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卷(1—6期)
第1期
城市社區(qū)中老幼互助建筑空間設計研究
安艷華,郭子琦(1)
武漢市創(chuàng)新城區(qū)的空間格局演化研究
路 旭,曹靜靜,欒曉帆(8)
沈陽新市府片區(qū)街區(qū)空間活力評價及優(yōu)化提升策略
胡振國,王秋實(15)
基于ANN-CA的中小城市空間拓展分析——以福建平和縣為例
丁美辰,蔡 卓(21)
緊湊發(fā)展理念下山西省河曲縣城市空間增長邊界劃定研究
張海青,尤 琪(28)
裝配式建筑建設管理政策實施效果影響因素分析
李麗紅,郭珍旭,王曉楠(36)
副省級城市房地產價格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
劉 寧,徐 娟(41)
沈陽市房地產價格影響因素與調控政策研究——基于改進灰色關聯(lián)模型
戰(zhàn) 松,劉 超(47)
海航科技并購英邁國際短期績效評價
包紅霏,王洪宇(53)
長安汽車財務績效差異及原因分析
寇 鑫,崔彩萍(60)
基于SEM-FAHP的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供應商選擇
陳 艷,柴 訪,謝運慧(68)
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使命擔當與實踐路徑探析
董玉寬(75)
以建筑典籍翻譯為局限性補償路徑的近五年典籍英譯現(xiàn)狀分析
李家坤,李 碩,任 淼(80)
功能主義翻譯目的論指導下的茶具英譯策略研究
王 寧,李玉榮,蔡 丹(85)
工程教育認證背景下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以沈陽建筑大學大地測量學基礎課程為例
王 巖,劉茂華,由迎春(90)
陪伴式教學在建筑類高校專業(yè)實習課程中的意義與應用
姜 楠,侯 微,魏學艷(98)
高校青年博士教師角色轉換的困境及應對措施
劉 鵬,牛晚揚,谷亞新,等(103)
第2期
應對氣候變化的建筑碳封存研究進展與設計應用展望
李 綏,邵信洋,李 明(109)
共享發(fā)展理念下的歷史街區(qū)更新策略——以沈陽方城歷史街區(qū)為例
汝軍紅,楊曉琳(117)
基于地域原型的傳統(tǒng)村落景觀設計研究——以遼寧省凌源市二安溝村為例
馬雪梅,梁 瀟(123)
錫伯族民俗文化景觀的特點及價值淺析——以沈陽市沈北新區(qū)石佛寺錫伯族古村落為例
郝 鷗,劉 倩(129)
裝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投入優(yōu)化模型的構建
常春光,趙 騰(135)
資產證券化模式下PPP項目融資風險評價
趙 輝,卜澤慧,馬勝彬,等(143)
基于BP神經網絡的收益性房產稅稅基批量評估研究
趙 愈,白曉倩,許 路(151)
并購重組中業(yè)績補償承諾對長期并購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
王秋菲,劉 源(158)
5G環(huán)境下智慧圖書館的應用服務探究
王麗雅,王嘉馨(164)
習近平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思想的理論邏輯和實踐特質
朱聰明,田芮溪(169)
新時代藝術類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探析
于佳鑫(175)
忠實的叛逆:進口貿易語言營銷中的譯者倫理研究
樊繼群,張親青(181)
文化傳播中譯者中心與譯者責任的體現(xiàn)——以漢學家藍詩玲英譯《馬橋詞典》為例
郝 軍(187)
課程思政建設的幾個關鍵問題及其相應對策探析
董玉寬,張慧欣,王 昆(192)
新工科視閾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yè)課程體系重構——以沈陽建筑大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yè)為例
王 晴,戴 民,高 旭,等(198)
基于魯班精神的建筑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途徑研究
