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杰 曾惠賓
摘? 要:教育敘事研究是教師基于自我反思,以自己熟悉的語言方式記述有意義的教育教學事件,并揭示教學事件和教學行為背后意義的一種研究方式。這種方式為處于“終身學習”和“理論思維與專項技能協(xié)調發(fā)展”時代要求下的中小學體育教師提供了較好的思路。教育敘事使中小學體育教師能夠以研究的方式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能夠幫助他們挖掘教育教學過程中“內心的聲音”并形成實踐智慧,與此同時還能進行對于體育教師自我身份認同的積極建構,從整體上促進中小學體育教師自身專業(yè)發(fā)展。
關鍵詞:教育敘事;中小學;體育教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33.96?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1)02-00-04
一、教育敘事:適合中小學體育教師的有效研究方法
教育敘事研究是以敘事的方式進行的教育研究。它是研究者通過對有意義的校園生活、教育教學事件、教育教學實踐經(jīng)驗的描述與分析,發(fā)掘或揭示內隱于生活、事件、經(jīng)驗和行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教育信念,從而發(fā)現(xiàn)教育的本質、規(guī)律和價值意義的教育研究活動。教育是一種經(jīng)驗傳遞的社會活動,它以教學的方式存在。在眾多學科中,體育學科以其較強的身體實踐性為特征,與人物、環(huán)境、思想、聲音、經(jīng)驗等種種因素共同構成了具有較強空間流動性的復雜的社會網(wǎng)絡[1]。那么,體育教師該如何更好地將自身所具有的運動實踐經(jīng)驗在這個復雜的社會網(wǎng)絡中傳遞下去,就需要教師自己進行發(fā)掘與探索了。體育教師除了從不斷的教學實踐中摸索經(jīng)驗外,體育教育教學研究也是一種積累教育教學經(jīng)驗、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中小學教師群體相較于高校教師群體缺乏豐富的研究經(jīng)驗與知識架構,因此,中小學體育教師如何進行科學的教育教學研究就顯得尤為關鍵。教育敘事區(qū)別于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財力的學術研究,是一種適合教師進行反思性研究的有效研究方法,并有學者認為,人類的經(jīng)驗以敘事的方式建構,并以故事的方式存在,揭示個體經(jīng)驗的最佳方式就是敘事。
本文從體育學科的角度出發(fā),探究教育敘事在中小學體育教學實踐、體育教育研究以及教師身份認同之間發(fā)揮的作用與價值,旨在為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提供新的選擇與思路,促進中小學體育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二、教育敘事:中小學體育教師以研究的方式進行教學
體育課程較強的實踐性和空間流動性以及學生之間鮮明的個性特征,共同構成了一個相對復雜的小型社會網(wǎng)絡,這使得中小學體育教師在完成每一節(jié)體育課的過程中都可能會面臨著層出不窮的問題。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內容的設置、教學方法的選擇、器材的應用、氣候環(huán)境的影響、學生積極性的調動、學生行為的管理、學生情緒的把控、學生運動損傷的處理……當其中任何一種可能性的發(fā)生超出正常范圍水平,體育教師需要立刻作出反應,采取有效行動處理這種突發(fā)狀況。如若中小學體育教師對這些在課堂中遇見的突發(fā)狀況進行回憶與反思,將其以教育敘事的形式記錄下來,解釋教育教學過程中發(fā)生的各種人際行為關系,那么他將繪制出一套內容豐富的“經(jīng)驗圖譜”,能夠幫助教師妥善處理在今后體育課堂中遇見的多種突發(fā)狀況,巧妙地將體育教學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
本文認為,按照教育敘事的主體劃分,教師可將中小學體育教育研究分成體育教學活動和學生兩個研究維度。本文將以兩個案例呈現(xiàn)中小學體育教師在教育敘事研究的方式中進行有效教學的具體內容。
