需要在有人監(jiān)督或有家人陪伴下進行鍛煉,且目前只能根據(jù)經(jīng)驗給予運動強度和時間,增加了醫(yī)護人員的任務量,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心臟康復需要長期堅持,亟待更深入地探討與精確規(guī)范運動訓練形式,提高患者依從性。

猜你喜歡
有氧心衰心臟
老人鍛煉,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中老年保健(2022年3期)2022-11-21 09:40:36
有氧運動與老年認知障礙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 03:21:54
如何從零基礎開始有氧運動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1:18
國外心衰患者二元關系的研究進展
睡眠質(zhì)量與心衰風險密切相關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12-02 00:50:10
討論每天短時連續(xù)透析治療慢性腎臟病合并心衰
心臟
青年歌聲(2019年5期)2019-12-10 20:29:32
關于心臟
有八顆心臟的巴洛龍
糖有氧代謝與運動訓練
金沙县| 乌拉特后旗| 贡嘎县| 西吉县| 康乐县| 龙里县| 凭祥市| 忻州市| 资中县| 万载县| 凤翔县| 安平县| 安国市| 龙海市| 金乡县| 田东县| 霍城县| 北川| 策勒县| 左云县| 巍山| 曲靖市| 开封县| 兰溪市| 双峰县| 象山县| 南投市| 留坝县| 龙岩市| 遂宁市| 乌审旗| 横山县| 宜春市| 遵义县| 泗阳县| 成都市| 正蓝旗| 饶河县| 伊金霍洛旗| 利辛县| 苍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