溫景文,傅柏權,潘 紅(205)
以復雜工程問題為牽引的校企協(xié)同育人機制研究——以沈陽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院為例
夏秀峰,張翼飛,范純龍(211)
《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在遼寧省期刊編校質量抽檢中獲得佳績(197)
第3期
基于POI數(shù)據的沈陽城市生活服務設施空間格局研究
石鐵矛,卜英杰,石 羽(217)
沈陽市游憩商業(yè)區(qū)的時空演變特征及影響因素
高雁鵬,何立宇(225)
養(yǎng)老機構入口空間適老化色彩設計
劉敬東,譚志卿,張 宇(233)
“物質-社會-文化”空間視角下的鄉(xiāng)村規(guī)劃
馬 青,郭曼曼,靳 升,等(239)
城鄉(xiāng)異構的南通民居探源
徐永戰(zhàn)(246)
基于核心競爭力的企業(yè)激勵機制優(yōu)化方案研究——以某建筑企業(yè)為例
關慧明,劉力鋼(252)
綠色建筑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孔凡文,張晴晴,李洪波(258)
國外低碳交通發(fā)展經驗及對濟南的啟示
黃 娜,石 羽,石鐵矛,等(263)
城市軌道交通PPP項目運營期風險評價
王建波,張 娜,王政權(270)
省級高校網絡思政中心網絡育人引領力提升過程中若干重要關系研究
張曉雁,邱冉冉(278)
優(yōu)秀思想政治教育微視頻的優(yōu)勢及認定維度
杜晶波(284)
文化強國背景下的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研究
喬鈺茗(289)
翻譯轉換視域下《切爾諾貝利》字幕翻譯研究
陳 平,王文陽(295)
全局形態(tài)應用型方法論的體系、規(guī)則及應用
聞邦椿(301)
地方行業(yè)高校新工科專業(yè)人才分類培養(yǎng)體系研究與實踐——以沈陽建筑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為例
張 珂,趙德宏,趙金寶,等(306)
高校研究生專業(yè)課程的思政教育探索與實踐——以公路路面養(yǎng)護技術課程為例
楊彥海,馮奇東,柳建軍,等(313)
疫情考驗下我國高等教育的新趨勢
李宏偉,王素君,袁 勇(319)
第4期
傳統(tǒng)村落古河道與記憶場所耦合機制探索——以北票市高家石場為例
馬雪梅,王 晶(325)
結合街景圖像的中央大街色彩影響因素研究
路 旭,王夢云(333)
宋《營造法式》中3的數(shù)理形式的審美文化辨析
劉思捷(343)
清代天津三岔河口地區(qū)名園研究
楊至德,徐嘉璐,宮同偉(349)
“解構”竹園——中國傳統(tǒng)園林空間教學訓練和設計的方法探究
劉路祥,田朝陽(355)
基于SEM的裝配式建筑施工安全影響因素研究
劉光忱,李 爽,李科達(362)
裝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風險評價研究——基于G1-熵權法及未確知測度模型
常春光,牛抒慧(367)
裝配式建筑產業(yè)鏈綠色建造協(xié)同策略研究——基于政府補貼視角
胡龍偉,王 雪,黃寶倫(374)
國內普通商品住房空置率相關研究評述
劉亞臣,肖偉男(382)
基于熵值法的遼寧省房地產業(yè)發(fā)展水平綜合評價研究
王英華,蔚筱偲,蘇永玲(389)
高?;鶎狱h組織建設項目化對策研究
李學鋒,王慧峰,王藝霏(395)
依托抗疫精神加強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研究
闞 迪,胡嘉珊(401)
語料庫視角下英文小說的比喻解讀與翻譯——以伯納德·馬拉默德的小說《店員》為例
趙 博(407)
基于語料庫的詞語搭配研究——以“素直”“正直”“率直”為例
趙圣花,劉 莉,鄒善軍(413)
一流專業(yè)建設過程中實驗教學改革研究——以沈陽建筑大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yè)為例
陳彥文,符 聃,陳 苗,等(426)
第5期
