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海丹
寫作文,是指學生根據個人成長經歷與情感體驗,有針對性地整合語言材料,使用寫作技巧展開書面構思與自主表達的創(chuàng)作活動。因此,寫作教學應該始終以學生為中心,確保學生能夠始終圍繞自身的表達欲望寫作,使其能夠流露真情,真實創(chuàng)作。
因此,初中教師要盡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引導學生積極寫作,逐步優(yōu)化學生的寫作思維,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本文將從創(chuàng)設生動的寫作情境、在構思階段組織生生討論、引導學生真情創(chuàng)作三個角度分析初中教師應該如何構建自主性寫作課堂。
在初中寫作教學中,學生在選材、構思與創(chuàng)作階段都會產生各類問題。比如,有的學生因為素材儲備不足,在寫作時很難自主整合語言材料,所寫作文內容比較空洞、乏味,且思想膚淺;有的學生則在寫作文的時候會片面拔高作文立意,不愿意承認內心的陰影,違背了學生的真情實感,導致他們所寫的作文不能引起讀者共鳴;還有一些學生濫用寫作技巧,空有華麗辭藻,缺乏思想深度……面對這些現實問題,教師則應該切實解放學生,引導學生根據生活感悟、成長經歷自主構思,真誠表達,有序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創(chuàng)設生動的寫作情境
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的基本目的便是要及時喚起學生的寫作欲望,讓學生置身于真實、生動、形象的情境之內,回憶生活經歷、情感體驗,據此引導學生自主寫作,保證學生寫作是在自愿、自主的前提下展開的。而且,理想的寫作情境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使其產生強烈的書面表達欲望,而這就可促使學生自主選材,使其有效完成構思創(chuàng)作任務。因此,教師要客觀分析寫作教學目標,以便根據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以便很好地改善學生的寫作思維、寫作態(tài)度,確保學生真正實現自主寫作。
如在教學“寫作:學寫游記”時,為了切實喚起學生的生活回憶,讓學生認真學習游記的寫作方法,筆者就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現了本地一些經典的旅游景點,以自然景觀為主,引導學生回憶描寫景物特征的寫作技巧。初中生普遍存在好奇心,他們渴望走向世界、走進自然,去觀賞平常生活中看不到的美景,也深深地為大自然的無窮魅力所震撼,所以當他們看到關于家鄉(xiāng)景點的視頻時,都產生了不可思議的感覺,重新認識了自己的家鄉(xiāng),還感慨生活中處處都是美,只是被我們忽視了。對此,筆者引導學生閱讀了幾篇游記,介紹了游記的文體特征,同時全面歸納了游記的寫作順序、描寫景物特征的方式方法。在此基礎上,學生則可根據自己的旅行經歷確定游記的具體內容,客觀分析自然景物的主要特征,然后按照游記的文體特征去選材、確定寫景順序與作文結構,根據個人需要使用修辭手法、描寫手法去展現景物的主要特征。
二、在構思階段組織生生討論
構思的關鍵性不言而喻,初中生圍繞寫作主題所展開的構思行為會直接影響作文質量,而這就需要全面發(fā)散學生的寫作思維,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尋找作文的切入點,以便逐步引導學生實現自主創(chuàng)作。因此,教師可嘗試在構思階段組織平等的、多元的生生互動活動,引導學生分享自己的生活體驗,也可圍繞某個問題引導學生展開集體問答,使其闡述思考問題的方式、角度,以便及時優(yōu)化學生的寫作思維,使其產生新的寫作靈感。如此,則更易于促使學生實現個性化創(chuàng)作。
如在“寫作:觀點要明確”的教學中,筆者就利用熱點問題導入新課,即開學時家長在接送孩子的路上經常會遇到堵車,會抱怨一些插隊、錯行的來往車輛,但是輪到自己卻也會搶占車道、肆意鳴笛,表示每個人都會這樣做。面對這一社會現象,筆者就組織了生生互動活動,引導學生表達個人觀點,希望學生可以通過課堂討論產生新的觀點,以便引導學生進行書面創(chuàng)作。比如,有的學生表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家長素質還不夠高,不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有的學生則認為是因為家長心中普遍缺乏道德標尺,會隨“大流”去做事,所以才會出現搶占車道、肆意鳴笛等問題。這樣,學生發(fā)散思維,表示現實生活中存在許多類似行為,人們都會批評、否定某種現象、某種行為,但是一旦輪到自己,依然會犯同樣的錯誤。在生生討論活動中,有不少學生都提出了較為新穎的觀點,所以筆者會適時引導學生構思,使其根據個人想法列出作文大綱,以便順利開展寫作。
三、引導學生真情創(chuàng)作
在寫作文的過程中,初中生的情感投入程度決定著作文的表達效果,而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通常具備情感真摯、充沛的特點。對此,教師要全面解放學生思想,鼓勵學生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引導學生通過文字記錄自己的情感經歷。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允許學生表達負面情緒,不要一味追求和諧、美好,或者是高尚的道德品質,以免挫傷學生的寫作自信,讓學生產生負面寫作心理。
如在“寫作:語言要連貫”的教學中,學生就要學習做到語言連貫的基本方法,以便及時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在作文中展現出良好的邏輯思維意識。在本節(jié)課上,筆者會鼓勵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他們既可敘事,也可寫景,或者也可說明某種事物,重點在于連貫表達、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其中,有一個學生因為經歷了許多挫折,精神十分萎靡,而這就讓學生陷入寫作瓶頸,因為學生希望可以表達積極向上的正面情緒,不愿意袒露內心陰霾,卻又無法擺脫受挫、沮喪的情緒。對此,筆者就明確告訴學生,寫作文的前提是要真實、真誠,既然學生的情緒沮喪、消極,那么則可將近期的受挫經歷寫下來,連貫表達,同時也可盡情宣泄自己的負面情緒,不必有情感負擔。在筆者的鼓勵與指導下,這個學生確定了寫作方向,嘗試將近期的主要經歷記錄下來,袒露了內心情緒,活靈活現地展現了一個經歷挫折痛苦的人物形象。對此,筆者不僅從語言是否連貫、情感是否充沛角度評價了學生作文,也及時進行了心理輔導,希望學生可以盡快振作起來。
總而言之,教師要重視寫作教學,且新課改也已經將聽、說、讀、寫活動看成是一個有機體,語文學科素養(yǎng)理念也將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看成是一個基本課程目標。因此,教師要全面尊重學生的自主寫作意圖、表達方式,突出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寫作風格,圍繞寫作需求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生生互動去啟發(fā)學生,讓學生自主構思,尊重學生的真情實感,讓學生通過寫作真實的、生動的作文,使其逐漸養(yǎng)成用書面文字記錄生活、心情,表達觀點的習慣,逐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