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特色化的城市共享閱讀環(huán)境構建研究

2021-04-16 11:15許歡羅永航
出版廣角 2021年5期
關鍵詞:書籍圖書館資源

許歡?羅永航

【摘要】共享閱讀的發(fā)展是全民閱讀深入發(fā)展的一種體現(xiàn)。城市共享閱讀環(huán)境以知識共享為核心特點,在促進城市化的健康發(fā)展和全民閱讀的推廣中發(fā)揮著積極作用。云南省書理圖書館倡導建立一種以書籍為基礎的新型社交理念,打造充滿書香氣息的城市。

【關? 鍵? 詞】共享閱讀;書理圖書館;閱讀推廣;社交環(huán)境

【作者單位】許歡,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羅永航,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

【中圖分類號】G252.17【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05.002

當前,如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成為重要課題。歷史學家、普利策獎獲得者芭芭拉·塔奇曼(Barbara Tuchman)曾說:“沒有書籍,歷史將寂靜無聲,文學會變得悄無聲息,科學也將殘缺不全,思想將靜止不動?!?[1]書籍是人類的精神食糧,我國一直在全社會倡導公眾形成崇尚閱讀、喜愛閱讀的習慣,倡導書香城市的建立。閱讀推廣被視為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舉措?!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要求“推動全民閱讀”,并將全民閱讀列為“十三五”時期文化重大工程之一[2]。

閱讀是求知過程的出發(fā)點,不論從事何種職業(yè)、身處何地,求知在一個人的一生中是沒有止境的。就像發(fā)現(xiàn)本身就是一種歷險過程,閱讀也是一種冒險歷程,而在這個歷程中,圖書館既是我們的大本營,也是全民閱讀推廣的主力軍。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以下簡稱“公共圖書館法”)的施行,我國公共圖書館的發(fā)展進入新時期。公共圖書館法以傳承人類文明、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權益、提高公民科學文化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為立法宗旨,從設施建設、法定條件和預算與人員三個方面明確了政府設立和保障公共圖書館的法律責任,使得公共圖書館的發(fā)展有了法律、經費、資源和人才等保障。公共圖書館法的出臺使得我國公共圖書館的發(fā)展更加規(guī)范、有序。我國基本建成覆蓋城鄉(xiāng)的公共圖書館網絡,為全體人民享受均等化的基本文化服務提供了保障。

共享閱讀是在全民閱讀推廣中出現(xiàn)的一種閱讀模式,是一種區(qū)別于個別閱讀的閱讀形式[3]。共享閱讀環(huán)境是指以書籍(包括傳統(tǒng)圖書、報刊、電子書報資源等)為主體形成的社交環(huán)境,讀者通過書籍的借閱、閱讀內容和心得的分享、評價和傳播發(fā)生聯(lián)系,最終形成實體的(線下)或虛擬的(線上)閱讀環(huán)境。共享閱讀的發(fā)展是全民閱讀深入發(fā)展的一種體現(xiàn),本文將以云南省大理書理圖書館的實踐為例,探討特色化城市共享閱讀環(huán)境的構建。公共圖書館法規(guī)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設立公共圖書館,因此,本文所談的城市指的是縣級以上的行政區(qū)劃。

一、 城市共享閱讀環(huán)境的構成與特點

過去,圖書館是一個供少數(shù)人獨自學習的地方,如今,它走向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走進城市的每個角落,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1.構成

城市共享閱讀環(huán)境主要由公共圖書館和各類民營閱讀空間(團體)構成。公共圖書館是城市共享閱讀環(huán)境的構成主體,截至2015年底,全國共有縣級以上獨立建制的公共圖書館3139個[4]。公共圖書館法突出強調了公共圖書館的社會教育功能, 拓展了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范圍, 強化了公共圖書館以形式多樣的社會教育方式提高公民素質的職能[5]。在實際運營中,公共圖書館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吸引讀者到圖書館借閱、分享閱讀感悟,構建共享閱讀環(huán)境。如上海市虹口區(qū)圖書館從傳統(tǒng)的圖書漂流出發(fā), 以“以書換書”的新概念打造共享閱讀品牌洄游書屋[6]。深圳市南山圖書館舉辦“悅讀有約”分享活動,讀者齊聚一堂圍繞不同書籍分享閱讀感悟[7]。公共圖書館依托自身資源為共享閱讀環(huán)境的構建提供場所、閱讀資源、資金等支持,面向公眾免費開放,參與人數(shù)較多,是當前城市共享閱讀環(huán)境的構成主體。