案例1:一名剛畢業(yè)不久的青年體育教師在經(jīng)歷了兩個月傳統(tǒng)的中學體育教學課堂模式后,發(fā)現(xiàn)學生課堂興趣不高,運動參與的積極性也很低。為此,他進行了“該如何上好每一節(jié)體育課”的反思,并對實踐成功后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教育敘事研究。他在教育敘事中如是寫道:
我將“學生自愿”作為主要分組方式,要求兩個男生班分別推選出兩個小組長,選擇的標準是“你們能夠絕對服從他的指揮,并能夠積極配合他的領導”。選出之后,讓4個小組長背對著其他同學分散站在全體同學前面,讓全體同學自由選擇小組長并站在他的身后,要求依然是“能夠絕對服從他的指揮,并能夠積極配合他的領導”……兩周過去,“實驗”進行得很順利,“實驗效果”也得到了初步的證實,這種體育課堂模式是可行的……
這一案例源自筆者本人的真實教育教學事件。筆者將基于學生自愿分組的體育教學課堂模式進行實踐后,以教育敘事的形式對這種新型課堂模式實施的全過程進行了反思。在這一案例的教育敘事過程中,教師進行了視角的轉換,從教學實踐的參與者變成了教育敘事的研究者,真實還原了在教育教學中發(fā)生的場景。教師巧妙地將這種教學實踐經(jīng)驗轉化成“故事”并記錄了下來,這不僅讓實踐者本人能夠再次回憶并利用此經(jīng)驗,使“小眾”的經(jīng)驗得以“大眾化”,內隱的知識得以顯性化,也給了其他同行借鑒的機會,最終反饋到他們的體育教學實踐中。這正是教育敘事對中小學體育教學實踐產(chǎn)生的重要影響。
案例2:一名中學體育教師在組織班上的學生以自愿分組為單位進行50米加速跑練習時,發(fā)現(xiàn)有兩個學生像“逛街”一樣跑到終點。針對這種情況,該教師在預先設定好了課堂規(guī)則的基礎上,按照規(guī)則對他們進行了“特殊”的教育,并收獲了較好的約束效果、教學效果。他在教育敘事中這樣寫道:
我要求他們全組成員從兩圈熱身慢跑開始,重新完成布置的訓練任務(我觀察到其他小組成員都是一臉蒙地看著我,只有偷懶那兩個學生低下了頭,不敢看我)。熱身部分完成后,我再次走到他們面前說道:“因為你們組有人偷懶被我發(fā)現(xiàn)了,所以按照之前定下的規(guī)則,你們組重新熱身再完成練習內容。偷懶的同學,有人敢勇敢地承認嗎?接下來你們該怎么做?”出乎我的意料,兩個學生馬上站了出來,對著小組內其他成員鞠了個躬,道了聲“對不起”。我見勢馬上接過來:“若是原諒了他們,就鼓掌通過……”還沒等我說完若是不原諒的下文,他們就馬上響起了原諒的掌聲,并喊了句“好!”我想,這兩個學生見同組的其他同學因為他們兩個的偷懶行為而被累得氣喘吁吁、滿頭大汗,他們也是有些內疚的吧……果然,在之后的課上,再也沒見到他們兩個明目張膽地偷懶了,而且課堂表現(xiàn)也變得更加守規(guī)則、肯付出了。
這一案例同樣源自筆者本人的真實教育教學事件。在這一案例中,教師詳細地敘述了如何約束、教育在體育課堂練習過程中“偷懶”的學生。仔細思考,在這一案例中,教師的處理方式充滿了智慧。第一,在處理問題之前教師并未直接對“偷懶”的學生予以處罰,而是以團隊為單位對其行為做出了警示,給了他們自我反思的機會;第二,在偷懶學生主動承認自己錯誤后,教師及時化解了可能會出現(xiàn)的其他學生不知該如何回應的尷尬場面,很好地維護了學生的自尊;第三,教師在處理問題過程中仔細關注了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因意識到錯誤而低頭)、心理變化(因連累同伴而感到內疚),這種細節(jié)性的信息往往在教師處理問題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這名體育教師在其敘事中,雖未清晰地點出每一個細節(jié)所蘊含的教育哲學,但在他的描述中已然蘊含了對每一個教育細節(jié)的處理思維和處理方式,達到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這樣,該教師已經(jīng)在不知不覺中建立了自己體育教學經(jīng)驗的“數(shù)據(jù)庫”,如有同樣問題再次出現(xiàn),他必定會在最短時間內作出最恰當?shù)慕虒W反饋,使體育課堂更加井然有序,最終也必然會擁有更好的教學成果。
每一個教育事件背后的社會文化背景因素總是紛繁復雜的,這些因素聚焦了教師與學生的內心空間,對這些內心空間的經(jīng)驗進行深描,能夠揭示其中蘊含的道理,有利于發(fā)現(xiàn)教育真正的意義,對指導教育教學實踐有莫大的幫助。中小學體育教師以教育敘事研究的方式開展體育教學活動,這無疑是一種高智慧的教學方式的選擇。
教師以研究的方式開展體育教學,整個教學過程就是研究的過程,教師在這個教學即研究的過程中獲得了什么經(jīng)驗?又如何提煉這些經(jīng)驗并將其發(fā)展為實踐智慧以指導教師未來的教學呢?
