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受降城聞笛》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古詩詞誦讀中的一首描寫戍邊將士思鄉(xiāng)情懷的詩作。詩的前兩句“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中提到了兩個重要的地名“回樂烽”和“受降城”,對理解這首詩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材中的注釋:“受降城,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內蒙古杭錦后旗烏加河北岸。一說,指唐代靈州的受降城,故址在今寧夏靈武西南?!盎貥贩?,烽火臺名。在西受降城附近。一說,當作‘回樂峰,山峰名,在回樂縣(今寧夏靈武西南)?!睋?jù)此,兵防建筑實體“受降城”“回樂烽”不能確指,在教學中給授課教師帶來了無所適從的困惑。另外,學生對《夜上受降城聞笛》創(chuàng)作時間的疑問,也使教師在課堂上不能明確應對。面對這些問題,查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唐詩大辭典》,該典采用社科院研究員蔣寅對此詩的說法:“此詩作于貞元元年(785)至六年在靈州大都督、西受降城天德軍靈鹽豐夏等州節(jié)度使杜希全幕中時。”筆者經(jīng)探討認為有誤,提出以下見解以供商榷:
一、詩中所提“受降城”既非漢代公孫敖所筑的“受降城”(即今蒙古國南戈壁省巴彥布拉格的瑙木岡縣的巴音布拉格古城遺址),也非初唐時期張仁愿在烏加河北岸所筑的“西受降城”,而是指唐太宗貞元二十年(646)九月甲辰接受鐵勒諸部落歸降的靈州城。第一、《舊唐書·太宗本紀》載:“二十年秋八月(初十)己巳,幸靈州,庚午,次涇陽頓,鐵勒回鶻、拔野古、銅羅、仆骨、多濫葛、思結、阿跌、契苾、跌結、渾部、斛薛等十一姓遣使朝貢,奏稱‘延陀可汗不事大國,部落烏散,不知所之;奴等各有分地,不能逐延陀去,歸命天子,乞置漢官。詔遣會靈州。九月甲辰,鐵勒諸部落俟斤、頡利發(fā)等遣使相繼而至靈州者數(shù)千人來貢方物,因請置吏,咸請至尊為可汗,于是北荒悉平”。此后,靈州城便有了“受降城”的美譽。唐太宗時,為了防止來自北部的軍事威脅,靈州的軍政長官一直都是由最具威名的將領擔任,《唐太宗與李靖問對》載“當今將帥,惟李績、道宗、薛萬徹?!比幻麑⒅?,有兩名均任過靈州都督,由此可知靈州城重要的軍事防御地位。第二、在景龍二年(708年)唐初名將張仁愿擔任朔方(即今寧夏)軍總管后,在河套外自西而東修建了三座受降城,兩兩相距四百里,分別稱之為“西受降城”“中受降城”和“東受降城”。究其得名來由,此三城雖然冠有“受降”之名,卻主要不是為了接受當時前來受降的突厥部族而建,而是外駐城防體系,具有突出的軍事防御性質,而且唐朝在三受降城及其周圍地區(qū)組織墾田,還部分地解決了當?shù)伛v軍的軍糧供應和經(jīng)費開支。唐初,北方屢遭少數(shù)游牧民族侵擾,張仁愿建次三座受降城,還有張揚太宗神威,將入寇者的鐵蹄阻擋于河防之外的本真!另外,作者在北部邊防幕府擔任幕僚的時期,朔方節(jié)度使執(zhí)掌靈武節(jié)度使留后、夏州節(jié)度使留后、振武軍使、豐州都防御使四個防區(qū)的防務。靈武節(jié)度使留后,掌管會州、靈州、鹽州三地的防務,而“西受降城”及“天德軍”防務,由豐州都防御使節(jié)制,與靈州無涉。第三、我們還可從詩的意境進行分析,詩人是在一個月色皎潔的夜晚,登上受降城,看到了回樂烽前積沙似雪,受降外月色如霜,可知此回樂烽與受降城應相距不遠,而《通典》中曰:“西(受降)城去靈武(郡)千余里?!惫试娭小笆芙党恰敝胳`州城而非“西受降城”。