除公共圖書館,一些民間機構出于對閱讀的喜愛自發(fā)組織的共享閱讀空間(團體),形成了對公共圖書館的有效補充,是城市共享閱讀環(huán)境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相比公共圖書館,這些民間機構規(guī)模相對較小,所發(fā)起的共享閱讀活動影響范圍也相對有限。但也正由于規(guī)模較小,其具有較強的靈活性,面向的人群相對明確,能夠更加有針對性地開展分享活動,吸引讀者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交流。

2.特點

共享閱讀是一種區(qū)別于個別閱讀的群體性閱讀,注重讀者間的交流和分享,具有知識共享、非營利、公共公開、互助和自愿五個特點。

(1)知識共享。知識共享是共享閱讀環(huán)境的核心特點。共享閱讀環(huán)境以書籍為主體為讀者的溝通搭建橋梁,促進讀者間知識的共享。在共享閱讀環(huán)境中,思想的交流碰撞容易擦出新的火花,給人以新的啟迪,知識在交流中不斷升華,知識的附加值得以提升。

(2)非營利。公共圖書館的公共屬性決定了其所構建的共享閱讀環(huán)境是面向公眾免費開放的。而對于民間機構而言,其構建共享閱讀環(huán)境的初衷是出于對閱讀的喜愛,追求的是通過讀者之間的交流分享讓他們獲得精神上的滿足,也是非營利性的。非營利性將一些營利機構排除在外,強調了共享閱讀環(huán)境精神層面的追求。

(3)公共、公開。共享閱讀環(huán)境是面向全體社會成員開放的,是完全公共、公開的。在這一環(huán)境中,人們只要對分享的內容有所感,不論其年齡、學歷以及所處社會階層等如何,都可以表達自身觀點和感受。

(4)互助。在共享閱讀環(huán)境中,參與者不僅可以向具有相同閱讀喜好的人推薦自己閱讀過的優(yōu)秀作品,也可以分享自己在閱讀中存在的困惑,尋求他人的解答,形成一種互幫互助的氛圍。

(5)自愿。共享閱讀環(huán)境具有自愿性,參與者出于對閱讀的喜愛自愿參與,不具有強迫性。

二、 構建特色化共享閱讀環(huán)境的價值

1.推動城市化的健康與良性發(fā)展

城市化是經濟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從世界范圍來看,城市化大致伴隨著工業(yè)革命的興起,開始于18世紀60年代,目前歐美等發(fā)達國家的城市化進程基本到了后期。1949年以來,我國的城市化發(fā)展經歷了曲折的歷程,但總體而言已經進入一個高速發(fā)展的階段。1980年,我國的城市化率僅為 19.39%,到2021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zhèn)化率將超過60%[8]。我國城市化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盡管在絕對數(shù)值上與世界發(fā)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但就提升速度而言在世界范圍內實屬罕見。

城市化不僅是人口、土地的城市化,還是生活方式、文化觀念的城市化。我國城市化發(fā)展速度飛快,加之對城市化規(guī)律認識不足、制度設計存在缺陷,半城市化為目前我國城市的主要形態(tài)[9]。城市化和工業(yè)化塑造的由陌生人構成的現(xiàn)代社會讓大量背井離鄉(xiāng)來到城市拼搏的人深刻地體會到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淡漠,也越來越多地感受到孤單和無助[10]。這些異鄉(xiāng)人需要在鋼筋水泥構筑的都市叢林中尋找一個心靈的港灣。

城市不僅是累積和交換物質財富的地方,也是文化滋生和傳播的土壤。一個健康、良性發(fā)展的城市,不僅能為人們的生存提供庇護,還應為其精神家園提供養(yǎng)分。城市共享閱讀環(huán)境通過書籍構建一個知識共享、公共公開的社交環(huán)境,吸引城市居民前往圖書館開展文化娛樂,交流思想,討論共同關心的話題,加強彼此之間的了解,建立起人與人之間新的文化關系,使城市居民通過學習獲得其社會角色所需要的知識與能力, 接受與現(xiàn)代化城市社會相適應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從而使自己不斷適應變革中的城市生活[11]。