三、教育敘事:中小學體育教師發(fā)展實踐智慧
發(fā)展實踐智慧也是中小學體育教師以研究的方式進行教學的必然結果。
“終身學習”的時代背景要求中小學體育教師自身必須同時兼顧理論修養(yǎng)與實踐專長的協(xié)調發(fā)展,身懷一種專項技能“走遍天下”的時代已不復存在,重技能實踐、輕理論思維的傳統(tǒng)觀念亦成為過去時,為促進自身的專業(yè)發(fā)展,中小學體育教師進行體育教育教學研究成為必然趨勢。
從我國當前的體育教育研究領域來說,學術研究占據(jù)了研究類型的主流,主要以量化研究和質性研究兩種研究范式存在。毋庸置疑,這兩種研究范式的存在使得體育教育研究領域的發(fā)展具有了較強的生命力,擁有其特殊的意義。但不可否認,二者皆有其自身無法彌補的不足。量化研究具有普適性,但對于體育教育現(xiàn)象的特殊性以及一些涉及內隱性、主觀性的問題卻顯得缺乏人文色彩,也突顯了其一定的局限性;質性研究在體育學研究領域也存在著研究效度不高、研究結果難以檢驗、易導致相對主義的不足之處[2]。此外,體育理論研究學者在文章中多使用了濃厚的修辭色彩,理論語言占據(jù)主流話語權,使得一線普通中小學體育教師難以邁入本是描寫、輔助他們工作與實踐的理論話語體系[3],令其產(chǎn)生抵觸心理,無法發(fā)揮其在指導教育教學實踐中應有的作用。因此,中小學體育教師自己的實踐智慧在學術研究中的體現(xiàn)則實為“鳳毛麟角”。
教育學家杜威強調,教師需在具體的實踐情境中,反思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和已有的教育理論,從而獲得自己的經(jīng)驗和理論。體育學科因其較強的實踐性,更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個人經(jīng)驗。這也更加要求教師必須采用適當?shù)姆绞饺コ尸F(xiàn)它。教育敘事作為教師應用的一種反思性研究方法,語言的應用也因其所敘之事的真實性,常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易于為大眾所接受,并能恰當?shù)貐⑴c其中、進行評價。因此,教育敘事則為中小學體育教師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教育研究手段。從圖1中也可看出,教師進行的反思性研究是形成個人教育教學知識/理論的有效方式。在教育敘事過程中,教師會重新審視自己的體育教學過程,對學生能否清楚自己的語言表述、動作示范的先后順序等問題進行思考,從中分析自己的優(yōu)勢與不足,在多次“打磨”之后,逐漸從“使用權威話語”過渡到“產(chǎn)生自我聲音”,形成屬于教師自己的體育教學實踐理論和話語方式,這也是一種理性程度較高的自我評價方式[4]。教師的反思是對自身教育教學實踐的反思,它內含于教師過去的經(jīng)驗、教師現(xiàn)在的身心、教師未來的計劃與行動中,也促使教師重溫教育經(jīng)驗、體驗教育過程[5]。這種再理解、再探索的行為,也將會映射到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中。中小學體育教師以研究的形式進行教學,他們會獲得包括教學目標、內容、方法等多個角度在內的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經(jīng)驗以及調動學生積極性、管理學生行為、把控學生情緒等經(jīng)驗,將上述這些經(jīng)驗進行外顯化,形成屬于教師自己的話語方式或理論方式的過程,也正是體育教師自我實踐智慧發(fā)展的過程,這種實踐智慧最終會再反饋于體育教育教學實踐。
所以,中小學體育教師利用教育敘事的方式進行自我反思,能夠幫助其挖掘自己“內心的聲音”,發(fā)展成體育教學的實踐智慧,在建立屬于自己的教育教學話語方式或理論體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應用價值。
教師在教學、研究上有了發(fā)展,形成自己的教育智慧,但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深層次內容是教師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即教師身份認同。
四、教育敘事:幫助中小學體育教師建立身份認同