二、“回樂縣”系靈州的郭下縣,州、縣同城;“回樂烽”亦非“回樂峰”,應當是靈州城角墩上的一座烽火臺。1.中唐時期的靈州城遺址今在何地,與明清時期的靈州城(即靈武城)有何承襲關系?據(jù)中唐李吉甫的《元和郡縣志》記載:“靈州,靈武,大都督府,今為靈武節(jié)度使理所……其城,赫連勃勃所置果園,今桃李千余株,郁然猶在。后魏太武帝平赫連昌,置薄骨律鎮(zhèn),后改置靈州,以州在河渚之中,隨水上下未嘗淹沒,故號‘靈州。”宋時靈州城為西夏翔慶軍、西平府駐地。元復曰‘靈州,屬甘肅等處行中書省寧夏府路。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黃河水淹沒靈州城,“城凡三徙”,于宣德三年(1428年)第三次遷徙靈州城,遷移到今寧夏吳忠靈武市。今寧夏吳忠市區(qū)西北郊有一個“古城灣”的地方,在黃河以東,可能是靈州城第一次遷徙之地。而吳忠市區(qū)正西的黃河中,至今仍有大型沙渚,唐靈州城當在此處。2003年5月8日,吳忠市利通區(qū)東南郊,從唐墓群中挖掘出兩塊墓志,一塊毀壞嚴重,字跡模糊。另一塊墓志銘字跡清晰,為“大唐故東平郡呂氏夫人墓志銘并序”。其序曰:“夫人先君諱潤,以聲華雙美,詞翰兩全。為將,懷軍旅之謀;在公,有處理之策。百戰(zhàn)百勝,有戍有克,元戎籍能,補充朔方節(jié)度左衙兵馬使。賢夫張自謹,身繼轅門,備諳戎旅,功勤奉上,勞效益彰,干用可稱,莫不談德。節(jié)使補充衙前虞候,胙蒙改職,兼委重務。夫人懷令淑之德,著婉順之姿,內稱賢行,外備禮儀,六親所仰,九族咸依,冀保遐年,顯於榮壽。寧期不幸,以太和四年七月六日終於靈州私第,享年五十有七。親族臻赴,惋惜同詞。其年十月十四日殯於回樂縣東原……?!痹摲蛉说淖淠辏?30)比《元和郡縣志》問世時間(813)晚17年,且夫人“殯於回樂縣東原”,說明墓地正西的黃河沙渚之上的靈州城又可稱“回樂城”,與《元和郡縣志》的記載一致。2.至于“回樂烽”,當為“靈州城”角上設置的一座烽火臺,而非“回樂峰”,著名語言學家蔣禮鴻在其《義府續(xù)貂·烽》中說“蓋唐時邊塞之地多以烽名,概以其地置有烽燧故耳……”,說明唐朝做筑烽火臺多以其地名命名。也可以作者的七絕《暮過回樂烽》為證:“烽火高飛百尺臺,黃昏遙自磧西來。昔時征戰(zhàn)回應樂,今日從軍樂未回。”此詩選自《乾隆寧夏府志》,其中稱“回樂,縣名,故址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靈武市西南?;貥贩?,就是回樂縣咐近的烽火臺”。張仁愿當年修筑東、中、西三座受降城的同時,沿黃河套外從靈州回樂的牛頭山(今曰牛首山,山在今寧夏吳忠青銅峽市南端)到豐州九原的牟那山(即今內蒙包頭市西北的烏拉山)建烽火臺1800座,“回樂烽”當屬其中的一座。張仁愿建立3座受降城、1800座烽火臺的城防體系,有力地削弱了后突厥汗國。自從這些城防城體系建立之后河套內秋防有了保障,后突厥汗國的國力因此而削弱,最后被唐朝與回紇聯(lián)軍攻滅,漠南才歸入大唐版圖。
三、此詩創(chuàng)作時間當屬唐德宗建中二年至三年(781---782)。作者在入朝前,曾在北部的節(jié)度使府公干過十多年,但作者登臨的城垣是靈州,靈州又屬朔方節(jié)度使管轄的防區(qū)??疾熳髡叩纳?,作者曾在建中元年(780)入朔方節(jié)度使崔寧幕府,建中四年(783)舉拔萃科入朝為侍御史。查崔寧履歷,他本為劍南西川節(jié)度、觀察、度支營田等使,京畿觀察使,由于與宰相楊炎交惡,被楊炎明升暗降到北部邊疆任職,并安排其輕信削弱了崔寧的實權。《舊唐書·德宗本紀》載:“大歷十四年(779)十一月……癸巳,加崔寧兼靈州大都督、單于鎮(zhèn)北大都護、朔方節(jié)度等使,出鎮(zhèn)坊州。……以朔方節(jié)度使虞侯杜希全為靈州留后,以鄜州刺史張光晟為單于振武軍使、中東二受降城綏銀鄜勝等郡州留后……?!庇纱丝梢?,此時“朔方節(jié)度使虞侯杜希全為靈州留后”,并非蔣寅在《唐詩大辭典》所云:“此詩作于貞元元年(785)至六年在靈州大都督、西受降城天德軍靈鹽豐夏等州節(jié)度使杜希全幕中時?!币喾恰短圃娺x》注:“唐時受降城有中、東、西三城,這里指在靈州(今甘肅武威)的西受降城?!逼駷橹?,讀者對詩歌特定語境的認讀一直存在誤解,不僅見于專業(yè)學者的研究文章,亦出現(xiàn)在一些大型工具書中?!稘h語大詞典》:“受降城,城名,漢唐筑以接受敵人投降,故名。漢故城在今內蒙古烏拉特旗北,唐筑有三城,中城在朔州,西城在靈州,東城在勝州?!薄吨袊沤竦孛筠o典》:“漢受降城在今綏遠境內烏喇特旗北,即漢九原北塞外,唐受降城有三,中城在朔州,西城在靈州,東城在勝州?!钡故恰秴问戏蛉四怪俱憽分小百t夫張自謹……節(jié)使補充衙前虞候,胙蒙改職,兼委重務”句,此中唐時期朔方節(jié)度使幕府虞侯充當靈州留后的記載,與《德宗本紀》的相關內容十分吻合。
以上三點學史見解旨在拋磚引玉,也是想請方家指正。
白榮琦,甘肅省酒泉工貿中專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