2.完善與豐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政府建立的、非營利的、傳播先進文化和保障大眾基本文化需求的各種文化機構和服務的總和[12]。當前,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有了很大的發(fā)展,文化機構數(shù)量不斷增多,文化服務類型不斷豐富。然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民眾提供的是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務,其目的是滿足民眾最基本的文化需求。城市人口眾多,來自不同階層的人因為各種需要聚集在城市當中,他們不同的教育背景、成長經歷等決定了他們的文化需求是多種多樣的。面對這種文化需求量大、文化需求類型繁多的情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很難做到滿足每一個人的文化需求。

民間閱讀團體是城市共享閱讀環(huán)境的重要構成主體,具有小型化、靈活性的特點,它們往往由一群喜愛讀書且志趣相同的人組成,整個團體的文化需求比較相近,因此也能夠更有針對性地營造所需的共享閱讀環(huán)境。在這種情況下,少部分人個性化的文化需求得到了更有效的滿足。民間團體營造的共享閱讀環(huán)境有效彌補了公共圖書館的不足,完善與豐富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如各地的大學生群體自建了不少以閱讀傳統(tǒng)經典和國學為主的共享性讀書團隊。北京大學耕讀社以“誦讀古代經典,學習傳統(tǒng)文化”為建社初衷,吸引了校園中喜愛傳統(tǒng)經典的學生,他們一起誦讀經典,既滿足了自身的文化需求,也有效地繼承和發(fā)揚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相同性質的還有南京郵電大學讀書協(xié)會、中國人民大學鄉(xiāng)村中國讀書會等。

3.提升公民信息素養(yǎng)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我們迎來了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素養(yǎng)被視為現(xiàn)代社會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美國信息產業(yè)協(xié)會主席保羅·車可斯基 (Paul Zurkowski) 最早于1974年將信息素養(yǎng)定義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問題得到解答的技術和技能”。掌握對信息的識別、處理和使用是信息素養(yǎng)的重要特征之一。

信息時代下,信息的載體類型更加多樣,既包括傳統(tǒng)的文字、圖片,也包括音視頻等多媒體資源,這要求人們具備處理復雜類型信息的能力。同時,信息的快速增長對人們處理信息的速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閱讀是人們利用一定環(huán)境認知記錄信息的過程與活動[13],是人們對記錄在書籍中的信息進行解碼的過程。城市共享閱讀環(huán)境通過營造一種享受閱讀、提倡分享的環(huán)境,讓人們在大量閱讀中鍛煉提取信息的能力,而在閱讀中獲取的新知識也能為人們在信息處理時提供幫助。信息的網絡化、碎片化培養(yǎng)了當代公民的淺閱讀習慣,進而影響到他們的思維習慣,導致人們在認識世界時常常是淺嘗輒止的,從長遠來看,這對人的發(fā)展是不利的。共享閱讀環(huán)境通過讀者間知識的交流碰撞,引導讀者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培養(yǎng)了讀者深入挖掘與甄別信息的能力。

4.提升閱讀資源利用率

書籍是知識的重要載體,然而作為一種實體存在,書籍的流通成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圖書館每年要花費不菲的資金購入數(shù)量龐大的新圖書,但圖書館的服務范圍有限,讀者從圖書館借閱的書籍也有限,這就使得許多優(yōu)質圖書長時間處于閑置狀態(tài),這無形中形成了一種浪費。同理,對于購買書籍的家庭而言也存在這樣的難題。

共享閱讀環(huán)境所提倡的共享理念,既包括知識的共享,也包括知識載體——書籍的共享。在共享閱讀環(huán)境中,圖書館可以將本館閑置的優(yōu)秀閱讀資源輸送到其他閱讀資源相對匱乏的圖書館;讀者則可以通過“共建書單”“以書換書”的形式將自己家中閑置的優(yōu)秀圖書貢獻出來,換取自己感興趣的圖書。這樣一種閑置書籍的相互共享能夠有效提升閱讀資源的利用率。

