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是一門什么學科?
剛上大學的時候,帶每一屆新高一的時候,以及進入高三總復習的第一節(jié)課的時候,我都會問自己這個問題。猶記得最初的答案,我認為語文是經典名著,可以無限徜徉在其中,看盡人間繁華,品遍紅塵滋味。后來,走上三尺講臺,我發(fā)現語文是一個個可以拆分的知識點,是工具,是分數,是榮譽。再到后來,當我在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中輪回了一圈后,我的心里,有了一個新的答案:語文,是一個浪漫的學科。它是一個個字符構成的美麗星圖,是人類走進思維這個神秘世界的指明燈,是歷史沉淀的絕美秘境,是走入彼此內心的隱形橋梁。
語文核心素養(yǎng),似乎是聽到了我的心聲,在我和語文分數以及語文本質之間徘徊得水深火熱的時候,它就那么適時地悄然出現了。我似乎終于在看不見頭的隧道里看到了一點星光,我快速地跑過去,雖然一路摸黑前進,但是,當越靠近星光,我越能找到高考與語文素養(yǎng)的重合點,我欣喜地構思、創(chuàng)造,與學生一起打造夢想的語文課堂。
一、在語言文字的跳動中,感受字符飛揚的魅力
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如果是現代文,我們就走近作者,整體感悟,重點分析,主旨總結。如果是文言文,就是一個大型拆解現場,一篇《師說》,可以從實詞、虛詞、句式,翻來覆去幾節(jié)課,臺上熱血沸騰,臺下一片昏睡,高三一問,常不知自己已經學過此文,于是師生一起捶胸頓足,重新回到文本。
我總覺得,語言文字的魅力,是在比較中才能更深刻地體會出來的,否則,我們本非作者,怎知作者為何偏用此字,我們也不在當下場景,又怎知那字正是恰恰好最合適的呢。所以,我總習慣用對比法讓學生把生活語言和文本語言聯(lián)系起來,感受這從甲骨文一路走來的文字,是怎樣讓我們的文本擁有了鮮活的生命的。我善于抓住學生的語言點,進行步步引導。例如一次普通的課堂上,我隨意給學生講了一句雞湯“你要相信看似不起波瀾的日復一日,會突然在某一天讓人看到堅持的意義”。一個學生立刻反駁:“老師,如果這日復一日是安逸,那良木也會變朽木啊,你這句話的前提應該是努力?!蔽乙幌聵妨?,我說對?。骸澳侨绻疤崾桥α耍媚銊偛诺恼f法,這日復一日是什么呀?”同學們開始七嘴八舌“那朽木也會變良木”“學渣變學霸”“礦渣鍛成了百煉鋼”,聽到這里,我立刻加入討論,“同學們,剛才那三句各有妙處,可是你們覺得哪個更妙呢?”學生豈是笨者,首先都排除了第一個,認為有重復之嫌,剩下兩個,同學們爭論不休,同意前者的認為幽默接地氣,支持后者的認為與前句更加對稱,且一個鍛字,比“變”字更能體現出堅持的力量,此時,我悠悠來一句,看看語體,然后一個口語,一個書面,高下立論,學生頓時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精妙。此時我不禁來個即興提問:“我剛才說的句子不夠嚴謹,你們一下就指出來了,若用《師說》里的一句話來形容,此句你們會選擇哪句呢?”一個突如其來的情景式默寫考查,再加上我的點名提問,學生立刻進行大腦搜索,是以得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結論。在課堂上善于抓住學生的一個小點,由此生發(fā),不離文本,銜接高考,卻又讓學生體會到真正的語言文字的樂趣,在那熱烈的討論中,你仿佛可以看到語言文字的字符在課室的上空飛揚,它們自由組合,產生了各色煙花,學生們就在這燦爛煙花中,充分感受字符飛揚的魅力。語文素養(yǎng)中提到的“學生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通過主動的積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國語言文字特點及其運用規(guī)律,形成個體的言語經驗,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正確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的能力”,自然而然就在課堂中生成了。
二、在經典閱讀的思索中,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現在的學生,每天手機、網絡,種種碎片化閱讀紛紛而至,他們看著大量的網絡文學,徹夜不眠,手不離機,盯著王者榮耀的排名,驚心動魄,而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四大名著,對他們而言,就像四座永遠翻不過去的大山,單是看到那個大部頭,他們已經望而卻步,根本沒有打開的勇氣和翻閱的興趣??墒?,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里面包含了人文哲學,天地萬物的精神,以及深刻的人性,學生可以與時俱進在碎片化中接受海量信息,但是同時也應該有深厚的內心積淀去對這些信息進行甄別和吸納。
由此,師生的斗智斗勇開始了,我選擇了統(tǒng)編版選定課外讀物《紅樓夢》,即使在高三階段,我仍然讓學生兩天讀一回,并且不按常規(guī)出牌,不解讀,只提問和討論,我原來以為他們并沒有那么深刻的見解,但是他們的問題出乎意料地深刻,譬如第一回,只是個引子,有個學生一下就來了個靈魂拷問:“老師,如果能夠再選一次,這塊石頭還愿意到紅塵走這一趟嗎?”而在第三到第六回中,學生提了一個很符合他們這個年齡段但是卻觸及人心的問題:“老師,黛玉進賈府的時候所有人都讓她不要見外要當在自己家,但是似乎所有人都在提醒她是遠客應該怎么做,這種矛盾是正常的嗎?”當這些問題被學生拋出來的時候,我驚呆了,因為這是在泛讀的基礎上,在他們現有的認知下的對作品的一份疑惑,在這份疑惑中,包含著他們對人生的意義、人性的善惡的朦朧思考,試問,還有什么東西,能比這份朦朧更有意義,比這份思考更寶貴呢?
