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杰
摘 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然成為當前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實現(xiàn)有效教學,促進學生發(fā)展不僅是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教學提出的最高要求,同時也是素質教育背景下教育教學改革和發(fā)展的客觀需要。在現(xiàn)階段的高中物理教學中,仍存在著“高效低耗、少慢差費”等一系列突出問題,嚴重阻礙了物理教學的發(fā)展。在此背景下,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引進新穎的教學方式與手段是適應新課程改革潮流的有效做法。基于這一點,本文從趣味化導入的運用,生活化情境的創(chuàng)設以及差異性教學的實施三方面著手,對有效性視角下高中物理教學方法作以簡要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有效性;高中物理;興趣;生活;差異
有效教學指的是教師通過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使學生獲得最大限度的發(fā)展或進步。其中,學生有無發(fā)展或進步是判斷教學有無收益的唯一指標。而要想實現(xiàn)高中物理有效教學,教師就需及時轉變自身的思想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來進行課堂教學,并將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上來,使學生懷著強烈的求知心理自覺投入到物理學習之中,進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有效教學。
一、運用趣味化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有了興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探尋新知識,學習也就變得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因此,為了提升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作為高中物理教師的我們應對導入環(huán)節(jié)進行趣味化設計,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在興趣的驅動下自覺投入到物理學習之中,進而為接下來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在教學《牛頓第一定律》這節(jié)之初,我先是對學生說道:“我們用力推車,車就由靜止開始運動,用力踢足球,足球就會滾動起來。從這些例子中可以得到什么結論?有一個很重的箱子,小孩用力去推它,沒有推動,用力向上提它,也沒有提動,這說明了什么?”在學生簡要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后,我演示并分析: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車,在水平方向上沒有力推它,小車處于靜止狀態(tài);從斜面滑下的小車,沒有用力推它,但小車仍向前運動?;诖耍乙肓诵抡n:“上面的例子說明力與運動有一定的關系。那么,這二者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如此導入,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引發(fā)了學生的主動思考,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
二、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
物理與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物理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直觀表達。新課程改革要求將生活化理念融入物理教學之中,使原本枯燥的理論與現(xiàn)實生活深度融合。作為高中物理教師,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生活化情境的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物理進行思考和分析,以此來拉近學生與物理之間的距離,深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
在教學《生活中的圓周運動》這節(jié)的過程中,我運用多媒體播放了一段汽車拐彎側翻的視頻,并讓學生就以下問題展開討論:1.轉彎處的向心力來源?2.汽車為什么沒能安全轉彎?在學生互相交流,并闡述了各自的看法后,我利用課件出示了相關圖片,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所了解的以及從圖片中觀察到的情況,說一說火車的車輪結構如何?軌道結構如何?火車的質量很大,行駛速度很大,如此長時間后,對軌道和火車有什么影響?如何改進才能使軌道和輪緣不容易損壞?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不僅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意識到了物理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而且還深化了學生的理解認識。
三、實施差異性教學
由于學生對待每一門學科都會有不一樣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若教師仍沿用傳統(tǒng)的“無差別”教學法,勢必會加重兩極分化,不利于有效教學的實現(xiàn)。因此,在進行高中物理教學時,教師應實施差異性教學,盡量做到因材施教,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差異,才能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各自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nèi)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
《曲線運動》這節(jié)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理解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并掌握軌跡彎曲方向與受力方向的位置關系,會將曲線運動的相關知識應用到生產(chǎn)生活實踐中去。但對于一些物理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而言,在學習和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難,于是我實施了差異性教學。對于學習能力強、接受新知能力強的學生,我要求其在參與“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是切線方向”的實驗過程中,獲得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對于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我要求他們掌握教學大綱中要求掌握的基礎性內(nèi)容;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我主要通過為其剖析重點內(nèi)容,使其逐漸掌握基礎性知識點。這樣,既兼顧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又促進了學生的整體性發(fā)展。
總而言之,教學既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要想提高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必須緊跟形勢,講求策略,通過趣味導入、情境創(chuàng)設和差異教學等手段和方法的運用來優(yōu)化物理教學過程,引領學生進行有效的物理學習與探究,使學生體驗到物理學習的樂趣和價值所在,從而獲取最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季保民.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29):281-282.
[2]江秋萍.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新課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感悟[J].亞太教育,2016(33):53.
(湖南省湘鄉(xiāng)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