三、 書理圖書館的實踐

人們不斷在閱讀中尋找家園,書籍也為人們的家庭生活增光添彩。以閱讀為中心的空間被描述為營養(yǎng)的源泉、舒適的領地、品茶談話的場所、思考和閱讀的空間,讓人們重溫記憶,激發(fā)靈感和思想。書籍不僅提供知識和內容,而且它本身就是紐帶,把人們聯(lián)系在一起。書籍從空間上和思想上為我們的世界架設了橋梁,圖書館與其說是我們學習的地方,不如說是讓我們表達的地方,圖書館把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連接在一起。位于云南大理的書理圖書館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它以共建共享的方式在探索圖書館功能拓展、推動圖書館高質量發(fā)展的道路上進行了有益嘗試。

1.理念

大理是白族、彝族、回族等少數(shù)民族的聚集地,有著多樣化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蒼山洱海的地貌孕育了這里獨特的生物環(huán)境。這些環(huán)境吸引了大量對少數(shù)民族文化、自然與戶外活動感興趣的旅行者與定居者。如何把大理打造為一個蘊藏多種文化活力的現(xiàn)代城市,實現(xiàn)本地文化與外面世界的連接,不僅是當?shù)卣囊?guī)劃藍圖,還是每一個關心這片土地的人的責任。書理圖書館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創(chuàng)立的。

圖書館的創(chuàng)辦人文林是土生土長的大理人,他生長于大理這塊土地,因為喜歡閱讀,他有機會走出家鄉(xiāng),到世界各地旅行,到北京創(chuàng)業(yè)。這些經歷讓他獲得了與相對封閉的小城生活完全不同的人生。所以,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夠通過閱讀,幫助更多本地人開闊視野,讓大家認識和了解外面的世界,也讓外面的世界了解自己的家鄉(xiāng)。文林認為,圖書館是一個很好的角度,是雙向的交流通道。所以,他計劃先以大理古城的書理圖書館建設為起點,在云南建立100個這樣的圖書館,以共建共享的方式,讓這些圖書館分布在不同的城市和鄉(xiāng)村。讓圖書館像一個個火種,給每個城市和鄉(xiāng)村帶來希望與溫暖。經過多年的醞釀與思考,文林在2018年正式創(chuàng)立了書理圖書館。

與人們對圖書館的傳統(tǒng)認知不同,書理圖書館不僅是一個免費借閱的地方,還是一個以書會友、興趣分享、文化和旅行信息交流的聚散地。讀者能夠以圖書館為平臺,通過閱讀,擴展視野與觀念,更好地認識自己、認識他人、認識世界。對書理圖書館而言,書籍不僅是商品,它還體現(xiàn)了人和人的關系,具有交互性。因此,書理圖書館鼓勵讀者“以書換物”“以書換宿”,并通過各式各樣的閱讀活動將志同道合的旅者集結在一起,用書來聯(lián)結人。書理圖書館幫助更多的人從文化角度了解圖書館,借助書籍為人們打開一個鮮活的世界。

2.資源

書理圖書館踐行共建共享理念,由管理員和共建人負責管理運營。

管理員是指負責圖書館管理的義工和志愿者團隊。他們都是以志愿和興趣為凝聚點的同人團隊,按工作時長和參與深度又可具體分為長期義工和短期志愿者兩種類型。義工是圖書館的主要管理者,主要由有豐富企業(yè)管理經驗和有公益項目或志愿者經驗的人擔任,負責圖書館的運營和宣傳、資源的募集、活動的策劃等;志愿者主要是途徑該地的旅行者和附近對圖書館感興趣的居民,一般具有臨時性。他們利用業(yè)余時間,參與到圖書館日常的維護中,進行書籍的分類、上架、環(huán)境和秩序的維護。

共建人是認同圖書館理念,為圖書館提供資源的參與者。捐贈5本書以上即可成為共建人,目前已有200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旅者陸續(xù)贈書成為圖書館的共建人。共建人不參與圖書館的日常管理,但他們的存在讓書理圖書館形成“書和人交互溫度”的夢想落地。

對書理圖書館而言,資源是聯(lián)結旅者的重要媒介。然而,除了最初收集的一批書籍,書理圖書館既不買書也不賣書,而是希望通過“以書換物”的方式籌集書籍。他們不追求書籍的絕對數(shù)量,而是重視隨著書籍數(shù)量的增加建立起的與旅者的聯(lián)系。目前,書理圖書館內主要有書籍、電子資源、讀者資源三種類型的資源。