身份認同,簡言之就是個體對自己身份的定位。教師身份認同則是指教師群體對自身角色以及特定價值的選擇、歸屬與體驗,是教師職業(yè)發(fā)展的起點,也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過程中的“動力之源”[6]。有研究顯示,當前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師身份認同存在危機與困境,被認為是教師隊伍中的“二等公民”[7],中小學體育教師群體有責任和義務改變這一現(xiàn)狀。有學者認為,個人主體能動性能夠促進教師身份認同的積極認知[8],這是中小學體育教師群體能夠化解身份認同危機的一個重要的積極因素。教育敘事是中小學體育教師群體可以充分發(fā)揮主體能動性的積極行為方式,有效教育敘事是建構教師積極身份認同的前提,并且教師敘事的發(fā)生過程即是教師身份認同的自我建構過程[9]。
本研究認為在教育敘事中中小學體育教師身份認同的自我建構共有4個方面。
(一)中小學體育教師自身教育經(jīng)驗的選擇與組織
中小學體育教師在對教育事件敘述的過程中,已經(jīng)對內容進行了合理性的選擇,對其賦予了意義,并且在以何種形式呈現(xiàn)的過程中,又對其進行了有邏輯順序的組織與編排。在這一過程中,體現(xiàn)的是教師對那些體育教育教學事件本身所包含的意義與價值的自我理解與詮釋,強化的是體育教師個人的自我感和身份感,是體育教師自我認同化的過程。
(二)中小學體育教師實踐知識的形成
正如前面所述,中小學體育教師在經(jīng)過不斷的反思與實踐后,會形成一種最適合自己開展體育教育教學的實踐智慧。這種實踐智慧背后往往蘊含著深刻的情感和價值關切,也是對體育教師自我身份認同的一種體現(xiàn)。
(三)中小學體育教師明確自身的角色或位置
教師在敘述體育教育教學事件時會不自覺地將“內我”轉換成“外我”,也因此能看見那些內在的、看不見的東西,就像一面鏡子,能表征出體育教師自己在當前和未來的“樣子”,明晰“現(xiàn)在的我是誰”和“我將成為的是誰”的身份或地位。因教育敘事中要求教師以體育教育教學負責為指向,因此體育教師自我的身份或位置總是向著積極的身份認同發(fā)展。
(四)中小學體育教師的“自我”建構
體育教師在教育敘事的過程中對自我有了一種非常深刻的理解,因生活在故事之中,經(jīng)歷不斷的故事重構,各種因素也被重新組合與批判認識。故事重構的過程會促使體育教師進行自我調整或新的自我籌劃,這種指向未來的自我理解,便是體育教師身份認同自我建構的過程。
有效的教育敘事能夠幫助中小學體育教師整理日常經(jīng)驗,表達并呈現(xiàn)那些被壓抑的職業(yè)情感、經(jīng)驗和意識,進行充分的自我理解,進而提升自我意識、專業(yè)意識,建構起積極的身份認同。
五、基于教育敘事的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模型建構
本文從中小學體育教師在教育敘事研究中進行教學、中小學體育教師在教育敘事中發(fā)展實踐智慧、教育敘事幫助中小學體育教師建立身份認同三個方面初步描繪了教育敘事在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過程中的積極促進作用,豐富、發(fā)展了已有的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研究結果[1,10]。
本研究發(fā)現(xiàn),教育敘事是中小學體育教師便于開展教學研究的一種較為適宜的途徑。教師可以以研究的方式進行教學,認真觀察與切身體驗在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有意義的教育事件,以敘事的方式使其外顯化,再進行仔細思考,便可將優(yōu)化的教學策略再次實施于教育教學過程中,促進體育教學實踐。在教育敘事過程中,教師還可將適用于自己、有意義的實踐知識逐漸系統(tǒng)化、理論化,形成一種適合自己教學風格的實踐理論和話語方式,發(fā)展成自己的教學實踐智慧。其實,在體育教師進行教育敘事研究和教學實踐過程中,二者是同時存在且可以相互轉化的。因為不斷反思的教學實踐促進了實踐知識的理論化形成,而理論化的教學智慧又促進了體育教學實踐的發(fā)展。另外,體育教師無論是在研究中進行教學實踐還是在發(fā)展體育教學實踐智慧的過程中,均是以對體育教育教學負責為指向的,這一過程也促使體育教師實現(xiàn)了對自我身份認同的積極建構,反之,教師積極的自我身份認同也在教學和發(fā)展實踐智慧中有積極的影響作用,二者互為促進。最后,中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實踐、教學研究和身份認同的自我建構三方面的成長過程中實現(xiàn)了自身專業(yè)發(fā)展,并且這種積極的主體能動行為會促使自己向更好的方向發(fā)展,實現(xiàn)體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良性循環(huán),也因此形成了基于教育敘事的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模型建構。