遼西地區(qū)傳統(tǒng)囤頂民居建筑營造技術及文化特征研究
汝軍紅,李碧嬌,劉 威(433)
北京城市街道空間幾何形態(tài)與熱環(huán)境研究
潘劍彬,王若晨,翟 瑩,等(438)
文化融合對海城私家園林營建的影響初探
張 健,孫曉冉,潘昕怡(445)
湖南通道縣芋頭古寨空間構成解讀
胡金龍,李 琳,郝騰飛,等(450)
親生物設計發(fā)展歷程與建筑應用
張軍杰,楊 銳,王德虎,等(456)
基于房地產購房者行為的雙渠道兩階段動態(tài)定價策略
劉 寧,潘 暉(46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沈陽市房地產市場泡沫研究
戰(zhàn) 松,唐心怡(470)
基于比較優(yōu)勢的遼中南城市群產業(yè)體系優(yōu)化研究
項英輝,吳俊逸,董玉寬(475)
基于SD模型的裝配式住宅政府激勵機制博弈研究
王志強,趙婷婷,劉 碩(484)
建筑行業(yè)上市公司董事會獨立性與合謀掏空行為的關系研究
王秋菲,宮晶華(492)
公立高校預算績效評價機制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蹪?,董星辰,邊麗麗,等(497)
新時代高校黨風廉政建設關口前移實效性探析
武青艷,張冰玉,孫麓涵(503)
高校依法治校的路徑分析
張景俊,李 濤,趙志強(508)
新時代工匠精神融入高校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的策略研究
韓美鳳,高小涵,徐春明(513)
“互聯(lián)網+”高等教育的教學模式研究——以沈陽建筑大學為例
李艷鳳,朱坤龍,于 玲(519)
延安時期黨領導高校政治課建設研究
顧世春,秦麗莉,關 曼(525)
土木工程專業(yè)生產實習自主過程管理教學改革實踐研究
趙 亮,吳紅爽,李 兵(531)
課程思政與公路勘測設計課程協(xié)同育人探索
孫寶蕓,馬 林,王占飛(536)
第6期
地域文化視域下舊工業(yè)建筑空間環(huán)境的更新設計研究——以沈陽鐵西1905文創(chuàng)園為例
王 瑋,林 琳,林宇宏(541)
景觀人類學視角下錫伯族文化景觀保護與發(fā)展研究——基于沈陽錫伯族村落的田野調查
郝 鷗,劉 倩(548)
沈陽故宮嘉蔭堂園林化空間形態(tài)研究
王 鶴,渠 垚(555)
基于PSPL調研法的老舊小區(qū)公共空間適老性改造——以唐山市陽光小區(qū)為例
陳 兵,畢李金宇,武 一(563)
環(huán)渤海城市群房地產投資環(huán)境評價研究
任家強,侯玉璟(569)
新型城鎮(zhèn)化與生態(tài)環(huán)境耦合關系研究——以沈陽經濟區(qū)為例
趙 愈,馬 帆,趙 娜,等(575)
安徽省新型城鎮(zhèn)化與鄉(xiāng)村振興耦合性研究
汪勇政,周 杰(581)
基于多目標差分進化算法的預制構件生產重調度研究
于 淼,趙 潔,焦紅超(589)
基于SEM實證分析的裝配式建筑發(fā)展制約因素研究
唐根麗,張夢婷,張 恒(596)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產管理研究——基于事故致因理論與數(shù)據挖掘技術
姜東民,何棟良,張 哲(605)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涵與鑄牢路徑
陳瑞三,陳桂華,孫亞如(612)
基于語料庫的《了不起的蓋茨比》三譯本對比研究
張 威,朱娜葳,孫澤瑞(618)
《守夜人》系列中“非善非惡”的中國美學智慧
張 嶸(623)
新時代高?!叭恕惫ぷ鏖L效機制研究
李明澤,張曉雁(628)
論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意義和基本遵循
劉世昱,金 姸,竇廣會(633)
“大思政”背景下我國高校學生“終身學習”教育的實踐進路
孫作青,何曠怡,竇廣會(638)
“互聯(lián)網+”背景下跨校修讀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沈陽建筑大學工程經濟學課程為例
戰(zhàn) 松,劉 超(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