書籍主要來自社會捐助,目前有3000本左右。書理圖書館不強調數(shù)量的多少,而以精和優(yōu)取勝。類型主要以社科、人文、藝術為主,都是近年出版的書籍。電子資源是具有鄉(xiāng)土特色的民族文化和傳統(tǒng)的相關視頻資料。讀者資源是指以興趣為紐帶的同人群,基于興趣通過線上的活動小組將不同類型的讀者聚合在一起。目前已經有將近十多個讀者群,如書友會、圍棋小組、詩歌讀誦、山野讀書會等,擁有讀者300多人。這些核心讀者分布在不同的城市,涵蓋不同的職業(yè),主要集中為20歲至50歲的中青年群體。

3.圖書館的特色

(1)創(chuàng)新性的理念。書理圖書館創(chuàng)新性地采用了圖書館共建的模式,通過“以書換宿”“以書換物”的方式為圖書共享理念的落地提供了支持,為民間圖書館的共建共享提供了新思路。書理圖書館重視讀者資源的開發(fā),以圖書館為媒介,把各種人聚在一起,通過人完成價值的傳播,使得圖書館成為一個連接個體與整體、個體與個體、個體與自我的場所,是對圖書館功能拓展的積極探索。

(2)豐富且有創(chuàng)意的活動。書理圖書館成立至今摸索出了豐富且具有創(chuàng)意的活動,目前已經有甲馬傳習館、山野讀書會、藝術沙龍和圖書館之夜4種類型的系列活動。首先,書理圖書館無條件支持有益的相關民間讀書活動,為活動免費提供場地與服務。其次,書理圖書館整合各種專業(yè)資源,每星期至少舉辦一次讀書活動。例如,針對文學愛好者的小說閱讀寫作工作坊,針對圍棋愛好者組織的圍棋與哲學活動,針對心理咨詢師組織的蘇格拉底提問法活動……類型多樣的活動提升了圖書館滿足不同讀者需求的能力。

(3)特色的圖書館資源開發(fā)。書理圖書館管理員不僅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書籍資源管理者,還承擔著特色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的職責。一方面,管理員要深入當?shù)厣鐣l(fā)現(xiàn)有價值的民間文化藝術資源,向旅行者介紹其價值并賦予其現(xiàn)代意義;另一方面,管理員也要把外面世界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以恰當?shù)姆绞揭氘數(shù)?,讓當?shù)氐木用窳私狻,F(xiàn)在的書理圖書館也是白族甲馬文化的傳習所,在這里,讀者不僅可以系統(tǒng)閱讀有關甲馬文化的專業(yè)知識,觀看系統(tǒng)制作的視頻資料,還能親自參與甲馬的制作。書理圖書館還針對現(xiàn)代人的生活習慣制作了甲馬的掛歷,讓有興趣的讀者購買或者以書換取。發(fā)展特色館藏是圖書館自身建設的需要, 有利于提高館藏精品化和服務優(yōu)質化[14]。書理圖書館以白族甲馬文化為中心的特色館藏建設既是一種對民族文化的傳承,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四、 對城市共享閱讀環(huán)境的展望

借由書理圖書館的實踐,我們看到城市共享閱讀環(huán)境正在塑造一種以書籍為基礎的新型社交理念,打造城市充滿書香氣息的美好未來。在物質主義大行其道的當下,對物質的追求已經滲入許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物質氣息過濃的社交關系給人們帶來的只是一時的歡愉,當喧囂和熱鬧退去,留給人們的只有內心的空虛和面對現(xiàn)實的焦慮。城市共享閱讀環(huán)境構建的以書籍為基礎的社交關系,倡導的是一種“以書會友”的社交理念,它追求的是人們在心靈和精神層面的契合,這樣建立起來的社交關系能夠使人更加愉悅與平靜,也能夠給心靈提供更多的慰藉。

城市共享閱讀環(huán)境所塑造的未來是美好且令人向往的,但它的發(fā)展也面臨許多問題。其中,對于像書理圖書館這樣的民間閱讀機構而言,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資金。公共圖書館能夠依托自身的場所、館藏資源和財政提供的穩(wěn)定資金正常運轉,而對于那些憑借一己之力參與構建共享閱讀環(huán)境的民間閱讀團體而言,他們需要自己尋找場地、閱讀資源等,這些都需要投入不少的資金和人力。但由于共享閱讀環(huán)境的非營利性,從中獲取必要的資金回報以支撐共享閱讀環(huán)境的長期發(fā)展變得不確定。