六、結語
教育的本真意義在于“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11],體育學科以其較強的行動性,通過動作教育、意識教育等形式喚醒學生的運動靈魂,并塑造出一個個完整的體育人格。教育是用心的過程,在教育敘事過程中,中小學體育教師用心感受、認真分析每一個體育教學的情境和過程,甚至是“窺探”學生的內心空間,通過反思來挖掘教師自己“內心的聲音”并形成實踐智慧,在不斷認識體育教學、積累教育經(jīng)驗的基礎上更好地進行教學實踐,與此同時,體育教師也在進行著自我身份認同的積極建構,如此,教師在促進自身專業(yè)發(fā)展的同時,也真正使得中小學體育教育實踐實現(xiàn)了“行”隨“心”動。這無論對體育教師自身,還是對中小學生群體來說,都將是教育過程中最好的體驗。
參考文獻:
[1]胡永紅,周登嵩,梁恒.教育敘事研究及其在體育教育研究中的應用[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3,30(03):370-374.
[2]胡永紅,周登嵩.復雜科學視域下體育
學定量和定性研究的差異和整合[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12):20-23+45.
[3]蔡春.“敘述”“故事”何以稱得上“研究”—論教育敘事研究的基本理論問題[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09(03):125-130.
[4]何獻菊.教育敘事研究及其作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20):37-39.
[5]王凱.教育敘事:從教育研究方法到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方式[J].比較教育研究,2005(06):29-33.
[6]周珂,王崇喜,周艷麗.體育教師職業(yè)認同的結構與量表編制研究—以中學體育教師為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3):93-98.
[7]邵雪梅.當前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師身份認同的困境及其出路[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3(09):52-55.
[8]裴麗,李瓊.2000-2016年我國教師身份認同研究的國際化進展:分布特征及研究主題—基于69篇SSCI期刊文獻的分析[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7(10):48-59.
[9]李茂森.在教師敘事中追尋身份認同[J].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1(07):75-77.
[10]趙富學,程傳銀.基于身份認同與主體性建構的體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模型研究[J].體育學刊,2016,23(05):93-99.
[11]高曉明.教育敘事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一種批判教育學視角[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5(04):47-50.
*本研究得到了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周鈞老師和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尹志華老師的指導與幫助,特此致謝!
(深圳市龍崗區(qū)南聯(lián)學校? 518116)