盡管只有17、18歲,但是學生的回答卻常常讓有著幾十年人生閱歷的我對人生和人性有了新的思考。學生的一句“不經歷過,又怎知道人間悲歡,縱然是一輩子的淚水,那也是獨屬于個人的體驗,是任如何聽路人說都無法得到的回憶”,讓久在得失中沉浮的我覺得,的確,人生何必在乎最后結果,過程中的甜酸苦辣,欣喜若狂,悵然若失才是來一趟人間的真正意義啊。而對于矛盾之一問,當學生提到“老師,我感覺如果我是黛玉,在里面我會生分、小心翼翼、舉止僵硬、甚至恐懼、排斥,還有懷疑賈府人的想法”時,我心中是極大的震驚與驚喜,因為這是多深的共情啊,這是人性的憐憫和對他人的換位思考,在學生三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這些疑惑,這些他們在疑惑中討論出來的結果,是最珍貴的潛移默化,它比任何陳詞濫調的說教都來得有力量,是能夠深入靈魂、陪伴他們一生的三觀特質。我想,這就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通過審美體驗、評價等活動構建起來的審美意識、審美情趣與審美品位,以及在此過程中逐步掌握的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三、在平凡生活的煙火氣中,體驗語文的無處不在
以前學生總認為語文學與不學都一樣,認為語文就是刷題,就是寫800字作文,與自己的生活似乎是隔離開的,分屬于兩個不同的部分,但實際上,生活處處是語文。那天一眼瞄過電視,看到一句“無時無刻都在想我們的問題”,靈機一動,即刻拍下,第二天與學生分享,學生看到電視劇畫面先是一愣,我一說找亮點,在五花八門的答案過后,有學生立刻反應過來這是個病句,隨即我們就開始了生活找語文的活動,就這樣,學生在每天的趣味尋找中既復習了知識,又感受到了語文與我們生活的緊貼性。
在和學生分享王國維先生著名的治學三境界中的最后一重“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時,學生紛紛討論這重境界本身之意,隨后就開始天馬行空地想到元宵,當時正值七夕,我即興讓學生寫一首應景之詩,竟有一學生大筆一揮:“七月初生七仙女,金牛隨牽入凡投。暮夕日夜彬質現,怎料相知難相守。駒快好似胡楊倒,思及三秋星移斗。樂悲喜怨非梁祝,共死離生誰更愁。”既點七夕之題,又聯(lián)生活之感,學生們紛紛為他的才情鼓掌,我也不禁拍案叫絕,情不自禁對學生說:“同學們,還記得我說過,語文是一門浪漫的學科嗎?它的浪漫,就在于它的無處不在,然后像一個濾鏡一樣幫助我們把生活的喜怒悲歡記錄下來,所以,我希望在你們的心中,語文不僅僅是一個個選擇題,它還像空氣一樣,隨時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彼此相依,終生相伴!”我想,這就是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文化視野,文化自覺意識和文化自信態(tài)度”。
隨著統(tǒng)編版教材的全面鋪開,課堂教學方式全面改革,整本書閱讀,學習任務群這些新名詞出現在我們眼前,我仿佛看到了語文的春天再度來臨,語言文字就像那一朵朵桃花,燦爛而溫暖,在搖曳中帶著我們進入傳統(tǒng)文化中盡情游覽,在陣陣飄香中似有若無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里。如今,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我愿不斷提升,在語言文字的海洋里翻滾,騰卷成風,載著我的學生在語文的天空里,肆意翱翔。
陳慧,廣東省惠州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