城市匯集了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城市人員構成的復雜性決定了一個城市必須具備包容性,允許個性化和多元化的文化存在。這些富有特色、充滿正能量的民間閱讀團體在全民閱讀推廣中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有效彌補了公共基礎文化服務的不足。對于這樣的閱讀團體,政府應當給予一定的支持。在政策上,政府可采取一定的稅收優(yōu)惠政策,如書理圖書館同時開設有民宿,政府對民宿部分的收入可以給予一定稅收優(yōu)惠;在資金上,政府可從財政中劃撥出一部分資金建立城市發(fā)展基金,采用項目申請制,為優(yōu)質項目提供幫助,用于支持類似書理圖書館這些在閱讀推廣和文化建設中發(fā)揮著積極作用的民間閱讀團體。同時,民間閱讀團體也應積極探索新的發(fā)展模式,如針對不同地域特點采用“圖書館+民宿”“圖書館+特色文創(chuàng)”的發(fā)展方式,或者與當?shù)氐墓矆D書館、出版社合作等為圖書館的發(fā)展籌集資源,增進共享閱讀環(huán)境的活力與特色。

|參考文獻|

[1]Estelle Ellis, Caroline Seebohm, Christopher Simon Sykes. At Home with Books: How Booklovers Live with and Care for Their Libraries[M] . Potter Style, 1995.

[2]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于印發(fā)《全民閱讀“十三五”時期發(fā)展規(guī)劃》的通知 [EB/OL]. (2016-12-27)[2021-02-

24]. http://www. nppa. gov. cn/nppa/contents/279/1609. shtml.

[3]陳廣金. 淺談共享閱讀及其社會意義[J]. 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13 (7):19-21.

[4]我國將出臺公共圖書館法促進全民閱讀提高全社會科學文化素質[EB/OL]. (2017-04-19)[2021-02-24]. http://www. gov. cn/zhengce/2017-04/19/content_5187427. htm.

[5]李國新.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的歷史貢獻[J]. 中國圖書館學報,2017 (6):4-15.

[6]吳添意. 上海市虹口區(qū)圖書館洄游書屋——打造共享閱讀品牌//全國中小型公共圖書館聯(lián)合會,中國知網·中國知識資源總庫編委會,上海圖書館雜志. 2017年全國中小型公共圖書館聯(lián)合會研討會論文集(一等獎)[C]. 2017.

[7]南山圖書館舉辦“悅讀有約”總分享會? 7家分館讀者齊聚南圖分享讀書之樂[EB/OL]. (2018-12-03)[2021-02-24]. http://www. sznews. com/news/content/2018-12/03/content_21252746. htm.

[8]中華人民共和國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EB/OL]. (2021-02-28)[2021-02-28]. http://www. stats. gov. cn/tjsj/zxfb/202102/t20210227_1814154. html.

[9]王桂新. 城市化基本理論與中國城市化的問題及對策[J]. 人口研究,2013 (6):43-51.

[10]龔長宇,鄭杭生. 陌生人社會秩序的價值基礎[J]. 科學社會主義,2011(1):109-112.

[11]周和平. 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的圖書館建設[J]. 中國圖書館學報,2010(6):4-8.

[12]高福安,劉亮.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 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1(6):1-5.

[13]張懷濤. “閱讀”概念的詞源含義、學術定義及其闡釋[J]. 圖書情報研究,2013 (4):32-35.

[14]金以明. 圖書館特色館藏資源建設[J]. 大學圖書館學報,2008(6):93-97.

猜你喜歡
書籍圖書館資源
魯迅與“書籍代購”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AOS在書籍編寫的應用
書籍
圖書館
資源再生 歡迎訂閱
書籍是如何改變我們的
托克逊县| 东乡| 枣庄市| 富民县| 边坝县| 梓潼县| 武清区| 永城市| 青龙| 铅山县| 崇左市| 裕民县| 天镇县| 大城县| 新民市| 九江县| 江西省| 莒南县| 肇州县| 五大连池市| 闽侯县| 高唐县| 连城县| 科尔| 舞钢市| 巨鹿县| 从江县| 霍州市| 十堰市| 咸阳市| 万安县| 珠海市| 黔西| 永安市| 甘洛县| 桃园县| 子洲县| 玉树县| 德令哈市| 石河子市| 腾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